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45张).ppt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45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共45张).ppt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2.活字印刷:宋代印刷技术有了新突破,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3.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后经丝绸之路和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雕刻印刷术作品 中国最早最大最精之雕版墨印填色珍品。辽代版画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是目前世界上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木刻版印着色立幅中时代最早、幅面最大、刻印最精的作品。,精美细腻的经头画。妙法莲华经卷第一,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
2、术的问世。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北宋泥活字版,活字印刷制版步骤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沈括梦溪笔谈,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的优越性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3、;印刷刻板省工省时,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北宋泥活字,木制活字,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铜制活字,元 代,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这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节约了许多时间,也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
4、,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历史与现在的对接,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激光照排印刷,铜活字,工匠雕版,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工匠雕版,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
5、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1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纪念这位专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王选,当代毕昇,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北斗星,太阳,大树,(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思考:什么是指南针?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
6、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发展演变汉代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司南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叫做“司南”,指南针 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指南针发展演变宋代罗盘,宋代罗盘是怎么制成?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课外话:罗盘不光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也是风水师的工具
7、,可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北宋水浮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北宋时的罗盘针,指南鱼,指南针(航海罗盘),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呢?,史料研读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方向。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
8、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或影响),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想一想: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什么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北美洲),郑和下西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材料研读 朱彧y 在1119年写成萍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1.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七 年级 历史 下册 13 宋元 时期 科技 中外 交通 课件 4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5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