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遗传代谢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厥遗传代谢病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惊厥遗传代谢病,惊厥遗传代谢病惊厥遗传代谢病 重点 难点()()热性惊厥定义单纯性和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不同临床特征 小儿时期惊厥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热性惊厥的分类及其临床特征,惊厥遗传代谢病惊厥遗传代谢病惊厥遗传代谢病,重点 难点()(),热性惊厥定义单纯性和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不同临床特征 小儿时期惊厥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热性惊厥的分类及其临床特征,重点,通常是指因皮层神经元异常同步性放电引起的躯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使受累肌群表现为暂时性强直或阵挛性抽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概 述,通常是指因皮层神经元异常同步性放电引起的躯体骨骼,惊厥发作可作为多种急性疾病的一个症 状出现,如热性惊厥、脑膜炎
2、时伴发的惊 厥,随原发病好转而消失。癫痫患者也常有惊厥发作,如癫痫的强直-阵挛性发作,但是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基本特征。,概 述,惊厥发作可作为多种急性疾病的一个症 状出现,如热性惊厥、,癫痫发作 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惊厥性痫性发作涉及中央前回的异常放电,非惊厥性痫性发作仅涉及其它脑区如颞叶的异常放电,癫痫发作 惊厥性痫,小儿时期惊厥的特征,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发生率高:约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凡一次惊厥发作30分钟,或反复发作中间意识不能恢复超过30分钟者);常导致惊厥性脑损伤新生儿及幼婴儿(3月)常有微小发作病因复杂,小儿时期
3、惊厥的特征儿科临床常见急症,病史:年龄:新生儿期:颅脑损伤、颅内畸形、颅内感染、代谢紊乱 16月:颅内感染、低钙 6月: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惊厥样癫痫发 作、颅脑外伤,惊厥的诊断,病史:惊厥的诊断,是否伴发热:无热者大多非感染性,但3月幼婴、新生儿、以及休克者例外。发热者大多为感染性,但惊厥持续状态 可致体温升高。惊厥严重程度:顽固、反复、持续状态提示颅内病变。,惊厥的诊断,是否伴发热:惊厥的诊断,体检:体温和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 其它:原发疾病、瘀点瘀斑、休克、心律紊乱,惊厥的诊断,体检:惊厥的诊断,实验室检查:根据可能病因选择 三大常规:选择性血液检查:血糖、肝肾功能
4、 脑脊液检查:疑有颅内病变者 其它:、颅脑,惊厥的诊断,实验室检查:根据可能病因选择惊厥的诊断,惊厥病因分类(熟悉),惊厥病因分类(熟悉)感染性非感染性颅脑膜炎,热 性 惊 厥,,,*,热 性 惊 厥,,发病年龄:3个月5岁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既往无无热惊厥史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热性惊厥定义(掌握),热性惊厥定义(掌握),首次发病在6月5岁;抽搐时间短,小于10分钟,多数小于5分钟;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多见于上感;全身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后不留异常24小时内仅12次发作;40%患儿有复发,但在56岁前停止。,单纯性特点(掌
5、握),单纯性特点(掌握),抽搐时间长,10分钟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24小时内反复发作多次发作后可有异常惊厥持续状态较常见,复杂性特点(掌握),抽搐时间长,10分钟复杂性特点(掌握),单纯型 复杂型,单纯型与复杂型的临床特点(掌握),占的比例 70 30起病年龄 6个月至5岁 任何年龄惊厥发作形式 全身性发作 局灶性或不对称惊厥持续时间 多短暂,10分钟 惊厥发作次数 一次热程中仅有12次发作 24小时内反复多次发作神经系统异常 无 可有惊厥持续状态 少有 较常见,单纯型,预警因素发病前异常或发育迟缓复杂型父母或同胞癫痫病史 癫痫发生率 单纯性:2%(人群癫痫发生率0.35,患病率2.84.1
6、)复杂性:4%12%,与癫痫关系,预警因素与癫痫关系,急性期:发作10分钟应送急诊 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对症治疗:退热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热性惊厥的防治(掌握),急性期:发作10分钟应送急诊 热性惊厥的防治(掌握),控制惊厥发作安定:0.30.5(次),缓慢静注,必要时重复24次/24小时;优点:见效迅速(13分钟内见效),对8590%发作有效 缺点:维持疗效短暂(1/21小时),特异体质性可抑制呼吸,惊厥的急救(掌握),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的急救(掌握),控制惊厥发作苯巴比妥钠(鲁米那)510(次),肌注或静注,肌注2030分钟、静注510分钟见效。静脉注射
7、时可先给负荷量20,24小时后给予维持量 35(d)安定+苯巴比妥钠:注意呼吸抑制 其它: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惊厥的急救,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的急救,惊厥的急救,降低颅压:20%甘露醇、甘油等其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等,惊厥的急救降低颅压:20%甘露醇、甘油等,单纯性:原发病处理,减少发热性疾病 复杂性:间隙预防法:仅发热期给药:安定(d),口服,连服23天或直到本次原发病体温回复正常为止 长期预防法:间隙预防无效者采用,丙戊酸钠10 20(),口服,或苯巴比妥35(),分1-2次口服,应用1-2年,热性惊厥的防治(掌握),单纯性:原发病处理,减少发热性疾病 热性惊厥的防治
8、(掌握),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21(s),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21,目的与要求(),了解医学遗传基础、遗传模式、遗传病分类、诊治、预防与遗传咨询 掌握21三体综合征临床特征、核型分析及诊断,目的与要求()了解医学遗传基础、遗传模,重点 难点()(),临床特征: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等 诊断方法,核型分析,强调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重点,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第21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成三条 新生儿发生率为1:10001:600 我国每年增加患者约20,000例,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 第21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成三条,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了解),环境因素影响配子的
9、减数分裂(放射线、病毒感染、化学因素)高龄产妇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易位,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了解),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掌握),特殊面容及体征 眼距宽、鼻梁塌陷、眼外侧上斜 低位耳、舌外伸、通贯手、关节松弛 体格发育延迟 矮小、骨龄落后 出牙迟 智能发育障碍 最突出、最严重 伴发其他畸形,如先心、甲低、白血病 免疫功能低下,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掌握)特殊面容及体征,惊厥遗传代谢病课件,细胞遗传学诊断(熟悉),根据核型分析分为3型标准型:47,()21 占95 减数分裂使染色体不分离所致易位型:多为罗伯逊易位(着丝粒融合)占2.55%最常见为46(或)14(14q21q)嵌合
10、体型:正常与21三体细胞株混合,占2%4%46(或)/47(或)21,细胞遗传学诊断(熟悉)根据核型分析分为3型,标准型:47,21,标准型:47,21,21三体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结果,21三体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特殊面容、智能与生长发育落后、皮纹特点可临床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确诊鉴别诊断:先天性甲减(、T4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特殊面容、智能与生长发育落后、皮纹特点,遗 传 咨 询,对象: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上 已生育过先天愚型患儿或畸形死胎 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 父母一方系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 经常接触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的孕妇,遗
11、传 咨 询对象:,预 防,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避免近亲婚配 避免不良的环境因素 孕早期预防感染 产前诊断,预 防 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产前诊断和筛查,对象:年龄35岁孕妇、高危胎儿方法:1.传统:绒毛膜或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2.母体血清生化检测:3,产前诊断和筛查对象:年龄35岁孕妇、高危胎儿,治 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感染 加强教育 伴发畸形者,手术矫正,治 疗 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目的与要求(),了解病因、遗传方式和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目的与要求()了解病因、遗传方式和发病,重点 难点()(),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
12、疗方法 基本病因、遗传方式及发病机制,重点,概 念,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我国为1/11 000,北方高于南方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危害:严重的智能发育障碍可治疾病:需早诊断,早治疗,概 念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苯丙酮尿症的历史(1),1934年挪威医师用3检查智力障碍小儿,发现尿液呈绿色反应,并分离出苯丙酮酸1938年发现这类病人血苯丙氨酸浓度升高1947年发现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将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病人肝组织不能,苯丙酮尿症的历史(1)1934年挪威医师用3检查智力障碍小儿,苯丙酮尿症的历史(2),1953年德国医师首
13、先报道用低奶方治疗获得成功1963年美国医师首创细菌抑制法进行新生儿筛查1976年发现第一例生物蝶呤合成酶缺乏1983年美国克隆了的致病基因苯丙氨酸羟化酶,为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开辟了道路,苯丙酮尿症的历史(2)1953年德国医师首先报道用低奶方治疗,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 4 对羟苯丙酮酸 甲状腺素 多巴苯丙酮酸 苯乙酸 对羟苯乙酸 多巴胺 黑色素 苯乳酸 正羟苯乙酸 对羟苯乳酸 去甲肾上腺素 尿黑酸 肾上腺素,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遗 传 方 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长臂2区2-4 带患儿的父母是疾病的携带者子
14、代发病的概率25,遗 传 方 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 床 分 类,经典型暂时性高苯丙氨酸血症 四氢生物蝶呤(4)缺乏,临 床 分 类经典型,典型的的临床特点(掌握),出生时正常,通常在3-6个月时始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智能发育落后最为突出,可有点头样或婴儿痉挛样抽痉毛发、皮肤颜色浅淡 皮肤湿疹较常见尿、汗等分泌物有鼠尿臭味(较多苯乙酸),典型的的临床特点(掌握)出生时正常,通常在3-6个月,临 床 类 型,经典型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为正常人活 性的04%具有经典型的临床表现尿3、2,4二硝基苯肼试验()试验强阳性血浓度1200(20),临 床 类 型经典型,临 床 类 型,暂时型 见于新生
15、儿或早产儿 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成熟延迟 生后3个月后可出现轻度的症状 血浓度在2岁后下降至正常 生长及智能发育可正常。,临 床 类 型暂时型,四氢生物蝶呤(4)缺乏(非经典型),四氢生物蝶呤(4)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羟化酶的辅基4缺乏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又称恶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缺乏症临床类似,易误诊 预后比差,需特殊治疗,四氢生物蝶呤(4)缺乏(非经典型)四氢生物蝶呤(4)是苯丙氨,的实验室诊断(了解),尿三氯化铁(3)试验2,4-二硝基苯肼()试验血苯丙氨酸测定尿蝶呤谱分析 主要用于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分析 基因突变检测,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实验室诊断(了解)尿三氯化铁(3)试
16、验,头颅影像学诊断,患儿头颅或可无异常发现。对脑白质各种病变显示明显优于的T1加权图像上可显示脑室三角区 周围脑组织条形或斑片状高信号区常见脑白质的病变部位在顶枕叶、颞叶后部,头颅影像学诊断患儿头颅或可无异常发现。,脑电图 约80病儿有脑电图异常,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灶性棘波等。智力测定 评估智能发育程度。,脑电图,诊断(熟悉),智能落后 头发由黑变黄 特殊体味 血苯丙氨酸升高,诊断(熟悉)智能落后,治 疗(掌握),治疗原则低苯丙氨酸饮食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好发病后治疗者可能减轻癫痫和行为异常对已存在的脑组织损害无明显改善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应保持血浓度在120至360,治 疗(掌握)治疗
17、原则,治疗方法,一经诊断,立即治疗给予低苯丙氨酸奶方治疗,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待血浓度降至理想浓度时,逐渐少量添加天然饮食,首选母乳进食后2小时采血每次添加天然饮食或更换食谱后3天,复查血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期,终生治疗对患者更有益,治疗方法一经诊断,立即治疗,国产低(无)苯丙氨酸奶方(华夏2号)100克干粉成份表,成份 低苯丙氨酸奶方 无苯丙氨酸奶方蛋白质蛋白水解去 各种氨基酸组合 15.0克 15.0克 脂肪 8.0克8.0克碳水化合物 68.0克68.0克维生素 A112612,烟酸,叶酸,胆酸,泛酸.常量元素 钾,钠,钙,镁,磷,氯;微量元素 铁,锌,铜,锰,碘苯丙氨酸 100
18、毫克 无,国产低(无)苯丙氨酸奶方(华夏2号)100克干粉成份表成份,4缺乏症治疗方案,降低血浓度 4片15(d)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515(d)5 510(d)监测血浓度、体格、智能发育及症状,4缺乏症治疗方案降低血浓度,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步骤 智能落后 诊断、鉴别诊断 其它病因 经典型 4缺乏 遗传咨询 家系分析,寻找基因突变,联锁分析(微卫星)怀孕,绒毛膜或羊水细胞分析 结果分析与咨询,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步骤,新生儿筛查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筛查,并及时治疗,以避免产生小儿智能不可逆损害和疾病性伤残的系统服务。,新生儿筛查,惊厥遗传代
19、谢病课件,1.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途径中缺乏所致,患儿尿中排出大量等异常代谢产物。2.苯丙酮尿症患儿的饮食应为,从开始。3综合征按照核型特征分为、。4.诊断苯丙酮尿症的重要依据是:A.尿和汗液有鼠尿气味 B.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C.顽固性惊厥 分析 E.血中苯丙氨酸明显升高5.苯丙酮尿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A.大量维生素 B.限制苯丙氨酸摄入 C.低蛋白饮食 D.补充5-羟色氨酸 E.高糖饮食,1.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途径中缺乏,6.苯丙酮尿症的主要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多基因遗传 连锁显性遗传 连锁隐性遗传 E.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以下哪项检查可以确诊先天愚型:A.血氨基酸测定 B.骨骼X线检查 C.尿三氯化铁试验 D.染色体分析 E.以上均不是8.以下先天愚型的常见临床表现,除外哪项:A.眼外侧上斜 B.通贯手 C.心血管畸形 D.皮肤湿疹 E.关节过度弯曲,6.苯丙酮尿症的主要遗传方式为:,谢 谢,谢 谢,谢谢观赏!,2020/11/5,66,谢谢观赏!2020/11/56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