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概述21.1化工设计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21.2环氧乙烷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1.3生产技术31.4环氧乙烷的市场需求状况42.工艺概述42.1环氧乙烷的性质42.2生产方法52.3环氧乙烷的生产原理62.4设计方案简介62.5工艺流程示意图93.物料衡算113.1物性数据113.2设计依据113.3循环系统的物料衡算113.3.1计算依据113.3.2混合器123.3.4环氧乙烷吸收塔183.3.5CO2的吸收系统224.热量衡算244.1反应器的热量衡算245.设备计算275.1反应器设备计算275.2确定氧化反应器的基本尺寸275.3床层压力降的计算285.4传热面积的核算285.
2、5反应器塔径的确定296.总结30参考文献31附录321.概述1.1化工设计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设计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工业科研成果只有通过工程化工艺设计,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工业化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工作也同样在科教兴国重任中承担这一份责任。化工设计与化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化学工艺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及医药工业等生产领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文化需求等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化学与化学工程科学的成果及其知识的应用,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根据现有资料,人类生产的化工产品已经达到10万种之多,产品总值约达1亿美元。这些化工产
3、品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在控制疾病传播、延长寿命、提高农业产量和作物质量、存储和保鲜食物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化学工业正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向前发展,在化工战线上,化工设计人员无论从生产、科学研究或者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化工工艺设计包括下面的一些内容:(1)原料路线和技术路线的选择;(2)工艺流程设计;(3)物料衡算;(4)热量衡算;(5)工艺设备的设计和选型;(6)车间布置设计;(7)化工管路设计;(8)非公益设计项目的考虑;(9)编制设计文件。1.2环氧乙烷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环氧乙烷(简称EO),又称氧化乙烯,也称恶烷,是一种
4、最简单的环醚,是乙烯工业衍生物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重要有机化工产品,是最简单最重要的环氧化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全球来看,环氧乙烷主要用作化学中间体,它主要消费于乙二醇,全球环氧乙烷产量的60%都转变为乙二醇,乙二醇可进一步加工成聚酯纤维和树脂。有13%的环氧乙烷用于制造其它二醇类(如聚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等)。环氧乙烷的第二大销量是用于洗涤剂的产品。其它环氧乙烷的衍生产品有乙醇胺、溶剂、乙二醇醚类等。环氧乙烷也用作熏蒸消毒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剂。2003年全球环氧乙烷消费量为1593.4万吨。19982003年年均消费增长率达到5.6%,预计20
5、032008年和20082013年又分别以4.6%和3.4%速率递增,即到2008年和2013年全球环氧乙烷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995.2万吨和2358.2万吨。我国由氯醇法生产环氧乙烷始于1960年代,由于氯醇法对乙烯质量要求不高,所以采用酒精发生乙烯和渣油裂解混合烯烃生产环氧乙烷在我国石油化工发展初期具有一定意义。随着大规模引进环氧乙烷装置的建成和投产,加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国内小规模的氯醇法环氧乙烷装置已无生命力,于1993年下半年淘汰。因经济原因,早期引进的空气法环氧乙烷装置大多也改造为氧气法1,2。1.3生产技术1922年UCC(联碳公司)建成首套氯醇法工业装置。1938年又建成了首
6、套乙烯空气氧化法工业装置。1958年Shell(壳牌公司)建成首套乙烯氧气氧化法工业装置。目前,全球环氧乙烷专利技术大部分为Shell、美国SD(科学设计公司)和UCC三家公司所垄断,这三家公司的技术占环氧乙烷总生产能力的90%以上。Shell、SD和UCC三家公司的乙烯氧化技术水平基本接近,但技术上各有特色。例如在催化剂方面,尽管载体、物理性能和制备略有差异,但水平比较接近,选择性均在80%以上;在工艺技术方面都有反应部分、脱CO2、环氧乙烷回收组成,但抑制剂选择、工艺流程上略有差异。目前国内环氧乙烷生产厂家均采用乙烯氧气氧化法生产技术,基本为引进技术。1.4环氧乙烷的市场需求状况我国最早以
7、传统的乙醇为原料经氯醇法生产EO。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以生产聚酯原料乙二醇为目的产物的环氧乙烷/乙二醇联产装置,我国EO生产与应用已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至今已经引进十余套EO生产装置。2003年我国EO生产能力约为1200kt/a。随着我国聚酯与表面活性剂等领域的迅猛发展,EO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有多家企业计划建设规模化EO生产装置,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我国EO的生产能力将呈现迅速增加的势头。其中北京燕山石化于2004年将已有的70kt/a的生产能力扩大到250kt/a左右;南京扬巴一体化工程9套核心装置中含有一套240kt/a的EO装置,于2004年建成投产;中海壳牌石化有限公司已在南
8、海建设一套300kt/aEO生产装置,2005年建成投产;上海石化已新建一套300kt/aEO生产装置,2005年建成投产;另外天津联化、独山子石化等企业均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设规模化的EO生产装置。到2005年我国EO的生产能力将激增至2160kt/a,在未来两年内国内EO生产能力将翻一番,可见我国EO工业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之好。2.工艺概述2.1环氧乙烷的性质2.1.1EO的物理性质环氧乙烷(简称EO)被称为氧化乙烯,也称恶烷。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低温时为无色易流动液体,在空气中的爆炸限(体积分数)为2.6%100%,它易与水、醇、氨、胺、酚、卤化氢、酸及硫醇进行开环反应有乙醚的气味,其蒸气
9、对眼和鼻粘膜有刺激性,有毒。2.1.2EO的化学性质由于环氧乙烷具有含氧三元环结构,性质非常活泼,极易发生开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醇、氢卤酸、氨及氨的化合物等发生加成反应,其中与水发生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是制备乙二醇的主要方法。当用甲醇、乙醇、丁醇等低级醇与环氧乙烷作用时,分别生成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它们兼具醇和醚的性质,是优良的溶剂,用途很广泛,可溶解纤维酯如硝酸纤维酯、工业上称为溶纤剂。与氢卤酸作用,环氧乙烷与氢卤酸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反应,生成卤醇,可用于定量分析环氧乙烷及环氧乙烷型化合物。与氨反应可生成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环氧乙烷本身还可开环聚合生成聚
10、乙二醇。2.2生产方法2.2.1氯醇法氯醇法是早期的工业生产方法,分两步完成,首先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乙烯反应生成氯乙醇,然后氯乙醇与氢氧化钙皂化生成环氧乙烷。1922年UCC(联碳公司)建成首套氯醇法工业装置。尽管氯醇法乙烯利用率高,但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氯气,腐蚀设备,污染环境,产品纯度低,现已基本被淘汰。2.2.2直接氧化法直接氧化法又可分为空气氧化法和氧气氧化法。空气直接氧化法是由Lefort在1931年发明的,他利用乙烯和氧在适当载体的银催化剂上作用制备出了环氧乙烷,并以此取得了空气直接氧化制得环氧乙烷的专利。氧气直接氧化法是由Shell公司在1958年发明的,此方法直接
11、以氧气作氧化剂,减少了反应系统中惰性气体的吸入量,可减少反应系统中反应器的台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美国的Shell、ScientificDesign(SD)、Dow化学和UCC公司,日本的触媒化学公司以及意大利的SNAM和Montedison公司都是乙烯直接氧化法制备环氧乙烷技术的拥有者。环氧乙烷早期采用氯醇法工艺生产,20世纪20年代初,UCC公司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之后公司基于Lefort有关银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使用银催化剂,推出空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50年代末,Shell公司采用近乎纯氧代替空气作为生产环氧乙烷的氧原料,推出氧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工艺,经过不断
12、改进,目前较先进的生产方法是用银作催化剂,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用纯氧与乙烯反应,采用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本设计数据均参考乙烯直接氧化法。2.3环氧乙烷的生产原理乙烯氧化过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选择氧化(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完全氧化)两种情况,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C=C具有突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碳碳双键选择性氧化,生成环氧乙烷。但在通常的氧化条件下,乙烯的分子骨架容易被破坏,而发生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使乙烯氧化反应尽可能的约束在生成目的产物环氧乙烷的方向上,目前工业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EO的最佳催化剂均采用银催化剂。另外,乙烯直接氧化还有副产物生成,其中CO2和水最多。
13、实验已证明这些副产物以两条不同的路线生成的。首先,乙烯直接氧化生成CO2和水并伴随着许多寿命极短的部分氧化中间产物:C2H4+3O2 2CO2+2H2O 1308.28kJ/mol这一反应用氯化物来加以抑制,该氯化物为催化剂抑制剂即1,2二氯乙烷(EDC),EO自身有也一定的阻止进一步氧化的能力。在反应过程中如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存在时,将催化这一反应。CO2还由EO氧化而得,这时它首先被异构为乙醛,然后很快被氧化为CO2和H2O。反应速度由EO异构化控制反应器副产物中除CO2和H2O以外还有微量的乙醛和甲醛。它们在精制单元中从EO和EG中分离掉,以上氧化反应均是放热反应。2.4设计方案简介环氧
14、乙烷是以乙烯为原料产品中的第三大品种,仅次于聚乙烯和苯乙烯。它的用途是制取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此外还用于制备乙醇胺类、乙二醇醚类等。2.4.1反应过程分析: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最早采用的方法是氯醇法,该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乙烯和氯通入水中反应生成2-氯乙醇,2-氯乙醇水溶液浓度控制在6%7%(质量);第二步使2-氯乙醇与Ca(OH)2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该法的优点是对乙烯的浓度要求不高,反应条件较缓和,其主要缺点是要消耗大量氯气和石灰,反应介质有强腐蚀性,且有大量含氯化钙的污水要排放。2.4.2催化剂的选择: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是一个强放热放应,为减少深度氧化的副反应
15、,提高选择性,催化剂的选择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只有在银催化剂催化下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才有较高的选择性。工业上使用的银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所组成。载体载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和防止银微晶的半熔和烧结,使其活性保持稳定。由于乙烯环氧化过程存在平行副反应和连串副反应的竞争,又是一强放热反应,故载体的表面结构及其导热性能,对反应的选择性和催化剂颗粒内部温度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载体表面积大,活性比表面积大,催化剂活性高但也有利于乙烯完全氧化反应的发生,甚至生成的环氧乙烷很少。载体如有空隙,由于反应物在细空隙中的扩散速度慢,产物环氧乙烷在空隙中浓度比主体浓度高,有利于连串副反应地进行。工业
16、上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和选择性,均采用低比表面积无孔隙或粗空隙惰性物质作为载体,并要求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热稳定性。工业上常用的载体有碳化硅,氧化铝和含有少量氧化硅的氧化铝等。助催化剂所采用的助催化剂有碱金属类,碱土金属类和稀土元素化合物等。碱土金属类中,用得最广泛的是钡盐。在银催化剂中加入少量钡盐,可增加催化剂的抗熔结能力,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延长其寿命,并可提高活性。据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助催化剂起到协同作用,可提高选择性。抑制剂在银催化剂中加入少量硒碲氯溴等对抑制二氧化碳的生成,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有较好的效果。工业上常在原料气中添加微量有机氯如二氯乙烷,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调节
17、温度。2.4.3反应器及混合器的选择: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是一强放热反应,温度对反应的选择性十分敏感,对于这种反应最好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但因为细颗粒的银催化剂易结块也易磨损,流化质量很快恶化,催化剂效率急速下降,故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内放催化剂,管间走冷却介质。在配制混合气时,由于纯氧加入到循环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中去,必须使氧和循环气迅速混合达到安全组成,如果混合不好很可能形成氧浓度局部超过极限浓度,进入热交换器时易引起爆炸危险。为此,混和器的设计极为重要,工业上是借多空喷射器对着混和气流的下游将氧高速度喷射到循环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中,使他们迅速进行均匀混合。为了确保安全,需要
18、用自动分析检测仪监视,并配制自动报警连锁切断系统,热交换器安装需要有防爆措施。2.4.3影响因素(反应条件)的分析:反应温度乙烯环氧化过程中存在着平行的完全氧化副反应,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选择性下降、催化剂活性衰退快、易造成飞温;温度过低,速度慢、生产能力小。所以要控制适宜温度,其与催化剂的选择性有关,一般控制的适宜温度在200260。反应压力加压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且有利于环氧乙烷的回收,故采用加压氧化法,但压力高对设备的要求高费用增加催化剂易损坏。故采用操作压力为2MPa左右。空速与温度相比该因素是次要的,但
19、空速减小,转化率增高,选择性也要降低,而且空速不仅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也影响催化剂的空时收率和单位时间的放热量,故必须全面衡量,现在工业上采用的混合气空速一般为4000/h8000/h左右,也有更高的。催化剂性能高反应热能及时移出时选择高空速,反之选择低空速。原料纯度原料其中的杂质可能给反应带来不利影响14:使催化剂中毒而活性下降,如乙炔和硫化物使催化剂永久中毒,乙炔和银形成的乙炔银受热会发生爆炸性分解;使选择性下降(铁离子);使反应热效应增大(H2、C3以上烷烃和烯烃);影响爆炸极限,如氩气是惰性气体但其会使氧的爆炸极限浓度降低而且增加爆炸的危险性,氢也有同样的效应,故原料中的杂质含量要严格
20、控制(乙炔5ppm,C3以上烃1ppm,硫化物1ppm,氢气5ppm)。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配比由于反应的单程转化率较低故采用具有循环的乙烯环氧化过程,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是由循环气和新鲜原料气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既影响经济效益也关系生产安全。氧的含量必须低于爆炸极限浓度,因乙烯的浓度影响氧的极限浓度而且影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所以其浓度也需控制。乙烯和氧浓度有一适量值(如浓度过高,反应快,放热多,反应器的热负荷大,如放热和除热不能平衡,就会造成飞温),如果以氧气作氧化剂,为使反应不致太剧烈仍须加入致稳剂。以氮气作致稳剂时进入反应器的乙烯浓度可达15%20%,氧浓度为8%左右。由于反应的转化率比较低,
21、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须循环。由于循环气中含有杂质和反应副产物,所以需要在循环之前将一部分有害气体排除,即脱除二氧化碳。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大部分(90%)循环使用,小部分送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用碱洗法(热碳酸钾溶液)脱除掉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环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但适量提高其含量对反应的选择性有好处,且能提高氧的爆炸极限,故循环气中允许有一定量二氧化碳,但不宜过多。乙烯转化率单程转化率的控制与氧化剂的种类有关,用纯氧作氧化剂时,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12%15%,选择性可达75%84%或更高。用空气作氧化剂时,单程转化率一般控制在30%35%,选择性可达70%左右。单程转
22、化率过高时,由于放热量大,温度升高快,会加快深度氧化,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明显降低。因为工业上采用循环流程,所以单程转化率也不能太低,否则会因循环气量过大而耗能增加。2.5工艺流程示意图由于此反应为气固相反应,并且催化剂比较贵,所以选择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须采用换热介质进行换热,根据反应的热效应求得反应的温度在180250,因此选择矿物油作为换热介质,采用外部循环式换热。由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新鲜原料气与循环气混合后,经过热交换器预热一段时间后,从反应器上部进入催化床层。自反应器流出的反应混合气中环氧乙烷的含量仅为1%2%,经热交换器利用其热量并进行冷却后,进入环氧乙烷吸收
23、塔。由于环氧乙烷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故采用水做吸收剂以吸收反应气中的环氧乙烷。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大部分(约90%)循环使用,而一小部分需送入CO2吸收装置,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掉副反应所生成的CO2。送入CO2吸收装置的那一小部分气体在二氧化碳吸收塔中与来自再生塔的高温贫碳酸氢钾-碳酸钾溶液接触。在二氧化碳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钾。自二氧化碳吸收塔塔顶排出的气体经冷却,并分离出夹带的液体后,返回至循环系统。二氧化碳吸收塔塔釜的富碳酸氢钾-碳酸钾溶液经减压入再生塔,经加热,使碳酸氢钾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碳酸钾,CO2自塔顶排出,再生后的贫碳酸氢钾-碳酸钾溶液循环回二氧化碳吸收塔。乙烯催化氧化法制环氧乙
24、烷的工艺需注意以下两点1、保障安全性对此工艺,由于副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温度的控制尤为重要,若反应热未及时移走,就会导致温度难于控制,产生飞温现象。由于是氧气做氧化剂,还存在爆炸极限的问题,所以反应气体的混合至关重要。可借用多孔喷射器对着混合气流的下游将氧高速喷射入循环气和乙烯的混合气中,使它们迅速进行均匀混合。为控制氧气、乙烯的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也为使反应不致太剧烈,需采用惰性致稳气,可采用N2或CH4作致稳气。152、保障经济性对化工行业的生产工业来说,经济性是应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满足此要求,应想办法使反应的选择性提高,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决定着反应的选择性,故应采用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并用
25、二氯化物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还应考虑能量的利用率,想办法利用生产流程中各种位能的热量,充分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3.物料衡算3.1物性数据表3.1物性数据表16序号组分分子式分子量常压沸点1氮气N228.0134-195.82氩气Ar39.9480-185.873氧气O231.9988-182.984甲烷CH416.0423-162.155乙烯C2H428.0530-103.716乙烷C2H630.0688-88.67二氧碳CO244.0095-78.458环氧烷C2H4O44.052410.49乙醛CH3CHO44.052420.410水H2O18.015210011乙二醇C2H6O262
26、.0676197.33.2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年产7万吨环氧乙烷2年工作时间:7200小时3高纯EO收率:30%4乙烯单程转化率:10%5EO的选择性:80%6二氧化碳的选择性:20%7EO吸收率:99.6%8排空气体比率:0.18%9以单位时间小时作为基准3.3循环系统的物料衡算3.3.1计算依据(1)原料氧气组成(mol%)::0.0100:0.2000:99.8000(2)原料乙烯组成(mol%)::0.0500:99.8500:0.1000(3)原料甲烷组成(mol%)::2.0000:96.9000:0.5000:0.6000(4)环氧乙烷吸收塔吸收液气比:2.00(5)二氧化碳吸收
27、率:18.0%(6)符号说明:进料:F2乙烯进料;F1氧气进料;F3甲烷进料;F混合器物料;反应器物料;排放物料;W排放物产;R循环物料,主反应:副反应:C2H4+3O2 2CO2+2H2O1308.28kJ/mol3.3.2混合器(1)循环气体的温度:79.00压力1.76MPa混合气出料温度:76.00压力1.76MPa进料气体被EO反应产品气体从78加热到152,而产品气体从202被冷却到138。(2)环氧乙烷吸收塔吸收率(%):氮气:0.0050氩气:0.0010氧气:0.010甲烷:0.0100乙烯:0.0500乙烷:0.0020二氧化碳:1.3000环氧乙烷:99.6000水:65
28、.2940乙二醇:100.0000(3)计算过程1)计算新鲜乙烯原料中乙烯量=735.6559kmol/h新鲜乙烯原料中甲烷的量=0.05=0.3684kmol/h新鲜乙烯原料中乙烷的量=0.01=0.7268kmol/h新鲜乙烯原料的量=新鲜乙烯原料中乙烯量+新鲜乙烯原料中甲烷的量+新鲜乙烯原料中乙烷的量即:F2=520.2138+0.2605+0.5210=736.7611kmol/h设:反应器的进料量为MF(kmol/h);新鲜甲烷原料量为F3;针对混合器列乙烯和甲烷的物料衡算方程,得:MF30=MF30(110)(10.0005)(10.0018)+520.2138+F30.5(1)M
29、F50=MF50(1-0.0001)(1-0.0018)+0.2605+F396.9(2)由(1)(2)两式联立可得MF=16991.6030F3=44.90332)设:循环气中环氧乙烷的量为;反应器中的环氧乙烷的量为;环氧乙烷的摩尔分率为;针对混合器列环氧乙烷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循环气中得环氧乙烷的量=反应器中的环氧乙烷的量;(3)反应器中环氧乙烷的量:=+0.180%(1-0.996)(1-0.0018)(4)由以上两式得:解得:=0.00013)设:新鲜氧气原料的量为F1(kmol/h);针对混合器列氧气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反应器进料中的氧气量=新鲜氧气原料中的氧气量+循环气中的氧气量M
30、FyO2=F1yO2+RyO2循环气中的氧气量=反应器中的氧气量-反应消耗的氧气量-氧气的吸收量-氧气的排放量RyO2=MFyO2MFyC2H40.10.80.5-MFyC2H40.10.23(1-0.0001)(1-0.0018)即:R8.32=F199.8+MF8.32MF300.10.80.5-MF300.10.23(1-0.0001)(1-0.0018)解得:F1=693.4110kmol/h4)设:环氧乙烷吸收塔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为;二氧化碳吸收解析塔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为。针对混合器列二氧化碳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反应器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新鲜甲烷进料中的二氧化碳的量+循环气中的二氧化
31、碳的量:。循环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反应器中二氧化碳的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环氧乙烷吸收塔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排放量-二氧化碳吸收解析塔二氧化碳的量:RyCO2=MFyCO2+MFyC2H40.10.22(1-)(1-0.0018)(1-)即:MFyCO2=F30.6+MFyCO2+MF300.10.22(1-0.013)(1-0.0018)(1-0.18)解得:=0.05005)设:新鲜乙烯原料量为F2;乙烷的吸收率为,针对混合器列乙烷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反应器中的乙烷的量=新鲜乙烯原料中的乙烷的量+循环气中的乙烷的量:循环气中的乙烷的量=即:解得:=0.01756)设:氮气的吸收率为;针对
32、混合器列氮气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反应器中的氮气的量=新鲜氧气原料中的氮气的量+新鲜甲烷原料中的氮气的量+循环气中的氮气的量:循环气中氮气的量=即解得:=0.01187)设:氩气的吸收率为;针对混合器列氩气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反应器中的氩气的量=新鲜氧气原料中的氩气的量+循环气中的氩气的量循环气中的氩气的量=即:解得:=0.0323设:水的吸收率为;循环气中水的摩尔分率为,针对混合器列水的物料衡算方程,得:循环气中的水的量=反应器中的水的量+反应生成的水的量=反应器中水的摩尔分率:=1-=1-0.5-0.3-0.0832-0.05-0.0168-0.0112-0.0323-0.0001=0.00
33、63又有:F1+F2+F3+R=MF,即R=MF-F1-F2-F3得:R=16991.60299-509.9414-520.9953-16.3880=21641.4150kmol/h即:得:=0.0067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混合器物料衡算结果表输入物料输出物料原料氧气原料乙烯原料甲烷循环气温度4030107976压力MPa2.752.552.551.761.76序号组分分子量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1N228.010.0340.00010.89810.02271.
34、8410.012272.7740.012Ar39.941.3520.0020745.3100.034746.6620.033O231.99692.00.99801231.260.0561923.290.084CH416.040.36840.000543.5110.9611514.30.53111558.24520.50005C2H428.05735.65590.90.2240.00506199.05670.2876934.940.306C2H630.060.73680.0403.8010.017404.5380.017CO244.000.26940.001155.550.0531155.820
35、.058C2H4O44.052.31160.00012.31160.00019H2O18.01521170.00671117.89410.0051小计F1=509.9411.000F2=736.71.0F3=44.91.00R=216411.000023116.40901.0000合计输入物料总量MF=23116.49043.3.3反应器(1)反应温度为243,压力为1.60MPa,反应物料由塔顶加入。(2)计算过程(y表示MF中各个组分的摩尔分率)1)反应器出口的乙烯的量=23116.490440.3(1-10)=6241.4524kmol/h反应器出口环氧乙烷=23116.490440.3
36、1080=554.7958kmol/h3)反应器出口二氧化碳=MFyC2H4乙烯的单程转化率二氧化碳的选择性2+MFyCO2=23116.490440.310202+23116.490448.32=1430.4485kmol/h4)反应器出口水量(反应中每生成一摩尔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一摩尔的水)所以:反应器出口=23116.490440.0063+23116.490440.310202=672.6899kmol/h5)反应器出口氧气量(混合器中氧气量-生成环氧乙烷消耗的氧气量-生成乙醛消耗氧气量-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水量)即:反应器出口水量=23116.490440.083223116.4904
37、40.310800.523116.490440.310203=1233.2648kmol/h6)反应器出口氮气,氩气,甲烷,乙烷的量因为在反应器中这些物料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量等于进口的量即:氮气=272.2700kmol/h氩气=746.6626kmol/h甲烷=811558.2452kmol/h乙烷=404.5396kmol/h表3.3反应器物料衡算结果表输入物料输出物料温度150234压力MPa1.761.47序号组分分子量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质量流量Kg/h质量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质量流量Kg/h质量分率%1N228.0134272.77460.0112534
38、9.42000.0134272.27000.01185349.42000.01342Ar39.9480746.66260.032321947.02650.0549746.66260.032321947.02650.05493O231.99881923.29200.083245236.74740.11311233.26480.053629006.97680.07264CH416.042311558.24520.5000136292.19630.340911558.26480.5000136292.19630.34095C2H428.05306934.94710.3000142999.63160.
39、35776241.45240.2700128699.66840.32196C2H630.0688404.53960.01688607.69960.0215404.53960.01758607.69960.02157CO244.00951155.82450.050037380.25020.09351430.44850.061946264.01860.11578C2H4O44.05242.31160.000172.01620.0002554.79580.024018036.51760.04519H2O18.0152117.89410.00631927.63860.0048672.68990.029
40、15564.19130.0139合计23116.49043.3.4环氧乙烷吸收塔(1)该塔用纯水作为吸收剂,吸收塔的温度为47,压力为1.45MPa。(2)各组分的吸收率(%):氮气:0.0050氩气:0.0010氧气:0.0100甲烷:0.0100乙烯:0.0500乙烷:0.0020二氧化碳:1.3000环氧乙烷:99.6000水:65.2940(3)EO吸收塔吸收液汽比=2.0(4)计算过程(y表示RF中的摩尔分率,为吸收率)1)气体中各个组分的量a)出口环氧乙烷的量=进入吸收塔的环氧乙烷量(1-环氧乙烷的吸收率)=RFEO(1EO)=409.4333(1-99.6)=2.2192kmol
41、/hb)出口乙烯的量=RFC2H4O(1C2H4O)=6587.7328(1-0.05)=6238.3317kmol/hc)出口的二氧化碳的量=RFCO2(1CO2)=1551.228(1-1.30)=1411.8527kmol/hd)出口的氧气的量=RFO2(1O2)=1246.5020(1-0.01)=1233.1415kmol/he)出口的甲烷的量=RFCH4(1CH4)=1245.8015(1-0.01)=11535.1230kmol/hf)出口的乙烷的量=RFC2H4(1C2H4)=410.2668(1-0.002)=403.7942kmol/hg)出口的氮气的量=RFN2(1N2)
42、=275.9593(1-0.005)=272.2564kmol/hh)出口的水蒸气的量=RFH2O(1H2O)=308.8609(1-65.294)=233.4638kmol/h2)吸收剂的用量H(采用纯水做吸收剂)EO吸收塔吸收液汽比L/V=2.0塔内气体的平均流率V=塔内液体的平均流率L=即:吸收剂的用量=(进料量+塔顶出口气体量)液气比-被吸收的量/2得:吸收剂用量H=(16787.1940+16159.7909)2-(16787.1940-1615.7909)/2解得:H=42633.2833kmol/h3)富液中各个组分的量a)环氧乙烷的量=进入吸收塔环氧乙烷量环氧乙烷的吸收率=RF
43、EOEO=409.433399.6=552.5766kmol/hb)乙烯的量=RFC2H4OC2H4O=6587.73280.05=3.1207kmol/hc)二氧化碳的量=RFCO2CO2=1551.2281.30=42.9135kmol/hd)氧气的量=RFO2O2=906.5020(0.01=0.1233kmol/he)甲烷的量=RFCH4CH4=1245.80150.01=1.1536kmol/hf)乙烷的量=RFC2H4C2H4=410.26680.002=0.0081kmol/hg)氮气的量=RFN2N2=279.95930.005=0.0136kmol/hh)水蒸气的量=进入吸收塔中吸收的水的量-吸收塔出口的水的量+吸收剂的用量=-107.1986+H=308.8609-107.1936+42633.2833=42827.214kmol/h表3.4环氧乙烷吸收塔物料衡算结果表输入物料输出物料进料气体进料吸收剂塔顶出口气体塔釜出口吸收液温度47353541压力MPa1.451.421.421.45序号组分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摩尔流量kmol/h摩尔分率1N2272.27000.0110.00000.0000272.256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