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
《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单位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法人代表丰保得联系人丰保得通讯地址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联系电话15969121666传 真邮政编码655500建设地点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立项审批部门富源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富发改产业备案201206号,编码:125303253131006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 代 码砖瓦制造业(C3131)用地面积 20000m2绿化面积2000m2总投资1186.1万其中:环保投资 49万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13 评价经费预期投入使用日期 2012年12月 一、项目由来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和环境,国家在
2、墙体材料改革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强制性政策,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依照国家政策制定了相关措施。国家建设部2003年发出通知,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关于在住宅建设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粘土砖属于限制项目,不得使用于直辖市和沿海大中城市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少于0.8亩的各省大中城市,所有省级城市将从2005年底全面禁止使用烧结粘土实心砖。同年,曲靖市政府下发了曲政办发2005222号文件,规定曲靖市从2008年起,在麒麟区及周边县市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一律不得使用实心粘土砖。 随着富源县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急需以新型墙体材料替代传统的粘土砖,满足城乡建设的需要
3、。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附近煤矿丰富的煤矸石资源作为原料,拟投资1186.1万建设煤矸石砖生产线,年生产煤矸石砖4000万标块煤矸石制砖节约土地,是粘土制砖的替代产品,内燃煤矸石及点火煤含硫量较小,SO2能达标排放,本项目利用煤矸石作原料,变废为宝,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征求意见稿,本项目不在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
4、矸石砖厂的委托,云南靖尚达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地点: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建设单位:富源县竹园镇创新煤矸石砖厂建设性质:新建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二)建设规模与投资本项目厂区总占地面积20000m2,包括厂区建筑和工业广场,其中建筑面积4458 m2。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186.1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企业自筹。 产品方案:年产煤矸石烧结砖4000万标块。(三)建设内容项目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占地为原富源县保安煤
5、矿内,项目依托煤矿内原有生活区,不新建设职工住宿用房、生活办公房。窑体:28门轮窑(一次性码烧隧道进行烘干和焙烧)一座,由砖和耐火材料构筑,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道路:场内道路环形布置,长约500米。制砖车间:安装砖机、运输机、搅拌机等,为项目的主要生产车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职工宿舍、办公用房:为生产工人提供值班住宿、办公用房,砖混结构,一层。使用原保安煤矿内用房,不新建设。公用旱厕:占地8平方米。(四)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主要生产设备及建筑物见下表:主要设备及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 位型 号1变压器1150KVA2装载机150型3推土机170型4搅拌机25制砖机150型6破
6、碎机1 7对辊破碎机18 输送机4 9混泥机1 10水泵1 11引风机1 12轮窑28门建筑面积3500m2 13生产车间800m214办公生活、值班住宿(已有)150m215原料场、砖场4000m216雨、污水池50m3主要生产原辅材料、动力供应情况如下: 该项目原辅材料及能耗表名称单位消耗量来源煤矸石万t/a 6竹园镇团结煤矿页岩万t/a2 当地供给水m3/a12000 当地供给 矸石成分分析表:煤矸石煤成分表名称全水分(%)灰分(%)挥发分(%)焦渣特征空干基低位发热值收到基低位发热值全硫(%)比例5.4182.9414.591#388.96326.690.14(五)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
7、、给水工程该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取自项目北部3公里外的山泉水,拟将此水通过管道引至厂址各用水点,能满足项目用水的需要。2、排水工程该厂区位于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原保安煤矿内场址处,目前煤矿已闭矿填平。项目位于农村环境,项目实施后,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收集回用于生产工艺或绿化及洒水降尘。厂区内地下水埋藏较深,无常年地表径流,为了防止降水在场地积水泡坏毛坯,设计广场地面有1.5%-2%的坡度,并在广场周围设置截水沟、水池,将积水引入水池,经沉淀后再利用,既达到排水的目的,又节约水资源。3、供电工程项目供电由富源县电网输电线路接入。经砖厂变压器变压后,供电至制砖机、水泵、照明及其他用电
8、设备用电。 4、交通道路项目东侧靠近营竹(营上竹园)公路,砖厂与该公路有约500米的简易道路相接,交通方便。(六)职工人数、工作制度 本项目计划安排工作人员72人,其中有10人住宿在厂区,其余本村村民回家食宿。本生产线全年工作时间约为300天,制砖车间两班8小时,烧成车间三班24小时。(七)平面布置本项目包括砖窑、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区等。砖窑及其作业车间布置在厂址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排开,煤矸石堆场和成品砖堆场位于厂区中部,办公生活区布置在厂区西南角。具体见附图。(八)环保措施 由于本项目新建砖窑、厂房等,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厨房隔油池、原料区挡墙及厂区围墙、原料堆场及进场道路地面硬化、加工车间围墙和
9、顶棚、雨水收集沉淀池及排水沟、洒水降尘设施、蓄水池。项目总投资1186.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3,具体见下表所示。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名称投资(万元)1旱厕、排水沟52隔油池13污水沉淀池34厂区绿化205原料区挡墙顶棚及厂区围墙156生产破碎车间大棚37粉尘和噪声防治2合计4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项目选址在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委会迤勒村山坡荒地作为建设地点,占地为原保安煤矿内场址处,原煤矿已经闭矿填平,经现场调查,目前已无原有污染问题存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
10、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交通、地理位置富源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东经1035837-1044948,北纬250238-255822之间。县境东部、东南部与贵州省的盘县、兴义市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罗平县毗邻,西部与麒麟区相连、西北部与沾益县交界,北部与宣威市相连。自古就是内地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之称,是云南东大门。富源县城距曲靖市政府驻地麒麟区63km,距省政府驻地昆明198km。国道320线(曲靖至胜镜关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北部,国道324线从南部擦边而过,胜境关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兴、富法线贯穿全境,连接2208线和南昆铁路线、国道320线
11、和324线。全县交通初步形成以铁路、国道、省道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竹园镇于1988年建乡,200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位于县城西南面,地形地貌呈“三道梁子,二条槽子”,北抵营上镇,东与罗平县富乐镇接壤,南与麒麟区东山镇相连,西与墨红镇毗邻。地处东经10412-10421、北纬2519-2527之间。镇党委、政府驻地竹园镇乍勒村,距县城47公里,全镇拥有国土面积164.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项目地理位置示意详见“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 富源县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观全境。县内海拔最高点墨红镇营盘山为
12、2748.9千米,最低点在古敢水族乡的特土峡谷,为1100千米。竹园镇境内最高海拔2330.8米,最低海拔1685米,平均海拔1773米,年均气温14.8C,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年均日照2126小时,无霜期258天。该项目所地在属于高原山地河谷地形,厂址座落在山腰地带,为原保安煤矿用地,区域地势较平坦,周围多为山体。3、河流、水系富源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盘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块择河、黄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长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内流量22.1亿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4500立方米,全县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万立方
13、米。项目附近最近的河流为东南面距离5公里的瓦窑小河,瓦窑小河由山水流淌而下汇集成河,雨季水流量大时最终流入块泽河中。块择河为南盘江三级支流,是富源县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富源县中安镇西部的支锅石,流经中安镇、大河镇和营上镇,再沿富村镇与罗平县的富乐镇交界南下,进入罗平县的老厂乡,转向东南在罗平长底乡汇入喜旧溪,再往南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汇入南盘江。块择河在富源县境内流长163.7km,集水面积1330km2,主要功能为排洪和农灌,水环境功能区划属于类水体。4、气候及气象富源县年平均气温13.8,最高年气温为14.5,最低年为13.2;一年内最高气温为7月,最低为1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
14、73.9h,最高年为2052.2h,最低年为1407.1h;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最高年为1565.2mm,最低年为847.3mm;年均相对湿度75%,3月干燥,8月湿润;年均风速3.4 m/s,风力最大为14月,月平均为4.14.9m/s,最小月为8月,月平均为2.2 m/s;年均无霜区为242天,最多年为287天,最低年为172天。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南温带季风型山区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1102毫米5、自然资源富源县全县耕地面积161.5万亩,土壤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61%,其次为黄棕壤和黄壤,占总面积的28.77%和17.78%,夹杂紫色土、
15、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矿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莹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特别是煤炭储量最大,而且煤种齐全、煤层厚、煤质优、埋藏浅、发热量高,易开采等优点,全县含煤面积8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4,地质储量141.02亿吨,探明储量64.57亿吨,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8.8亿吨,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富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现已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主体,发展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建筑建材、铸造、碳素、煤气等工业生产格局,已形成粮、烟、煤、畜、林、果六大基础产业,富源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云南省煤炭、商品猪、大河乌猪、用材林
16、、水果生产基地县、甜荞出口以及半细毛羊改良基地县。竹园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煤炭、铅、锌、铜、铁等多种矿藏资源,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6.9亿吨、工业储量12.3亿吨。全镇现正形成以煤炭初、深加工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以有机魔芋、蚕桑种植加工业为代表的种植业经济;以大河乌猪扩繁、育肥为代表的养殖业经济,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以华山松为主,伴有少数阔叶树种及灌丛等,动物种类主要为蛇类、鸟类等,人工植被主要是当地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现场调查中没有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
17、化、文物保护等):富源县全县辖10镇1乡(中安镇、后所镇、墨红镇、大河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水族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61个村委会(社区)(其中7个社区,154个村委会),自然村1782 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彝、水、回、苗、白、壮、布依等23个民族,2010年末户籍总数19.58万户,总人口78.11万人(男性40.54万人,女性37.57万人,男女性别比107.9100),其中非农业人口6.36万人,比上年增8.3%,占总人口数的8.15%;少数民族人口68516人,占总人口数的8.77%,比上年增7.0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40.28人。全县出生率为11.
18、38,死亡率5.34,人口自然增长率6.04。2010年,全力保增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11.94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21.63亿元,增长2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38亿元,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6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43亿元,增长25.6%。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5.27亿元,增长22.7%;贷款余额78.71亿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3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4266元、增长12%。单位GDP能耗
1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富源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1.69万人。有小学547所,招生1.60万人,在校生9.9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6%。有普通初中15所,初级中学招生1.65万人,在校生4.5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3%。有高级中学8所,高中招生6714人,在校生1.62万人,高中教育入学率75.38%。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850人。2009年全县财政教育支出为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九五”期间,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国民受教育年限由4.6年增到6.2年。科技兴县战略的实
20、施,使科技创新与推广日愈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九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44项,20项受到省市表彰,农村绿色证书培训4044人,大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县医院、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办医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作用,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全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3.08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6万户。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010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3.5%,“九五”时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9.5平方公里,积极治理工业污染,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取
21、得明显成效。10千伏、35千伏供电网络,使全县的乡镇及行政村通了电。全县邮电通讯实现了光缆、程控交换、国内外直拔,并开通移动电话。商贸、服务、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竹园镇属于山区,位于富源县南边,距离富源县45公里,距离曲靖市112公里。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适合种植烤烟、玉米、水稻、魔芋、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32373亩,其中人均耕地0.68亩,有林地137969亩。全镇辖11个村委会,有农户12546户,有镇村人口48088人,其中农业人口48088人,劳动力2613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226人。201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948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7元。农民收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富源县 竹园镇 创新 煤矸石 砖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