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 蒙牛致癌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调查 蒙牛致癌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蒙牛“致癌门”事件新闻调查小组(一)事件介绍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12月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对此,12月25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
2、18个项目。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曝光之后的第三天,蒙牛乳业前日回应表示,事件原因已经查明,是奶牛食用霉变饲料引发的。蒙牛眉山的奶源构成是怎样的?蒙牛军并未向记者介绍。他只是表示,蒙牛整个奶源供给的构成是80%来自牧场,20%来自农户奶站。公
3、开资料显示,眉山基地是蒙牛的第24个基地,也是蒙牛在西南地区的首个生产基地,设计日处理鲜奶800吨。(二)蒙牛的态度(1)及时道歉:对于“致癌门”的出现,2011年12月25日凌晨一点,蒙牛在官网发表了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第一时间向全国消费者做出了郑重道歉,并表示公司立即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随后,蒙牛在12月25日晚九点半再次发表关于蒙牛眉山工厂抽检情况的进一步说明,除再向消费者道歉之外,再次保证,市场上销售的蒙牛所有产品均为合格产品。2011年12月25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
4、没销售出去;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2011年12月25日晚21时30分,蒙牛乳业对此事件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2)彻查原因: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是当地奶牛饲料因天气潮湿发生霉变,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超标。该负责人称,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在前期的原奶检验上出现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毒素未能检出,而长期以来公司一直在查验该指标。“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这次确实是在最初原奶质检上的疏忽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其表示,“在19日这一问题被查出后,蒙牛在全国的
5、工厂已经实行自查,没有查出类似问题。”(3)解释疑问:另一矛盾在于,卢建军先前曾表示,国家质检中心在10月5日入厂抽检,该批次产品仍处于保温期工艺流程中,产品下线不是马上入库,而需要经历7-14天的保温期这道工艺。但国家质检总局表示,质检中心是在蒙牛眉山公司的成品库中抽取液体乳样品进行检测。这意味着产品已入库。一位蒙牛眉山离职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成品库中并没有工艺程序,只需等待最终检测结果。“成品库是常温库房,没有保温工艺。”28日,又有消费者已购买到蒙牛10月18日生产的产品,证明其已流入市场。不过,卢建军解释,18日会生产很多批次的产品,而产生问题的产品只有一个批次。至于为何时隔两个多
6、月才对外告知此事,蒙牛副总裁卢建军认为,如果企业自身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对外披露。那么,蒙牛是否应该承担相当责任?卢建军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只是表示,“蒙牛将会在内部控制中尽早发现问题,在工作中也会更加认真”。蒙牛集团为消除消费者内心的不安以及市场产品的消极反应,蒙牛邀请了营养与食品专家、质检总局等就针对黄曲霉素进行了解释,以下是从蒙牛官网的截图: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指出,蒙牛对外所说的“由于眉山工厂原奶质检员在前期的原奶检验上出现失误,导致这一批次原奶中超标的黄曲霉毒素未能检出”太过牵强。“原奶质检员的工作应该是最为严谨的,出现这个问题,一个疏忽就能够解释吗?”王丁棉说
7、,“以前蒙牛的广告宣称奶制品有层层检验关,原奶质检员出现疏忽,难道其他检验关也出现疏忽了?”对于以上质疑,有记者曾多次联系蒙牛多位副总裁,对方未接听电话、回复短信。(三)致癌物质介绍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卫生部官网一份有关食物中毒的说明文件指出,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致癌性很强,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微克/公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说,谷物很容易出现黄曲霉素污染,尤其是玉米和花生。就毒性来看,黄曲霉素的危害要比三聚氰胺严重。(
8、四)媒体反应媒体的主流反应:光靠道歉远远不够,仅仅表态“把好质量关”,也有事后诸葛之嫌,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焦虑与疑惧。1,牛奶致癌物超标,蒙牛道歉难言郑重在“情况说明”中,蒙牛称“将认真吸取这一事件的重大教训,诚恳地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的各项质量和检测标准,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切实把好质量关”。然而,类似的话,三聚氰胺事件后说过,特仑苏事件后也说过。如果真的“认真吸取”、“严格执行”,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不应产生。和前几次比,此次蒙牛只隔一天便刊出“情况说明”,显然在危机公关方面,他们还是下了工夫。另一家企业至今没有表态。然而,公众要的不是道歉,也不是公
9、关,他们要的是喝上放心奶。2,丑闻频现,蒙牛检出致癌物仅靠道歉还不够众所周知,这不是蒙牛公司第一次道歉,比如,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之后,蒙牛集团营销总裁赵远花公开向消费者致歉,并现场潸然泪下,态度不可谓不真诚,但为何仍然出现问题产品?如果第一次出现问题产品就真正痛定思痛,刮骨疗伤,何以有此后的问题频出?如果彻底梳理内部机制,避免内部管理出现瑕疵,并提高预警水平,也许就不会有这次的超标事件了。据不完全统计,蒙牛公司已经遭遇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特仑苏事件、2011年的小学生饮用蒙牛纯牛奶集体中毒事件,以及如今的超标风波。一次次地摔跟头,一次次地被质疑,又一次次地道歉,仿佛陷
10、入了知错就改、改了再犯的怪圈。3,食品安全不容小视 蒙牛犯错须重罚传闻说蒙牛销往香港的产品质量要高于内地,只是传闻而已,无法确证。但最近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合格率99.78%。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质量标准、企业的执行能力和政府的监管机制,还是可行的。那为什么,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频频曝出,而类似的蒙牛企业们又总是能死而复生呢?只有一个答案:食品企业犯错的代价太低了。4,蒙牛问题奶应接受第三方监督力量彻查当下消费者最关心的恐怕不是蒙牛方面的道歉态度如何真诚,而最关心的是是否有含黄曲霉
11、素超标的牛奶流入到了社会上,这才是问题所在,而现在仅仅是蒙牛单方面的宣布没有流出,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和证实,消费者的心还是惴惴不安。因此在当下,蒙牛应该在第三方监督力量介入的情况下,彻底的检查这个批次的牛奶以及当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奶制品中是否有类似情况,然后发布一个有第三方证实的有可信度的声明,确保市场上销售的蒙牛奶制品没有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5,监管部门刻意纵容所致蒙牛之所以屡次出事,在很大程度上恰是监管部门刻意纵容所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众多奶企都在“保护民族企业”的名义下,躲过了惩罚。特仑苏涉嫌虚假宣传,也不见蒙牛受到什么问责。包括这次,也未见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惩罚。监管不下狠劲,蒙牛不
12、长记性。刻意袒护奶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相关行业的正常发展。要想拯救国内奶制品行业,不仅要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开始,更要从加强行业监管入手。否则等待这个行业的将会是更大的危机。(五)各方说法一、专家说法:奶源问题: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并未触及根本。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乳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奶源。没有大规模集约化的养殖,很难保证规范养殖与奶源品质。“奶源是制约中国乳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是监管部门做了什么?奶农的利益受到损失就补偿几百块钱。”雷永军表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更为夸张的是头痛医脚。“问题的根本在于奶源
13、,而监管部门却在生产厂方面进行了诸多规定。”中国乳业标准缺失:魏荣禄也指出,目前中国乳业仍然是“标准缺失”。乳业安全需要三个标准。一是原辅材料标准。在各种添加剂方面有明确的标准。二是生产工艺流程标准。规定了各种流程工艺和杀菌温度等。三是产品标准。前两个标准比第三个标准更为重要。董金狮认为,本次蒙牛等产品再陷“致癌门”,整个行业应吸取上次三聚氰胺事件教训,及时完善相关措施以免再次陷入行业危机。首先,应该对蒙牛未抽检的其他批次乳品进行检测,不能由公司自己直接声称其他产品均为合格,同时,无法排除其他乳企产品安全,故所有乳企应进行普查。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也向早报记者表示,蒙牛
14、事件说明其把关不严,“首先第一责任应该是企业,承担更大的责任。”陈连芳认为,消费者对于此事会很快遗忘,对蒙牛不会有太大影响,对行业冲击也不会很大。但前提是要企业能承担责任,并在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众不必恐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院士:蒙牛此次的黄曲霉素超标确实是一次食品安全事件,但公众没必要惊慌,因为大家不会天天吃到含黄曲霉素的食品。超标的食品还要看超过多少量和吃多长时间,短期食用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目前我们国家对食品监管的力度是全世界空前的。蒙牛此次的黄曲霉素超标问题,确实是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第一,超标的物质是明确的可致癌的物质,第二,超标的量比较大,所以
15、,假如天天喝这样的牛奶,肯定有比较高的健康风险。但对于此次事件,公众没有必要惊慌,因为大家不会天天吃到含黄曲霉素的食品。.蒙牛事件非行业普遍现象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表示,牛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虽然以前也发生过,但不能就此说这是行业里的普遍现象,这一事件在整个乳业中发生的概率并不高。只要企业控制严格,这个问题就可以避免。他介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牛奶和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设下限量标准,所以是生产原材料样品和成品的必检项目。“饲料新鲜度的把控及企业的原奶自检,这两个问题把握好,黄曲霉毒素M1超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王丁棉说。二、供应商说法: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昨日称,现代牧业在四川眉
16、山的奶场的确有供应奶源给蒙牛,“现在我们每天供给蒙牛大约80吨到90吨原奶。”但她强调,现代牧业的奶一般用作高端产品系列,而今次出事的纯牛奶为低端产品系列。高丽娜又称,现代牧业的奶出厂前,全部有自行检验,包括针对黄曲霉素的检验,至今未发现超标等情况。蒙牛出事后,高丽娜透露,眉山质监局的人员曾在周一来厂房调查,未有发现问题。三、质检总局说法: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密切关注、坚持加强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乳制品,必须责令企业立即召回并全部销毁,依法严格处理。同时,质检总局还要求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加强原料乳监控,对原料乳必须检测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严格生产加工各
17、环节质量管理,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尚未接到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的新的报告。四:超市说法:北京多家超市的蒙牛产品销售如常,蒙牛纯牛奶等系列产品仍有售,家乐福负责人说,眉山的问题产品目前没波及到北京,销量是否有变化暂时看不出来。一些超市表示,会考虑让蒙牛出示一些最新的产品检测报告来证明产品的安全,但目前没接到任何官方和公司总部的通知,暂时不会对蒙牛产品下架。(六)新闻受众态度1,受众态度分析关于牛奶致癌物超标,蒙牛道歉难言“郑重”的调查报告分析针对新闻新秦调查网在2011年12月26日从“蒙牛纯牛奶检出强致癌物,你还敢喝吗?”“蒙牛已在声明中致歉,你还会信任蒙
18、牛吗?”等几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对998位受访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受访者年龄,性别等比例基本与互联网人群分布相同。(1)蒙牛纯牛奶检出强致癌物,你还敢喝吗18.14%的受访者认为“敢喝,这只是蒙牛生产中的一次意外事故”,其中20岁以下、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55.51%的受访者认为“不敢再喝,不知道以前喝的牛奶是否也含有致癌物”,其中20岁以下、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26.35%的受访者认为“不得不喝,有更好的国产奶吗?”其中50岁以上、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2)蒙牛已在声明中致歉,你还会信任蒙牛吗20.54%的受访者认为“会信任,蒙牛敢于认错且知错就改”,其中20岁以下、
19、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46.19%的受访者认为“不会信任,如果国家质监总局没有查出来,这批牛奶就会上市坑害百姓”,其中35-39岁、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33.27%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看后续处理情况”,其中30-34岁、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3)您如何看到国产“毒牛奶”频发的事件25.5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监管不严,存在疏忽”,其中45-49岁、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27.3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过度追求利润导致”,其中20-24岁、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29.56%的受访者认为“惩罚不力导致一犯再犯”,其中50岁以上、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17.5
20、4%的受访者认为“其它原因”,其中20岁以下、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2,受众态度分析(1)信任危机中国乳业与消费者渐行渐远一直宣传企业定位于“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的蒙牛,却在2011年12月24日的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公告中,被爆出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日期为2011年10月18日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而在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蒙牛解释道:我们销售到香港的产品,其质量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同一厂家,不同标准,更是令国人
21、一片哗然!而一直宣传质量方针是“好牛好奶、滴滴精彩、天天新鲜、人人信赖的光明乳业,继11年8月被爆出鲜奶瓶中喝出蛆虫的新闻后,12月29日又被爆出山东青岛刘姓消费者买了在保质期内却变臭的光明酸奶,而厂家却表示,变质有一定几率,很正常!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各大乳业巨头宣布,2012年一月一日起,部分乳制品开始涨价,从宣布的品种来看,主要为目前受众面最广的袋装奶,以及入户鲜奶和酸奶。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精彩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总利润=单位产品价格*销量成本,消费者知道,这是企业把由于诚信缺失信任危机而造成的销量下降,和因为各种产品质量事故而带来的额外的公关成本统统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通过提价来试图
22、实现保证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只是在这样一场又有健康风险,又要多花钱的游戏中,中国消费者真的承担不起;既然国产乳制品并不是唯一的乳制品供应商,消费者对于中国乳业的信任快到崩溃边缘,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无奈之举就是多花钱、买放心,慢慢放弃中国乳业,转向国外厂商的柜台。婴儿奶粉的半壁江山已经沦陷了,消费者看不到其它产品的前景如何。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人们常说“严是爱,宽是害,严整治家家兴旺”。治家如此,治理企业,治理行业更是如此。乳制品新国标的“世界最差”称号,深层次里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社会与消费者不信任情绪,和由此可能引发的产业危机。究竟应该如何扶植民族产业,帮助国内企
23、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国家主管部门是到时候来清醒反思,采取行动了,不要让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任到崩溃的边缘,让消费者放弃信任。(2)态度消极消费者还有多少宽容可以付出很早就有人无奈地表示,“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科学扫盲”。果然。“黄曲霉毒素M1”这种普通人可能闻所未闻的词汇,就又是以这种令人难过的方式走入了百姓的视野。三鹿事件的爆发,使国内乳制品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其造成的创伤至今尚未完全平复。而随后接二连三发生的“特仑苏OMP”、“性早熟”、“中国乳业标准被大企业绑架”等事件,更是令国产乳制品广受质疑。而此次蒙牛“致癌门”无疑会雪上加霜,不仅会给涉事企业带来新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对整个
24、乳制品行业乃至食品行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消费者万幸这批不合格的蒙牛奶粉还没有销售,否则,不知道会有多少消费者将稀里糊涂被戕害而不自知!可是,有一些消费者问题却还是不得不问: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到底是从何而来?到底是哪个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此次问题是由质检部门发现的,蒙牛自身的检测为何形同虚设?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解答,消费者就有理由怀疑蒙牛道歉的诚意和把好质量关的决心。 中国有句古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本以为一而再、再而三出现严重问题之后,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都能痛定思痛、浴火重生,把质量和诚信放在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予以重视。可万万没有想到,在相关企业信誓旦旦的“保证”和“承诺”声中,“黄
25、曲霉毒素M1”这种神秘的物质却无情地跳出来给了消费者当头一棒。消费国产乳制品,竟然成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大冒险”。消费者在承受了一次次的伤害后,还有多少宽容可以付出? 要想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问责制度。蒙牛“致癌门”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只有依靠严格的法律制度,让违规者付出最沉重的代价,才是对老百姓最好的保护、才是对行业最好的呵护。(七)影响,官网被黑,不满情绪居高不下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近日蒙牛乳业深陷毒奶门事件,引发网民强烈反应,12月28日晚间又爆出蒙牛官方网站被黑事件,让蒙牛致癌事件再度升级。被黑的蒙
26、牛官网底色全黑,页面有十四行字,其中十三行字颜色为白色,内容为谴责蒙牛乳业不负责任,最后一行为红色,内容是来自愤怒的SIT小组(Simple International Infosec Team)原SST小组(Simple Safety Team)。网页显示,“我们是一家人,你却自己坑害自己家人。你有良心吗?”甚至还留有“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这样强烈的字眼。截至2011年12月29日,蒙牛乳业官网仍未恢复正常。 ,股票暴跌,殃及A股同类上市公司蒙牛乳业今早开盘后跳空低开23.95%,跌破牛熊线,盘中低见19.46元,创27个月新低。蒙牛事件殃及A股(人民币普通股票)食品饮料板块 昨日跌幅居首位
27、,由于圣诞休市,虽然蒙牛乳业(02319.HK)旗下产品被检测出致癌物事件尚未影响到其股价,但已波及到A股同类上市公司。伊利股份(600887.SH)昨日收盘跌幅已超过5%。据国家质检总局24日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近期对液体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该批次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140%。该事件一出,昨日A股食品饮料板块也成为当日跌幅最大板块。据资讯统计,以证监会行业分类,食品饮料行业昨日跌幅2.31%,而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食品饮料行业跌幅达2.44%。其中,伊利股份受到影响最大,当日盘中最大跌幅达8.1
28、3%,并最终以5.36%的跌幅收盘。而光明乳业(600597.SH)仅有微幅下跌,三元股份(600429.SH)则收涨0.75%。,同行“兄弟”诡异涨价,消费者欲放弃牛奶选豆浆蒙牛同行“兄弟“趁势调价迎接春运,乳制品迎来了集体涨价潮。早在去年底蒙牛“致癌”事件尚未落脚时,有媒体报道了三元、伊利部分乳制品计划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涨价的消息,涨价幅度为每箱1-2元。随后,北京华堂超市相关负责人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证实,已经接到了三元和蒙牛涨价的书面通知和伊利的口头涨价通知。据该负责人介绍,蒙牛特朱古力牛奶(243毫升)原售价3.4元涨至4.2元;蒙牛未来星(190毫升)原售价3.3元涨至3.55元
29、。不仅是华堂,北京各大超市都在近期接到了乳企的涨价通知,且北京华堂超市已经从2011年12月30日起就开始了调价。据悉,多家奶企明年欲提价的消息发布后,很多网友都抱以不理解、甚至愤怒的态度。有网友直言道:“这些乳企不知道抓质量,就只知道提价。”也有网友表示:“现在什么都涨价,本来牛奶提出涨价,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价格涨上去了,质量却没有进步,这些奶企拿什么良心对得起国民?” 据了解,受到近年来牛奶安全事件频发和价格上涨的影响,不少市民选择以豆浆代替牛奶。网络上一项调查表明,在早餐的选择中,47%的人选择豆浆,26%选择牛奶,剩下的则选择粥。 ,蒙牛销量下滑三四成 从事件发生后,蒙牛牛奶
30、销量下滑30%左右。来自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的数据显示,蒙牛牛奶在京销量平均下滑了三至四成,更有一些超市店内蒙牛纯牛奶销量减少达50%左右。 一些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蒙牛牛奶致癌门事件影响很大,我们已经决定暂时减少对蒙牛纯牛奶的采购,需要时甚至会暂停采购。”据介绍,在北京,“致癌门”事件发生后,多家连锁超市已经收到蒙牛方面发的函,蒙牛强调称“北京市场从未销售眉山工厂任何产品”,并且希望超市作为蒙牛的零售商伙伴,“配合蒙牛集团做好与消费者的沟通工作,确保蒙牛产品的正常销售。” 据该负责人介绍,虽然超市蒙牛系列产品销量下滑,但在售的部分产品还在酝酿涨价。超市已经收到蒙牛方面的调价通知单,从近日开
31、始,蒙牛系列牛奶开始调价,涨幅从0.2至0.8元不等。(八)新闻观察食品企业犯错的代价太低:传闻说蒙牛销往香港的产品质量要高于内地,只是传闻而已,无法确证。但最近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合格率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合格率99.78%。由此可见,我国的食品质量标准、企业的执行能力和政府的监管机制,还是可行的。那为什么,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总是频频曝出,而类似的蒙牛企业们又总是能死而复生呢?只有一个答案:食品企业犯错的代价太低了。2004年,韩国曝出“垃圾饺子”风波,一名企业负责人自杀谢罪,该国法律规定,造毒食品10年内
32、禁止营业;而在巴西,食品企业如果是重犯,案件直接进入司法程序,企业负责人将以食品造假罪起诉。在大多数国家,食品企业如果曝出质量安全问题,这家企业基本上死定了。鲜奶供应源难以负荷乳制品飞速的发展步伐: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与信任危机大多与奶源供应如影随形,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类丑闻,公众有理由怀疑,是否因为奶源供应的严重不足,导致了旨在跑马圈地的乳制品行业泥沙俱下?“蒙牛速度”只是国内乳制品行业急剧扩张的一个缩影,正本清源构建奶源防火墙是解决后患的当务之急。源头失守意味着满盘皆输。飞速发展的乳制品企业,请停一停急剧扩张的脚步,等一等气喘吁吁的奶源供应。蒙牛问题奶应接受第三方监督力量彻查:当下消费者最关心的
33、恐怕不是蒙牛方面的道歉态度如何真诚,而最关心的是是否有含黄曲霉素超标的牛奶流入到了社会上,这才是问题所在,而现在仅仅是蒙牛单方面的宣布没有流出,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和证实,消费者的心还是惴惴不安。因此在当下,蒙牛应该在第三方监督力量介入的情况下,彻底的检查这个批次的牛奶以及当前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奶制品中是否有类似情况,然后发布一个有第三方证实的有可信度的声明,确保市场上销售的蒙牛奶制品没有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同时蒙牛也必须加强对分厂的质量安全管理,防止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在国产乳制品声誉不佳的现实面前,高端消费者已经用自己的脚投票了,洋奶粉虽然价格高高在上,但是还是在中国热销,甚至香港澳门地区的洋
34、奶粉专卖店都不得不实行限购政策,这说明高端品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普遍不信任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九)建议:()蒙牛方面:蒙牛被查出黄曲霉毒素,问题关键还在于内控环节。乳制品行业所用饲料,也都需要经过严格检测。内控不严,实际上也是近年来乳制品屡次出现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企业建有完善的内控机制,就会在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前期的风险评估中,有效识别和控制这些将来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的因素,严格把好材料关,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风险的发生。以下是对蒙牛的几点建议:1、自检信息要公开2、质检总局应该及时公布质检信息3、把问题牛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4、对消费者的“新”承诺,
35、以实际行动表明“打假”的决心和取信消费者。()政府机关方面: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完善监管机制、落实监管部门责任、提高监测检验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政策和机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严格市场准入,确保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达标。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消费者方面:1、实际上,羊奶的营养价值更高,而羊奶还处于小规模的使用状态,可能其质量更可靠,一些条件具备并且有较大奶制品需求的人可以选择羊奶作为替代品。2、若是经济条件具备,一些国际品牌的乳制品也可以考虑,毕竟发达国家对于食品的检测力度和要求要严格得多,只要是被允许出售的,基本都是有品质保证的,可以列为选择考虑的目标。3.消费者应该加强购买安全产品的意识。(十)调查体会:1. 安全第一,细节决定成败;2. 企业要有行业自律精神,完善内控机制;3. 政府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4. 大众媒体要遵循新闻事业真实性的工作原则,正确引导舆论方向;5. 政府和大众媒体大力宣传相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增强消费者的相关知识;6.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以人为本,核心是从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出发;7. 事件发生后,及时的公关处理是一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关键是保障产品的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