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相关知识.docx
《手机媒体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媒体相关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机媒体、手机广播、等手机媒体的问世,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多种宽带无线技术并存将是必由之路,无线通信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无处不在的最佳服务。报刊广电媒体纷纷抢占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手机媒体作为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产物,由于其具有便携性、即时性的优势,集个性化和互动化于一身,成为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甚至有人称其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定义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 特点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
2、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手机媒体作为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手机媒体还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传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 发展中国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影响力赶超广电媒体。从2000年到2006年10月底,固定电话用户由1.45亿户增加到3.71亿户,年均增长21%;用户由8500万户增加到4.49亿户,年均增长40%,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用户由3370万户增加到1.31亿户,年均增长32%,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的和
3、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中国4.49亿手机用户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量总和9660万份的4倍,相当于同期全国上网电脑总数的3倍多,和全国电视拥有户数基本持平。 手机媒体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开通短信()服务,这种原本为客户节约开支的文本业务,却成为移动公司的最快经济增长点,全国短信发送总条数由2001年的一八9亿条到2005年的2600亿条以上,创下200多亿的市场份额,手机短信不仅创造了让人震撼的“”,也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随着短信增长的趋缓,一种新的增值业务“彩信”(MMS)震撼登场,它是在的支持下,以WAP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4、、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例如、等。随后又有一种手机铃声定制业务“”(炫铃)风靡起来了。 2004年2月24日,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借助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从2004年起,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一八日,推出全国第一家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了手机与报纸联姻的序幕。2004年11月,作家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 距离正式上线,引发的讨论热潮。 2005年3月,北京首部用制作的专门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在北京开机。2005年9
5、月,中央电台与联通和闪易合作,在CD做上开通“”。2006年11月7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开通“新华手机报”。拇指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为全国手机用户带来全新读报体验,用户可以收看。“新华手机报”第一时间播报新华网发布的重要即时新闻,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每天5分钟,即可概览天下风云。 相关图片 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形势,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将是超过、和手机拥有量之和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移动的数据用户人数在2005年增加了32%。随着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处于流动状态中的人口将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达到20亿人。 总之,手机媒体作为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等多媒体信
6、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将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突破性创新,手机比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携,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 重构手机媒介对新闻传播方式的重构 第一,消除了时空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性。 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同时手机是一种随身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新闻信息。与需要在客厅、卧室、办公室或者汽车等固定地点接收信息的其他媒体相比,其新闻发布与新闻接收之间的时间之差更小,基本做到即时发布
7、、即时接收。在空间上,由于移动通讯网实现全球覆盖和全球,手机媒体彻底打破媒介和疆域性,让地球上的距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减小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手机用户愿意,都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超越空间的沟通。 手机媒体第二,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隔断,实现了媒介大融合,使新闻传播走向全媒介化。 手机是数字化多媒体终端,既接收音频、视频,又接收图文、数据。这一卓越的物理性能赋予了手机强大的媒介融合能力。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人们可以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的任何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来开展新闻传播活动,可以采用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播客等不同的形态实现新闻传播的意图,满足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机 媒体 相关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