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x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doc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Y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 1 6年4月项目名称: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委托方(甲方):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方(乙方):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141165)市政工程设计行业甲级:证书编号A141002828编制阶段:送审成果送审单位:安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送审时间:2016.04院长:杨德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总工程师:尹卫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 管 院 长:陈永信 教授级高级工
2、程师市政一分院院长:陈利萍 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副院长:孙成才 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总工:魏改霞 高级工程师市政一分院总工:姚学同 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赵 耀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成员 赵 耀 薛 磊 肖梦莹 刘亚洲 陈宁宁 张凤菊 安 阳 市 地 方 规 章 AY编号:AY01-2016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6423发布 2016423 试行安 阳 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联合发布安 阳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局安 阳 市 规 划 局前 言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旨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而城市发展
3、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是建设项目,因此,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仅仅考虑雨水管渠系统、以“快排”方式应对雨水的传统发展方式,转而全面考虑小雨、大雨、暴雨等不同情形下对雨水径流的合理管理需求,构建由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协调衔接组成的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对于建设项目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鉴于我国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大的实际情况,相关规定中并未照搬国外在强降雨(如重现期为30年、50年或100年一遇的降雨)时外排峰值流量的量化控制要求,因而只需合理进行场地竖向设计、使超标雨水径流能够按照规划要求排出场地即可,不需要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对于雨水管渠系统,海绵
4、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因此,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已有规范迸行指导,也不需要另外特别制定规划设计指引。 对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目前尚缺乏技术导则以指引相关规划设计落实量化管控要求,为此,编制组根据本地降雨、土壤、地形地势、地下水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本导则共分7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
5、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设计标准;5规划设计指引;6计算指引;7附则。本导则由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解释。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安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目 录1 总 则12 术语、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53 基本规定74 规划设计标准105 规划设计指引125.1 规划设计内容125.2 规划设计流程125.3 规划设计要点155.4 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要求235.5 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326 计算指引366.1 设计参数366.2 水量计算396.3 设施规模计算396.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核算416.5 排空时间计算427
6、附则43附录A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范围示意图44附录B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土壤渗透性分区图45附录C常用低影响开发设施46附录D 低影响开发设施本地植物应用名录87引用标准名录891 总 则1.0.1 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规范和统一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标准,使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依据相关法律和规范,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范围(详见附录A)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含各类建筑与小区、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场、城市道路和市政场站),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1.0.3 建设项目应通过室外总平面、竖向、
7、园林、给排水、道路、建筑、结构、经济等相关专业的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按照“减轻影响、管理影响”的低影响开发理念优化空间利用方式、加强规划设计的整体统筹,因地制宜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维持或恢复场地的“海绵”功能。1.0.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统筹协调、合理布局、保障安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的原则,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1.0.5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以维持场地开发前后的径流总量基本不变为核心,在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兼顾径流污染控制和城市防灾需求。1.0.6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应在不断总结科研、生产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适宜
8、的技术、方法、材料和设备进行构建。1.0.7 本规划设计导则的内容为试行,将随着安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所积累的经验而适时修改完善。1.0.8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 .1.1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 .1.2 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ment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
9、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2.1.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 stormwater management system 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场地源头分散建设的用以削减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及降低径流污染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2.1.4 低影响开发设施LID facilities为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目标而建设的人工设施总称,按照主要功能可分为产汇流减缓综合控制设施、外排水量调蓄控制设施、径流污染调蓄控制设施和峰值流量调蓄控制设施四类。2 .1.5 雨水调蓄 stormwater retention
10、and detention/storage雨水储存和调节的统称。2 .1.6 雨水储存 stormwater retention or storage采用具有一定容积的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滞留、集蓄,削减径流总量,以达到集蓄利用、补充地下水或净化雨水等目的。2 .1.7 雨水调节 stormwater detention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并慢慢排放,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一般不减少排放的径流总量,也称调控排放。2 .1.8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
11、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2 .1.9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 mm)表示。2.1.10 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2.1.11 雨量径流系数 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2.1
12、.12 土壤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2.1.13 初期雨水径流first flush一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厚度的降雨径流。2.1.14径流污染runoff pollution通过降雨或融雪的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2.1.15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2.1.16 不透水硬化地面 impervious paving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2.1.17可渗透硬化地面(透水铺装) p
13、ervious paving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2.1.18 绿化屋面vegetated roof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设置有绿化体系的下垫面,又称种植屋面、绿色屋顶、屋顶花园等。2.1.19 植草沟grass swale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以转输雨水,并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2.1.20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facilities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净化雨水径流设施的总称,包括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2.1.21 渗透弃流井 inf
14、iltration-removal well具有一定储存容积和过滤截污功能,将初期雨水径流暂存并渗透至地下的设施。2.1.22 渗透塘 infiltration basin一种用于滞留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绿化洼地。2.1.23 渗透检查井 infiltration manhole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设施。2.1.24 渗管渠 infiltration pipe/channel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渠。2.1.25 蓄水模块 stormwater storage module能承受一定外力,可以便捷组装蓄水的镂空体。2.1.26 下沉式绿地 depressed green s
15、pace标高略低于周边地面(最低点与溢流排放设计水位的高差一般不超过250mm),可滞留、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2.1.27 雨水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以雨水沉淀、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人为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和沉水植被、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2.1.28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first flush removal equipment利用降雨厚度、雨水径流厚度控制初期径流排放量的设施,有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流装置、弃流井等。2.1.29 渗排一体化设施 infiltration-drainage pipe system采用渗
16、透检查井、渗管将雨水有组织地渗入地下,超过蓄渗能力的雨水由管渠排放的系统。2.1.30 调节塘 (vegetated) detention basin拦截、临时储存径流雨水,并通过限制最大流量的排水口慢慢将其引入雨水排放系统或受纳水体中的低洼(绿)地,又称干塘。2.1.31 滞水(蓄水)屋面 detention (retention) roof滞水(蓄水)屋面(又可称为蓝色屋面)是指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设置有雨水调节(储存)系统的下垫面,按是否有雨水存储功能可细分为蓄水屋面和滞水屋面。2.2 符号2.2.1 流量、水量 Q设计暴雨强度; Wp降雨历时内的
17、设施渗透量; V设计径流总量; Vs渗透设施所需的有效调蓄容积; Vsj渗透设施的设计有效调蓄容积; Vt调节设施所需的有效调节容积; Q设计流量; Qin 调节设施的入流量; Qout 调节设施的出流量;2.2.2 水头损失、几何特征 F 汇水面积; Fi汇水面上各类下垫面面积; H设计降雨量(厚度); hs 调蓄设施的控制雨量(厚度); A 植草沟过水断面面积; As有效渗透面面积;2.2.3 计算系数及其他 P设计重现期;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综合流量径流系数; i各类下垫面的流量径流系数; K土壤渗透系数; J水力坡降; 综合安全系数; v雨水在植草沟内的平均流速; R横断面的水力半径
18、; i植草沟的纵向坡度; n曼宁系数; x湿周;2.2.4 时间 t降雨历时; t1汇水面汇水时间;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ts渗透时间; t排空时间; tD计算步长; T计算降雨历时。3 基本规定3.0.1 安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包括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内容。3.0.2 除城市道路外,总用地面积在5hm2及以上的其他建设项目,应先编制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再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用地面积小于5 hm2的建设工程,可直接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3.0.3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3.0.
19、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应根据水文地质、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等因素综合确定,并注重节能环保和工程效益。3.0.5 建设项目应优先采取减少对自然地表扰动、保持地表自然排水系统、降低不透水区域的面积比例、将拟建的不透水建(构)筑物分散布置于透水性较差的区域等非工程性措施,尽量减轻建设工程对场地自然水文特征的影响、减少工程设施的建设需求。3.0.6 建设项目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加强直接入渗、延长汇流时间、充分发挥地表调蓄与净化能力等工程措施来管理建设工程对自然水文特征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场地对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功能,并满足以下规定:1 地下空间的开发比例不应
20、起过项目建设用地的70%,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地下空间的开发比例=(建筑物基底面积+其他地下建筑水平投影总面积)项目用地总面积2 屋面中平屋面的比例不应小于50%,为设置铺石子的平屋面、滞水(蓄水)屋面、绿化屋面创造条件,以充分利用屋面减缓产汇流。平屋面的比例=坡度不超过5%的屋面水平投影总面积项目屋面水平投影总面积3 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项目,绿地中下沉式绿地的比例不宜小于30%。下沉式绿地面积计算方法:下沉式绿地面积=植草沟水平投影面积+雨水溢流排放设计水位之下的绿地水平投影面积。 4 除城市道路以外的建设项目,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的比例不宜小于50%。可渗透硬化地面:
21、是指结构中孔隙的蓄水能力能够容纳厚度不小于45mm的降雨、且入渗能力能够使上述所蓄雨水入渗时间不超过24h的硬化地面。位于地下建筑顶面的透水铺装,当覆土层厚度不小于800mm且设有排水片层或渗排水管时,可计为可渗透硬化地面。3.0.7 建设项目应合理进行用地竖向设计,既要满足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要求,又要兼顾项目用地范围内超出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雨水径流的应对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应合理控制场地标高,防止小区外雨水流入,并引导小区内雨水按规划要求排出。3.0.8 新建项目的附属设施应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相结合,其中景观水体和低洼场地应具有雨水调蓄功能,水体景观区域可建成集雨水调蓄、水体净
22、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区。3.0.9 城市道路、建筑小区、广场及建筑物周边应合理布置绿地并适当设计下沉区,且应采取适当措施将雨水引入上述绿地下沉区。3.0.10建筑屋面宜采用平屋顶,并在保证蓄水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屋面雨水限流排放等设施以延长汇流时间(滞水屋面),有条件时可采用绿化屋面(种植屋面)。3.0.11 建筑屋面应采用对雨水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材料,不得采用沥青或沥青油毡。3.0.12 停车场、休闲广场、人行道、步行街和室外庭院的硬化地面应采用可渗透地面。3.0.13 为实现建设项目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而调蓄的雨水宜在场地内进行入渗利用、收集回用,不应外排,并满足以下要求:1 调蓄的雨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阳市 海绵 城市建设 项目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