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功能科诊疗常规修订(2022).docx
《医院功能科诊疗常规修订(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功能科诊疗常规修订(2022).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B超检查诊疗规范第一节超声仪器操作规程一、使用前:要求环境、设施等符合工作条件1、温度:2026摄氏度。2、湿度:相对湿度3090%o3、电源:稳压电源220V。4、地线:单独良好接地。5、亮度:暗室操作,防强光照射。6、仪器:摆放到位,接线正确。二、使用时:要求熟悉仪器性能,正确操作1、先开总电源,待稳压后开机。2、根据检查需要操作调节仪器。探头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3、关机时顺序相反。4、出现故障时立即关机并报科主任。所有仪器未经科主任同意,任何人禁止修、拆、换、移。违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5、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禁止操作仪器。三、使用后:要求妥善保养仪器,注意安全1、检查结束后及时清
2、洁探头、仪器。2、机房内严禁吸烟,每天整理清扫检查室。3、检查室经常通风,定期消毒。4、定期保养维护仪器。5、注意安全、防火,每天巡查检查室,下班时关闭水电门窗等。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严把考试关,重视扫查方法并经考核.评价其对声像图的逻辑分析水平。操作手法要规范化,并应掌握个别情况、个别脏器的特殊检查要求。科学地统计、规范各脏器及常见疾病的检查时间范围与平均检查时间(包括记录、报告)。2 .要求临床医生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提出检查要求。申请单填写不详,要求不明确,常可使需要检查的脏器和病变部位遗漏,影响超声诊断的质
3、量和及时的临床治疗。3 .超声彩色血流成像法属于高档次的检查,且必须同时做常规二维法与频谱多普勒法检查。腔内超声探头有其特殊构造,具专用性,针对某一腔道、某几个脏器,检查时应注意选择。该探头与人体体液或黏膜直接接触,故必须严格防止交叉感染;使用者也应为受过严格训练的专科医师。介入超声是利用二维超声所显示的体内结构声像图,了解病变所在,在此种图像引导与监视下进行穿刺或插入导管。作进一步诊断或引入直接治疗的手段。穿刺等同于一次小手术,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训练,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做好必要的急救准备。4 .某些患者需要进行腔内超声(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检查、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等)与介入超声检查
4、和监护时,检查者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解释检查的过程,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反应以及并发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作,并请患者和家属在谈话记录书上签署意见O5 .超声工作者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负责,细致检查。检查床边放置屏风,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检查手法应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发现异常时.要仔细观察,并注意有无相关的表现和并发症。检查结束后可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包括病情和诊断)。必要时,可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6 .确立随访制度,规范随访标准,并可举行读图会与疑难病例讨论会,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超声医师的诊断技能。7 .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问的学术交流,探讨超声诊断质量控制问题,进一
5、步提高我国超声工作者的技术水平。8,脏器常规超声检查时切面观的选择是提高超声诊断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肝脏、胆道、胆囊、胰腺、脾脏、心脏和肾脏等常规切面观见表1-11-5肝脏的观察应注意下列问题:(1)肝脏在腹腔中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平整程度、左右叶比例;观察肝左外叶(1.1.1.X肝左内叶(1.M1.),肝右前叶(RA1.X肝右后叶(RP1.)及尾状叶(C1.)5个肝叶。(2)肝内各管道观察,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肝内胆管、胆总管等内径及走行,观察管腔内情况。(3)肝实质回声分布情况观察包括,粗细、均匀、纤维化程度、有无弥漫性及局灶性病变。需显示观察膈顶部。肝脏超声检查常规切面见表1-1。表
6、17肝脏超声常规切面探头位置标准切面观察重点右季肋下横切第一肝门剑突下横切第二肝门右肋间斜切右叶间裂右肋缘下矢状切左叶间裂正中裂犒顶部外侧角肝下缘脏器探头位置标准切面观察重点胆囊右肋下纵切同时观察胆总管中下段横切放大右肋间斜切胆道右肋间斜切观察小胆管,寻找胆总管中下段右肋下横切胰腺剑突下(上腹部)横切胰头、胰体、胰尾、胰管均需要观察纵切斜切脾脏左肋间斜切左肋下斜切表1-3心脏超声常规检查切面探头位置标准切面观察重点胸骨旁位左心长轴观RVAWxRVOTvAOR.AOV.IVS.1.VOT.1.V.Apex、AM、PM、T、M(p)、1.VPW、1.A、CS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观RV.IVS,1.V
7、W、M(p)、1.V二尖耨水平左室短轴观RV.IVSx1.VW、AM、PM、MV0、1.V主动脉根部短轴观RVOT,TV、AOR、AOV、1.CA.RCA、IAS、RA、1.A、1.AA、PA、PAV心尖位四腔心观Apex、1.V1.W、RVRW.IVS,1.AW、RAW、IAS、1.V.MV、1.A、PV,RV,TV、RA五腔心观同四腔心观,另加:1.VOT.RAV、1.AV左心长轴观与胸骨旁左心长轴观”相同注:AM:二尖瓣前叶;Apex:心尖;AOR:主动脉根部;AOV:主动脉瓣;CS:冠状窦;1.AA:左心耳;IVS:室间隔JAS:房间隔;1.A:左房;1.AV:主动脉左瓣;1.AW:左
8、房壁;1.CA:左冠状动脉;1.V:左室;1.VAW:左室前壁;1.VOT:左室流出道;1.V1.W:左室左侧壁;1.VPW:左室后壁;1.VW:左室壁;M(P):乳头肌;MV:二尖瓣;MVO:二尖瓣口;PA:肺动脉;PAV:肺动脉瓣;PM:二尖瓣后叶;PV:肺静脉;RA:右房;RAV:主动脉右播;RCA:右冠状动脉;RV:右室;RVAW:右室前壁RVOT:右室流出道;RAW:右房壁;RVRW:右室右侧壁;T:腿索;TV:三尖瓣左心二腔观Apex、1.VAWx1.VPW,1.V、MV、1.A、PV探头位置标准切面观察重点胸骨上凹主动脉长轴观AORxAoV、AscAxAoArc、DesAxIno
9、Ax1.CCAx1.Sub-CA.SVC、RPAx1.VOT、1.A、MVxRA、PDA主动脉短轴观AOArc、RPAx1.PA肋下位(剑突下位四腔心观HV.IVC.RA、RVxIAS.IVS.Apex、1.A、1.V胸骨旁位左心长轴观M-型超声心功能心尖位四腔心观二维超声心功能左心二腔心观同上注:Apex:心尖;AoArc:主动脉弓;AOR:主动脉根部;AOV:主动脉瓣;AscA:升主动脉;DesA降主动脉;HV:肝静脉;IAS:房间隔;InoA:无名动脉;IVC:下腔静脉;IVS:室间隔;1.A:左房;1.CCA:左颈总动脉;1.PA:左肺动脉;1.Sub-CA:左锁骨下动脉;1.V:左室
10、;1.VOT:左室流出道;MV二尖瓣;RA:右房;RV:右室;PDA:动脉导管未闭;SVC:上腔静脉表1-5常规普查时必须扫查的脏器切面普查脏器必须扫查切面肝肋下斜切及肋间斜切二组系列切面胆量及胆管胆囊长轴系列扫切胆囊段轴系列扫切总肝管、总胆管长轴扫切脾脏肋间长轴扫切脾脏肿答时应加肋下扫切双臂肋间长轴扫切或左、右侧卧位双肾矢状切加短轴扫切注:胆囊检查要求空腹;如加胰腺普查,应当日检查前排空大便,空腹、带饮用水1000m1.备用第二节心脏与大血管超声检查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检查内容及适应症】1 .判定心脏位置以及内脏的位置关系。2 .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
11、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等。3 .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4 .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膜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内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5 .检出心包疾患。定位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知道心包穿刺,评价药物疗效。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6 .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
12、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7 .评价心脏功能。常规应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查程序】1 .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行介入检查时室内应配备急救药物和抢救措施。2 .启动仪器,调节一起的分辨率,以保持显像清晰。在仪器基本具备M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彩色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头。经食管超声、血管内超声和周围血管超声应配备经食管探头、导管探头和高频探头,血管内超声检查还需要在心室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条件下完成。3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
13、卧位,周围血管超声检查需暴露相应部位。婴幼儿不合作者可用镇静剂口服或灌肠,介入性检查如经食管超声需用适量的局部麻醉剂和镇静剂,声学造影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负荷超声需病人配合适量运动或注射相应药物。术中经食管超声在病人麻醉和气管插管后完成。4 .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5 .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2到第4肋间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特殊情况探头位置应置于胸骨右缘检查,如右位心等。6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均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
14、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2)用二维超声在胸骨旁心前区显示左心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在二尖瓣口水平、腱索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切面、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切面,在心尖区显示心四腔心、心尖五腔、左心两腔心、在剑下区显示四腔心、五腔心、右室流出道长轴,上、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在胸骨上窝显示主动脉弓长轴和短州切面。(3)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内和大血管血流,脉冲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各瓣膜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分流和瓣膜反流,半定量分流和反流的程度。视血流速度选用脉冲和连续多普勒测定瓣口、分流口、流出道异常血流的流速和压差,以及在适当条件下估测肺动脉压。7 .要检查特殊切面。右位
15、心在胸骨右缘显示相应切面。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还应在胸骨右缘显示升主动脉长轴切面。负荷超声需采用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左心两腔心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对照分析。血管内超声和周围血管超声除显示病变血管段外,还需要显示病变远端参考段及近段参考段血管切面。对拟行介入性封堵治疗的间隙缺损除标准测量缺损的大小外,还应测量缺损与毗邻结构关系。8 .除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可用示波显像外,常规超声检查对有诊断意义的图象应留有记录如热敏纸摄片和(或)录象带或磁、光盘记录。【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程序进行检查。2 .认真查看申请单,了解病情,密切结合临床。3 .适当调整患者体位。4 .注意标定探头方位,调节仪器增益和
16、灰阶,多普勒检查时声束方向需与血流方向尽可能平行以获取准确数据。5 .对测量数据或诊断有异议时应及时重复检查和测量,避免漏诊和误诊。6 介入性超声检查应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严格控制适应症和禁忌症及终止指标。7 .介入检查结论依据超声声像图特征性改变可明确诊断,也可描述阳性所见,结合临床做排除性的鉴别诊断。第三节肝脏B超检查超声检测技术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二维实时超声显像主要用于肝脏形态的变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则用于肝脏血管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的病变图像,属于声学物理的性质变化。同一病变,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图像表现不同;而不同病变,其声学物理性质相似,超声图像的
17、表现可能相同。因此超声不能提示病理解剖学的诊断。小部分肝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测不能鉴别良、恶性,如弥漫性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有些肝内小结节则难以区别为炎性或肿瘤。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肝脏介入性活检或其他检查。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提示的结果,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所见,全面综合分析后确定诊断。适应症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2 .膈下积液或脓肿。3 .肝内液性病变,如肝囊肿、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4 .脂肪肝。5 .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6 .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7 .肝先天性异常。8 .血吸虫性肝病。9 .肝外伤出血。检查方法1 .使用
18、常规检查实时B型超声仪,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观察肝血管血流状态需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但最好是空腹进行。肝硬化、腹部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1.后检查。2 .受检查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亦可取左右侧卧位或坐位。平静均匀呼吸,但测量肝肋下斜径与左叶的长度和厚度时,深呼吸后屏气。3 .检查肝脏大小、位置,常规观察以下4组切面(1)自右侧第五肋间隙开始,测量肝脏上界,沿肋间隙自右锁骨中线至腋中线依次向下至肝下缘,显示肝脏、胆囊、门静脉主干至门静脉右干和分支的长轴与下腔静脉。(2)肝右下缘至横膈间的肝区探测右肝静脉长轴,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腹部正中线两侧
19、与其平行的矢状切面或斜切面,显示尾状叶、肝段下腔静脉;胆囊长轴、胆总管。(3)剑突下矢状切面腹主动脉前,测量肝左叶长度和厚度;探头置于左肋缘下,声束朝向左肩、左季肋部方向,显示左外叶、左侧角。(4)剑突下横或半横切面,探头前后转动显示第一肝门,门静脉及其左干分支,肝圆韧带,静脉韧带,三支肝静脉,第二肝门与部分下腔静脉。疑肝、脾易位时,左侧肋间隙检测并与右侧比较,观察胆囊的位置,门静脉、总胆管与其分支肝内走向及肝圆韧带,确认肝、脾位置。4 .显示肝血管。门静脉系统与肝动脉并行,由第一肝门进入肝实质,其主要分支在肝内走行;三支肝静脉由肝周边回流,至第二肝门进入下腔静脉。5 .检测门静脉系统、肝静脉
20、及肝段下腔静脉血流的方向、速度以及病灶部位的彩色血流。6 .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一般胆管与门静脉平行,多走行于门静脉之前,内径约为门静脉的13o7 .对肝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另需标记病变在肝脏的部位,相邻的血管或组织。8 .检测肝与毗邻脏器、周围组织的关系。【检查内容】1 .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边角、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2 .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3 .肝实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
21、减。4 .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性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5 .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表面是否光滑,包膜与周围组织活动能否自如,有无粘连、形态失常、向外凸出或被临近脏器挤压、移位。【注意事项】1 .正常肝脏大小测值与个体差异、高矮胖瘦有关,影响因素较多。肝脏形态不规则,同一部位声束稍倾斜测值即有不同;吸气时肝左叶较长,厚度略小,呼气时则稍短而略厚;进餐后胃腔胀大向上推挤肝脏,门静脉系统回流增加管径增粗。故同一肝脏不同状态的测值可由差异。2 .分析图像清晰度要考虑到,肥胖者腹壁厚透声差,可用2.5MHz探头;肝硬
22、化肝缩小向右上后移,结肠上移气体较多影响较大;可从右腋中线第5肋间开始向下检查。3 .肝脏超声分叶方法较多,可任选门静脉、肝静脉、8段或其他分叶方法。4 .检查前将仪器调整为最佳功能状态;灰阶、灰度、对比度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速度标尺要适宜。一般肝脏深、浅包膜亮度适中,肝实质回声细小均匀,血管纹理清楚,门静脉与肝静脉血流清晰,彩色充盈管腔内无溢出。5 .彩超检查血流显示程度与仪器性能质量关系密切。高性能彩超能显示病灶内微小血管(1mm),中低档彩超难以显示。第四节门静脉B超检查【适应症】1 .肝硬化。2 .脾切除术后。3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4 .急性全身性凝血性疾病。5 .肝癌患者。6 .
23、门腔分流术。7 .TIPS术后。8 .移植肝。9 .布-加综合症。【检查方法】1 .应用凸阵探头,2.55.0MHz,线阵探头亦可。2 .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长轴与短轴切面,并显示左支横断和矢状段,矢状段与肝圆韧带相连,应观察有无脐静脉重新开放。左侧卧位时于第一肝门下方12cm处测量门静脉肝外段内径。必要时应追踪至胰腺后方的脾静脉及与脾静脉呈直角相汇的肠系膜上静脉3 .门静脉的显示常需综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还应检测与门静脉相关的静脉血流改变。【检查内容】1 .正常门静脉,主干内径14mm,门静脉腔内清晰,内膜光滑,走向正常,无扩张或狭窄征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时,可显示门静脉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功能 诊疗 常规 修订 202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4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