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的结构与电气特性(doc 30)(1).docx
《IC的结构与电气特性(doc 3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的结构与电气特性(doc 30)(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ower MOSFET IC的結構與電氣特性宇量 Power MOSFET IC(以下簡稱為MOSFET)廣泛應用在各種電源電路與汽車等領域,雖然最近幾年MOSFET在高速切換(switching)與低ON阻抗化有相當的進展,不過一般認為未來MOSFET勢必會朝高性能方向發展,因此本文要介紹MOSFET IC的構造、電氣特性,以及今後技術發展動向。MOSFET IC的構造圖1是N channel Power MOSFET IC的斷面構造,本MOSFET的gate與source之間,亦即gate pad的周圍設有可以防止靜電破壞的保護二極體,因此它又稱為body diode。馬達驅動電路與斷電
2、電源供應器(UPS)等DC-AC轉換inverter等應用的場合,保護二極體可以充分發揮它的特性。 圖1 Power MOSFET IC的構造圖2是MOSFET的結構分類,由圖可知MOSFET結構上可以分成縱型與橫型兩種type;縱型type還分成平板(planer)結構與溝槽(trench)結構兩種。表1是上述結構特徵與主要用途一覽。圖2 Power MOSFET IC的分類構造縱型橫型區分低耐壓( 100V以下)高耐壓(planer)低耐壓高耐壓特性planertrench耐高壓化低ON阻抗化低Ciss (低Qg)低Crss (低Qgd )特徵高耐壓、低電流高速、高頻用途DC-DC con
3、verter驅動小型馬達汽車電機AC-DC switching電源UPS電源inverterRF增幅輸出(行動電話)數百MHz數GHz 高頻電力增幅(基地台設備)表1 Power MOSFET的構造與用途縱型構造縱型構造適用於高耐壓/低ON阻抗MOSFET,目前中/高耐壓(VDSS=200V)的MOSFET大多採用縱型結構。雖然部份低耐壓(VDSS=100V)的MOSFET也使用縱型結構,不過一般要求低容量、高速switching特性的場合,平板(planer)結構比較有利;要求低ON阻抗特性時,則以溝槽(trench)結構比較適合。最近幾年製程與加工設備的進步,溝槽結構的MOSFET在低容量
4、化(低Qg,Qgd化)有相當的進展,因此從應用面觀之縱型與溝槽結構的MOSFET,兩者的低容量化特性已經沒有太大差異。如上所述縱型結構的MOSFET具備高耐壓、低ON阻抗、大電流等特徵,所以適合當作switching元件使用。橫型構造橫型構造最大缺點是不易符合高耐壓/低ON阻抗等要求,不過它低容量特性尤其是逆傳達容量(歸返容量)Crss非常小。如圖2(b)所示,gate與source之間的容量被field plate遮蔽(shield),因此結構上非常有利。不過橫型構造的cell面積很大,單位面積的ON阻抗比縱型構造大,因此一般認為不適合switching元件使用,只能當作要求高速/高頻等高頻
5、增幅器常用的輸出控制元件(device)。今後發展動向橫型構造比較適用於低耐壓switching元件,主要應用例如驅逐CPU core的VR(Voltage Regulator)等等。一般認為VR未來會朝向0.8V/150A方向發展,此外為支援遽變負載可作高速應答,例如電流站立應答di/dt=400A/s的速度特性,未來勢必成為必備條件之一。由於低電壓化需求必需抑制電壓幅寬,相對的電壓變動容許值必需低於數十mA以下,然而複數電容並聯的結果,卻造成電路基板變大等困擾,有效對策是提高電源switching的頻率,也就是說目前200300kHz的動作頻率,未來勢必將會被25MHz CPU驅動用VRB
6、(Voltage Regulator Block)取代。此外基於高頻領域的動作性等考量,結構上比較有利的橫型構造則被納入檢討。由於橫型構造屬於source-source,因此要求高速性的high side switch已經採用橫型構造,low side switch(整流用)則利用縱型結構將晶片堆疊在同一stem,藉此消除導線電感(inductance)進而形成高性能MOSFET元件。MOSFET IC的應用圖3是MOSFET IC主要用途與今後發展動向一覽;橫軸是元件的耐壓值VDSS,縱軸是元件應用上的動作頻率。 圖3 Power MOSFET IC用途與發展趨勢(一).電源系統電源系統要求
7、MOSFET IC具備省能源(energy)、高效率、輕巧、小型、低噪訊(noise)、低高頻電流、高可靠性,以及高速負載應答(峰值負載電流)等特性。在switching電源中,進展最快速的是DC-DC converter與驅動CPU的VR,尤其是驅動CPU的VR,除了低電壓化/大電流化之外,今後更要求小型/高速化(高 化),因此動作頻率(控制IC的PWM頻率)有高頻化的傾向。雖然目前主流是200300KHz,不過未來會逐漸朝400700KHz,甚至1MHz高頻化方向提升。然而高頻化的結果,卻造成MOSFET的switching損失大幅增加,雖然FOM(Figure Of Merit)是MOS
8、FET高性能化的重要指標,不過基本上降低RDS(on),Qgd才是根本對策。圖4是Power MOSFET IC的性能指標,亦即FOM改善經緯。圖5是gate內部阻抗Rg與電源效率的關係,由圖可知動作頻率=300kHz時,Rg會從3變成0.5,電源效率則改善1%以上;如果動作頻率=1MHz時,電源效率則改善5%以上。雖然gate內部阻抗Rg會隨著元件種類出現差異,不過動作300kHz頻率超過 以上高速動作時,建議讀者選用Rg低於2的type。VR用MOSFET的選擇重點如下:a.high side device低ON阻抗(輸入電壓Vin會改變優先度)。低Qgd特性。低gate內部阻抗Rg(低於
9、2)。b.high side device超低ON阻抗(輸入電壓Vin會改變優先度)。低Qgd特性。低Qg特性。低Crss/Ciss特性(輸入電壓Vin會改變優先度)。高速二極體特性(快速的逆復原時間trr)。圖4 低Qgd與低RD(an)化的發展動向圖5 gate内部阻抗與效率的依存性(二).汽車電機例如引擎控制器、安全氣曩、ABS、HEV/FCEV操控馬達、廢氣控制、車內LAN用繼電器代用品等,電路系統內部都可以發現功率MOSFET IC的蹤影,由於這些控制系統涉及人身安全,因此除了高可靠性之外,更要求MOSFET對所有破壞模式具備強大的耐量(承受能力;以下簡稱耐量)。有關廢氣控制與省能源
10、問題,低ON阻抗特性的MOSFET非常適合,不過為確保負載短路破壞耐量,所以低ON阻抗特性往往受到某種程度的犧牲,所幸的是具備過溫度遮斷功能的熱能(thermal)FET已經商品化,而內建智慧型(intelligent)電路,以保護電路簡略化/高可靠性為訴求,以及附設保護負載短路+自我診斷輸出端子、內建可以檢測溫度/電流功能的晶片,已經正式進入研發階段。(三).馬達驅動應用以往MOSFET IC的馬達驅動應用,主要是印表機、影印機、硬碟機等電腦與事務機器領域,最近幾年這些機器基於高速送紙、高速起動、高速停止的市場需求壓力,以及要求提高馬達的控制精度等來自設計者的需求,因此採用同時具備高速應達(
11、response),與低損失、低耐壓功率MOSFET IC的case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此外上述應用基於成本考量大幅簡化驅動電路,因此以P channel MOSFET與N channel MOSFET補償型(complementary)元件居多,由於動作頻率大多低於50kHz,所以元件設計上非常重視低ON阻抗特性。雖然理論上P channel MOSFET的ON阻抗比N channel MOSFET大,不過隨著製程微細化,兩者幾乎達到無差異程度。採用內建P channel與N channel耐壓低於60V,外型封裝類似SOP-8小型元件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四).可攜式電子產品使用電池驅動的大電
12、流(數A10A)可攜式電子產品,以筆記型電腦(Note BookPersonal Computer以下簡稱為NB-PC)最具代表性。NB-PC的AC充電電源與電池切換選擇開關,以及各種負載開關(load switch),大多使用P channel MOSFET;至於鋰離子電池的保護電路充放電開關,則使用小型封裝低ON阻抗的P channel MOSFET。隨著筆記型電腦的高速化與處理資料容量遽增,必需提供更大的電流給CPU,這意味著鋰離子電池的動作電流也隨著提高。以往小型鋰離子電池pack大多是以呈密封狀態,因此大多使用小型封裝低ON阻抗的P channel MOSFET。目前耐壓-30V,R
13、DS(on)=3.6mtyp,超低ON阻抗小型封裝的LFPAK(SOP-8 pin compatible)已經商品化,RDS(on)=2.7typ同樣是小型封裝的產品HAT1125H,則正在開發中。(五).Audio應用以往Audio OP增幅器大多採取類比方式,最近受到省電化的影響,Audio設備也改用數位化switching技術。由於Audio OP增幅器的電源,大多使用電源變壓器與大容量電解電容,因此電源模組若改用switching電源,理論上可以獲得小型、輕巧、省電等多重效益,不過實際上輸出模組的增幅器基於噪訊、偏斜率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等,Au
14、dio設備特有的特性等考量,加上設備系統屬於類比結構,因此無法期待功率增幅器整體的效率可以獲得改善。所幸的是電源模組與輸出增幅模組都導入switching技術,因此業者也逐漸改用數位化增幅器。未來數位化增幅器適用於 以上Audio高功率輸出段,該輸出段與switching電源一樣,屬於half bridge與full bridge結構,可用300MHz以上動作頻率switching。上述電路與switching電源一樣,high side與low side元件都設有所謂的dead time,需注意的是設定時間過大的話,會有波形歪斜之虞。此外利用PWM變調作數十ns脈衝寬度控制,switchin
15、g速度太慢的話,同樣會影響波形歪斜,因此MOSFET IC必需具備100150V的耐壓,數十m低ON阻抗特性,數十pF以下低歸返(return)容量Crss,加上低噪訊化的等高速switching,與高Vth(Vth3V)等特性。一般認為今後除了噪訊與波形歪斜問題之外,低電感化、低容量化的同時,勢必針對封裝與元件結構進行特性提升,才能完全滿足以上的要求。(六).家電設備事實上功率MOSFET IC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要元件之一,例如日光燈inverter就是由MOSFET IC典型應用實例。今後MOSFET IC的應用,會擴展至液晶、電漿面板在內的各種平面顯示器,以及面板驅動用sustain
16、 switching,與液晶電視的燈管驅動用inverter等領域。MOSFET IC的發展動向低電感化、低阻抗化封裝技術如上所述隨著壓比較器(regulator)動作頻率的高頻化,今後除了改善元件的RDS(on),Qg,Qgd,Rg特性之外,小型化封裝技術也是關鍵性技術。具體而言封裝上必需盡量降低source固定導線(bonding wire)阻抗RW、source/gate的電感成份Ls,Lg。以gate電感Lg為例,為了使gate容量Qg能在數ns時間內充電,所以gate電流Ig必需在數ns時間內站立。source電感會降低效率圖6是說明有關high side元件的source電感Ls的
17、影響,它市針對source導線電感Ls內產生的電壓VLS與動作頻率,進行依存性計算獲得的結果。雖然SOP-8封裝的Ls取決於source導線長度、直徑、數量,不過即使如此,它的source導線電感Ls大約有25nH。5nH的場合,動作頻率超過3MHz的VLS,Id=10A時,超過1V在5MHz就會變成1.5V(Id變成20A大電流時,source導線電感Ls內產生的電壓VLS,分別變成2倍亦即:2V/3MHz,3V/5MHz)。 至於high side的Tr1,該Ls會對gate驅動電壓轉換成負歸返,進而使ON阻抗朝上升方向動作,接著再受到VLS的影響,此時即使未對gate施加充足的驅動電壓,
18、switching時間(上升時間tr)也會自動變長,turn ON損失則大幅增加,尤其是high side元件必需限制脈衝寬度狹窄時間,因此高頻動作時上述問題會更加突顯。由此可知source電感Ls對高頻特性具有不良影響,同時還會降低電源效率。有效對策除了事前的模擬分析,與事後的調整修正之外,低電感、低阻抗無導線結構的封裝方式勢必成為未來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降低導線的寄生source電感Ls,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性技術。圖6 source inductance的影響小型高散熱效率的封裝技術類似CPU驅動用電壓比較器與二次端同步整流用途,要求高頻化/大電流化的同時,小型化之後單位面積高電流密度則是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的结构与电气特性doc 301 IC 结构 电气 特性 doc 3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