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第四章ppt课件.pptx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第四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第四章ppt课件.ppt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 CONTENT,第一节 集合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教育,1.1 集合的概念,1.2 集合元素的概念及特点,集合的元素是指集合中的每个组成对象。,1.2 集合元素的概念及特点,1.3 集合的表示法,1.3 集合的表示法,图4-1 菠萝、桃子、香蕉、葡萄的集合,(一)子集,就A、B两个集合而言,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A就叫做B的子集。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例如,若集合A为羽毛球、排球,集合B为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排球,那么A就是B的子集。,1.4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交集、并集和补集,就A、B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而言,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是指同时属于A、B两个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是指A、B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集合A的补集是指所有不属于A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B。三者可以用文氏图表示,如图4-2中的阴影部分所示。,1.4 集合之间的关系,交集 并集 补集图4-2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示意图,2.1 笼统知觉集合阶段,2.2 感知集合界限阶段,34岁的幼儿一般处于感知集合界限的阶段,他们感知集合的具体表现如下:,知识库,2.2 感知集合界限阶段,45岁的幼儿一般处于感知集合元素的阶段。此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准确地比较两个集合
3、元素数量的多少,并能逐渐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方式的影响而正确判断集合中元素数量的多少。同时,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类能力,可以按照物体的数量、简单用途进行分类。在直观的条件下,他们能够初步理解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2.3 感知集合元素阶段,1,2,3,4,5,知识库,2.4 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阶段,3.1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要求,引导幼儿体验物体的共同属性,使其能根据范例或口头指示从一堆物体中分出一组物体。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分类。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数量(5以内)。教幼儿学会用“
4、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语表示两组物体数量的比较结果。,1小班,3.1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要求,教幼儿从一堆物体中把不属于这一集合的元素找出来。引导幼儿进一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数量(10以内)。引导幼儿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并据此进行分类。,2中班,引导幼儿对集合进行层级分类,体验集合与子集的包含关系。使幼儿学会将物体集合进行多重分类。,3大班,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这种求同教育方法一般适用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在组织按标记求同的教育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3.2
5、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图4-3“帮猫妈妈捉鱼”求同活动,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案例 4-1,案例4-1,案例4-1,案例4-1,案例4-1,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数学教育中常见的分类形式,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图4-4 层级分类底板,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3.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教育内容,4分类教育活动的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 儿童 数学 教育 第四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4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