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发展现状.docx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发展现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电视系统的发展历史1二、高清晰度电视(HDTV)31.HDTV简介32.HDTV的图像格式43.HDTV的编码算法54.HDTV发展动态与前景8三、超高清晰度电视(UHDTV)81.UHDTV简介82.UHDTV特制传感器93.UHDTV进展和展望10四、数字电视标准121.ATSC简介122.DVB简介143.ATSC与DVB的比较154.DVB、ATSC近况和前景16五、参考文献171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发展现状1090349153 张雄彬一、 电视系统的发展历史从技术的角度看,电视系统的发展历经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和数字电视(DTV)三个历史阶段,目前,第四代电视技术高清晰度电视(HDT
2、V)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使用的是模拟电视技术。图像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到接收机的复原,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模拟体制下完成的。其特点是采用时间轴取样,每帧在垂直方向取样,以幅度调制方式传送电视图像信号。为降低频带,同时避开人眼对图像重现的敏感频率,将一帧图像又分成奇、偶两场扫描。加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确定模拟电视主要技术参数时,其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缺陷,使传统的模拟电视存在易受干扰、色度畸变、亮色串扰、行串扰、行蠕动、大面积闪烁、清晰度低和临场感弱等缺点。在模拟领域,无论怎样更新、改进硬件结构,电视所应有的功能和声像质量还远没有达到,不足以使其全面地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3、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出现了数字电视接收机,从而揭开了数字电视的帷幕。数字电视(DTV)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基于DVB技术标准的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用户管理技术能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做得尽善尽美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节目选择和更好的节目质量效果,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l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数字电视技术与原有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 信号杂波比和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后是用若干位二进制的两个电平来表示,因而在连续处理过程中或在
4、传输过程中引入杂波后,其杂波幅度只要不超过某一额定电平,通过数字信号再生,都可能把它清除掉,即使某一杂波电平超过额定值,造成误码,也可以利用纠错编、解码技术把它们纠正过来。所以,在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噪比。而模拟信号在处理和传输中,每次都可能引入新的杂波,为了保证最终输出有足够的信噪比,就必须对各种处理设备提出较高信噪比的要求。模拟信号要求 S/N40dB,而数字信号只要求S/N20dB。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声逐步积累,而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新的噪声,也即信噪比基本不变。(2) 可避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而在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失真会造成图像的明显损伤。(3) 数字
5、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因数字信号只有“0”、“1”两个电平,“1”电平的幅度大小只要满足处理电路中可能识别出是“1”电平就可,大一点、小一点无关紧要。(4) 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近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例如,帧存储器可用来实现帧同步和制式转换等处理,获得各种新的电视图像特技效果。(5) 由于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6) 数字技术可实现时分多路,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利用数字电视信号中行、场消隐时间,可实现文字多工广播(Teletext)。(7) 压缩
6、后的数字电视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可进行开路广播,在设计的服务区内(地面广播),观众将以极大的概率实现“无差错接收”(发“0”收“0”,发“ 1”收“1”),收看到的电视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8) 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类型的频谱资源。以地面广播而言,数字电视可以启用模拟电视频道;禁用频道(taboo channel),而且在今后能够采用“单频率网络”(single frequency network)技术,例如1套电视节目仅占用同 1个数字电视频道而覆盖全国。此外,现有的6MHz模拟电视频道,可用于传输 1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或者 4-6套质量较高的数字常规电视节目,或者 16-24
7、套与家用 VHS录像机质量相当的数字电视节目。(9) 在同步转移模式(STM)的通信网络中,可实现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dynamic combination)。例如,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图像细节较少的时刻。这时由于压缩后的图像数据量较少,便可插入其它业务(如电视节目指南、传真、电子游戏软件等),而不必插入大量没有意义的“填充比特”。(10) 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专业应用(包括军用)以及广播应用(特别是开展各类收费业务)。(11) 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便于在各类通信信道特别是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算机网络联通。(12)
8、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电视技术(DTV)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跟进,人们对视频的各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幕要更宽、画质要更高!于是,高清晰度电视(HDTV)就孕育而生了。二、 高清晰度电视(HDTV)1. HDTV简介高清晰度电视是一种新的电视业务,国际电联作的定义:“高清晰度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目前水平和垂直清晰度是常规电视的两倍左右,配有多路环绕立体声。HDTV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
9、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由于HDTV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
10、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HDTV也是DTV标准中的一种,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DTV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是目前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的接班人。所谓的数字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二进制数字所构成的数字流来完成的。此外DTV技术还可分为LDTV(Low Definition Tele Vision)低清晰度电视,其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分辨率为340255,采用4:3的幅型比,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 Standard Definition Te
11、leVision)其图像水平清晰度为500-600线,最低为480线,分辨率为720576,采用4:3的幅型比,主要是对应现有DVD的分辨率量级。目前应用于广播级的后期制作中的视频标准主要是SDTV及HDTV。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2. HDTV的图像格式HDTV规定了视频必须至少具备720线非交错式(720p,即常说的逐行)或1080线交错式隔行(1080i,即常说的隔行)扫描(DVD标准为 480线),屏幕纵横比为16:9。音频输出为5.1声道(杜比数字格式),同时能兼容接收其它较低
12、格式的 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重放。HDTV有三种显示格式,分别是:720P(1280720,非交错式,场频为24、30或60),1080 i(19201080,交错式,场频60),1080P(19201080,非交错式,场频为24或30),不过这从根本上说也只是继承模拟视频的算法,主要是为了与原有电视视频清晰度标准对应。对于真正的HDTV而言,决定清晰度的标准只有两个:分辨率与编码算法。其中网络上流传的以720P和1080 i最为常见,而在微软WMV-HD站点上1080P的样片相对较多。美国的高清标准主要有两种格式,分别为1280720p/60和19201080i/60;欧洲倾向于1920 1
13、080i/50;其中以 720p为最高格式,需要的行频支持为45kHz,而1080i/60Hz的行频支持只需33.75kHz,1080i/50Hz的行频要求就更低了,仅为28.125kHz。在高清信号的三种格式中,1080i/50Hz及1080i/60Hz虽然在扫描线数上突破了1000线,但它们采用的都是隔行扫描模式,1080线是通过两次扫描来完成的,每场实际扫描线数只有一半即1080/2=540线。由于一幅完整的画面需要用两次扫描来显示,这种隔行扫描技术原理上的限制,在显示精细画面尤其是静止画面时仍然存在轻微的闪烁和爬行现象。但720p/60Hz不同,它采用的是逐行扫描模式,一幅完整画面一次
14、显示完成,单次扫描线数可达720线,水平扫描达到1280点;同时由于场频为60Hz,画面既稳定清晰又不闪烁。我们经常看到的HDTV分辨率是1280720和19201080,这对于如今的显示器而言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如果分辨率进一步提高,那么将很难在现有的显示器上获得更加出色的画质,因为此时的瓶颈在于显示设备。另外也可以肯定的是,对于32英寸以下的屏幕而言,19201080分辨率基本已经达到人眼对动态视频清晰度的分辨极限,也就是说再高的分辨率也只有在大屏幕显示器上才能显现出优势。3. HDTV的编码算法除了分辨率是HDTV的关键,编码算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HDTV基本可以分为MPEG2-TS、W
15、MV-HD和H.264这三种算法,不同的编码技术自然在压缩比和画质方面有着区别。相对而言,MPEG2-TS的“压缩比”较差,而WMV-HD和H.264更加先进一些。而十分容易理解的是,“压缩比”较差的编码技术对于解码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也就说在硬件设备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1)MPEG-TS主要应用于实时传送的节目,比如实时广播的电视节目。TS即是Transport Stream的缩写。它是分包发送的,每一个包长为188字节。在TS流里可以填入很多类型的数据,如视频、音频、自定义信息等。他的包的结构为,包头为4个字节,负载为184个字节。制定TS流标准的机构就规定了一些数据结构来定义。比如:
16、PSI(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表,所以解析起来就像这样: 先接收一个负载里为PAT的数据包,在整个数据包里找到一个PMT包的ID。然后再接收一个含有PMT的数据包,在这个数据包里找到有关填入数据类型的ID。之后就在接收到的TS包里找含有这个ID的负载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填入的信息。根据填入的数据类型的ID的不同,在TS流复合多种信息是可行的。关键就是找到标识的ID号。(2)WMV-HD是由软件业的巨头微软公司所创立的一种视频压缩格式。其压缩率甚至高于MPEG-2标准,同样是2小时的HDTV节目,如果使用MPEG-2最多只能压缩至30GB,而使用WMV-HD这样
17、的高压缩率编码器,在画质丝毫不降的前提下都可压缩到15GB以下。WMV-HD,基于WMV9标准,是微软开发的视频压缩技术系列中的最新版本,尽管WMV-HD是微软的独有标准,但因其在操作系统中大力支持WMV系列版本,从而在桌面系统得以迅速普及。在性能上,WMV-HD的数据压缩率与H.264一样,两者的应用领域也极其相似,因此在新一代主流视频编码标准霸主地位的争夺之中,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下一代光盘规格“HD DVD”和数字微波广播电视等领域。一般采用.wmv为后缀的HDTV文件就是采用的WMV-HD压缩的。以.wmv后缀名的文件通常包括了WMV格式编码的视频和WMA编码的
18、音频。一些采用了WMV-HD重新编码的HDTV文件,因为有着较高的压缩率,在播放时就需要非常高的CPU运算能力来进行实时解码,一般来说P4 2.0G/AMD 2000+ 以上及同级别的CPU可达到这个要求。同时,由于HDTV的数据流较大,需要足够的内存来支持,推荐在256M以上。如果你的电脑满足不了这样的配置,就可能会在播放过程中产生画面与语音不同步、画面经常停顿、爆音等现象。严重的话甚至无法顺利观看。如果这种现象不太严重,则可以通过优化系统和一些小技巧来改善。(3)H.264(ITU-T命名),或称之为MPEG-4 AVC(ISO/IEC命名),是一种由ITU-T与ISO/IEC正在联合进行
19、开发的视频编解码方案,即将成为MPEG-4标准的第10部分(ISO MPEG-4 Part 10)。关于该技术的视频编码方案,现在正式命名为ITU-T H.264或“JVT/AVC草案”。H.264/MPEG-4 AVC作为MPEG-4标准的扩展(MPEG-4 Part 10),充分利用了现有MPEG-4标准中的各个环节。H.264/MPEG-4 AVC就在现有MPEG-4 Advanced Simple Profile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的。技术上,它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并吸收了标准制定中积累的经验。与H.263 v2(H.263+)或MPEG-4简单类(Simple Profile)相比,
20、H.264在使用与上述编码方法类似的最佳编码器时,在大多数码率下最多可节省50%的码率。H.264在所有码率下都能持续提供较高的视频质量。H.264能工作在低延时模式以适应实时通信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同时又能很好地工作在没有延时限制的应用,如视频存储和以服务器为基础的视频流式应用。H.264提供包传输网中处理包丢失所需的工具,以及在易误码的无线网中处理比特误码的工具。在系统层面上,H.264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在视频编码层(Video Coding Layer, VCL)和网络提取层(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NAL)之间进行概念性分割,前者是视频内容的核心压缩内
21、容之表述,后者是通过特定类型网络进行递送的表述,这样的结构便于信息的封装和对信息进行更好的优先级控制。H.264的系统编码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H.264的系统编码框图4. HDTV发展动态与前景2001-2006 年中国高清数字电视产业处于市场的孕育期,因此产业链上终端设备市场规模占绝大部分比重。根据CMP咨询公司的统计2006年全年产业规模达到330亿元, 其中以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为主体的高清终端设备市场规模占比达到93.9,而真正的内容制作和网络传输市场仅占了1.2。预计2007-2011年,我国高清数字电视产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0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晰度 数字电视 发展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