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课件.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 1 课,第 2 课,第 3、4 课,单元知识结构,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儒家思想的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成为正统,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
2、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3.阶级关系变动: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学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为了能够在这次社会变革中实现自己的利益和主张,各学派代表著书立说,互相批驳,形成“争鸣”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春秋,儒家,战国,春秋,战国,道家,法家,墨家,1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3.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战国,仁、德治、克己复礼、有教无类,仁政、民本(民贵君轻)性本善,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礼法并重、制天命而用之,战国,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史书载,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受推崇?,1、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历史 必修 百家争鸣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4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