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讲稿.docx
《国民经济核算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讲稿.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讲稿第一章 总论 本章课时:4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 掌握国民经济范围的定义、机构部门与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 掌握经济交易的定义及其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组成 二、主要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一国经济的范围二、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三、国民经济中的活动四、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一、国民经济
2、核算的方法和基本规则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三、课程内容安排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性质和功能(一)定义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所提供资料构成了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中心内容,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三)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要点1.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经济总体,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市场性等主要
3、特征。2.国民经济核算主要运用统计指标来描述现实经济状况。这些指标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数据体系。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系统而详细的数据信息,满足监测、分析、决策、国际比较以及数据协调等方面的广泛需要。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收入估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民收入估算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针对英国所完成的开创性工作。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以理查德.斯通1947年撰写的报告“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和计量”为基
4、础,形成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个版本,即SNA-1953。随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完成了两次系统修订,即SNA-1968版本和SNA-1993版本。(二)SNA-1993的特点和作用1.为一个国民经济总体提供全景描述。2.对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全面的指导。3.强调核算实施上的灵活性,并建议以附属账户等工具来扩展其分析功能。4.增强了国民经济核算在经济统计中的核心地位。(三)两套核算体系的并存和一体化世界各国曾并行过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system,MPS),另一个是在市场经济
5、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MPS,转向SNA。到1993年SNA发布时,SNA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一体化,MPS被基本废止。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基于MPS模式的阶段。2.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MPS和SNA两套模式并存阶段。3. 1993年起:基于SNA模式的发展阶段。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1.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2.国民经济核算在体系设计方法上借鉴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同时,国民经济核算
6、在很大程度上要利用企业微观核算资料作为基础。3.统计学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数据调查方法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一国经济的范围国民经济是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的活动组成的。(一)经济领土1.定义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领土,在确定的经济领土上,该国公民、货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不受国界的限制。2.经济领土与地理领土的关系经济领土=地理领土+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外国在本国的领土飞地(二)常住单位1.定义常住单位(resident unit,又称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
7、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的单位,称该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心。不具备上述特征的单位被称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non-resident unit)。2.理解常住单位的要点(1)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不是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2)时间的长期性(以一年作为原则性标准)在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二、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一)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1.定义机构单位(institutional unit)是指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的经济实体。2.特点(1)机构单
8、位是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单位。(2)都能够编制出一套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完整的账户。3.分类依据机构单位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可以将其归纳为不同的机构部门(institutional sector)。(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主要进行非金融活动的常住企业单位组成。其基本特征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市场性经济活动,提供各种货物和非金融性服务。(2)金融机构部门,由所有主要从事金融活动的常住单位组成。其职能主要是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在整个国民经济资金运动过程中起着中转枢纽的作用。(3)政府部门,由所有通过政治程序设立、行使政府职能的行政单位以及由政府资助的其他单位组成。政府部门的职能之一是为居民和社
9、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之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4)住户部门或称居民部门,由所有常住住户组成,还包括住户拥有的个体经营单位。其职能主要有二:一是提供各种生产要素,二是进行货物与服务消费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5)为住户服务的私人非营利机构部门,由向住户提供非市场性货物服务的常住非营利机构组成。注意,中国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尚未单独核算该机构部门。(6)国外部门,包括所有与该国常住单位发生经济往来的非常住单位。(二)基层单位与产业分类1.定义基层单位(establishment)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2.特点一般说
10、来,基层单位只是生产决策的单位,难以进行独立的财务决策。3.分类根据生产活动的同质性,即经济活动的主要产品的性质、货物和服务的用途以及生产的投入、工艺过程和技术,可以把基层单位归纳为不同的产业(industry),形成国民经济产业分类。联合国制定并推荐各国使用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ISIC),目前使用的是ISIC第三版(简称ISIC/Rev.3)。中国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建立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目前应用的是2002年修订版本(GB/T4754-2002)。三、国民经
11、济中的活动(一)国民经济活动国民经济活动可以归纳为由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生产活动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利用,将各种投入转化为各种货物与服务,同时也创造出新的价值。分配活动将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以各种收入形式分配给有关参与者。消费与积累既是货物与服务的不同使用形式,又是各单位收入的最终支出形式,其中消费是用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使用,积累则是用于增加资产的使用。(二)交易1.定义交易(transaction)是指两个机构单位之间按照相互协议而进行的活动。2.形式(1)交换:一个机构单位以某项资源来换取对方的另一种资源。交换涉及两个机构单位,同时会产生相互交换的两个“流”,而且二者是对等
12、的。(2)转移(transfer):没有对等资源流的交易。转移涉及两个机构单位,但是只有单方面的一个流发生。(3)内部交易(internal transaction):各单位内部发生的自产自用性质的经济活动。内部交易中只有一个机构单位出现,也没有可见的资源流发生。3.类别(1)货物与服务交易,通过交易实现货物服务从供应到使用的流动。(2)收入分配交易,对应着当期新创造价值的整个分配过程。(3)金融交易,表现了各单位之间的借入和贷出的资金运动。4.几点补充(1)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交易绝大部分属于货币交易,但也包括非货币交易。(2)国民经济核算应该记录非法交易、地下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等。四、经济流量与
13、经济存量(一)定义经济流量(economic flow):反映一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的总量。经济存量(economic stock):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量的总量。(二)关系期初经济存量+当期经济流量=期末经济存量(三)类型1.交易流量:各种交易中产生的各种资源流的汇总。可以区分为货物服务流量、收入分配流量和金融流量。2.其他流量:不是经济交易的结果,但却改变着经济存量。包括由经济体系之外因素引发的流量,以及由价格变化引起的持有资产损益流量。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基本规则(一)记录方法:四式记账法国民经济核算采用四式记账法,即对每一笔经济交易都
14、要在交易双方进行一次复式记录。1. 应用复式记账方法的意义(1)可以检查不同核算部分之间的一致性,以此保证整个体系的平衡核算。(2)通过复式记录,使不同核算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2.与工商会计记账法的区别(1)国民经济核算只在复式记账意义上借鉴会计的方法,而不是像会计核算那样直接采用借贷记账法。(2)和工商企业会计主要立足于交易一方进行记录不同,国民经济核算把交易双方都包括在核算框架之中,会涉及两个单位各自的复式记录。(3)对国民经济核算而言,复式记账是隐含在整个核算原理之中的方法,并不意味着要像企业会计那样,根据每一笔经济活动的发生以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分录,因为,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宏
15、观上运用统计方法搜集数据,不是建立在单项交易逐笔记录基础上的。(二)数据系统归集方法:账户和平衡表国民经济核算引入账户体系和平衡表作为数据载体和系统归集工具,二者分别体现了对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的两种不同归纳方法,本身并不存在根本差异。账户和平衡表既表现了单个机构部门内部来源与使用之间的平衡,又描述了特定经济交易上来源与使用之间的平衡;进而,相关账户及平衡表之间,通过平衡项连接起来,使得整个核算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记录时间的约定:权责发生制原因:(1)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记录时间与国民经济核算界定经济交易和其他流量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2)现实中存在着大量非货币性交易,尤其是单位内部交易,不
16、适合应用现金收付制原则。(四)估价方法的选择:以现期价格为基础对于那些产生于当期实际交换的经济活动,其货币价值就是当期的实际交换价值,其中蔚含的是当期市场价格。对于那些当期没有发生实际交换的经济活动,国民经济核算选择现期价格作为估价原则。(五)特殊处理方法:改道、分解、合并、取净值1.汇总。汇总可以是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层面的,也可以是部门层次的。2.合并。对发生在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的流量或存量进行合并。3.取净值。对一个部门在某些活动上同时存在的两种反向流量进行抵消。4.改道和分解。改道是指改变经济交易发生的实际流程,按照不同于交易实际途径的路径进行记录核算。分解是指把现实发生的单一
17、交易分解为两个及以上交易分别记录。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一)SNA-1968:五大子体系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平衡核算。(二)SNA-1993:中心账户体系+其他核算表1.中心账户体系(1)经常账户:对国民生产和收入分配过程的核算。(2)积累账户:对改变经济存量的活动(主要是投资和金融交易)的核算。(3)资产负债表:对一国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2.其他核算集中反映对外关系的国外账户、反映产业间关联的供应使用表(即投入产出表)及其他附属核算内容。(三)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基本表(1)国内生产总值表:对一时期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生产、分配和使用
18、总量的核算。具体包括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等四张表。(2)投入产出表:详细描述了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相互利用的中间产品流量,揭示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具体包括供应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等三张表。(3)资金流量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分配和资金流动。具体包括实物交易表和金融交易表等两张表。(4)国际收支表:反映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对外资产负债状况。具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5)资产负债表,是对一国和各部门经济存量的核算,一方面是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核算,另一方面是负债和资产净值的核算。
19、2.国民经济账户(1)机构部门账户:反映各机构部门的生产、收入分配及支出、投资、金融活动以及资产负债状况。(2)经济总体账户:各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汇总。(3)国外账户:立足非常住单位设置账户,反映与该国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以及所累积形成的存量。3.附属表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本章课时:8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民经济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掌握经济产出的不同类别:货物与服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核算方法及其平衡关系 掌握增加值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掌握运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二、主要内容
20、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一、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二、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三、产出及其类别四、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五、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第二节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一、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二、总产出核算三、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四、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五、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第三节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一、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二、最终消费支出核算三、资本形成核算四、支出法GDP核算表及其应用分析第四节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一、GDP的总体核算二、GDP与其他相关经济总量三、GDP核算的扩展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一
21、、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一)经济生产1.定义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是在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之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即为得到产出而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的过程。2.经济生产的边界(1)经济生产不包括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2)经济生产不包括人类其他活动(即非生产活动)。所谓非生产活动主要是指不能由他人替代完成的基本的人类活动;而那些可以由其他人或经济单位提供的活动,或者反过来说,可以提供给其他人或经济单位使用的活动,即使发生在私人空间中,也应该属于一般经济生产的范畴。(二)限制性生产观与综合生产观1.定义限制性生产观将生产的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
22、产品的活动,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物质生产概念下的产业部门是指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品贸易业。综合生产观是从有用性即效用角度入手确定生产范围,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它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因此,综合生产概念下的产业部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服务部门。2.生产观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以物质生产概念为基础,国民账户体系(SNA)则以综合生产概念为基础,故两个体系所计量的总量指标不可比。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在SNA基础上实现了全球一体化,限制性生产观已经和MPS一起成为历史概念,经济生产在综合生产观意义上得以确立。(三)
23、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1.经济生产的类型(1)市场化生产,即以有经济意义价格通过市场销售实现的生产。(2)非市场化生产,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的生产,具体包括免费或以无经济意义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产出以及生产者自产自用的产出,后者被称为为自己最终使用的生产,前者被称为其他非市场生产。2.生产核算的范围市场化生产为自己最终使用的生产其他非市场化生产货物生产所有生产,无论是否实际出售所有生产,包括用于自己消费的生产和用于自己积累的生产所有生产服务生产所有生产,其中包括对住户提供的市场化服务生产住户自有住房所提供的服务所有生产*未被核算的生产住户内部自给性服务生产(四)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1.生产核算的空间限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经济 核算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