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全套教学课件.ppt
《教育研究方法全套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全套教学课件.ppt(2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研究方法,福建教育学院 黄洪霖,评价方法,出勤:10平时作业:20期末考核:70,本门课的结构与安排:,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二、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选题、文献检索、理论构思与假设、研究的设计)三、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四、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1、教师做研究没有用,反而影响教育教学。2、研究高深莫测,只有高校教师、专业研究人员才能做研究,中小学教师无法做研究。3、作研究不就是写文章嘛!4、研究要解决宏大的问题,但是我们每天碰到的都是日常现
2、象和问题,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第一讲 关于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一、什么是教育研究?(概念与特点)二、谁来研究?(研究主体)三、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四、教育研究有什么用?(意义和价值)五、教育有哪些方法?(研究方法类型)六、教育研究要遵循什么原则?,一、教育研究,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导致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教育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消息报道有区别。经验中含有规律,经验经过反复筛选可以找到本
3、质的规律性东西。但仅凭经验,不仅花的时间长,而且有时费了很大周折仍不能发现规律。,教育研究也不同于权威专断。苍蝇有几条腿?,从广义上讲,对教育现象的任何研究和探索都可以看作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的特点,1.教育现象的复杂性 社会、社区、家庭、学生 2.教育研究对象的异质性 学生、教师3.教育研究过程的弱控制性 4.教育现象的不可逆性5.成果的概括性较低,教育研究的特点(裴娣娜),一般特点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4、;创造性。,教育研究的特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周期长(美国的八年研究);针对性、实践性;实践工作者参与。,教育研究的困难,1人的特殊性(对象的主体意识)人性的认识2研究的干扰性(研究者的干扰)3教育现象的复杂性(社会、心理、历史、文化和其他)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伦理、政治)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也是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情感影响),教育研究的要素,研究主体谁研究研究客体研究谁研究问题研究什么研究目的为什么研究研究方法怎么研究研究条件有哪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文献综述选择研究方法选择被试制定研究方案方案实施、收集和整理资料计算、分析整理撰写科研报告,二、教育研究主体,教育
5、专业研究者?教育工作者非教育专业工作者教师即研究者。,三、研究的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四、教育研究的价值,一、增加教育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丰富其实就是一个教育研究发展的过程) 整个科学无非是对整个日常思考的提炼。研究得越深,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待知道的就越多。 爱因斯坦 二、研究的理论功能:建构与检验 三、研究的个体发展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四、研究的教育改进功能 (一)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二)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三)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味,形成学校特色(四)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五、教育研究方法,什么是方法?
6、“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的天志 “方法”一词,古代量度方形的方法称之为方法,量度圆形的方法称之为圆法 ,后合称方法。“方法”一开始就是一种规范,它自身就具有一定的规范,是用来规范人的活动的。方法:是作为一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方法的体系。,例如:某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研究没有好与坏之分,但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前科学研究:不喜欢课或上课老师科学研究:采用ABAB观察法:不听课原因 A:老师不关注(不愿意听课) B:老师关注(愿意听课了) A:老师又不注
7、意(不听课了) B:老师注意(又开始愿意听课了) 结论:学生听课与老师对其注意有关,1、教育研究的分类,四种研究水平直觉观察水平:发生了什么?探索原因水平:为什么发生?迁移推广水平:在其它情境是否发生?理论研究水平: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有哪些?,描述层次-解释层次-概括层次-理论层次层次1主要问题: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过去曾发生了什么?层次2主要问题: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层次3主要问题:这种现象在其它情景中也会发生吗?层次4主要问题:有什么普遍规律在起作用,2、从研究目的看教育研究的类型,教育基础研究在于增加教育理论的知识含量,注重教育内在规律的探讨,注重现象之间因果关系
8、的研究。教育应用研究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如教育政策分析等,注重对策性研究,是时下教育研究的重点。教育发展研究是对教育某个教育事件发展的过程,起点、线索、现状作梳理的过程。教育预测研究在于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研究又称为相关研究,在于基于现实中的现象分析应然的可能。教育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基础研究:也谈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 权力理解的中西检视及教育学价值 也谈教育管理学科体系问题应用研究:教育收费困境:概念与政策的解读 教师专业化取向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知识
9、体系研究预测研究:信息化教育行政研究 教育督导法律实体化研究 公民社会理念下的校长权力与学校治理发展研究:教师流动研究:历史、现实与趋向评价研究:对新课程改革成效的评价 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研究类型举例,3、从研究主体看,专业化的研究和非专业化的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专业化研究;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研究非专业化的研究;教育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以项目为中心聚集教育理论、教育行政、教育实践研究者。,案例一,一名高中一年级的15岁女孩王小平,在全班成绩第一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退学,自定课题,潜心研究教育学、成功学。她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论坛,给专家做关于“大成教育”的学术报告,引起
10、轰动;18岁,在高校主讲“大成教育系列讲座”,精彩的演讲和机智的答问,赢得阵阵掌声,被多家媒体报道。同年,在报纸开设“大成学趣谈”专栏;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妙超越美国成功学,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独立写出本领恐怖。,案例二,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之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如果今天的学校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分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韩寒三重门,通常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一)教
11、育事实研究与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主要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又称为基础理论研究或学术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增进人类知识。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应用研究就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应用研究关心的是解决具体问题,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具体化、操作化。,(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量的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
12、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定量研究通常包含一个较为严格的事先设计;通过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来收集资料;主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的呈现通常简单明了。定性研究(或质的研究)通常是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与研究类型,34,教育研究的分类:教育研究的多样化类型 把握教育研究的类型特质能让我们明确将来可以采用何种研究活动,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13、把握教育研究类型的关键是抓住分类标准: 1.按照“研究目的”分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2.按照“研究范式”分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3.按照“研究范围”分类: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4.按照“研究情境”分类: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实验室研究;5.按照“结果特点”分类:描述性研究、探索性研究6.按照“时间序列”分类:历史研究、现实研究、未来研究 说明:(1)尚有其他分类标准;(2)分类标准可以交叉。,六、教育研究要遵循的原则,坚持: 忠于真理(追求、维护、发展)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学风严谨(术语、逻辑、结构、方法、数据、证据、表达、文献) 谦虚谨慎 勤奋扎实 团结协作避免: 功
14、利主义 剽窃(中抄与洋抄) 作假 粗制乱造 徒具虚名,(一)争得研究对象同意 1. 说明意图 2.学生 3.家长与监护人 4.事后解释 5.学生与家长权利 (二)保护研究对象 1.保证研究对象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 2.有必要的补救措施,(三)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 1.研究对象有匿名权(过程结果) 2. 研究对象有阅读资料权 3.研究者有保密责任(过程结果) (四)要有专业训练 职业道德规范训练 研究方法与技能训练 科学态度修养,第二章 教育研究选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15、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一、重要性:有意义或价值二、创造性:有新的东西三、清晰性:焦点突出、意思清楚四、可行性:具备主客观条件五、合适性:适合研究者个人特点六、合乎道德,一、重要性,指研究问题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回答是否值得我们去研究。研究需要有一些有用的结果或收效作为回报三个问题:1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如何增进某个领域的知识?2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如何改进教育实践?3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如何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二、创造性:有新的东西,创新性或独特性,指研究问题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 填补空白
16、:几乎不可能2 研究的思路3 研究的角度4 依据的理论5 研究的对象6 研究的方法7 研究的内容,三、清晰性,指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个问题中关键词语的意思。主要途径是明确界定研究问题中的术语阿三确实很聪明吗?A 他连常识都不懂B 他确实得到了好成绩C 他知道如何取悦别人D 他与一些冷漠的小女孩约会E 他是野营旅行中唯一迷路的人,四、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包括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还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
17、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研究时间、经费、文献资料、研究对象及其单位等的不支持与合作、法律政策、社会伦理、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等。,主观限制,客观限制,五、合适性,指所研究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个人特点:研究兴趣对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领域的熟悉程度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研究者所具有的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六、合乎道德,将不会造成对人类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将不会造成对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造成伤害,教育科研问题的来源,教育科研的选题从大的方向上讲就是来源于两个,一是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二是从教育理论中演绎、质疑和多学科交叉点上寻找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
18、面寻找问题。问题始于阅读 1、靠阅读提升自己的智慧。阅读决定自己的研究视野与深度,阅读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一方面不要以阅读的广度取代了思考的深度,不要做问题上的浮萍和墙头草;另一方面不要以阅读的深度替代了阅读的广度。 2、阅读是生命性的体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形成学脉,要循着体、面、线、点来阅读问题始于讨论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学会利用社会资本获取资料和选题。 2、教育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要开放,兼听则明,集思广益(同学、老师、导师) 3、头脑风暴法、课堂参与法、休闲聊天法,靠讨论激发自己的灵感。,教育科研选题的具体来源,问题始于观察 日常的观察,特别是作实验研究、心理行为研究
19、和质性个案研究的同学,要有高人一等的观察力和记录习惯。问题始于反思 要敢于和善于质疑。平时无论是读书,还是讨论,还是观察,还是日常工作都要养成记笔记(最好用电脑中的文件夹来分类)的习惯,分类非常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问题来源的其他技巧 1、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及立项课题(各省教育科学规划)中去寻找 2、从热点问题丛书和热点问题类归纳的文章中去寻找 3、按自己的兴趣点去做文献收集和分析(框架性的文献综述) 4、从自己的兴趣、能力及与导师的结合点上去挖掘,201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招标课题指南国家重点招标课题(10项),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以课程和教材改革推进立德树人研究人力
20、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人民满意的教育”内涵及测评研究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总体框架研究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与测评研究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研究以生为本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国际比较研究,选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2、要善于对题目进行分解或者限定题目3、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问题4、对问题要进行论证,比如开题、小组讨论,向人倾诉等搞清:我要研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如何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它属于什么性质的研究;这个问题的价值何在;前人研究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的创新在哪里;
21、我要用什么方法范式和具体方法来研究等等。,总结:研究课题题目的表述,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课题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具体要求如下:,如,“福州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这个课题中,“福州市”是研究范围,“小学生”是研究对象,“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是研究内容,“相关研究”是研究采用的方法。,1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2题目尽量不要用疑问句形式。,例如:“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可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3题目要避免价值判断,例如: “中小学
22、教师敬业精神低落原因的调查研究” 这个研究题目就暗示着对教师敬业精神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可以将这个题目改为中性的、不具价值判断的题目:“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直接,即直接点明课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如: “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研究” “小学生创新意识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研究”,5. 规 范,指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简短,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不要超出25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
23、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7.具体准确,例如:如“中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清楚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不清楚如“南安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清楚如“学科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研究”,不清楚,要求题目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明确反映出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即明确反映出研究重点和中心内容。,8.醒目,即题目要吸引读者,有特色。郑渊洁:
24、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醒目的目的不是故弄玄虚或哗众取宠。,第三章 文献检索与综述,一、文献的主要分布,(一)书籍:包括:1、名著要籍 2、教育专著 3、教科书 4、教育年鉴、手册(如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中央教科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汝信等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5、资料性工具书:指教育辞书、百科全书和检索工具书。(1)常用的教育辞书除辞海外,有教育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简明教育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5、西方教育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百科全书则是对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概述。不仅提供定义而且有原理、方法、历史和现状、统计和书目等多方面的资料,着重反映当代学术界的最新成就,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包括教育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中国教育、外国教育六个部分,收词目800多条,内容丰富,条目清晰,是全面系统了解和查检有关知识的重要工具书。,(二)报刊:包括报纸和期刊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1、报纸以出版迅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研究 方法 全套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