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的教育训练.docx
《日本企业的教育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企业的教育训练.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2年管理創新與新願景研討會 H-83日本企業的教育訓練Enterprise Training in Japan鄭耀本真理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32號摘要日本式經營管理的特質除了終身僱用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業別工會組織之外,組織職務編成與教育訓練,也是其重要的特質之一;特別是終身僱用制提供一個相當好的教育訓練條件,使日本企業得以有效的來訓練員工,運用人才。日本企業透過每年一次的統一募集,從高工、高職、短大、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中,遴選優秀的人才到企業服務。為了使這些優秀的人才能長期(至退休為止)提供充足且企業需要的勞動力,企業不得不利用各種教育訓練與能力開發的手段來達到其各項目標
2、。因此,從新進人員訓練開始,技術、技能者教育、各階層管理者教育、職業生涯開發教育等,無不從長期的觀點,持續不斷的在推動。這對於始終強調“企業的盛衰決定於從業人員的職務執行能力,員工的工作意願與忠誠度”的日本企業而言,如何透過教育訓練來提升員工上述的各項素質、條件,是企業營運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課題。本研究將從日本教育訓練之變遷、日本教育訓練之體系、各種教育訓練的實施狀況,來分析其特質。希望能提供學術研究或本國企業推動教育訓練的一個參考。關鍵詞:職場內教育訓練(OJT)、職場外教育訓練(OFF JT)、自我啟發AbstractOther than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3、 seniority system and In-company union, the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and educational training are also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for Japanes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ife-time employment provides an excellent training ground that Japanese enterprises would like to do for their employee and at the
4、 same token they can utilize their employees talent effectively.Thru the annual recruit, Japanese enterprise can gain talents from all levels of new graduates, high school, technical institution, two years college and four year college. In order for these new talents to provide their employers thelo
5、ng time (until retired) sufficient/necessary labors, they have no choice but providing all kinds of training and skill development tool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companys goals. From the new hire orientation, technical skill training, all level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rainings; t
6、he enterprise has to think long term and push them relentlessly. For the Japanese enterprises who believe The ups and downs of an enterprises is dependent upon their employees ability to execute, willingness to put in extra efforts and royalty ; so how to improve their employees desire for success b
7、ecomes a critical issue for them.This report isa case study which will analyz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end of Japanese enterprises training systems as well as how they execute them. Hopefully, it can provide our country some lessons learned and/or further studyfor our own benefits.壹、前言企
8、業組織之盛衰除了經營策略、組織運作具有極大的影響效益之外,組織內從業人員的工作執行能力與工作意願亦是一個相當重要之決定因素。如何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工作品質以及擁有一個積極的工作態度,有效開發員工的能力與給予員工一個正確工作價值觀的教育,的確是企業不得不慎思之問題。日本企業是一個高度強調組織效率與品質的企業組織,於是對員工的要求,自然也特別的高,即使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員工進入企業之後,為了使他能有效的執行任務,他還是必須接受許多專業知識與經驗的教育訓練;再者,日本企業在員工持續工作一段年限後,也會因業務的需要而展開人事異動,如此一來,員工為了適應新工作而學習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也是必然之事。基於
9、此,日本企業的員工從新進員工開始,歷經中堅社員,到管理者為止,幾乎人人都得準備接受各種的教育訓練,來提升自己的工作執行能力與確保工作的績效。除了上述相關專業知識與經驗的傳承訓練外,日本企業為了因應外在經營環境之變動與技術革新的壓力,培育企業員工適應力與創新能力,亦是相當受重視的經營課題。此方面之教育訓練亦是屬較具彈性之員工能力開發教育訓練。由上述的運作重點來看,日本企業內的教育訓練大致上可區分為以OJT(on the job training)職場內的教育訓練,OFFJT(off the job training)職場外訓練,自我啟發(self development)三大主要方法(註1)。透
10、過這三種方法的交互配合,的確使日本的企業員工得以不斷學習到工作上所必須具備之知識與技能,也使日本企業的管理者能從效率化的管理運作中,逐一的達成任務;即使是掌握企業經營權的決策者,亦必須經常透過相關之講座訓練,來提升自己的判斷力與決策力。日本企業的教育訓練與人才開發可以說是傾其”人”、”資金”、”設備”、”能源”等各項資源來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要大幅提高從業人員之能力、技術、團隊精神、工作意願以及對企業之歸屬感,但更重要的是員工具備了上述之條件後,能再透過組織之運作,產生1+12的乘數效應,如此對提高組織生產力絕對是事半工倍的。因此,在教育訓練的過程當中,日本企業除了重視各種訓練方法之外,更會運
11、用小集團活動(QCC)、零缺點運動(ZD)提案制度、勞資協議制、福利措施來加以配合,如此才能使教育訓練之成就大幅提升。貳、日本教育訓練之變遷一、戰前的日本企業內教育訓練日本在明治體制之時,曾為了國民的統一問題而大力鼓吹崇拜皇室的運動,其目的就是欲透過廣泛的教育宣導,逐漸將此風氣浸透於整個國民之中。日後,日本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也曾引用此種做法,來深植其經濟的實力;具體的說,工業報國、生產報國都是當時人人熟悉的口號。另外,日本企業在宣導經營理念之時,也經常借助此種忠誠、愛國、愛社的國民精神,於是以企業為家、經營家族主義、勤勞主義、努力主義等理念,在無形當中深植於勞工之中。基於以上的時代背景,日本企
12、業深知教育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於是日本從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企業界就開始樹立各種企業內的養成制度;簡單的說,大致有下列三種類型:(註2)第一種類型:青少年一方面接受現場的實習訓練外,另一方面則是在企業內部的學校修習相關的學科知識與一般基礎教育,例如日本八幡製鐵所幼年職工養成所、日立製作所、芝浦製作所的職工教育制度等,都是典型的企業內養成制度。在採行此種制度的企業裡,它們不但實施全員住宿制,更對人性教育施以極大的關注,亦可說具有相當濃厚的傳統徒弟制的色彩。第二種類型:類似工業學校的教育體制。採行此種類型的企業如宇部製鐵所的長門工業學校、神戶製鋼所的播摩造船徒弟教習所、幸袋工作所的職工學校、三菱
13、造船所的三菱職工學校等,都屬相當典型的企業。這些企業規定學員必須於年年期間修畢課業,在這一階段的訓練裡,學員一方面接受工業學校程度的教育,一方面進行工場實地的教育訓練。第三種類型:培育職工長階層(領班、工場主任、組長)的訓練制度。此種訓練制度最早運用於官營的大工場與纖維大工場,例如日本內閣印刷局的學術教習所、吳海軍工廠的技工養成所、造幣局的補習教育專修課程、製鐵所教習科等,其修業的年限為年年,依各專攻分類訓練,但授課的內容並非只集中於某些專業知識、技術之範圍內,而是兼授領域較廣的技術教育、工場管理、工業經營等知識教育。另外,在戰前大正時期的企業教育中,最受矚目的一個重點訓練制度,就是職工長的養
14、成制度。由於當時日本企業界對職工長養成教育非常重視,於是將其推薦於各企業中,其基本方針大致有下列五點:(1)以中等工業學校畢業者為教育對象,施以專業教育;(2)以現職的職工長或技術優秀的職工為對象,施以特殊知識、學問上的教育;(3)養成教育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增進職工的品德陶冶與修養;(4)培養理論與實務知識兼備的職工長;(5)教育優良的職工。在這五大方針下,大企業紛紛於自己的企業內設置相關設施,在兼顧學科教育與技術知識之外,另對組織統制上的責任、權限與作業指導法、工廠法規、勞工災害防治、安全衛生、材料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識,施予教育。此項企業內的職工長養成制,乃是日後日本企業界採行企業內教育的早期典
15、範。至於日本企業的經營者、中間管理者的企業內訓練制度的實施,幾乎可說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積極進行的。二、戰後復興期的定型訓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使整個日本幾乎成為一個廢墟,國民不但處於缺糧的狀況,其精神更是處於七顛八苦的狀態中。在產業界,不用說也面臨了極其混亂的局面,各企業能夠做的,除了積極進行離散人員的聯繫外,其他也只有從事破碎設備的整頓了,若再加上戰後日本民主化所帶來的勞工組織運動的急速抬頭,真使得日本企業有如面臨深淵絕境一般,更不用說會有餘力去從事企業內的教育訓練之工作了。這種戰後混亂的情形,一直延續到盟國佔領軍決定協助日本恢復經濟後,才有所轉變。1948年盟國佔領軍為了改善日本電
16、氣通信工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別針對該業界的經營決策者,開設了CCS經營者講座(Civil Communication System),由於相當成功,於是該講座日後確也成為日本產業界高階經營者的最重要教育講座。但是對於該CCS講座的看法,也有不少企業界的經營者,對其並不表示認同。他們認為美式的經營方式,未必能適用於國情不同的日本。基於此,日本研究機構開始對CCS的經營法進行分析、調查,主要調查的對象當然是朝向已導入CCS講座的六家電氣通信業者(通信製造業家,電線、電纜製造業家,真空管製造業家,收音機製造業家),從調查結果中,他們發現美國科學式的管理方法,確實能適用於日本的企業。自從此次的調查結
17、果發布後,日本企業開紿廣泛接受CCS講座教育,日本企業界受其影響的情況也就日益擴大,這對日本企業的管理與品質改善,有著相當大的正面作用(註3)。除了CCS講座之外,在復興期最普及的教育訓練則是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MTP(是FEAF,Far East Air Force所制訂的一套監督者訓練課程)與CCS同樣都是美國在1950年代移轉給日本產業訓練協會的最新管理法。該訓練法的內容是以費堯的管理五大機能(預測、組織、命令、調整、統制)配合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s)三個重點:(1)工作的指導
18、方式;(2)改善方式;(3)人際關係管理方式,來進行 20回合、40小時的教育。這個訓練課程在經過幾次的修訂後,至今乃受許多日本的企業界所沿用。MTP講習的對象,則以初級管理者為主(註4)。另一項定型訓練的代表作,是日本人事院(人事行政局)為監督者之研修訓練所製作的JST(Jinjiin Supervisor Training)訓練體系。這個JST體系之目的是為了提升日本各公家機關的事務效率化。日後,JST更普及至日本各大產業,例如在商業、運輸、通信、電力、化學工業上。都獲得企業界的採用。參、日本企業內教育訓練體系日本企業內教育訓練體系大致上由職場外教育訓練、職場內教育訓練、自我啟發三大模式所
19、構成。茲分析如下:一、職場內教育訓練(OJT;on the job training):日本企業的職場內教育訓練主要是指在工作現場上,由主管以個人指導的方式來教育、訓練部屬;換句話說,為了使部屬能習得執行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主管經常透過在工作上的直接有效指導,使員工從實務處理過程中不斷累積處理事務之能力。其實日本企業推動OJT的目的,除了培育部屬實務的執行能力外,同時亦可利用主管與部屬直接接觸的機會,使部屬得以習得身為企業人或社會一份子的基本常識、禮儀規範,這對新進員工或資淺的日本企業員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學習,使部屬得以了解如何維繫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曉得如何與上司溝通協調,懂得
20、如何善待顧客,甚至還可達到激勵部屬的工作意願。這一切都有可能透過OJT訓練來完成,而且效果非常好。另一種所謂計劃性的OJT則是指在掌握部屬的能力後,運用計劃性的職務安排使部屬能歷練各種不同的職務,累積自己更多的專長與視野,進而使部屬的培育計劃得以被實現,這是企業教育訓練中一項非常有效的方法,日本企業最常用的工作輪調(job rotation),就是最典型OJT的例子。由於OJT並未對特定的階層與職能工作有所限制,隸屬各個職場的員工(上從管理、監督者開始,下至新進員工為止)都可廣泛的被運用。二、職場外教育訓練(OFF JT;off the job training):日本企業的職場外教育訓練是指
21、包含企業內所舉行的各種”集合式教育訓練”,參加企業外的演講、講座訓練課程,鼓勵員工接受通信教育與參與學校或學術機構之建教合作課程。由於OFF JT原本就被視為兼具有OJT與自我啟發教育體系之效用,所以職場外教育訓練對專業知識的提升、員工工作意願的強化、職場秩序的安定,具有相當正面的影響效益。另外,職場外教育訓練也對創造企業文化與引領企業革新產生顯著的效果,近來在日本企業界相當受重視。日本企業的職場外教育訓練大致上可區分為階層別、職能別、對象別或目的別的教育訓練。基於各種不同的需求與目標,這三種教育訓練之內容亦不盡相同。1.階層別教育訓練:從日本企業的教育訓練個案來看,階層別教育訓練大致區分為新
22、進員工、中堅職員(初階管理者候選人)、管理者、經營者四大重心來進行(註5)。負責此項任務之單位,基本上是由人事勞務部門或教育部門來執行。由於這種訓練方法不限各職能單位之人員,是故以集合式之教育訓練如主。日本企業的階層別教育訓練大致如下:(1)新進員工之訓練新進員工訓練主要是針對學校剛畢業之學生初入社會工作,他們對企業之文化、工作狀況、工作價值觀與團體生活的種種基本知識與要求,還不能完全掌握,因而給予的一種教育訓練;它也是一種培育員工成為專業從業人員最基礎之教育。具體之內容如:A.言語之注意事項、電話應對、名片的交換方式等員工基本態度。B.公司之歷史、事業概要、經營理念、經營方針。C.工作時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企业 教育 训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