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监护剖析课件.ppt
《急诊危重症监护剖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危重症监护剖析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危重病监护,急诊危重病监护,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循环系统功能监护2肾功能监护4 呼吸系统功能监护,概述,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的第一站疾病谱广,病情轻重不一:(非急症患者、急症患者、危重患者、濒死患者)来诊患者多以某症状或体征为主诉危重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置方可挽救患者生命(AMI、严重脓毒症、中毒、创伤性休克等),早期识别出危重患者至关重要!,概述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的第一站早期识别出危重患者至关重,急诊危重症监测的意义,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测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使临床医生具备
2、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实现重症患者疾病的早期预警、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治疗疗效评估;实现监测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案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重症患者的治疗模式,急诊危重症监测的意义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测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重症监测的目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通过对重症患者进行系统的生理功能监测,能够准确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通过连续监测指标,动态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变化,可对重症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预测病情变化和发展趋势,重症监测的目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通过对重,重症监测的目的,及早发现威胁生命的高危因素:及时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指导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器官功能监测
3、可提供较为全面的病理生理和生物化学信息,指导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症监测的目的及早发现威胁生命的高危因素:及时干预,避免疾病,重症监测的目的,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通过对器官功能的深入监测,发现早期的器官功能损害的证据或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及变化,为器官功能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评价加强治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评价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对于防止病情恶化,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具有指导价值,重症监测的目的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通过对器官功能的深入监测,重症监测的目的,实现滴定式和目标性的治疗:根据连续性生命监测指标及其对治疗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剂量和速度,以期获得积极地治疗。滴定式治疗是以达到一定的生
4、理学指标为治疗目标的。目标性治疗多是被循证医学研究或临床研究证明有效的措施,重症监测的目的实现滴定式和目标性的治疗:根据连续性生命监测指,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了解监测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适当的重症监测技术,对重症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必要的评估,提供全面的指导和评价。系统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对于监测和治疗具有紧迫性的重症患者,对危急生命的重要系统或器官,进行重点监测;对其他系统或器官进行系统的监测,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了解监测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适当的重,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根据疾病发展规律调整监测方案: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监测方案应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选择相关的监测手段或技术,
5、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监测的强度和密度。合理应用无创和有创监测技术:无创监测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低,但准确性和灵敏度不高;有创监测能提供准确和敏感的监测信息,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根据疾病发展规律调整监测方案:重症患者病情,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早期监测和筛查:针对潜在的损害器官功能的高危因素,早期实施积极的监测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征兆,重症监测的实施原则早期监测和筛查:针对潜在的损害器官功能的高,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监测的早期可预见性:-实施积极地预防策略-实现早期的诊断和及时处理监测手段的适用性:-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监测目标,应选择适当的监测手段,重症监测的专业
6、特征 监测的早期可预见性:,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监测的动态和连续性:-可获得疾病发展演变的趋势;-更为准确地反映治疗疗效;监测结果的准确解读:-是准确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的前提,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 监测的动态和连续性:,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监测的整体性:-从过去单一的器官功能监测横向发展为全身系统的综合性监测;-监测内容从简单的基本生命体征纵向发展到全面的系统功能监测;-从最初的器官水平监测深入到组织水平;-监测项目从单纯的生命体征扩展到营养与代谢、内环境、电生理等,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 监测的整体性:,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监测结果评价和指导治疗:-是急诊重症监测的主要目的;-全面分析病情,指导治
7、疗;-对治疗的疗效或反应性进行评估,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实现重症患者治疗的新模式“监测-治疗-监测-治疗”,重症监测的专业特征 监测结果评价和指导治疗:,重症监测和重症患者社会心理需要,重症监测和重症患者社会心理需要,重症患者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重症患者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对重症监测和治疗的无知2环境异常和,改善患者心理危机的主要措施,改善患者心理危机的主要措施充分告知监测与治疗情况2倾听与鼓励,急诊危重症监护的分类,急诊危重症监护的分类PICURICUCCUEICUSICU,EICU的功能,半开放的医疗环境,重在紧急抢救生命;“抢救性”重症监护室:以监护为手段,具备救治紧急情况和处置各
8、种突发事件、挽救生命和对各种器官功能支持的能力,EICU的功能半开放的医疗环境,重在紧急抢救生命;,循环系统监护,循环系统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诊科、手术室和ICU,成为危重病人抢救所必备的方法之一,按照监测途径不同,可分为无创和有创二大类。急诊重症监护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肺动脉嵌顿压(pul
9、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PAWP)肺循环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尿量肢体温度等,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诊科、手术,23,无创性监测,Van de Werf F.Throm Haemost.1997;78(1):20-213.,SUDDEN DEATH,心电监护,无创血压,无创心功能监测,猝死,心排出量,脉搏血氧饱和度,23无创性监测Van de Werf F.Throm H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通常由脉搏氧饱和度指夹经皮测得。SpO2是根据血红蛋白(Hb)具有光吸收的特性
10、设计而成。计算公式:SpO2=HbO2/(HbO2+Hb)100具有非侵入性和连续监测的优点。受末梢血循环情况、外来光线、血红蛋白量、肤色差异等因素影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通常由脉搏氧饱和度指夹经皮测得。,有创性监测,肺动脉插管,有创动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免疫功能紊乱期,有创性监测肺动脉插管 有创动脉压监测 免疫功能紊乱期,Dr.William Ganz(1919-2009.11.10),Dr.William Ganz(1919-2009.11,肺动脉漂浮导管适应证,肺动脉漂浮导管适应证 诊断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绝对禁忌: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的本
11、身即可使原发疾病加重。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瓣或三尖瓣狭窄 肺动脉严重畸形 法乐氏四联症,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 绝对禁忌:,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慎用:1急性感染性疾病。2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3心脏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5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活动性风湿病,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 慎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慎用:7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8严重出血倾向 9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10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肺动脉漂浮导管禁忌证 慎用:,依次通过腔静脉、右房、右室进入肺动脉的导管,可进行心脏和肺血管压力及心排出量等参数
12、的 监测。,依次通过腔静脉、右房、右室进入肺动脉的导管,可进行心脏和肺血,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全长110cm,每 10cm有一刻度;A开口于导管顶端的肺动脉压力腔;B气囊距导管顶端约lmm,可用0.8 lml的空气或二氧化碳气充胀,充胀 后的气囊直径约 13mm,导管尾部经 开关连接lml的注射器,用以充胀或放瘪气囊;C开口于距顶端30cm的导管侧壁的右心房压力腔;D热敏电极终止于导管顶端3.5-4cm处,测量心排出量,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全长110cm,每 10cm有,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获得的直接指标为 压力参数:肺动脉压力(PAP)、右心房压力(RAP)、肺毛
13、细血管楔压(PCWP)、流量参数:心输出量(CO)。氧代谢参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获得的直接指标为,漂浮导管测定CO的原理,热稀释法基本原理是:从导管右房开口处快速均匀地注入低于血温的液体,注入的液体混入血液使血温发生变化,血液经右房、右室到达肺动脉,导管远端的热敏电阻感知注射后血液温度变化,心排出量计算仪描绘并处理温度变化曲线,按公式计算出CO,漂浮导管测定CO的原理热稀释法基本原理是:从导管右房开,插入漂浮导管并发症,心律失常:插管术中常见,由于导管尖端接触心肌壁或心瓣膜所致,可出现室早、室上速等,导管退出后,很快消失。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VT、VF时应立即拔
14、除心导管,给予急救。导管气囊破裂:常见于反复使用的导管,气囊弹性丧失所致。气囊破裂后致使肺动脉嵌入压指标丧失,且可能由于再次的气囊充气造成气栓形成。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导管消毒不彻底及导管维护中的污染而致时间越长,其发生率越高,插入漂浮导管并发症心律失常:插管术中常见,由于导管尖端接触心,插入漂浮导管并发症,肺栓塞:导管头端充胀的气囊长时间嵌入肺动脉或插管时导管在肺动脉中多次移动所致。导管堵塞或肺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有栓塞史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应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心导管各腔以每小时1次的肝素盐水冲洗。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打结:因导管质软、易弯曲、插入血管长度过长时发生。应注意导
15、管置入长度,从右心房进入肺动脉一般不应超过15厘米发现扭曲应退出。如已打结,可用针丝插入导管内解除打结退出,如不奏效,只好将结拉紧,缓缓拔出,插入漂浮导管并发症肺栓塞:导管头端充胀的气囊长时间嵌入肺动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途径: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腋动脉,首选桡动脉。适应证: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潜在危险的患者。2重症患者、复杂大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3需低温或控制性降压时。4需反复取动脉血样的患者。5需用血管活性药进行调控的患者。6心肺复苏后的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穿刺途径: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禁忌证: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和穿刺部位血管病变,但
16、并非绝对禁忌。临床意义: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禁忌证: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和穿刺部位血管病变,,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系指上、下腔静脉内压力。评估血容量、右心前负荷、右心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CVP正常值为510mmHg。15mmHg表示输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系指上、下腔静脉内压力。评估血容量、右心,影响CVP的因素,病理因素:升高见于右心房及左或右心室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肺梗塞、支气管痉挛、输血补液过量、纵隔压迫、张力性气胸、慢性肺部疾患、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腹内压增高等;降低见于失血和脱水引起的低血容量及周围血管扩张。神经体液因素:升高见
17、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血管张力增加;降低见于扩血管活性物质,影响CVP的因素病理因素:,影响CVP的因素,药物因素:升高见于快速输液、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扩血管药或心功能不全者用洋地黄等强心药后CVP下降。其他因素:升高见于缺氧和肺血管收缩,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挣扎,胸内压增加,腹腔手术和压迫;降低见于麻醉过深或椎管内麻醉时血管扩张,影响CVP的因素药物因素:,中心静脉压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注入。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则提示心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 危重 监护 剖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4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