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主讲:郭守前 博士、教授,6 公共收入理论,本章将介绍: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原则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共收入的效应公共收入规模的确定,6.1 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原则,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6.1.2 公共收入的特征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 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原则,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6.1.2 公共收入的特征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公共收入,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向私人部门和个人筹集的一种收入。公共收入也称为财政收入,其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税收、公共收费、公债、国有资产收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
2、方法,财政收入可以分为两大类:经常性收入;资本性收入。,6.1 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原则,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6.1.2 公共收入的特征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2 公共收入的特征,公共性。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共同需要,公共收入作为公共权力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同样源于社会的共同需要。强制性。公共收入的获得主要以公共权力为依托,而公共权力的一个主要特点即强制性,相应地公共收入也就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规范性。公共收入具有内在的制度含义和外在的制度约束,其获取与使用都是有章可循的。稳定性。由于公共收入的征收与使用具有强制性,而且又有制度化的规定与保证,因此公共收入具有客观的稳定性。,6.1
3、公共收入的概念与原则,6.1.1 公共收入的定义6.1.2 公共收入的特征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3.1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主要归结为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税收公平原则 简而言之就是纳税的平等。它包括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两个方面的含义。税收的社会公平,最早指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瓦格纳将其从绝对公平发展到相对公平,它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负担的税负不应相同。,6.1.3.1 税收原则,衡量公共收入征收公平与否的两种主张: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受益
4、原则:要求纳税人应根据其从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纳税。即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中所得收益相联系。能力原则:又称为能力支付原则,是按照每个人的支付能力纳税。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税收应以纳税人的支付能力为依据,二是前面所论述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原则。,6.1.3.1 税收原则,税收的经济公平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要同等对待,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极端的税收中性原则反对税收对自由经济的任何影响)。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如资源禀赋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
5、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6.1.3.1 税收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即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尽可能增大所得和尽可能减少所费。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税收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率;从经济机制的角度看,税收要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从税务行政的角度看,税收行政要讲究效率,税收制度要简便,征纳双方的费用要节省,使既定条件下的税收收入最大化。,6.1.3.1 税收原则,税收效率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它可以用税收成本率,即税收的行政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率来反映。税收的行政成本既包括政府课税的执行费用,也包括纳税人
6、为纳税而耗费的缴纳成本。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税收的经济效率是税收效率原则的更高层次。它反映了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情况。有两个层次的要求:,6.1.3.1 税收原则,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所谓额外负担,一是指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二是由于征税可能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额外负担,政府应选择合理的征税方式。通常认为根本途径在于保持税收中性。税收中性一方面是指政府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额为限;另一方面是指政府征税不应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尽可能地发挥“看不见的手
7、”的作用。要求保持税本。税本,税收的本源。通常认为,国民生产是税本,国民收入是税源,原则上税收只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不能伤及国民生产。,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3.2 收费原则公共收费主要是和可售性公共产品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纳入公共收费范畴的是具有部分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税与费的根本差异在于收入原则的不同。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其职能而强制地、无偿地和规范地征收的收入。而公共收费则体现了公共部门和消费者的交易关系。公共收费并不是无偿的,而是依据受益原则和受益与付费相对称的原则而有偿收取的收入。因此,公共收费明显地体现出社会公众的自主自愿原则,采取“谁使用,谁付费
8、”的办法来征收。,6.1.3 公共收入的原则,6.1.3.3 公债原则公债是以公共部门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收入的形成是基于信用原则,即公共部门在利用公债筹资的同时也承担了未来还本付息的义务。在公共收入中,公债的信用原则是其区别于其他公共收入的根本性特征。与税收相比较,公债的信用原则使得公债不仅要有偿而且要体现自愿原则。而与公共收费相比较,二者都具有有偿性,但是公共收费的有偿性主要是一种收益即期兑现的收入,而公债的有偿性则构成了公共部门的负担,其现期获取收入是以将来还本付息为代价的。,6.2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6.2.1 税收收入6.2.2 公债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
9、2.4 国有资产收入,6.2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6.2.1 税收收入6.2.2 公债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2.4 国有资产收入,6.2.1 税收收入,6.2.1.1 税收的概念新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税收是强制性的固定征收;税收是无偿的,它不是通过交换来取得。”。美国经济学词典认为,“税收是居民个人、公共机构和团体向政府强制让渡的货币(偶尔也采取实物或劳务的形式),它的征收对象是财产、收入或资本收益,也可以来自附加价格或畅销的大宗货。”日本现代经济学词典的定义,“税收是国家或者地方公共团体为筹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而按照法律的规定,以货币形式对私人的一种强制性课征”。,6.2.
10、1 税收收入,6.2.1.1 税收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经济学)认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收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任何税收都是由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三要素组成”。布坎南认为,“税收是政府为公共服务筹集而取得收入的一种正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政过程,税收便是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价格”。,6.2.1 税收收入,6.2.1.1 税收的概念我们可以对税收做如下定义: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其日常开支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需要,遵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固定、无偿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分配形式。特征税收的征收主体
11、是国家。税收的征收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主体是政府。税收的征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日常开支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需要。,6.2.1 税收收入,6.2.1.2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可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行为课税和资源课税。流转课税,指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课税。其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额,一般采用比例税率。所得课税,指以单位、个人的各项纯所得为课税对象的课税。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类,一般采取累进税率,多得多征、少得少征、不得不征,以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收入弹性较高。财产课税,指对各种动产和不动产为对象的课税。
12、行为课税,指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对象而征收的税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都属于行为课税。,6.2.1.2 税收的分类,按照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种,实行比例课税或者累进课税。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量为标准而征收的一种课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种,由此而形成的计税价格被称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税金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种,它只是价格的一个附加部分。,6.2.1.2 税收的分类,按税负是否能够转嫁,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款,税收负担不易转嫁的
13、一类税,其纳税人和负税人往往是同一个人。间接税,纳税人能够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类税。其纳税人与负税人往往分离。按照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中央税,指的是税收立法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归中央的税收。地方税,指的是税收立法权或税收管理权、收入支配权归地方的税收。共享税,则是由中央和地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后支配使用的税种。,6.2.1.2 税收的分类,按税收的形态标准,可以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按税种的独立性标准,可以分为正税和附加税。按征税的着眼点标准,可以分为对人税、对物税和对事税。,6.2.1 税收收入,6.2.1.3 税收的负担与转嫁税收负担 指纳税人因为国家课
14、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它主要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宏观税负,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用一国一年的税收收入总额与该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来表示,即TGDP。微观税负,指微观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具体则是个人负担和企业负担。个人税收负担,一般用个人总收入负担率和个人单项收入税收负担率来表示;企业税收负担,一般以企业赢利综合税收负担率和企业利润负担率等表示。,6.2.1.3 税收的负担与转嫁,税收负担的转嫁 指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由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即纳税人与负税人全部或部分分离。其主要形式有:前转,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沿着商品运动方向,
15、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后转,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按照商品运动的反方向,通过压低商品价格等方法,将其向后转嫁给商品销售者的一种负担转嫁形式。混转,将前转和后转相结合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税收的资本化,指生产要素购买者所购买生产要素将来应交纳的税款,从要素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但税负全部由卖方承担的一种税负转嫁形式。,6.2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6.2.1 税收收入6.2.2 公债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2.4 国有资产收入,6.2.2 公债收入,6.2.2.1 公债的概念公债: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凭借国家信用,按照一定
16、的法律程序和规定,通过向企业或者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它是公共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近代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全国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较为发达的信用制度是发行公债所必需的三大技术条件。现代信用经济是公债产生的基础。,6.2.2 公债收入,6.2.2.2 公债价格的确定、发行和还本付息 公债价格的确定 公债价格主要由公债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决定。影响公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利率。公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市场利率上升时,信贷紧缩,购买公债的资金的机会成本和相对价格随之上升,对公债投资品的需求相应地减少,公债的价格也将随之下跌;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信贷放松,对公债市场
17、的资金供给随之增多,对公债投资品的需求也相应地上升,公债的价格也将上升。,6.2.2 公债收入,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为了抑制过热的国民经济,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债市场上抛售公债,回收货币,公债的价格将随之下降;当国民经济处于萧条期时,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央行在公债市场上购入公债,相应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公债价格也将随之上升。外汇的汇率。当一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上升时,会吸引投资者购买该种货币标价的公债,在公债供给量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公债的需求增加,则公债价格也随之上升;反之,当一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下降,则公债价格也将下降。,6.2.2 公债收入,通货膨胀率。一般地,通货膨胀率与公债价
18、格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实际利率上升,资金变得相对稀缺,公债投资的机会成本上升,投资者出于保值的考虑,也会将资金投资于其他投资品,公债价格下跌;反之,则公债价格上升。此外,投机活动、一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局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公债价格的重要因素。公债市场价格的最终确定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2.2 公债收入,公债的发行 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它的发行方式有:公募招标方式法: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承受法:由金融机构承购全部国债,然后转向社会销售,未能售出的差额由金融机构自身承担。出售法:政府委托承销机构利用金融市场
19、直接出售国债。支付发行法:政府对应支付的经费以债券代付。“随买”方式:也称为“出售方式”。通过“随买”方式发行时,根据市场情况常年销售,如果公债的销售达到一定的程度,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则本期停止销售,然后调整利率,销售下一期公债。,6.2.2 公债收入,公债的还本付息一次偿还法:政府对发行的公债实行到期后按照票面金额一次性全部兑付本息的方法。买销法:政府通过在市场上直接购进一部分公债债券,在公债到期前逐步还本付息的一种方法。分期偿还法。以债还债法:利用新发行的公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公债本息的一种方法。提前兑付法:政府发行的公债尚未到期时提前偿还债务的一种方式。提前偿还公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6.2
20、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6.2.1 税收收入6.2.2 公债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2.4 国有资产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2.3.1 公共收费的概念公共收费,即政府在实施特定的行政管理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时,为体现受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对某些行为进行统计和管理而按一定标准向企业或个人收取的一定费用。它体现了受益的直接对称性,即谁受益谁交费,它是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2.3 公共收费收入,6.2.3.2 公共收费的组成规费收入它是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行政部门)向公民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或者实施行政管理而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它分
21、为两大类:行政规费,即由于政府部门各种行政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如户籍费、工商执照费和商标登记费等。司法规费,它由诉讼规费(如民事诉讼费等)和非诉讼规费(如结婚登记费、财产转让登记费等)组成。国家征收规费,除了可以取得财政收入以外,还可以对某些行为进行统计和管理。,6.2.3 公共收费收入,6.2.3.2 公共收费的组成使用费收入即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在提供特定的公共设施或服务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向使用者收取的费用。如高速公路通行费、水电费、电信收费等。国家收取使用费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共产品的成本,并增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避免浪费。还有一种性质的收费惩罚性收费。其目的是为了使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或个
22、人负担其应当承担的某些社会成本,对其行为进行修正、限制和监督。,6.2.3 公共收费收入,6.2.3.2 政府进行公共收费的原因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某些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进行修正。促进国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弥补政府财力支出的不足。,6.2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6.2.1 税收收入6.2.2 公债收入6.2.3 公共收费收入6.2.4 国有资产收入,6.2.4 国有资产收入,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将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生产流通领域的各种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投资及投资收益形成的或者依法认定取得的,用于生产经营并使其保值增值的国家所有
23、制权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指的是由一般的行政事业和非盈利性的其他公共机构占有和使用的一部分国有资产,它本身不具有保值增值功能,也不会创造经济收益。,6.2.4 国有资产收入,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盈利性,侧重于经济效益,能够直接带来财政收入;非盈利性国有资产侧重于社会效益,并无直接的经济收益,甚至还需要国家的财政补贴。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国有资产收入指的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的国有资产的收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收入主要有;利润上缴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租赁收入。承包上缴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破产清算及拍卖所得。,6.2.4 国有资产收入,资源性国有资产收入主要形式有:转让国有资源使用权的收入。如土地出让
24、金、矿产资源使用补偿费等;国家凭借所有权从国有资源的开发经营单位的收益中分得的收入;将资源性国有资产转向市场进行产权出卖所得的收入,目前我国此类收入极少。,6.3 公共收入的效应,6.3.1 税收效应6.3.2 公债效应6.3.3 公共收费效应,6.3 公共收入的效应,6.3.1 税收效应6.3.2 公债效应6.3.3 公共收费效应,6.3.1 税收效应,定义:税收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对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影响,即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行为选择时作出的反应。6.3.1.1 基本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指由于对纳税人征税,减少了纳税人可支配收入而产生的效应,这种效应一般认为具有激励的效果。
25、若政府决定对纳税人课征一次性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使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下降,在商品比价不变时,反映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的预算线将会向左移动,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了消费水平。,6.3.1 税收效应,替代效应: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这时使预算线发展转动。这种效应一般认为具有反激励效果。,6.3.1 税收效应,6.3.1.2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假定政府对工资课征所得税,将对劳动供给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6、。替代效应:因为征税使工资率降低,改变了劳动与闲暇的相对价格,纳税人将减少劳动时数,即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税收对劳动供给产生了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由于征税后使工资率下降,直接减少了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为维持原有收入,纳税人减少闲暇而更多地工作,减少闲暇以弥补征税失去的收入,税收对劳动供给产生了收入效应。,6.3.1 税收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强度。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将趋于增加;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将趋于减少。在取得相同税收收入的情况下,不同的税率形式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总额税方式征收等量的所得税纳税人的税后福
27、利水平更高,总额税较之等量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妨碍影响更小。比例所得税比等额累进所得税对劳动供给产生更多的收入(或更少的替代)效应。,6.3.1 税收效应,6.3.1.3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1)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是通过税收对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改变来实现的,并分别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政府课税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减少当期消费,以维持既定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平均税率水平。替代效应:政府课税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引起纳税人用消费代替储蓄。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税率。,6.3.1
28、 税收效应,两种效应对私人储蓄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税收对私人储蓄的综合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在总税额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高,征自高收入者的所得税比征自低收入者的所得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由于替代效应与边际税率的变动方向相同,累进程度较高的所得税比累进程度较低的所得税对私人储蓄的妨碍作用更大,累进所得税较比例所得税对私人储蓄的妨碍作用更大。,6.3.1 税收效应,(2)税收对企业储蓄的影响企业储蓄是企业税后利润减去支付给股东股息后的保留利润,它是企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把企业储蓄看作企业收入的函数,对企业实现的利润征收企
29、业所得税,将减少企业税后利润,减少企业储蓄。所得税对企业储蓄的影响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高边际税率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反激励效应,影响企业收入,并影响企业储蓄的收入来源。,6.3.1 税收效应,6.3.1.4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所得税上,也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指由于征税,使投资收益率下降,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其他行为如消费来代替投资。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指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水平而增加投资。,6.3.1 税收效应,(2)税收对折旧率的影
30、响折旧作为一项投资成本可以直接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又可以作为一项基金,由纳税人积累起来,用于再投资或将来的固定资产重置。折旧可分为实际折旧和税收折旧。实际折旧是指根据固定资本的实际损耗情况而计提的折旧,而税收折旧是指由税收制度规定可以计提的折旧。通常实际折旧额与税收折旧额并不一致,若实际折旧大于税收折旧,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是抑制性的,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减少私人投资;若实际折旧小于税收折旧,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是刺激性的,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6.3 公共收入的效应,6.3.1 税收效应6.3.2 公债效应6.3.3 公共收费效应,6.3.2 公债效应,定义:公债效应
31、是指公债的运行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对公债功能的运用来实现的。6.3.2.1 挤出效应公债是一种资源的使用权由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的公共收入形式,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可能形成与私人部门的资金竞争,使市场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被挤出,即私人投资减少的情况。当私人投资不足,市场上有大量闲置资金存在的时候,公债的发行和使用则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弥补私人投资不足的有效手段。,6.3.2 公债效应,6.3.2.2 投资扩张效应国家发行公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于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并通过这种投资对私人投资进行引导,使重点产业得到发展,产业结构得以升级
32、,最终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经济的增长。在公债资金的投资过程中,必然对市场利率带来影响,诱导私人投资的加入,从而导致投资的扩张。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经济过热和供给的扩张,导致公债规模过度膨胀,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6.3 公共收入的效应,6.3.1 税收效应6.3.2 公债效应6.3.3 公共收费效应,6.3.3 公共收费效应,6.3.3.1 纠正外部性的效应正外部性意味着边际外部收益的存在,导致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出现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供给不足。负外部性的存在,使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发生背离,产生边际外部成本。政府通过对正外部性的
33、受益者或负外部性的产生者收取相当于边际外部收益或边际外部成本的使用费,就可以使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私人收益、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积极合作成本大体相等,提高公共项目的经济效率。,6.3.3 公共收费效应,6.3.3.2 避免公共产品拥挤的效应公共产品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和消费非竞争性,使之在一定限度之内边际成本为零。但当使用者数量超过这一限度之后,其边际成本就会变成正数,即产生拥挤问题。通过对公共物品使用的收费,实施一定程度的排他,减少公共物品的使用者数量。若收费标准合理,可使公共物品的使用者数量(即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水平)落在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上。,6.4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
34、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6.4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确定一国税收的合理规模,主要就是确定其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即税收收入占GNP的比重。关于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角度。从税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主张税收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应当最小,并有利于刺激投资和经济发展。代表性的观点有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和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从税收
35、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实现政府职能需要的关系的角度,主张税收规模应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大。代表性的观点是瓦格纳法则。从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的角度,主张税收的规模应当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相适应。代表性的观点有林达尔均衡、萨缪尔森均衡等。,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1.1 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只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有国防、司法和兴建公共工程及维持公共机关的运转。税收规模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阻碍。他提出了的税收四原则:公平原则:人民应当按照各自的纳税能力来负担相应税收确定原则:纳税时间、纳税方式及纳
36、税金额必须简单明了,不得随意改变便利原则:收税官必须按照纳税者认为最方便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征收征收费用最小原则:纳税人支付的税额与国库实收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最小。,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1.2 拉弗曲线拉弗曲线由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他从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出发,主张实行减税的政策。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持续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积极性,从而削减了课税的基础,使税源萎缩,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当税率达到100时,政府税收也将降为零。拉弗曲线如图6.1所示。,图6.1 拉弗
37、曲线,6.4.1.2 拉弗曲线,在税率上升到A点之前,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的上升而增加,并在C点达到最大,税收的收入效应比较明显。当税率超过A点以后继续上升,过高的税率就会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随着税率的增加会减少投资并以闲暇来替代工作,税收的替代效应发挥作用。当税率上升为100(B点)时,没有人愿意工作和投资,税收收入为0。合宜的税率区间是在OA之间,在A点,税收规模是最适度的。在AB之间的区域称为“拉弗禁区”。,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1.3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的增长,国家的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因此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应随之扩大。其基本思想是国家利
38、用税收不应该以满足财政需要为惟一目的,而应运用税收来解决社会问题。包括四个原则:财政政策原则。税收能够充足灵活地保证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又包括: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国家在征税时不能够阻碍国民经济发展以免危及税源。分为:选择税源原则;选择税种原则。社会公平原则。社会负担应该在各个人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实行公平的分配,从而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弊端。分为: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税收行政原则。在征税时要按照确实、便利、节省的原则,减少征税成本,提高征税效率。,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1.4 萨缪尔森均衡萨缪尔森从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的角度出发,寻求税收合理规模的判定机制。
39、如图6.2所示,横轴表示私人产品的供给量,纵轴表示公共产品的供给量。AA为既定资源下生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II为社会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需求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线相交于E点,E点为效用最大点。在这点上的公共产品量OC即为最佳税收规模。,图6.2 萨缪尔森均衡,6.4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2.1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察 公债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的配置由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如果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40、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或者达到某种程度的帕累托改进,那么此时的公债规模则是合适的。判断公债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挤出效应”的大小。若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金,此时政府举债不会形成与私人部门的竞争,使市场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的被挤出,反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债规模可以适度扩大;反之,则不适宜于扩大公债规模。,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公债资金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和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用相比,如果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则此时的公债规模是合宜的。公债的来源。如果公债资金来源于生产领域而又用于生产领域则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如果公债资金来源于生产性领域而用于非生产
41、性领域,则“公债制度是最不良的政府筹款方法”。使用方向。如果将公债资金用于经常性支出,则可能造成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使资源浪费。所以公债收入基本上应用于政府的资本性支出,将其成本分摊到以后各期以提高使用效率,这也决定了公债的发行规模应当以政府合理的资本性支出需要为界限。,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2.2 从公债作用的角度来考察 公债的主要作用是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以及调控经济。公债的规模应当根据其作用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投资需求不足,政府通过扩大公债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以及增加社会财富,最终刺激投资需求,
42、拉动经济复苏。政府还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买卖公债,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当政府的其他财政收入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时,适当扩大公债的规模也是必要的。,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2.3 从政府的偿债能力及社会的应债能力的角度来考察 从政府的偿债能力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指标:国债负债率(国债余额当年GDP),以不超过60为宜;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一般以不超过20为宜;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一般以不超过10为宜。社会的应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居民公债负担率:当年对居民发债余额与当年居民储蓄余额的比例;金
43、融机构负担率:金融机构持有公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公债发行总体规模应控制在政府的偿债能力和社会的应债能力以内,尤其不能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6.4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确定公共收费合理规模的前提,是对收费行为和种类进行清理和规范,即对各种乱收费进行清理,并使收费的行为规范化。判断收费是否合理的标准有:收费与受益是否具有直接对称性。如果交费人并没有从中获益或者其交纳的费用远远高于正常的水平,这种收费就是乱收费,应予以清理。是否与市场机制相
44、冲突,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公共收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弥补市场失灵。如果收费过高过大,超过了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则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的秩序,此时就必须对相关的收费予以清理整顿。是否违反有关的法律规定。它是否用于公共目的。如果公共部门收费并非用于公共支出,而只是为了部门的自利性需要,则这种收费就是不合理的。,6.4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确定,6.4.1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6.4.2 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6.4.3 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6.4.4 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确定,决定一个国家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因素有: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国有
45、经济占主导地位,来自于国有资产收入的比重也比较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规模相对较小,来自于国有资产的收入也相对少一些。经济的国有化程度。国有资产的结构。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收入很少,甚至不会带来经济收益而需要财政补贴,而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才能够带来最主要的收益。因此,在一国的国有资产规模既定的情况下,其内部结构决定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大小。企业税负的大小。国家凭借所有权参加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如果企业税负较低,则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就较多,国有资产的投资收益也就增多,相应地国有资产收入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则缩小。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本章基本概念,公共收入 税收 公债 公共收费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中性 税收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挤出效应 税收转嫁,思 考 题,公共收入有哪些特征?简述良好的公共收入应遵循的原则。简述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简述税收效应。税收对储蓄、投资有何影响?简述公债的主要作用。可以从哪些方面衡量公债规模的合理性?简述公债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什么?简述拉弗曲线的含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