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课件.ppt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六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230,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第二十六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脏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外周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短促、疲乏、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等。前不足 后淤血,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2,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or congestive,提高运动耐量 防止心脏进一步受损 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重构 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CH
2、F药物治疗目标,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3,提高运动耐量CHF药物治疗目标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1 CHF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分类,一、CHF的心肌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 1.功能改变:1)收缩功能的下降 正性肌力;减轻负荷 2)舒张功能障碍 受体阻断药;ACEI等;2.结构变化:1)心肌细胞凋亡 2)心肌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增加 3)心肌肥厚与重构,后负荷-向心性肥大,前负荷-离心性肥大,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4,1 CHF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分类一、CHF的心肌的功能和,1 CHF的基本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二、CHF 时神经内分泌变化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心细胞1-受体的密度
3、下降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3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 4内皮素 5其他内源性调节的变化 如:利钠肽,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5,1 CHF的基本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二、CHF 时神经内分泌,1 CHF的基本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三、CHF 时心肌肾上腺受体信号转导变化 11-受体下调 2 1-受体与兴奋性 Gs 蛋白脱藕联或减敏 3G 蛋白耦联受体激酶(GRKs)活性增加 受体与 G 蛋白脱耦联 受体减敏。,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6,1 CHF的基本病理生理及治疗药物三、CHF 时心肌肾上腺,四、抗CHF 药物的分类,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4、(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2)血管紧张素受体(AT1)拮抗药:氯沙坦等(3)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2.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塞米等3.受体阻断药 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4.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强心苷类 地高辛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米力农,维司力农等。5.扩血管药:硝普钠、肼屈嗪、哌唑嗪等6.钙増敏药及钙通道阻滞药,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7,四、抗CHF 药物的分类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临床试验证明:ACEI能缓解症状,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7788)基础研究证实:ACEI能
5、逆转左室肥厚,防止心室的重构,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8,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抑制药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ACE,Ang I,缓激肽,ACE抑制药,Ang II,血管平滑肌增殖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水钠潴留,失活肽,PGI2,NO,抗生长增殖、抗肥厚,促进,促进,血管内皮B2受体,食糜酶(chymases),AT1,促进,Ang I,Ang II,ACE抑制药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9,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ACEAng I缓激肽ACE抑制药Ang,【治疗CHF的作用机
6、制】1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2减少醛固酮生成 减轻钠水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3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4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5降低交感神经活性。Ang通过突触前膜和中枢兴奋交感,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0,【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ACEI 治疗CHF的临床应用与评价,既能:消除或缓解CHF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进生活质量。又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降低病死率。常与利尿药、地高辛等药合用,作为治疗CHF 的基础药物。缺点: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1,ACEI 治疗CHF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既能:消除或缓解CHF,
7、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直接阻断Ang与其受体的结合,发挥拮抗作用对ACE途径及非ACE途径产生的Ang都有拮抗作用也能预防及逆转心血管的重构 CHF的作用与ACE抑制药相似,不良反应较少作为对ACE抑制药不耐受者的替代品,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2,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2,三、抗醛固酮药 临床研究证明,常规治疗加用螺内酯可显降CHF病死率,防止左室肥厚时心肌间质纤维化,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CHF时单用螺内酯仅发挥较弱的作用,但与ACE抑制药合用则可同时降低Ang及醛固酮水平,既能进一步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又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效果更佳。,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
8、竭的药物胡国,13,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3,利尿药治疗CHF,中效:噻嗪类,如氢氯噻嗪 强效:如呋塞米 弱效:留钾利尿 如螺内酯,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4,利尿药治疗CHF中效:噻嗪类,如氢氯噻嗪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利尿药 治疗CHF,促Na+、水排泄,减少血容量和回心血量 久用降低血管壁Na+,血管扩张,降低心脏负荷消除或缓解静脉充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改善心功能,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5,利尿药 治疗CHF 促Na+、水排泄,减少血容量,临床应用,轻度CHF:单独应用利尿,常用噻嗪类利尿药 对CHF伴有明显充血和郁血者尤为适用。如无静脉充血征象
9、时,用利尿药并无意义,反因激活神经内分泌功能,兴奋RAAS系统,增加血浆NA水平而产生不利影响。中度CHF: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和留钾利尿药合用。严重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或全身浮肿者:迅速强利尿,静脉给大剂量呋塞米。,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6,临床应用轻度CHF:单独应用利尿,常用噻嗪,-受体阻断药,传统观念:CHF 时禁用受体阻断药,因其可抑制心肌收縮力,使心衰恶化。近十多年来在CHF的治疗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研究证明,CHF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增加,对心肌产生有害的效应,可促CHF 恶化。因此,该研究为受体阻断药治疗CHF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抗慢性充血
10、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7,-受体阻断药传统观念: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7,一、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1.抗交感神经作用,上调受体2.抑制RAAS 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3.抗心律失常与抗心肌缺血作用,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18,一、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以NYHA心功能分类II III级CHF为对象,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者尤为适合。可阻止临床症状恶化,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患者能很好地耐受。CHF者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且可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11、药物胡国,19,以NYHA心功能分类II III级CHF为对象,抗慢性充血,受体阻断药的应用注意,1病种选择:对扩张型心肌病CHF 的疗效最好,优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2观察的时间要长,即其慢性效果显著,一般心功能的改善平均奏效时间为3 个月。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使患者能够耐受又不致引起CHF。4 应合并使用其它抗CHF药,如利尿药、ACE抑制药和地高辛,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对其应用尚需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20,受体阻断药的应用注意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胡国2,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扩张型心肌病伴CHF患者。能缓解症状,上调1受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充血 心力衰竭 药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