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类及代表药物医学课件.ppt
《抗生素分类及代表药物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分类及代表药物医学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生素分类,1,抗生素分类1,分类,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其他,2,分类内酰胺类2,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内酰胺类,3,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3,1.青霉素类(分五类),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苯氧钾青霉素(青霉素V)G+有效,G-(部分)有效,但耐药较普遍,4,1.青霉素类(分五类)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4,1.青霉素类,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新青)对产青霉素酶耐药菌恢复了抗菌活性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5,1.青霉素类耐青霉素酶青霉素5,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活性)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G+及G
2、-流感噬血杆菌、部分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无效,6,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活性)6,1.青霉素类,对绿脓杆菌具有活性的青霉素 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耐药率高,7,1.青霉素类对绿脓杆菌具有活性的青霉素7,1.青霉素类,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 替卡西林、美洛西林,8,1.青霉素类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8,2.头孢菌素类,分三代(代)抗G+能力逐渐降低,抗G-能力逐渐增强对内酰胺酶稳定性增高,9,2.头孢菌素类分三代(代)9,第代,仅对G+有效,对G-无效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10,第代仅对G+有效,对G-无效10,第代,兼顾G+和G-菌头孢克洛、头孢呋
3、辛,11,第代兼顾G+和G-菌11,第代,G-有效,G+效弱甚至无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绿脓杆菌有效)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无效),12,第代G-有效,G+效弱甚至无效12,2.头孢菌素类,随着头孢菌素升代,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高。但由于代广泛应用出现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致使代头孢耐药性增加。,13,2.头孢菌素类随着头孢菌素升代,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高。但,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归于头孢代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后者强 但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MRSA肠球菌耐药,14,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归于头孢代14,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 对大多数内酰胺酶和
4、ESBLs高度稳定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15,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15,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对内酰胺酶稳定,与青霉素和头孢无交叉耐药,仅对G-菌有效,但对不动杆菌及产碱杆菌作用差,16,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内酰胺类16,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 大多数耐药菌株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产生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内酰胺环的酰胺键,使抗生素失活。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酶发生反应使其失活,使细菌恢复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17,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17,3.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生素 分类 代表 药物 医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