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施工四标监测方案.docx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施工四标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施工四标监测方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工程 监控量测方案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工程监控量测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施工四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二、工程概况12.1 工程位置及范围12.2 主要工程内容22.3 工程设计概况3三、监测目的及意义14四、监测内容154.1 车站监测项目154.2 隧道监测项目164.3 测点布置与埋设17五、监测原理及方法245.1 沉降监测245.2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255.3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265
2、.4 支撑轴力监测275.5 地下水位监测275.6 裂缝监测285.7 隧道收敛监测28六、控制地面沉降措施296.1 盾构前方的隆陷控制296.2 盾构通过时的沉降控制296.2.1 通过优化掘进参数来控制盾构正面土体的稳定296.2.2 同步与二次注浆306.3 固结沉降的控制306.4 其它措施30七、监测资料的分析、预测及信息反馈30八、测试技术要求32九、监测控制基准及重点监控措施339.1 监测控制基准339.2 重点监控量测措施35十、监测计划及拟提交成果3610.1监测施工计划3610.2提交成果36十一、监测质量保证体系3711.1监控量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与信息反馈3711
3、.2质量保证措施37十二、监控量测组织39十三、组织协调及安全文明监测3913.1现场组织协调方案3913.2安全文明监测保证体系39十四、监测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4014.1精心组织施工4014.2落实保证施工4014.3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4114.4实施跟踪监测4114.5认真整理数据4114.6密切配合工况4114.7严格控制速度41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工程 监控量测方案一、编制依据和原则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工程土建工程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和澄清文件。适用于本工程测量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标
4、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6)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施工项目承包合同以满足业主期望和履行合同要求为总原则,以实现本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质量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工期目标、文明施工目标等的管理原则,并在本工程施工调查
5、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方案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实施测量方案。二、工程概况2.1 工程位置及范围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至象颈岭段)【施工四标】土建工程,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包含庙头站、夏园站及【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其中庙头站位于广深公路(107国道)与庙头路交叉路口西侧,沿107国道呈东西走向;夏园站位于107国道和规划路的交叉路口,沿107国道呈东西走向;【庙头站夏园站】区间起于庙头站,沿107国道向东前行,期间下穿三座BRT车站、黄埔发电厂除灰管道立交桥、跨107国道石油管道桥,最后接入夏园站。工程平面位置见图2-1。庙头站夏园站庙头
6、站夏园站图2-1工程位置示意图2.2 主要工程内容本标段工程包含两站(庙头站、夏园站)和一区间(【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2-2。图2-2工程范围示意图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如表2-1。表2-1 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里 程(m)工程量备注1、庙头站1.1明挖车站YDK45+259.761YDK45+525.761长266m1.2车站出入口/4个1.3风亭/2组2、夏园站2.1明挖车站ZDK47+462.800、YDK47+481.8YDK47+747.800长285m2.2车站出入口/3个2.3风亭/2组3、【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3.1左线ZDK45+525.761ZD
7、K47+462.8003893.078m单线延米右线YDK45+525.761YDK47+481.8003.21号联络通道YCK46+100.0001座2号联络通道YCK46+649.5001座与泵房合建3号联络通道YCK46+950.0001座3.3洞门/4座2.3 工程设计概况2.3.1 庙头站设计概况(1)车站建筑设计车站全长266m,为地下两层两跨、11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标准段宽度20.1m,基坑开挖深度为16.0m17.8m,车站建筑总面积14292m2。庙头站平面示意图2-3。 图2-3 庙头站平面示意图 (2)车站结构设计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地下连续墙厚度
8、为800mm,设置两道砼支撑加一道钢支撑,基坑宽度方向共设置两排降水井,纵向间距约为15m,车站主体结构抗浮措施为在车站顶板上设抗浮压顶梁及抗拔桩。车站结构特征见表2-2,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庙头站结构标准段横断面见图2-4。表2-2 庙头站结构参数表项目具体参数围护结构800mm地下连续墙,C35、P8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竖向二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端头斜撑结构抗浮抗拔桩+压顶梁内部结构形式10.5m站台单柱双跨矩形框架结构主要构件截面尺寸顶板800mm、C35,P8中板400mm、C35底板900mm、C35,P8侧墙700mm、C35,P8柱700*1200mm(少部分700*1400
9、mm)、C50防水方案全包防水图2-4 庙头站标准段结构剖面图2.3.2 夏园站设计概况(1)车站建筑设计车站全长285m,为地下两层两跨、11m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标准段宽度21.1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6.6m,车站建筑总面积13994.5m2。夏园站平面示意见图2-5。图2-5 夏园站平面示意图(2)车站结构设计围护结构采用内支撑+连续墙的支护形式,连续墙厚度为800mm,设置两道砼支撑加一道钢支撑,基坑宽度方向共设置两排降水井,纵向间距约为15m,车站主体结构抗浮措施在车站顶板上设抗浮压顶梁。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夏园站结构参数表见表2-3,夏园站结构标准段横断面见图2-6。表2-3
10、夏园站结构参数表项目具体参数围护结构800mm地下连续墙,C35、P8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竖向二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端头斜撑结构抗浮设置压顶梁内部结构形式12m站台单柱双跨矩形框架结构主要构件截面尺寸顶板800mm、C35,P8中板400mm、C35底板900mm、C35,P8侧墙700mm、C35,P8柱700*1200mm(少部分700*1400mm)、C50防水方案全包防水图2-6 夏园站标准段结构剖面图2.3.3 【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设计概况本标段采用2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均从庙头站始发,掘进至夏园站吊出。【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左线长1937.039m,右线长1956.0
11、39m。区间出庙头站后,沿107国道向东敷设,期间下穿三座BRT车站,黄埔发电厂除灰管道立交桥、黄埔跨107国道石油管道桥,最后到达夏园站。区间平面最小转弯半径为650m,纵向最大坡度为28.435,区间隧顶埋深9.1m18.8m。本标段盾构隧道设计为双线圆形隧道,隧道内径为5400mm,外径6000mm,隧道采用预制钢筋砼管片衬砌,管片背后注浆回填。 管片设计有三种型式,分别为标准环、左转弯环和右转弯环。每环管片采用“321”型式,错缝拼装,弯曲螺栓连接,管片接缝设密封垫沟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密封垫和遇水膨胀橡胶圈止水,每块管片之间设置软木衬垫。管片设计内径为5400mm,外径6000m
12、m,厚300mm,宽1500mm,转弯环楔形量为38mm。联络通道两侧各9m采用特殊钢筋混凝土管片。本标段区间隧道共设三处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注浆小导管,C25网喷混凝土、格栅钢架联合支护,二次衬砌采用C35模筑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10。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及于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全断面铺设柔性防水隔离层。联络通道内设两道双向开启的防火门。庙头站始发端头及夏园站到达端头外侧均采用直径600450mm双管旋喷桩咬合,内部均为直径600900mm双管旋喷桩,盾构开洞范围内车站围护结构钢筋采用盾构刀具可直接切割的玻璃纤维筋。防水施工遵循“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多道设防、因
13、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采用高精度钢筋混凝土管片,抗渗等级P12,根据管片的形状,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垫圈,设计制作特定形式的环形橡胶圈,满足衬砌接缝防水要求。加强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效果控制,必要时通过注浆孔对管片背后进行二次补强注浆;隧道附属结构与主隧道间的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型止水条,做好洞门防水,加强洞门回填注浆等,提高其防水能力。2.3.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本区间地貌形态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缓,地表水不发育,一般标高在9.4m11.5m之间,线路在城市道路附近分布。广州位于华南褶皱系(一级单元),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二级单元),粤中拗陷带(三级单元)的中部。
14、广从、瘦狗岭、广三断裂是本区构造的基本骨架,主要以广从断裂和瘦狗岭断裂为界线分成四个构造区:增城凸起,广花凹陷,东莞盆地,三水断裂盆地。本标段位于广从断裂以东,瘦狗岭断裂以南的构造区,在东西向增城凸起的西部,主体构造呈东西向,由早古生代变质岩中的东西向片理、片麻理及其一系列不对称褶皱,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以及控制萝岗岩体入侵的东西向构造带组成。本标段沿线地貌上属平原地貌,场地存在软土地层和可液化土地层,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本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值0.35s,建筑物应按有关规定抗震设防。车站及区间沿线地层可分为:人工填土层(
15、主要为素填土、粘土、砂等),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层、淤泥质土层、粉细砂层、中粗砂层、粉质粘土层),残积土层(由白垩系碎屑岩和震旦系的混合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砂质粘性土),红层(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等。(1)车站地质情况庙头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和震旦系(Pz1)地层,本站址范围内主要有填土层、淤泥层、粘性土层、砂土层以及变质岩岩层。庙头站地层统计见图2-7。图2-7 庙头站地层统计饼状图夏园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填土层、淤泥层、粘性土层、砂土层以及变质岩岩层。车站地层情况统计见图2-8。图2-8 夏园站地层统计
16、饼状图(2)盾构隧道地质情况本标段区间沿线地形较为平坦,上覆土为第四系人工填土以及砂层,局部含淤泥层,下卧基岩,主要地层:、,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局部穿越地层,地下水丰富。区间隧道盾构穿越地层情况见表2-4及图2-9。图2-9 盾构区间地层统计饼状图表1-3-2 区间隧道穿越地层统计表左/右线里程范围长度(m)穿越地层右线YCK45+527YCK45+734207、YCK45+734YCK45+896162、YCK45+896YCK45+97680、YCK45+976YCK46+03155YCK46+031YCK46+08857YCK46+088YCK46+207119、YCK46+207Y
17、CK46+29386YCK46+293YCK46+430137、YCK46+430YCK46+45626、YCK46+456YCK47+019563、YCK47+019YCK47+05637、YCK47+056YCK47+246190、YCK47+246YCK47+28741、YCK47+287YCK47+33952、YCK47+339YCK47+41777、左线ZCK45+527ZCK45+55023、ZCK45+550ZCK45+976426、ZCK45+976ZCK46+03165ZCK46+031ZCK46+08847ZCK46+088ZCK46+17082、ZCK46+170ZCK4
18、6+24575ZCK46+245ZCK46+28338、ZCK46+283ZCK46+905622、ZCK46+905ZCK46+94843、ZCK46+948ZCK47+242294、ZCK47+242ZCK47+25917、ZCK47+259ZCK47+41758、(二)水文地质本标段处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下游地段,线路浅部主要地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地下水位较浅,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不大,稳定水位埋深为0.80m3.90m,平均埋深为2.51m,标高为5.47m10.04m,平均标高为7.85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水充沛,水
19、位会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0m2.50m。本区段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和相对隔水层三个类型。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海陆交互相淤泥质砂层中,在松散填土之中亦有少量第四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的上部常有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覆盖,因此,第四系孔隙水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地下水的赋存不均一,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很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泥量。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系数则越低,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海陆相交互相淤泥、淤泥质土、海陆交互相粘性土
20、、残积粘性土、基岩全风化为相对隔水层。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地段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3.5 工程施工条件(一)气象条件广州市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四季树木常绿。年平均气温在21.421.9之间,年降水量在16121909mm之间,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每年510月是广州市的台风季节,其中7、8、9三个月是台风活动的盛期。(二)周边条件庙头站位于107国道南侧,南海神庙的北侧,沿规划路107国道呈东西走向;该站址大多处于南海神庙所辖范围,站址沿黄埔东路呈近东西向展布,周边较开阔,地面环境条件
21、相对简单,车站范围地下管线分布较少。庙头站周边环境见图2-10。图2-10 庙头站周边环境照片庙头综合市场庙头医院及庙头幼儿园农业银行及商住楼南海神庙内人工湖【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起于庙头站,顺107国道道路向东行进,下穿三座BRT车站、一座除灰管道立交桥及一架空管线群(石油管道),止于丽星酒店附近的夏园站。地面环境复杂,地处交通主干道,线路处于国道及其两侧商业店铺地面之下,地下管线复杂,纵横密布,埋深不一。周边环境见图2-11。107国道图2-11 区间下穿主要建(构)筑物照片107国道人行立交桥及BRT站台黄埔发电厂除灰管道立交桥石油管道桥夏园站位于夏园村107国道旁的丽星酒店附近,处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轨道交通 三号 首期 工程施工 监测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6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