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生物合成ppt课件.ppt
《DNA的生物合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的生物合成ppt课件.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NA的生物合成(复制)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第 九 章,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的规律,基因表达:,是指将遗传信息由DNA转录为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复制的基本规律Basic Rules of DNA Replication,第一节,一、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和意义,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
2、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概念,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CCACTGG,GGTGACC,AGGTACTG,TCCATGAC,TCCATGAC,AGGTACTG,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AGGTACTGCCACTGG,TCCATGACGGTGACC,+,母链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复制叉,子代DNA,目 录,密度梯度实验,实验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含重氮N15-DNA的细菌,第一代,第二代,梯度离心结果,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
3、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半保留复制的意义,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不是绝对的。,二、双向复制,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制叉,称为双向复制。,Cairns复制模型型复制,A.环状双链DNA及复制起始点B.复制中的两个复制叉C.复制接近终止点(termination,ter),(2)起始点和方向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都是在DNA分子特定的位置起始的,如大肠杆菌起始点有固定的重复的保守顺序,可被酶识别。,方向:大多是双向、对称复制,也有单向或不对称的。速度:
4、原核生物复制叉移动快(约105bp/min);真核生物复制叉移动慢(约51025103bp/min),复制起始点、复制子与复制叉(动画演示),三、复制的半不连续性,领头链(leading strand),随从链(lagging strand),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前导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后随链、滞后链)。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参与DNA复制的物质,底物(substrate)
5、:dATP,dGTP,dCTP,dTTP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 为 DNA-pol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一、复制的化学反应,(dNMP)n+dNTP(dNMP)n+1+PPi,目 录,聚合反应的特点,除了底物和酶外,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方向进行。,二、DNA聚合酶,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简称:DNA-pol,活性:1.53 的聚合酶活性2.核酸外切
6、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53 外切酶活性,?,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核酸外切酶活性,目 录,功能:53聚合酶活性;酶与模板结合后构象改变,识别碱基,正 确配对后才发挥聚合作用 3 5外切酶活性;主要是对新生DNA链进行校对,防止“错配”53外切酶活性。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RNA引物的切除及其空隙的填补 可见,DNA pol是1个多功能酶,323个氨基酸,小片段,53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Klenow 片段,604个氨基酸,DNA聚合酶活性 35核酸外切酶活性,N 端,C 端,DNA-pol,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
7、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功能是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酶。,DNA-pol(250kD),亚基具有53方向合成DNA的催化活性亚基具有35外切酶活性,起校对功能,可提高聚合酶复制DNA的保真性 亚基可能起组建的作用亚基犹如夹子,功能是识别引物、夹住DNA 分子向前滑动 亚基起着促使核心酶二聚化的作用其余的亚基构成-复合物,主要功能是帮助 亚基夹住DNA(也称夹子装置器),并有 增强核心酶活性的作用,(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的作用。,在线
8、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DNA-pol,DNA-pol,DNA-pol,DNA-pol,(一)解螺旋酶、引物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解螺旋酶(helicase)利用ATP供能,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引物酶(primase)复制起始时催化生成RNA引物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拓扑异构酶作用特点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分 类,五、DNA连接酶,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
9、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以N(大肠杆菌)或(真核细胞)为能源。,DNA连接酶(DNA ligase)作用方式,HO,5,3,3,5,DNA连接酶,ATP,ADP,5,3,5,3,目 录,DNA连接酶在复制中起最后接合缺口的作用。在DNA修复、重组及剪接中也起缝合缺口作用。也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之一。,功能,(一)复制的起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DNA解开成单链,提供模板。,2.合成引物,提供3-OH末端。,一、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原核生物E.coli为例复制由起始点 oriC(origin)开始双向复制,E.coli的复制起始点oriC(245bp的DNA组分)序列分
10、析有如下特点 3组串连重复序列(13bp),每个顺序都由GATC开始 2组反向重复序列(9bp)4个dnaA蛋白结合部位,1、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2、Dna A蛋白识别并在ATP存在下结合于四个9bp的重复序列。3、在类组蛋白(HU、ATP参与下,Dan A蛋白变性13个bp的重复序列,形成开链复合物。4、Dna B借助于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在Dna C的帮助下沿5 3 方向移动,解开DNA双链,形成前引发复合物。5、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于单链。6、引物合成酶(Dna G蛋白)开始合成RNA引物。,Dna A,Dna B、Dna C,DNA拓扑异构酶,引物酶,SSB,3,5,3,5,引发体和引物
11、,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3,5,3,5,引物是由引物酶催化合成的短链RNA分子。,引物,引物酶,DNA复制的调控是在起始阶段进行的,一旦复制起始,它就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复制子完成复制。复制起点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起始DNA合成的一段序列。有时,两条链的复制起点并不在同一点上(不对称复制,如D环复制)。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每一个复制起点只使用一次,完成一次复制过程。多数生物的复制起点,都是富含A.T。,(二)复制的延长,复制的延长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其化学本质是磷酸二酯键的不断生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 生物 合成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