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
《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感染性因子,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蠕虫、原虫),有关课程:微生物、寄生虫学、传染病,WHO报道:全球每年1700多万死于传染病,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感染性因子细菌有关课程:微生物、寄生虫学、传染病WHO报道:,人体正常菌群,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3,人体正常菌群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3,法定传染病(39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I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
2、、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4,法定传染病(39种)甲类2种:鼠疫、霍乱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环节与预防,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播途径,接触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自然因素,气候地理,易感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危
3、险因素医学知识,5,流行环节与预防传染源病人传播途径接触社会因素经济自然因素易感,我国传染病报告制度沿革,1955年7月5日,卫生部公布传染病管理办法,法定传染病2类18种。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发布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非典”暴露出问题 时效性差 上级对疫情的了解掌握严重滞后 严重阻碍疫情防控的主动性,错失良机解决办法“网络直报”2004年1月1日测试网启用,4月1日正式运行,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6,我国传染病报告制度沿革1955年7月5日,卫生部公布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及其指挥中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省市有相应机构,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及其指挥中心 根据突发,第六节、物理因素与健康(Physical Factor and Health),一、噪声(听力损伤与噪声耳聋)二、振动(局部振动病,如振动性白指)三、高温(中暑)四、非电离辐射(职业性白内障)五、电离辐射(放射病),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8,第六节、物理因素与健康(Physical Fact
5、or an,一、噪声(noise),凡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为噪音,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9,一、噪声(noise)凡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为噪音,生理性听力下降 病理性听力下降(可恢复)(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听觉适应 听觉疲劳 听力损失 噪声聋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听阈上升10-15dB 耳鸣.听力下降 脱离岗位后数分钟内恢复,听力明显下降.听阈上升15-30dB 脱离岗位后数小时至几时小时可恢复,高频听力下降.在4000Hz出现“V”型凹陷,耳蜗病理性损伤加重,语言频段同时受损(5002000Hz),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伤永久性听阈位移,健康和疾病的危险
6、因素医学知识,10,生理性听力下降,二、振动,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的来回重复运动,称为振动 局部振动 使用风动工具(凿岩机.风铲.铆钉机.气锤.捣固机)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锯.电钻.电刨.砂轮机等)全身振动 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驾驶、钻井平台混凝土搅拌台、振动筛操作台等操作,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1,二、振动 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脚痛、皮肤温度腿肌肉触痛骨骼肌疲劳运动病、晕动病(晕车、晕船病)视物模糊、视觉分辨力和动作准确性其他,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2,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
7、动病脚痛、皮肤温度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局部振动病(segmental vibration disease),又称手臂振动病。,法定职业病,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主诉,N衰弱征候群手部症状:麻、痛、胀、凉、汗、僵、颤。,严重者:骨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特征症状:振动性白指病(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严重:全手变白故称死手、死指,掌挛缩病“鹰爪样”手部畸形,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3,局部振动病(segmental vibration dise,甩脂机可引起振动病,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4,甩脂机可引起振动病健康和
8、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4,三、高温(一)接触高温的作业 1.大气温度 2.热源(如各种炉.窑.加热的物体.化学反应釜等)3.太阳辐射 4.人体散热,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5,三、高温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5,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6,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6,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7,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7,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8,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8,(二)症状(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2)轻度中暑:
9、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流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3)重症中暑:出现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者,或混合 型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9,(二)症状 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19,四、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与微波(microwave)红外线(infrared)紫外线(ultraviolet),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0,四、非电离辐射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0,含义,非电离辐射:指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的低能电磁波。,包括:,高频电磁场与微
10、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磁辐射:,电离辐射(inozing radiation)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高频电流通过电路时,其周围伴有与其频率相同的交变电磁场,电磁场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空间发射的过程称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按生物学作用,量子能量12eV,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1,含义 非电离辐射:指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的低能电磁波。包括,高频电磁场与微波,来源:对机体的影响:防护:,相同作用:,N衰弱征候群植物N功能紊乱其他,微波:,眼睛:血液:,外周WBC计数血小板计数,晶体浑浊视网膜改变,射频辐射无线电波,无
11、出血现象,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2,高频电磁场与微波 来源:相同作用:N衰弱征候群微波:眼,红外线,来源:对机体的影响:防护:,眼睛:皮肤:,角膜、虹膜、晶体、视网膜。,长期接触低能量红外线可导致充血性睑缘炎,白内障,红斑反应反复照射:色素沉着。过量皮肤灼伤,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3,红外线 来源:眼睛:角膜、虹膜、晶体、视网膜。长期接触,紫外线,来源:对机体的影响:防护:,眼睛:皮肤:,红斑反应、色素沉着过量皮肤灼伤皮肤皱缩、老化、皮肤癌,急性结膜炎雪盲症,电光性眼炎,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4,紫外线 来源:眼睛:红斑反应、色素沉着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五、电离辐
12、射(ionizing radiation)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1.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 2.核工业系统 3.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加工和使用 4.伴生或共生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矿物开采,导致放射病,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医学知识,25,五、电离辐射 1.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导致放射病健,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疾病 危险 因素 医学知识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