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共31张).pptx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共31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共31张).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二十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一,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奉行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1.
2、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逐渐激化: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益紧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3.20世纪初,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德国开始寻求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法德矛盾:因阿尔萨斯一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争夺北非殖民地。德俄矛盾:贸易摩擦。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
3、中在巴尔干半岛半岛(欧洲“火药桶”)。,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德皇威廉二世,3.20世纪初,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1)“邻国”指谁?,2)反映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政策?,3)德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长毕洛夫,积极向外扩张,争夺世界殖民地,经济实力增强;导致英德矛盾激化。,英、法,1)“邻
4、国”指谁?2)反映当时德国要实行一种怎样的外交,英国因为自身经济实力强大,又掌握海上霸权,长期以来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英国的这种传统外交政策被称为“光荣孤立”。,20世纪初,因为英德矛盾激化,加上英国自身实力下降,英国开始寻求盟友,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对欧洲,英国则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英国因为自身经济实力强大,又掌握海上霸权,长期,法国战败: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给德意志帝国;法国赔偿德国五十亿法郎;由此,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法德矛盾的缘起,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
5、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法国战败:法德矛盾的缘起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巴尔干火药桶,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巴尔干火药桶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本质问题: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的具体组成: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
6、国组成“协约国”,(1)“同盟国”集团:德、奥匈、意(2)“协约国”集团:英、法、俄,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本质问题: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1)“同盟国”集团:,各国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各国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人
7、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订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对萨拉热窝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德、俄、法、英相继参战,导致战全面爆发。,当(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在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早晨进行访问时,至少有六位刺客身带炸弹和左轮手枪等候在指定的路线上。就象命中注定的一样,当队伍在街的拐角处停下来时,普林西普正好站在那儿。他掏出左轮手枪,连开两枪,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8、精品课件(共31页),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订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刺杀奥,1914年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初,威尔逊总统的密友和顾问M 豪斯上校声称:“只需要一颗星星之火,就会闯下滔天大祸。”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弗利尔普林西普砰砰几枪
9、,声震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汉森鲍德温美 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1914年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初,威尔逊总统的密,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年6月28日,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
10、共31页),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宣战,日本、美国、中国等33国先后参战,地区性战争,欧洲战争,世界大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法向德国宣战,8天后对奥匈帝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8月10日法国对奥匈帝国宣战,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宣战日本、美国、中国等33,4.一战在欧洲
11、的主要战线西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东线:德奥联军与俄军杀。南线:奥军与俄军争斗特点:西线是决定性战场;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伤亡惨重;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4.一战在欧洲的主要战线西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东线:德奥,大战爆发之初,军方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
12、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徐蓝,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皇威廉二世,“施里芬计划”:速战速决,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共31页),大战爆发之初,军方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5、进程,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品课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第七 单元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 国际 秩序 课件 31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