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学第五章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课件.ppt
《动物药理学第五章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药理学第五章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节回顾,中枢兴奋药 1、大脑兴奋药咖啡因 2、延脑兴奋药尼可刹米 回苏灵 3、脊髓兴奋药士的宁,1,上节回顾中枢兴奋药1,第五章 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2,第五章 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 2,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外 周神经系统,传入神经纤维,传 出神经纤维,运 动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 经,(感觉神经),3,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外 周传入神经纤维传 出运 动,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脏器,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副交感,交感,中枢,运动,4,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脏器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副交感交感,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概念:作用于外周神经
2、系统的药物就是 作用于传入、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使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加强或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包括:作用于传入神经系统的药物(局部麻醉药)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5,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概念:5,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一)概念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在低浓度时能选择性、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干或神经末梢冲动与传导,使其所支配的相应组织暂时失去痛觉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传入神经,即感觉神经。,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脏器,副交感,交感,中枢,运动,局麻药作用点,6,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一)概念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脏器副交感,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二)作用特点 局麻药
3、麻醉作用与神经纤维的粗细、分布的深浅及有无髓鞘等有关。对细的神经纤维比粗的神经纤维起效快。感觉神经纤维最细,多分布在表面,大多数无髓鞘,故容易被麻醉。运动神经(传出神经)纤维较粗,且分布在神经干的深层,只有在较高的药液浓度下才能被波及,最后才影响到运动神经功能。,7,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二)作用特点7,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脏器,副交感,交感,中枢,运动,局麻药作用点,8,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传入(感觉)感受器肌肉脏器副交感交感中枢运,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各种感觉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各种感觉先后消失顺序是。痛觉、嗅觉、味觉、冷热温觉、触觉、关节感觉、深部感觉。感觉的恢复则
4、以相反顺序进行。,9,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各种感觉对局麻药的敏感性:9,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三)作用机理1、安静状态: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赖于神经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一系列变化。在没有冲动的时候,钙离子与细胞膜上的磷脂蛋白结合,阻止钠离子内流。,10,一、局部麻醉药概述(三)作用机理 10,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当神经受到刺激兴奋时,钙离子离开结合点,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钠离子带有正电,产生动作电位,使电位升高,从而产生神经冲动与传导。,2、疼痛的产生:,11,一、局部麻醉药概述 当神经受到刺激兴奋,一、局部麻醉药概述,3、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局部麻醉药能与钙离子竞争,并牢固地占据神
5、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结合点。,当神经兴奋到达时,局麻药不能脱离结合点,因而阻碍了钠离子内流,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即膜稳定作用),神经传导阻既产生局部麻醉作用。,12,一、局部麻醉药概述3、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当神,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四)局部麻醉的方法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硬膜外腔麻醉 5、封闭疗法,13,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四)局部麻醉的方法13,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四)局部麻醉的方法1、表面麻醉 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液滴于、涂布或喷雾在黏膜表面,使黏膜下感觉神经末稍产生麻醉。适用于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黏膜部位的浅表手术。要求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穿透力强,对黏 膜
6、无损害作用。,14,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四)局部麻醉的方法14,一、局部麻醉药概述,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皮肤、粘膜,药物,传入神经,表面麻醉,15,一、局部麻醉药概述 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一、局部麻醉药概述,2、浸润麻醉 将药液注入手术部位的皮内、皮下、肌层组织、浆膜,使用药部位的感觉神经纤维及末稍麻醉,感觉不到疼痛的刺激。此法适用于各种浅表小手术,兽医临床常用。,16,一、局部麻醉药概述2、浸润麻醉 16,一、局部麻醉药概述,皮肤、粘膜,药物,针头,传入神经,常用药物:普鲁卡因。,浸润麻醉,17,一、局部麻醉药概述皮肤、粘膜药针传入神经 常用,一、局部麻醉药概述,3、传导麻
7、醉 又称区域麻醉或神经干麻醉。将药液注入有关的神经干周围,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感觉丧失,阻断传导。此法用药量少,麻醉范围较广。常用于跋行诊断、四肢手术及腹壁部外科手术等。,18,一、局部麻醉药概述3、传导麻醉 18,一、局部麻醉药概述,药物,针头,传入神经,传导麻醉,19,一、局部麻醉药概述药物针头传入神经传导麻醉19,一、局部麻醉药概述,4、硬膜外腔麻醉(椎管内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阻断通过此腔穿出椎间孔的脊神经,使后躯麻醉。临床用于难产、剖腹产、阴茎及后躯其他手术。,20,一、局部麻醉药概述4、硬膜外腔麻醉(椎管内麻醉)20,一、局部麻醉药概述,药物,针头,硬膜外腔麻醉,21,一
8、、局部麻醉药概述药物针头硬膜外腔麻醉21,一、局部麻醉药概述,5、封闭疗法 将药液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经通路,以阻断病灶部的不良冲动向中枢传递。可减轻疼痛,改善该部营养。,22,一、局部麻醉药概述5、封闭疗法 将药液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 奴佛卡因 为最早合成的毒性较小的局麻药,常用盐酸盐。,H2N,CO(CH2)2HN(C2H5),C11H16N2O1 HCl,HCl,23,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 奴佛卡因,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 理化性质 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闻后有麻痹感。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9、水溶液不稳定,遇光、热及久贮后,色逐渐变黄,深黄色的药液局麻作用下降。应避光密封保存。,24,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24,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 药动学 吸收较快。吸收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暂时结合,而后逐渐释放出来,再分布到全身。组织和血浆中假性胆碱酯酶可将其快速水解,生成二乙胺基乙醇和对氨基苯甲酸,前者具微弱局麻作用。水解产物进一步代谢后,随尿排出。普鲁卡因能较快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25,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25,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药理作用 为短效酯类局麻药,能阻断各种神经的冲动传导。对组织无刺激性。但对黏膜穿透性与弥
10、散性差,不适于表面麻醉。普鲁卡因具扩张血管作用,注射给药后,吸收快,约13分钟呈现局麻效应,持续3045分钟。吸收后小剂量表现轻微中枢抑制,大剂量时出现兴奋。能降低心脏兴奋性和传导性。,26,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26,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应用(1)用做局部麻醉药和封闭疗法。应用时常加入1:10万的盐酸肾上腺素溶液。(2)解痉与镇痛。注意事项 不宜与磺胺类药、洋地黄、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肌松药(如琥珀酰胆碱)、碳酸氢钠、氨茶碱、巴比妥类、硫酸镁等合并应用。,27,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一)盐酸普鲁卡因27,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 昔
11、罗卡因、赛罗卡因,理化性质 药用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继有麻木感。易溶于水或乙醇。可溶于氯仿。水溶液稳定。可高压灭菌,应密封保存。,NHNHCOCH,C14H22N3O1 HCl,CH3,CH3,C2H5,N HCl,H5C2,28,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 昔罗卡因、赛罗卡,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 药动学 易被吸收。表面给药或注射给药,1 h内有8090%被吸收,与血浆蛋白暂时性结合率为70%。进入体内大部分先经肝微粒体酶系降解,再进一步被酰胺酶水解,最后随尿排出,少量出现在胆汁中。大约1020%以原形随尿排出。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29,二、
12、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29,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 药理作用 属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局麻作用强度为普鲁卡因的13倍,穿透力强,作用快,扩散广,对组织无刺激性,扩张血管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长(约为12h)。利多卡因的安全范围较大,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心室自律性,缩短不应期,故可治疗心律失常。但治疗量时,不影响房室传导。,30,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30,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 应用(1)局部麻醉,适用于各种麻醉方法,应用时常加入1:10万的盐酸肾上腺素。(2)静滴或静注,用于抗心律失常。对患有严重心传导阻滞动物禁用
13、,肝、肾功能不全及充血性心衰动物慎用。,31,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二)盐酸利多卡因31,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 的卡因、地卡因、潘托卡因,理化性质:盐酸丁卡因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有麻感,有吸湿性,易溶于水。,COO(CH2)2N,C17H28O2N2 HCl,C2H5,HCl,C2H5,H3C(CH2)3 HN,32,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 的卡因、地卡,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作用与应用 丁卡因为长效酯类局麻药。脂溶性高,组织穿透力强,与神经组织结合快而牢。麻醉作用强度是普鲁卡因的1015倍。麻醉时效比普鲁卡因长1倍,可达3 h左右。丁卡
14、因的毒性比普鲁卡因大,约为其1012倍,毒性反应发生率亦高。,33,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 作用与应,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 表面麻醉 0.51%等渗溶液用于眼科;12%溶液用于鼻、咽部喷雾;0.10.5%溶液用于泌尿道黏膜麻醉。硬膜外麻醉 用0.20.3%等渗溶液。,34,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 34,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丁卡因可与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配成混合液应用。如0.10.2%丁卡因和11.5%利多卡因混合用于传导麻醉。注意:不宜用作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35,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三)盐酸丁卡因35,第二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
15、统的药物,36,第二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36,一、概述,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与治疗应用等,必须充分了解传出神经的解剖特征、生理功能及生化特点。,37,一、概述37,(一)传出神经分类,1、传出神经按解剖学分类 分为:植物神经系统、运动神经。(1)植物神经系统 又称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器的活动(不随意的活动)。,38,(一)传出神经分类1、传出神经按解剖学分类38,(一)传出神经分类,植物神经系统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其解剖特点是都要经过神经节中的突触,更换神经元,然后才达到所支配的器官(效应器)。植物神经有节前纤维
16、和节后纤维之分。,节前纤维,节后纤维,39,(一)传出神经分类 植物神经系统节前纤维节后纤维,(一)传出神经分类,(2)运动神经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随意的活动)。运动神经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因此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40,(一)传出神经分类(2)运动神经40,(一)传出神经分类,2、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 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两种。它们通过作用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影响下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活动,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根据递质的不同,传出神经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肾上腺素,41,(一)
17、传出神经分类2、传出神经按递质分类肾上41,(一)传出神经分类,(1)胆碱能神经 胆碱能神经的神经元内能合成乙酰胆碱(ACh),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包括: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汗腺的分泌神经、有些动物骨骼肌的血管舒张神经等。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节后纤维;运动神经。,42,(一)传出神经分类(1)胆碱能神经42,(一)传出神经分类,(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神经元内能合成去甲肾上腺素(NE),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于此类。,43,(一)传出神经分类(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43,(二)传出神
18、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1、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 系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功能接触点。是信息传递的特殊结构。化学传递 大多数突触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称为化学传递。,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效应器,受体,44,(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1、传出神经突触的超,(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突触的超微结构是由突触前部、突触后部及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部与后部相对应的膜分别叫做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神经末梢靠近突触前膜处的囊泡含有大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后膜有许多皱摺,皱摺内聚集有胆碱酯酶,可水解释放的乙酰胆碱。,化学传递,效应器,
19、受体,胆碱酯酶,胆碱酯酶,45,(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交感神经和平滑肌接头处,其神经末梢分为许多细微的神经纤维,分布于平滑肌细胞之间,神经末梢靠近突触前膜处的囊泡含有大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平滑肌细胞有分解去甲肾上腺素的酶,可分解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效应器,去甲肾上腺素酶,受体,化学传递,46,(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2、突触的化学传递 神经冲动不是以生物电通过突触间隙直接达到次一级细胞,而是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从末梢的突触前膜释放出化学性物质递质,通过递质作用于次一级神经元
20、或效应器,从而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突触的化学传递过程主要包括递质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递质作用的消失等。突触的传递过程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对神经系统有高度选择作用的药物,大多是影响突触传递的某一过程。,47,(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2、突触的化学传递,(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1、传出神经的递质(释放)(1)神经递质 传递神经兴奋冲动的物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两种递质。,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受体,48,(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1、传出神经的递质(释放)节前纤维节,(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递质的生物合成及贮存递质乙酰胆碱(A
21、ch)合成场所主要在神经末梢处。乙酰胆碱合成后,即转运至囊泡贮存于囊泡中,另有一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胞浆中。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合成是在细胞体与轴突内进行的。去甲肾上腺素形成后贮存于囊泡中。,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受体,49,(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递质的生物合成及贮存节前纤维节,(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3)递质的释放 递质的释放是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进行的。此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形成裂孔,囊泡内的递质排出至突触间隙,称为胞裂外排。每一个囊泡约含10005万分子乙酰胆碱,1万分子去甲肾上腺素。,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受体,50,(三)传出神
22、经递质和受体(3)递质的释放节前纤维节后神经节化,(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4)递质作用的消除 乙酰胆碱作用的失活主要被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水解。此酶作用强、效率高,一般乙酰胆碱释放后一至数毫秒之内即被水解失效。释放出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消除是经单胺氧化酶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代谢为无活性物质。,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受体,51,(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4)递质作用的消除 节前纤维节后,(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传出神经的受体 传出神经的生理机能是通过递质与受体结合而产生效应的。递质的作用目标是下一级神经细胞或效应器细胞,这些细胞接受递质作用的部位是对应递质的受体
23、。传出神经受体的分类是根据对递质或药物选择性结合而分为:胆碱受体与肾上腺素受体。,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传递,受体,52,(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传出神经的受体节前纤维节后神经节,(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1)胆碱受体 是能选择性地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不同的胆碱受体对各种激动剂敏感性不同。毒蕈碱型胆碱受体 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毒蕈碱敏感,称为毒蕈碱型胆碱受体(简称M胆碱受体,M受体)。此处受体兴奋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即M样作用。阿托品类药物能选择性阻断M受体。,53,(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1)胆碱受体53,(三)传出神经递质和
24、受体,烟碱型胆碱受体 位于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较敏感,此部位受体称为烟碱型胆碱受体(简称N胆碱受体,N受体)。这些受体兴奋引起的效应称烟碱样作用,即N样作用。N受体可分为神经元型(N1型)和肌肉型(N2型)两种亚型。位于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1受体可被六羟季胺阻断;而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2受体能被筒箭毒碱阻断。,N1受体,N2受体,54,(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烟碱型胆碱受体N1受体N2受体,(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肾上腺素受体 是能选择性地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依据受体对激动剂敏感性不同,分为肾上腺受
25、体(简称受体)及肾上腺受体(简称受体)。,55,(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2)肾上腺素受体55,(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肾上腺受体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的血管、虹膜辐射肌和腺体细胞等效应器细胞膜上、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肾上腺受体受体分为l受体和2受体。l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2受体主要在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2,l,56,(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肾上腺受体主要分布于皮肤、黏,(四)传出神经递质的作用,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表现为:1、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作用(1)M样作用 毒蕈碱样作用 是兴奋M受体时所呈现的作用。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药理学 第五 作用 神经系统 药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4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