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配电站(开关站)土建(建筑物、给排水、通风、设备基础等)施工工艺要求.docx
《室内配电站(开关站)土建(建筑物、给排水、通风、设备基础等)施工工艺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配电站(开关站)土建(建筑物、给排水、通风、设备基础等)施工工艺要求.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室内配电站(开关站)土建(建筑物、给排水、通风、设备基础等)施工工艺要求1.1.1 设计要求(1)挖、填方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铺草皮护坡或三维植被网喷播植草护坡,其中人字形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和铺草皮护坡做法见图1-1和图1-2:图 1-1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图 1-2 铺草皮护坡(2)边坡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截水沟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3)浆砌片石采用M5水泥砂浆、MU30片石砌筑。(4)护坡高度超过8m时,应分级放坡,两级护坡之间需设置1.52.0m宽的平台。(5)浆砌片石护坡在上下左右每隔2m设置泄水孔,呈梅花形交错布置,最下层一排
2、距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不小500X500的反滤层,进水口侧采用碎石或粗砾,外侧采用砂砾或石屑,反滤层外包土工布。(6)护坡砌石部分每20米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由底至顶分企缝,以泡沫塑料板两面浇热沥青隔缝,内外侧为焦油麻刀嵌缝, 深40mm。(7)骨架表面与草皮表面要平顺,骨架应嵌入坡面内,使草皮与骨架密贴,防止地表水沿接缝处渗入使草皮受损。(8)边坡施工完成应及时完善边坡的排水沟、截洪沟等排水系统,并立即铺设草皮,防止降雨对坡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边坡的稳定。(9)三维植被网采用NSS塑料三维土工网,其纵横向拉伸强度不得低于4kN/m,抗光老化等级应达到级。雨
3、季施工时,应加盖无纺布防护。1.1.2 施工工艺要点(1)砌石尽量用石块自然形状,保证各轮顶顺交替,上下错缝砌筑,严格保证砂浆水灰比符合要求,填缝紧密,灰浆饱满,砌石面用1:3水泥砂浆勾缝,排水沟侧壁及沟底勾平缝。(2)草皮最好在春秋或雨季中进行,不宜在冬季施工。在气候干燥季节,新铺草皮后,应注意浇水至草皮成活为止。(3)草皮宽2030cm,长3050cm,厚510cm。(4)边坡做成台阶状再覆种植土,草皮用木(竹)尖桩钉固,桩长2030cm,桩粗12cm,桩露出表面不小于2cm,每块草皮设4根尖桩固定,距草皮边5cm。(5)三维植被网埋入边坡平台顶面以下120mm,埋入长度不小于200mm,
4、埋入坡脚土内300mm。1.1.3 样板图片图 1-3 人字型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护坡效果图图 1-4 三维土工网喷播护坡效果图1.2 挡土墙1.2.1 设计要求(1)浆砌块石挡土墙墙身采用MU30毛石砌体,用M7.5水泥砂浆砌结,外墙及墙顶应用1:2水泥砂浆勾凸缝和抹平。(2)挡土墙一般每隔1020m设一道变形缝,缝宽20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面填塞沥青麻丝或涂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200mm。(3)不同尺寸挡土墙相接时,墙正面齐平,墙顶面同一标高,水平轴线直通,墙背面则有凹凸,此处应设置变形缝。(4)挡土墙高低基础相接时,应将地基做成阶梯形,梯级高度不大于0.5m、宽度不小于1
5、m;挡墙底可做成人为的凹凸不平,以提高抗滑稳定性。(4)挡土墙分段处开挖处理如图:图 1-5 挡土墙分段处基础处理(5)挡土墙填土应先填墙趾,后填墙背,并应分层夯实,要求每30cm压实为20cm,挡土墙砂浆强度达到70%方能填土。1.2.2 施工工艺要点(1)毛石过分凸出的尖角部分应用锤打掉;斧刃石(刀口石)必须加工后,方可砌筑。(2)应将大小不同的石块搭配使用,不得将大石块全部砌在外面,而墙心用小石块填充。(3)毛石砌体宜分层卧砌,各层石块应利用自然形状经修凿使能与先砌石块错缝搭砌。(4)砌筑毛石挡墙时,毛石宜平砌,不宜立砌。每一石块要与左右、上下的石块有叠靠,与前后的石块有交搭,砌缝要错开
6、,使每一石块既稳定又与其四周的其他石块交错搭接,不能有松动、孤立的石块。(5)毛石砌体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每0.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层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拉结石的长度,当墙厚400mm,时,应与墙厚相等,当墙厚大于400mm,,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6)毛石墙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7)石砌体所用石块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块表面的泥垢和影响粘结的水锈等杂质应清除干净。(8)石砌体应采用座浆法砌筑。不准采用层铺法或干砌灌浆法施工。(9)料石砌筑不准用先
7、铺浆后加垫,即先按灰缝厚度铺上砂浆,再砌石块,最后用垫片来调整石块的位置。也不得采用先加垫后塞砂浆的砌法,即先用垫片按灰缝厚度将料石垫平,再将砂浆塞入灰缝内。(10)立缝和石块之间的空隙须用砂浆填捣密实,大的空隙应采用小片石填塞,以确保石块完全被密实砂浆包裹。(11)砌筑砂浆凝固后,不得再移动或碰撞已砌筑的石块。如必须移动,再砌筑时,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应重新铺砂浆。(12)毛石砌体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13)砌筑挡土墙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泄水孔。泄水孔应高出地面至少30cm,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或几排泄水孔。确保泄水孔的横坡度,以利排水,并随时检查泄水孔是否畅通,若出现堵塞,应及
8、时疏通或返修。(14)墙后回填土中,应在泄水孔口及附近范围作反滤层,反滤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泥土流入。(15)挡土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地表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1.2.3 样板图片图 1-6 挡土墙照片2建筑物施工工艺技术要求2.1 墙体2.1.1 设计要求(1)墙体砌块材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不得采用空心砖、多孔砖;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的混合砂浆,地面以下砌体砌筑砂浆强度不低于M10。(2)墙体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3)墙体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设置2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抗震设防烈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
9、且不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2.1.2 施工工艺要点(1)墙体砌筑前应检查基础、防潮层或楼板等基层,砌筑位置表面平整、清洁,不得有污染和杂物。混凝土基体表面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湿润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或界面剂)。(2)墙体砌至距离梁或楼板底部约200mm高时,余下的墙体,至少需隔7日,待下部砌体稳定后再用砖斜砌挤紧,斜砌砖与水平方向夹角宜大于60o。(3)常温施工时,砌砖前1d应将砖浇水湿润,砖以水浸
10、入表面下1020mm深为宜;雨天作业不得使用含水率饱和状态的砖。(4)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5)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6)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调整。(7)砌体表面平整度:墙体小于等于3m时最大允许偏差5mm,墙体大于3m时最大允许偏差10mm。(8)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均匀密实。水平和竖向灰缝宽控制在812mm范围内;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小于80,竖向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及假缝。(9)外墙转角处应同
11、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搓,搓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搓子必须平直、通顺。(10)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搓,每一个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cm(即五皮砖)。马牙搓应先退后进。拉结筋位置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11)首层砖墙砌筑时要注意留防潮带设置工序,防潮带位置一般位于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做法:用1:2水泥砂浆铺筑一周,厚度3035mm;配26通长钢筋;以防止地下水气(潮气)通过砖体往墙面伸延。2.1.3 样板图片图 2-1 砖墙砌筑示意图图 2-2 砖墙墙体样板图2.2 抹灰2.2.
12、1 设计要求(1)墙体抹灰用的水泥应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小于32.5;抹灰用的砂子应为中砂;抹灰用的石膏熟化期不少于15d,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熟化期不少于3d。(2)内外墙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在抹灰前采取防止开裂措施:墙体与梁、柱接合处和门窗洞边框应挂宽度不小于300mm的防裂网,防裂网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墙体较大的洞、槽在回填混凝土后,表面沿缝长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或钉挂钢丝网,网宽大于槽(洞)宽,且每边加宽200mm。(3)外墙面层抹灰或贴面砖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分格缝,缝的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不得有错缝、缺棱、掉角的现象。(4)阳台栏板应做好防水处理,在与楼面
13、、平台交接处应做好泛水,防止水向墙身渗透,压顶抹灰应向内倾斜6坡度排水,并做好滴水线(槽)。(5)内墙、柱面及门洞的阳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2.2.2 施工工艺要点(1)抹灰前将基层上的尘土、污垢清扫干净,封堵脚手眼,若混凝土墙面表面很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裂网。(2)抹灰前一天,用软管或胶皮管顺墙自上而下浇水湿润,每天宜浇两次。(3)抹灰前需在墙的门、窗阳角、墙垛、墙面等处通过吊垂直、套方;进行抹护角;再做贴灰饼和冲筋等措施,最后以冲筋的平整度来确定抹灰层的垂直与平整。做贴饼操作时,先抹上贴饼再抹下贴饼,要选择好上
14、、下贴饼的正确位置,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形状。当贴饼达到受力强度时,即开始靠尺冲筋,冲筋的靠尺长度必须大于两饼的距离。抹灰施工中的护角部位(阳角)的砂浆标号要提高;防止受到运动物体的碰扰而破损,一般采用1:2的纯水泥砂浆;护角的两边宽度一般250mm。(4)当抹灰层厚度25mm时,须先薄薄地刮一层底灰,在底灰干透才能接着抹,抹灰层厚度每次控制在7-9mm,当发现抹灰层厚度超过35mm时必须采取挂网处理措施。(5)室内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以下规定:普通抹灰平均总厚度18mm,高级抹灰平均总厚度25mm。(6)当底子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
15、润)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7)干燥季节施工,在抹灰24h后进行喷水养护,防止因砂浆收缩过快造成空鼓开裂,养护时间不少于7d;冬期施工要有保温措施。(8)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9)抹灰立面垂直度允许最大偏差4mm,表面平整度允许最大偏差4mm。(10)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清晰。(11)一般墙面抹灰到接近地面时必须做墙裙(外墙用)喝踢脚线(内墙用)收口;踢脚线、墙裙面比墙抹灰面凸出1015mm;墙裙的高度一般为50mm。2.2.3 样板图片图 2-3墙体抹灰贴饼、冲筋示意图2.3 门窗2.3.1
16、 设计要求(1)铝合金固定窗、推拉窗玻璃厚度不小于5.0mm。面积大于1.5m2的窗玻璃厚度不小于6.0mm;采用浅绿色普通平板玻璃或浮法玻璃。(2)铝合金窗用结构铝型材厚度不小于1.4mm,白色氟碳喷漆铝料。(3)外门窗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25dB。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2008的规定。(4)铝合金窗扇启闭力应不大于80N。(5)铝合金窗用密封胶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密封胶条和密封毛条保证在窗四周的连续性,形成封闭的密封结构。(6)铝合金防雨百叶窗百叶面板厚1.2mm,白色氟碳喷漆铝料,百叶向外下侧4
17、5安装,百叶间距3550mm。(7)建筑物外墙门选用甲级防火门。(8)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缝隙的填塞,采用隔声、防潮、无腐蚀性的材料如聚氨脂PU发泡填缝料等。(9)外门窗的防水措施:在门窗水平缝隙上方设披水板,下框室内侧翼缘有足够的挡水高度。窗楣做滴水线或滴水槽,窗台上面做流水坡度,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10)门窗玻璃不应直接接触型材。(11)门窗的连接固定方法应根据砌体墙基体材料的应用技术规程和要求确定,严禁用射钉固定门窗。组合门窗拼樘框必须直接固定在洞口墙基体上。铝合金推拉窗必须有防脱落措施,外墙推拉窗应设防止窗扇在负风压下向室外脱落的装置。(12)所有可开启窗及百叶通风口
18、均需安装不锈钢防虫网。(13)内窗台均用300*200白色釉面砖铺贴,宽度与窗台面一致。(14)首层外窗均需安装不锈钢防盗网。2.3.2 施工工艺要点(1)门窗安装应该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保证框口上下、左右尺寸相同。门窗表面应整洁、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大面应无划痕、碰伤。(2)根据设计图纸中门窗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依据门窗中线向两边量出门窗边线。门窗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室内+50cm的水平线为准向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一层必须保持窗下皮标高一致。(3)铝合金窗框四周外表面的防腐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处理。如果设计没有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涂料或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19、以免水泥砂浆直接与铝合金门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铝合金门窗。(4)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未要求时,铝合金窗可采用弹性保温材料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油膏或密封胶;钢门用12较硬的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嵌缝牢固。(5)安装玻璃时,使玻璃在框口内准确就位,玻璃安装在凹槽内,内外侧间隙应相等,间隙宽度一般在25mm。(6)安装完毕揭去门窗表面的保护膜,擦净门窗框扇、洞口及窗台上的灰尘和污物。(7)电房门外向两扇分别标示南方电网的标识,一侧标示电房名称,另一侧标示入房注意事项。标识可预印的不干胶粘贴,也可用预做得标识塑料板固定于门的两侧。2.
20、3.3 样板图片图 2-4 百叶窗效果图图 2-5 甲级防火门效果图2.4 内装修2.4.1 设计要求(1)墙面和天花的涂饰:涂饰工程应采用绿色环保产品;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灰基层涂刷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墙面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灰基层应满刮腻子并用砂纸打光;天花不采用水泥砂浆批挡,混凝土底板机械磨平后直接涂刷白色乳胶漆。(2)楼地面:设备功能房间楼地面均以25mm厚1:2水泥砂浆,面压光饰面。2.4.2 施工工艺要点(1)墙面及天花涂刷涂料时,基层腻子应平整光滑、坚实、牢固、线角顺直,无粉化、起皮和裂缝。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腻子JG/T 3049的规定。(2)涂料应涂刷均匀、粘接牢固
21、,无透底、起皮和反锈。有水房间应采用具有耐水性腻子。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施工工艺如下:第一,基层处理,将墙面上的灰渣、浮土等杂物清理干净。第二,修补腻子,用石膏腻子将墙面、门窗口角等磕碰破损处、麻面、风裂、接搓缝隙等分别找平补好,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出处磨平。第三,刮腻子,满刮遍腻子干燥后,用砂纸将腻子残渣、斑迹等打磨平,然后将墙面清扫干净。涂刷高级涂料要满刮第二遍腻子,彻底干透后,用1号砂纸打磨平整,清扫干净。第四,弹色分线,如墙面设有分色线,应在涂刷前弹线,先涂刷浅色涂料,后涂刷深色涂料。第五,涂刷油漆涂料,第一遍可涂刷铅油,是罩面涂料基层的底漆,铅油的稠度以盖底、不流淌、不
22、显刷痕为宜,涂饰顺序应从上而下,从左到右,不得乱涂刷,以防漏涂或涂刷过厚,涂刷不均匀等,干燥后个别缺陷或漏刮腻子处要复补,待复补处腻子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墙面,把小疙瘩、腻子渣、斑迹等磨平、磨光、并清扫干净。第二遍涂刷操作方法同第一遍涂料,待涂料干燥后,可用较细的砂纸把墙面打磨光滑,清扫干净,同时用潮布将墙面擦抹一遍。第三遍用调和漆涂刷,由于调和漆沾度较大,涂刷时应多刷多理,以达到涂膜饱满、厚薄均匀一致、不留不坠。高级涂料还应涂刷第四遍涂料。(3)水泥砂浆面层铺设时,其下一层水泥类材料表面应粗糙、洁净和湿润,并不得有积水现象,铺设前应刷一遍水泥浆,其水灰比宜为0.40.5,并应随刷随铺,随铺随拍
23、实并控制其厚度。抹压时先用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再用铁抹压光。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宜低于12,抹平工作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终凝前完成。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在常温下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2.4.3 样板图片图 2-6 设备房间地面效果图2.5 外装修2.5.1 设计要求(1)参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年版)要求,建(构)筑物外装修材料(包括墙砖、装饰百页等)的颜色采用蓝、灰、白三种颜色。(2)建筑外墙贴外墙砖(即陶瓷马赛克),砖规格为4545mm(长宽),外墙砖颜色用蓝、灰、白三种颜色,具体色样选自国家标准图集02J503-1,其中:蓝色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 配电 开关 土建 建筑物 排水 通风 设备 基础 施工工艺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