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26张)(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26张)(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件(26张)(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I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必修I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2-1物质的分类,一、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H2SO4,HCl,HNO3,H2SO3,2、树状分类法,物质,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单质,混合物,稀有气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2-1物质的分类一、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含氧,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HCl H2SO4,NaOH Ca(OH)2,Na2SO4 CaCO3,CO2 CaO,例:用树状
2、分类法对HCl,CO2,CaO,NaOH,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来分,分散质,分散剂,气,液,固,气,液,固,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物质,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分散剂为液态),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分散系(液态分散剂),溶液(1nm),胶体(介于1-100nm),浊液(100nm),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分散剂为液态),按分散质粒子直径,三、胶体,2.
3、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根据分散剂的状态,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1.定义:,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三、胶体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 粒子胶体:Fe(,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渗析,定义: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
4、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应用: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电泳现象(电学性质),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注意: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电,没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胶体的凝聚,加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带正电荷,定义:
5、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B,2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用盐卤点豆腐用明矾净水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D,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2-2 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
6、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例:判断下列物质是不是电解质,铜片、石墨、,盐酸、,CO2、NH3、SO3。,2.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分类标准: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解程度大小,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2 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1.电解质与非电,3.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Al2(SO4)3,Al3+,+,SO42-,2,3,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定义:
7、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定义:阳离子由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由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3.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2)实质:,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改变,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改删查,前提,关键,途径,保证,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1.应该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1).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改写。,A.强酸:HCl HNO3 H2SO4 等,B.强碱:NaOH KO
8、H Ba(OH)2 等,C.可溶性盐(熟记P110溶解性表),(2).Ca(OH)2等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若存在于溶液中(澄清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化学式(CaSO4,Ag2SO4)。,注 意,(3).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时,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成NH3,1.应该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1).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改写,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难溶的物质:BaSO4 Cu(OH)2 等,C.难电离的物质:弱酸 弱碱 水 等,B.气体:NH3,SO2,H2S,CO2等,D.单质:H2 Na I2 等,E.氧化物:Na2O Fe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一化学 必修 第二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 复习 课件 2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