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2一、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2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3三、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6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规划目标10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2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2二、矿产资源勘查13三、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14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1一、矿产资源总量调控目标2175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3三、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24四、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划分28五、矿产资源整合区块划分30六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1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3八、新建矿山准入条件34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3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要求3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目标38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39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点工程41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2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7一、完善规划体系,发挥规划作用47二、建立规划管理制度,保障规划顺利实施47三、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新机制,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48四、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48五、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49六、加快“金土工程”建设,建立矿政管理信息系统49七、加强宣传教育,确保规划实施50第八章 附
3、 则50一、规划组成50二、规划的实施、解释及管理50三、规划的修改与调整51附表1附表7:略附表8:抚州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分区表附表9:抚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附表10:略附表11:抚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附表12:略附表13:抚州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4:抚州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5:抚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点工程规划表第一章 总 则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抚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发挥矿产资源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4、法、江西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江西省采石取土管理办法、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与改革开放30年的抚州(2008)及有关行业规划和法规,在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编制了抚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抚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全市20082015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作出的总体安排与部署,是我市矿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市人民政府依法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进行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2007年为规划基期,200
5、8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适用于抚州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一、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辖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广昌县、东乡县等十县一区,东邻福建,南接赣州市直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与吉安、宜春市相连,北临鄱阳湖与南昌、鹰潭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34711545,北纬252832275750,全市国土总面积18816.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5.09万。 辖区内主要交通有:浙赣、鹰厦、向乐铁路,沪瑞、福银高速公路及320、316、206三条国道。未来,随着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和
6、抚吉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开通,全市交通将更为便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抚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仅“十一五”初期,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62亿元上长到2007年的367.92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894.03元上长到2007年的9570.28元,相当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75%,排在全省各设市区第7位。全市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6.8:40.4:32.8调整为2007年的21.8:46.7:31.5。矿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全市已建成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建材等矿产采、选业。2007年全市开
7、发矿产达23种(含伴生矿产),年产矿石总量551.68万吨,主要矿产采、选业总产值10.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3%,工业总产值的2.19%。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基本特点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发现各种矿产50种,矿产地211处,其中探明资源储量41处,已列入“江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有26种,矿产地92处。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我市占有29种,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矿产有铀矿、硅藻土、珍珠岩、石墨、硅质石英、饰面用辉绿岩等6种。矿产资源基本特点如下:1、矿产种类较丰富,配套较齐全。具有开发优势的矿产有铀、金、银、铜、
8、铅锌、水泥用灰岩、高岭土、锂辉石、饰面用花岗岩与辉绿岩;具有潜在开发优势的矿产有石墨、硅藻土、硅质石英、珍珠岩、地热与矿泉水。2、主要矿产资源相对集中产出,有利于规划布局和规模开发。乐安公溪-崇仁相山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东乡枫林-虎圩有铜、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南城有水泥用灰岩;资溪有饰面用花岗岩;黎川有高岭土。其中东乡铜矿已成为我省铜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资源保障之一,乐安铀矿为我省重要的大型铀矿。3、有色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较大。4、矿床规模上表现为小型多,大中型少;矿产种类上表现为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5、矿石品位上表现为贫矿多,富矿少,给采选工作增加困难和成本
9、。(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概况1、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及研究工作程度不断提高全市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1:50万地质灾害调查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完成了临川、东乡、金溪、宜黄及广昌等部分地区共17个图幅的工作。2、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已全面启动全市按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开运行的原则,积极争取省地勘基金和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取得商业性矿产勘查探矿权证143处,涉及矿种有铀、金、银、铜、铅锌、铁等。通过矿产勘查工作发现并初步探明了一批矿产资源储量,为我市矿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后备资源保障。(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10、矿山企业现状: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发证矿山企业总数为459家,按规模分:大型1家,中型2家,其余为小型矿山和小矿;按矿种分:甲类矿产74个,乙类矿产385个。全市主要矿山从业人员6762人。2、矿山开发利用现状:2007年全市年开采主要固体矿石(不含铀矿)总量累计551.68万吨。其中年产原煤11.64万吨;年产钨矿石量1.32万吨;铁矿石量29.10万吨; 铜矿石量19.40万吨;铅+锌矿石量4.20万吨;金矿石量1.36万吨;萤石矿石5.02万吨;高岭土(瓷石)1.20万吨;水泥灰岩10.00万吨;饰面花岗岩1.96万立方米;饰面辉绿岩0.38万立方米;建筑石料283.1万立方米;砖瓦粘
11、土184.74万立方米;优质矿泉水0.72万吨。3、矿山“三率”指标:主要矿产开采回采率平均80%以上,其中煤86%、铁78.6%、金89.93%、铜87%、铅86.5%、钨83.67%、锂80%、萤石92.14%、高岭土(瓷石)91%、水泥灰岩80.38%、饰面花岗岩35.02%、饰面辉绿岩78.25%,其它非金属矿产92%以上。选矿回收率平均为86.16%,其中铁80%、金81.5%、铜85.56%、铅85%、钨89%、锂80%、萤石85.2%、高岭土(瓷石)90%。(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2007年全市矿山占用土地总面积为29.71平方公里,其中主要矿山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13.11平方
12、公里,废石(土)堆放面积0.86平方公里,尾砂库占地面积2.22平方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市固体废渣累计存积量2279万吨,尾砂库累计存积量991万吨,煤矸石累计存积量32.74万吨。2007年全市矿山开采造成的水土污染总面积14.27平方公里,其中地表水污染13.72平方公里,地下水污染0.01平方公里,土壤污染0.54平方公里。矿山应复垦总面积为10.13平方公里,已复垦面积3.12平方公里,占应复垦面积的31.7%。2007年全市矿山废(矸)石排放量85.65万吨,废渣年排放量38.24万吨,尾砂年排放量11.55万吨,废水年排放量192.55万吨,煤矸石年排放量1.05万吨,同时,随
13、着开发力度的加大,上述年排放量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普遍偏低,大中型矿床少,部分矿山接替资源严重缺乏(东乡枫林铜矿),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2、全市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全市小型矿山99%开发布局欠合理,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不相适应的状况依然存在。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绝大部分矿山企业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产品深加工及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严重。部分矿山企业片面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三废”治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偏低,多数闭坑矿山未进行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14、和手段。5、矿产资源执法监督与综合管理亟待加强。三、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一)矿产资源供求形势分析1、宏观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十一五”是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基础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都将产生强劲需求。未来经济建设对铁、铜、铅、钽铌、稀土、金、银、磷、水泥灰岩、耐火粘土、高岭土、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等矿产的需求增长达到8%30%之间;钨、锡、锌、钼、锑、铋及萤石、硫、玻璃用砂、饰面花岗岩等矿产的需求增长也在7.2%以上。而我市铁、铜、铅、锌、金、钨、锡、钼、稀土、铌、钽、重晶石、萤石、石墨、水泥灰岩、高岭土、钾长石、磷灰石、蛇纹岩、锂辉石、硅藻土、玻璃硅质原
15、料、饰面石材、砖瓦粘土、建筑石料、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均具有较大资源潜力。因此,增加地质勘查投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2、结构调整对矿业开发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国家鼓励开采铁、铜、铅、锌、钽、铌、金、银、高岭土(瓷石)、长石、水泥灰岩、饰面石材等矿产,鼓励和支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矿产品开发,鼓励发展集约型生产,禁止开采河道砂金、高硫高灰煤、可耕地砖瓦粘土等矿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我市优势矿产的开发将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3、科技进步对矿产品供需形势影响科技进步使矿产资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替代、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等,使一些非传
16、统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尾矿的综合回收、循环利用,使过去一些不被重视的低品位、难选冶矿产进入了开发领域,从而缓解一些急需、短缺矿种供不应求的矛盾。(二)主要矿产品产量与需求量预测2015年我市主要矿产品预测产量为:煤矿石17万吨;铁矿石46万吨;铜矿石35万吨;铅锌矿石40万吨;金矿石160万吨;萤石矿8万吨;水泥灰岩80万吨。2015主要矿产品预测需求量为:原煤300万吨;铁矿石40万吨;铜矿石35万吨;铅锌矿石40万吨;金矿石380万吨;萤石矿25万吨;水泥灰岩260万吨。(三)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重点发展建材非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支柱矿业。从开发现状和资源保证程
17、度分析。到2015年,我市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能够保证的矿种有石墨、硅藻土、饰面花岗岩、建筑用砂、粘土等非金属。能基本保证的有金、铜、铅锌、铁、重晶石、稀土、珍珠岩、高岭土、瓷石等。不能保证的矿种有钨、银、锡、铌、钽、萤石、煤等。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指导方针,加快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从本市市情、矿情出发,加强现有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加大矿业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提供资源保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矿
18、产资源开发与市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铀、铜、铅、锌、铁、金、银、锂辉石、萤石、石墨、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长石、饰面板材、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优势,加大对铀矿、铜多金属矿、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饰面板材与建筑石料、地热与矿泉水等矿产的开发力度,促进全市矿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二)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促进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巩固和加强优势矿产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
19、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统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把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四)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矿业开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五)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鼓励矿山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矿业的路子,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引导矿山企
20、业开发深加工项目,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六)坚持可操作性原则根据矿产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政策可行、方法得当、措施有效,使规划切实成为政府从事矿政管理的政策依据。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工作程度;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倡导“开源节流”,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着力发展东乡铜多金属矿、乐安相山铀矿、南城水泥灰岩、资溪饰面花岗岩、黎川高岭土五个矿业生产基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二)2008-2015年规划目标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目标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1)1:10万金
21、溪县、资溪县、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等地质灾害调查,面积8444.56平方公里;(2)1:5万东陂幅、神岗幅、新丰幅、白舍幅、头陂幅、赤水幅、驿前幅、社赓幅等8图幅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755.26平方公里;(3)1:5万金溪县幅、湖石幅、黄狮渡幅、资溪县幅、龙湖幅、资福幅、止马幅、黎川县幅、熊村幅、横村幅、陀上幅等11图幅区域性矿产调查评价和预查,面积4118.33平方公里。力争新发现矿产地15处,对工作区估算矿产资源潜力(334资源量)。国家出资重点勘查项目:乐安相山地区铀多金属矿勘查以及东乡枫林铜矿严重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等。鼓励商业性地质勘查以铀、铁、金、铜、铅、锌、玻璃硅质原料、水泥灰
22、岩、高岭土(瓷石)、萤石、长石等主要矿产为重点,提高资源的保证程度。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初步建立东乡铜多金属矿、乐安相山铀矿、南城水泥灰岩、资溪饰面花岗岩、黎川高岭土等五个矿业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市固体矿石开采总量控制在1560万吨;矿业总产值力争达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实现年均增长16%。矿业权主要投放在铀、铁、金、银、铜、铅、锌、硅藻土、石墨、萤石、水泥灰岩、高岭土(瓷石)、地热与矿泉水及重要的建材非金属矿产等方面。到2015年全市矿山数量力争控制在293个,比2007年减少40%。3、矿产资源开采综合利用与保护目标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科
23、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采回采率在2007年的基础上提高3%-5%;选矿回收率提高2%-5%,共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力争尾矿、低品位矿、难选矿有用组份综合回收技术有新的突破,加强对暂不能利用矿产的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贯彻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走“新型工业化”和“绿色矿业”之路,促进矿业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山“三废”按国家和省规定标准达标排放。 5、矿政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取得和有偿使用制度及矿产资源勘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抚州市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