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
《抗心律失常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心律失常药专题知识讲座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心律正常时心脏协调而有规律收缩、舒张,顺利完成泵血功能,1,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指心动节律和频率的异常。,心肌电活动异常,心律失常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影响全身器官供血,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起搏器、电复律、导管消融、手术,Atrial arrhythmia,Ventricular Arrhythmia,2,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指心动节律和频率的异常。药,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发生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冲动发
2、生与传导联合异常 快速性arrhythmia 缓慢性arrhythmia 致命性arrhythmia 潜在致命性arrhythmia 良性arrhythmia,按发生原理,按心率的快慢,按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3,心律失常的分类 冲动发生异常按,心律失常,缓慢型:用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快速型: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房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等,4,心律失常缓慢型:用阿托品及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快速型:包括房性心,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心脏细胞动作电位活动的整体协调平衡,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心脏正常的电活动,动作电位,心脏细胞的跨膜电流,5,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
3、学基础 心脏细胞动作电,一、心肌细胞膜电位,快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 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希-普细胞 0相除极由钠离子内流介导,除极速度快,慢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 窦房结、房室结细胞 0相除极由钙离子内流介导,除极速度慢、振幅小,6,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快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 慢反应心,正常快反应心肌细胞膜电位,静息电位-90mV(内负外正,极化状态),心肌细胞中几种主要离子的浓度 及平衡电位,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K+顺浓度梯度从膜内向膜外扩散而接近K+的平衡电位,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成分。,7,正常快反应 静息电位-90mV,快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钾离子外流
4、和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90mV,8,快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钠离子钾离子外流钾离子外,Ca2+内流,加速4期后半部分自动去极化,慢反应细胞自律细胞离子通道的门控特性,9,Ca2+内流加速4期后半部分自动去极化-70mv-50mv-,1.传导性:与膜反应性有关,即与0相除极速度和 幅度有关(与最大舒张电位有关)2.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 极速度有关。3.兴奋性:与ERP长短有关。4.收缩性:与工作心肌细胞内钙含量有关。,二、心肌的生理特性:,10,1.传导性:与膜反应性有关,即与0相除极速度和二、心,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4相自动除极速度:除极速度快自律性2
5、.舒张电位水平:舒张电位减小(绝对值减小)自律性;舒张电位增大(绝对值增加)自律性。3.阈电位水平:阈电位下移自律性;阈电位上移自律性,11,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1,影响心肌细胞传导的因素1.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除极速度快、幅度大传导;除极速度慢、幅度小 传导。2.膜电位水平(兴奋前的静息电位或舒张电位水平):膜电位上移传导;膜电位下移传导。(0相除极的离子通道门控状态有关)3.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上移传导。,12,影响心肌细胞传导的因素12,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之间的关系。,膜反应性是决定传导速度 的重要因素,成正比。,膜反应性
6、,药物使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快反应细胞膜反应性降低,传导速度,13,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 膜反应性:指膜电位水平与其所激发的0相最,四、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从动作电位0相除极到心肌细胞接受刺激能够再次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的时间,称为ERP。约为除极开始到膜电位恢复到-60-50mV之间的这一段时间。,APD,14,四、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ERP反映钠通道复活所需的最短时间ERP长短与动作电位时程(APD)相对应ERP值大(适当延长),不易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 ERP绝对延长 ERP相对延长,1
7、5,ERP反映钠通道复活所需的最短时间15,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折返(reentry)2.自律性增高3.后除极与触发活动4.基因缺陷5.心律失常的离子靶点假说各离子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异常,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出现心律失常,16,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折返(reentry)16,1.折返激动(reentry),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反复运行)。解剖性折返:功能性折返:急性心肌细胞梗死后细胞偶联改变(cell-cell coupling),17,1.折返激动(reentry)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1)解剖性折返:三个决定因素:(1)心脏两
8、点间有两条解剖上互相隔开的传导途径;(2)回路中的一部分必须具有单向阻滞的性质;(3)环路中各部位的不应期不一致,如预激综合症(WPW syndrome),18,(1)解剖性折返:如预激综合症(WPW syndrome)1,19,19,折返现象,单向传导阻滞,蒲氏纤维,心室肌,B,A,室性早搏的反复机制,20,折返现象单向传导阻滞蒲氏纤维心室肌BA室性早搏的反复机制2,折返激动可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 单个折返早搏;连续折返心动过速、扑动;多个微型折返颤动。凡能消除单向传导阻滞(改善传导)或使其变为双向传导阻滞(加强传导抑制)以及延长ERP的药物均可消除折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21,折返激动
9、可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21,2.自律性增高,多种因素(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低血钾、心肌细胞受到牵张刺激、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药物中毒等),异常冲动形成,心律失常,22,2.自律性增高 多种因素异,3.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在一个动作电位后产生的提前的除极化。后除极的扩布会触发异常节律,发生心律失常。-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发生在2或3相,APD过度延长易于发生。滞后除极(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振荡性除
10、极。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引起。,23,3.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早后除极,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APD过度延长时易发生,如过度延长APD药物、胞外低钾等存在诱发早后除极危险以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常见,平台期延长,24,早后除极早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迟后除极触发活动,钙超载,滞后除极,滞后除极(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DAD):是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时的一种短暂的震荡性除极诱发因素:强心苷中毒、细胞外高钙、心肌缺血等,
11、激活钠钙交换电流,25,迟后除极触发活动钙超载滞后除极滞后除极(delayed,三、其他 基因缺陷 离子通道缺失或减少2.心律失常的离子靶点假说 各离子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异常,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出现心律失常,26,三、其他26,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27,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27,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3.消除折返,28,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降低自律性28,.降低自律性:,上移阈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增加/下移最大舒张电位,减慢相自动除极速度,-药物效应,29,.降低自律性:上移阈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增加/下移最大舒张,(
12、二).减少后除极,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减少滞后除极发生,早后除极,减少滞后除极,减少早后除极,缩短APD可减少早后除极的发生,滞后除极,30,(二).减少后除极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减少滞后除极发生早后,(三)消除折返 改变传导性,1)降低膜反应性而减慢传导,变单向传导阻滞为双向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延长,折返形成,加快传导,消除折返,减慢传导,消除折返,2)增强膜反应性而加快传导,消除单向传导阻滞,31,(三)消除折返1)降低膜反应性而减慢传导,变单向传导阻滞为双,延长APD、ERP,而以延长ERP更为显著绝对延长ERP;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使相临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专题 知识讲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