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docx
《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1(产科门诊、病房上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I(检验科上墙)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2-II(检验科上墙)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检验科上墙)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
2、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期或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1.孕期和分娩时。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2.分娩后。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
3、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2.齐多夫定(AZT)方案: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AZT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AZT
4、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AZT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无论婴儿选择哪种抗病毒药物,都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三)孕期没有接受HIV检测,临产时才发现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1.选择人工喂养者。(1)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服用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2)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单剂量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同时服用AZT
5、4mg/kg(即混悬液0.4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或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2.选择母乳喂养者。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1)产妇:服用AZT+3TC+LPV/r或AZT+3TC+EFV(用法及剂量同上),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每天1次,至出
6、生后6周(用量同前)。(2)产妇:服用单剂量NVP 200mg,及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至分娩结束;产后继续服用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连续服用7天。婴儿: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服用NVP,每天1次,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对于产后才发现的感染产妇,产妇可暂不用抗病毒药物,婴儿采用此方案)。二、治疗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治疗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尽早开始服用AZT 300mg + 3TC 150mg,每天2次,EFV 600mg,每天1次;或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mm3时,还可以选择尽早服用AZT 300mg +3TC
7、 150mg +NVP 200mg,每天2次。(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1.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2.AZT方案: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AZT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500g且2000g,服用AZT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2次;出生体重20
8、00g,服用AZT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2次;至出生后46周。无论婴儿选择哪种抗病毒药物,都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附件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新生儿护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对家长进行喂养指导、营养咨询等、定期随访、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出生后6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集第一份血样本、制备成滤纸片干血斑(DBS)将干血斑滤纸片直接送省CDC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进行早期诊断检测(邮寄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八鸽岩路73号省CDC艾防所,王丁力收,联系电话:13007854896,邮箱
9、:gzhivpt和gz_yfmycb2008,将标本送检单电子版发到上面的两个邮箱,纸质送检表(加盖送检单位公章)随干血斑滤纸片邮寄到上面的地址。)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婴儿满三个月,再次采集血样本,送检尽快采集第二份血样本,送检 阴性反应呈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报告“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阳性”报告“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检测结果阴性”尽快再次采集血样本,送检 诊断儿童HIV感染,提供转介服务,随访并监测病情按照未感染儿童处理,继续提供儿童保健及随访服务图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及服务流程 附件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
10、流程图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7 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一、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方案(一)推荐方案。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肌内注射,连续15日;2.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二)替代方案。1.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 天;2.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双臀肌肉注射。三、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方案(一)
11、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1次注射(分两侧臀肌)。(二)脑脊液异常者。水剂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单位/公斤,肌注,连续1014天。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附件8 (妇产科门诊上墙)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图7.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及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图14附件9(卫生院和妇产科办公室上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一、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实施单位 目标人群 填 报 表 格 上报流程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
12、卫生司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整理汇总、上报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经县级、地级及省级逐级审核、逐级上报。填写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婚前保健门诊咨询检测登记。上报表格:表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婚前保健机构填写)表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登记卡(保密)婚前保健青年男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婚前保健机 构 产科门诊(孕期保健门诊)和产科病房分别填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咨询检测登记。上报表格:表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2-、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孕产期保健机构和助产机构填写)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含乡和社区)所有孕产妇 艾滋
13、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上报系列个案卡:表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登记卡(保密)表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保密)表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保密)表4-、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保密)表4-、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保密) 上报月报表:表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2-、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填报本辖区内的数据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汇总)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 心非住院分娩产妇及其分娩的婴儿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时限及要求(一)预防艾滋病、
14、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1、表1-、表1-、表1-,表2、表2-、表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于每月1日前将上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本机构填写部分)上报至本辖区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整理、汇总和逐级审核后,形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表1)及“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汇总)表”(表2),县级于每月3日之前将纸质和网络报表报送到达地级妇幼保健机构,地级于每月6日之前将纸质和网络报表报送到达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于每月8日前将汇总数据报省卫生厅妇社处,15日前将纸质和网络报表前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
15、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系列个案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表3)应于获得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确认试验阳性结果后5日内填报。对既往已确认感染者,本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中了解其感染状态后5日内填报。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表3)应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出现妊娠结局或产褥期(分娩至42日)后5日内填报。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3)应分别于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满1、3、6、9、12、18个月后5日内填报。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表4I)应于孕产妇诊断为梅毒感染后5日内填报。梅毒感染孕产妇及
16、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4II)应于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死亡、诊断先天梅毒感染或排除梅毒感染后5日内填报。如梅毒感染孕产妇自然流产、人工终止妊娠、死亡或确定失访,或者所生儿童满18月龄后确定失访,应在其后5日内填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或)卫生行政部门应于各类个案登记卡填报后3日内,完成纸质审核上报和网络代报、审核。地级妇幼保健机构和(或)卫生行政部门在随后的5日内完成纸质审核上报和网络审核上报。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在随后的7日内完成纸质审核上报和网络审核上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乡级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相关的原始登记、月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留存备案。三、预防艾
17、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表1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由妇幼保健机构汇总)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 年 月编号项 目人数指标说明1.婚前保健接受婚前保健人数男由表1汇总获得。2.女3.接受艾滋病咨询人数男4.女5.接受HIV抗体检测人数男6.女7.HIV抗体阳性人数男8.女9.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由表1汇总获得。10.接受艾滋病咨询孕妇数11.接受HIV抗体检测孕妇数12.HIV抗体阳性孕妇数13.住院分娩住院分娩产妇数14.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15.孕期接受HIV抗体检测产妇数16.仅产时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17.仅产时接受HIV抗体检测产妇数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服务 流程图 附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3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