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医疗安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培训课件.ppt
《保证医疗安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证医疗安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培训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原因2、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3、构成医疗事故的法定条件 及免责事由4、医疗纠纷发生后的处理5、医疗纠纷的其它热点问题,深圳龙翔医院,1,1、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原因 深圳龙,医疗纠纷的现状,近年来全国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来自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县以上医院一年的医疗纠纷索赔金额高达亿元,已经占医院医疗收入的5.9。据北京市医师协会于2001年4月对本市71家大中型医院的统 计,近3年发生殴打医务人员的事件有502起,其中90人致伤致残,发生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工 作秩序的事件1500余起,医院财产受到严重损坏,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2,医疗纠纷的现状近年
2、来全国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来自中华医院管理,医疗纠纷上升的原因分析,(一)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二)患者期望值过高的问题(三)患者的经济状况与需求矛盾的问题(四)社会新闻媒体宣传的问题(五)医院自身在医疗服务方面的问题(六)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制与指导 返回,3,医疗纠纷上升的原因分析(一)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处理医疗纠纷(事故)的合法途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4,
3、处理医疗纠纷(事故)的合法途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及技术鉴定示意图,鉴定受理,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共同申请,行政解决,移送,调解不成,民事诉讼,委托,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发生争议,鉴定结果,法院自行组织,5,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及技术鉴定示意图鉴定受理自行协商协行,医疗事故是一个法定的概念,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认定医疗事故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6,医疗事故是一个法定的概念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第一个必备条件,造成事
4、故的责任主体必须是个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必须是取得执业许可证的(第六十条)医务人员必须是在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范围:医院职工条例第60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7,第一个必备条件 造成事故的责任主体必须是个合法的医疗机构及,第二个必备条件,造成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8,第二个必备条件造成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8,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提要,(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卫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
5、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9,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提要(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卫生,(2)卫生行政法规,卫生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卫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体包括两类:以国务院名义直接发布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2008年5月12日实施)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计划生
6、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10,(2)卫生行政法规卫生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卫生的规范,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发布的,如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11,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发布的,如11,(3)卫生部门规章,卫生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与相关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卫生行政管理规章。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公安部、卫生部)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国家工商局、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
7、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2,(3)卫生部门规章卫生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与相,消毒管理办法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生物制品管理规定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财务制度(财政部、卫生部)医院会计制度(财政部、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13,消毒管理办法13,第三个必备条件,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2等6种情形:,14,第三个必备条件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14,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二级医疗事故:
8、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4等80种情形:,15,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5等135种情形:,16,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16种情形没有造成人身损害,以及人身损害未达到条例及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所规定的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17,医疗事故必须是对患者造成了法定的人身损害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第四个
9、必备条件,违法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18,第四个必备条件违法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100%责任。(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80责任(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30责任(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10责任,19,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
10、,第五个必备条件,责任主体实施违法行为时主观上必须存在过失法律上将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时主观上的心理态度(过错)区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类型。医疗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20,第五个必备条件责任主体实施违法行为时主观上必须存在过失20,“过失”v s”故意”,过失: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1)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2)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过于自信)故意:明知行为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1)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直接故意)(2)放任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21,“过失”v s”故意
11、”过失: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几种情况,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22,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几种情况条例第3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医疗损害责任的抗辩事由,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适用条件:(1)必须是紧急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证 医疗 安全 创建 和谐 关系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