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知识医疗班第期课件.pptx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知识医疗班第期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基础知识医疗班第期课件.ppt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放射性基础知识 辐射防护中常用的量放射源、射线装置的医学应用,1,主要内容放射性基础知识 1,1、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指以波或高速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的统称。 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第一部分 放射性基础知识,2,1、什么是辐射?第一部分 放射性基础知识2,电磁波 12eV,3,电磁波 12eV3,电离辐射:任何具有足够能量的粒子或射线,与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原子或分子中脱离出来,称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辐射能量较低,照射到物体上 时无法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2、什么是电离辐射?,4,电离辐射:任何具有
2、足够能量的粒子或射线,与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5,5,(1)来自天然辐射源宇宙辐射:来自地球之外,如宇宙射线、宇生核素C-14、H-3等; 10000m以上的飞行:56Sv/h地面辐射:来自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U-235、Tu-232、K-40、Rn-222等; 氡和钍射气食品和饮料中的放射性:主要是K-40。,6,3、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天然源和人工源,(1)来自天然辐射源63、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天然源和,(2)来自人工辐射源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即放射源 放射性物质(人工方法得到的)的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其结构会经历自发的改变,使原子核恢复到更稳定的状态,即衰变。 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的
3、粒子和射线,这些辐射属于电离辐射。最常见的有粒子、 粒子和射线。,3、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天然源和人工源,7,(2)来自人工辐射源3、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天然源和人,随着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增加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电子及介子,所有能量电子及介子,所有能量它们的A和Z均相同只是核能量状态不同。100keV2MeVD - 辐射在器官或组织内产生实际工作中使用的X射线更多是由X线机或加速器人工产生。粒子、裂变碎片、重核5MeV,产生10万离子对,路径2个厘米近乎一条直线物理意义:表示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的强弱。1eV= 1.定义:X或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使空气电离后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产生的同种电荷的总电
4、荷量。类似于射线,X射线也是一种既无质量也不带电的电磁辐射。待积有效剂量E(50)5 2.待积吸收剂量D(50)原子质量单位u:1u=12C原子质量1/121Gy = 100 rad中子保留在原子核内,正电子则被高速释放出来。半衰期和衰变常数的关系, 射线装置,8,射线装置通常是指在接通电源后能够产生X射线或电子流、质子流等的人造装置。射线装置包括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射线装置只有在工作时才会发出射线,是防护的重点。,随着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增加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裂变: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重核分裂成较小核子的过程,裂变产物往往都具有放射性。如:I-131、Mo-99、
5、Cs-137等。核反应堆:就是中子源,如Co-59生产Co-60; 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的感生放射性等。离子轰击:被高能量的带电粒子轰击后的靶材料, 如F-18的制备。,9,188O + 11P 189F + 10n, 核反应,9188O + 11P 189F + 10,4.1 原子 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4、物质结构,10,4.1 原子 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4、物质结构10,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电子位于围绕原子核的轨道上 e = -1.610-19C me= 9.110-31kg质子:带有一
6、个单位的正电荷, e= +1.610-19C mp=1.672610-27kg中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 mn=1.674910-27kg,当获得或释放能量,改变运转轨道,11,影响化学性质?影响核稳定性?,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当获得或释放能量,改变运转轨道1,原子的半径:R约为10-10m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410-15m原子质量单位u:1u=12C原子质量1/12 =1.6610-27kg原子核的密度 2.84108t/cm3 即在每立方厘米体积中有近3亿吨的物质,12,原子的半径:R约为10-10m12,13,13,4.2 核素及符号表示,核素:是指在其原子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
7、质子和中子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核素的符号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能 态,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只标记核素的质量数,如14C、C-14、碳-14。,14,4.2 核素及符号表示核素:是指在其原子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4.3 同核异能素 激发态原子核称为基态原子核的同核异能素,它们的A和Z均相同只是核能量状态不同。 99mTc表示该核素的原子核处于激发态。 如99mTc称为99Tc的同核异能素。 注意: 99Tc和99mTc是两种独立的核素。,15,4.3 同核异能素15,4.4 放射性核素,核素的分类:根据原子核的稳定性,核素分为稳定的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 是一类不稳定的核素,能自发
8、地发生衰变,同时放射出射线,通过衰变形成稳定的核素。绝大多数为人工放射性核素。,16,4.4 放射性核素核素的分类:根据原子核的稳定性,核素分为,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有关。轻元素Z83:稳定核素少偶偶核最稳定,奇奇核最不稳定随着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增加表现出周期性变化。 当质子数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126时特别稳定。,17,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有关。,18,核 素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符 号氦-42244He碳-126,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某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放射性特征可
9、能不同。自然界中许多元素具有同位素 例如,天然存在的氢同位素有3种: 1H(氕99.985)、2H(氘0.015)、 3H(氚) C的同位素有15种822,C-12和C-13属稳定的,4.5 同位素,19,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某种元素的各种核素。4.5,关于氚,元素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2.5年,发射射线而衰变成氦3 ,能量为19keV,大量吸入氚会对人体有害 。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微,从核反应制得 。,20,关于氚元素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2.5年,发射射,关于14C,元素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发射低能射线能量为156keV,其穿透力较弱。国内
10、外均已对尿素14C呼气试验给予豁免管理。 (1)14C的辐射能量极弱 胶囊 (2)放射性剂量0.75-1.00Ci 1小时飞机 (3)尿素14C的生物半衰期极短 48小时,21,关于14C元素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5730年,发射,宇宙辐射:来自地球之外,如宇宙射线、宇生核素C-14、H-3等;射线装置只有在工作时才会发出射线,是防护的重点。这些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自发地放出由粒子或光子组成的射线,并辐射出原子核里的过剩能量,最常见的射线有、射线,其他可能还包括正电子、X射线、中子射线等。1R=2.半衰期和衰变常数的关系每一放射性核素都有唯一的、固定的半衰期。= 8000.定义:X或
11、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使空气电离后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所产生的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远距离放射治疗使用的治疗机:(续)它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定义:指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 次数(或原子核个数)。原子核的结构决定了核素是否具有放射性。治疗类放射性核素: 131I、 32P 等通常发生在衰变或衰变之后待积吸收剂量D(50)(3)有效剂量它们的A和Z均相同只是核能量状态不同。(1)电子源:高速电子由X射线管的灯丝提供 管电流mA半衰期用来描述衰变速率。射线装置通常是指在接通电源后能够产生X射线或电子流、质子流等的人造装置。,5.1 放射性的发现伦琴发现X射线1895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18
12、96年居里夫妇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1934年,法国核物理学家约里奥- 居里夫妇首次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5. 关于放射性,22,宇宙辐射:来自地球之外,如宇宙射线、宇生核素C-14、H-3,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的现象。原子核的结构决定了核素是否具有放射性。这些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自发地放出由粒子或光子组成的射线,并辐射出原子核里的过剩能量,最常见的射线有、射线,其他可能还包括正电子、X射线、中子射线等。,5.2 什么是放射性,23,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的现象。5.2 什么是放射性,6.1 射线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流,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与氦的原子核相同,质量数为
13、4,带2个正电荷。出射速度约为光速的110。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它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个厘米。,6. 常见电离辐射的特征,24,3.5MeV,产生10万离子对,路径2个厘米近乎一条直线,6.1 射线6. 常见电离辐射的特征24 3.5MeV,射线:可以被我们的皮肤屏蔽,没有外照射危害; 它只有在我们体内时才是有害的。,25,土壤、氡、以及被纸屏蔽阿尔法射线:可以被我们的皮肤屏蔽,没,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本质上与电子相同,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时产生的。质量很小,且带1个负电荷。相比于粒子,粒子电离作用较小,穿透能力较大。它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14、,一般为几米。,6.2 射线,26,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本质上与电子相同,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射线:能够穿透皮肤; 可以损害皮肤和眼睛。,70keV1MeV 5mm,27,射线:能够穿透皮肤;皮肤、眼睛被微薄的 自然食品、水、空,是由正电子组成的粒子流,是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时产生的。中子保留在原子核内,正电子则被高速释放出来。正电子在很多方面都与粒子相似,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所带电荷的正负性。,+射线(正电子),28,是由正电子组成的粒子流,是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1)14C的辐射能量极弱 胶囊 射线装置4、 临床核医学中的放射危险来源通常是由某些重核
15、元素如铀、镭等发射的。第一部分 放射性基础知识电子直线加速器:轻元素Z20:稳定核素少每次检查的有效剂量/mSv5 = 800e-1.它们的A和Z均相同只是核能量状态不同。它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3)靶材料:使高速电子的动能部分转变为韧致辐射。介入放射学常用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在任一年内不得超过 50 mSv/aA = A0/2n = 800/21.裂变: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重核分裂成较小核子的过程,裂变产物往往都具有放射性。医用X射线检查的有效剂量(1991-1996)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如:18F,0 0.,是一种从原子核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与光速相同
16、,没有质量,不带电。它的电离作用小,贯穿本领很大,能穿透几十厘米厚的钢板。它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6.3 射线,29,(1)14C的辐射能量极弱 胶囊是一种从原子核发射出来的电,射线和X射线:能够穿透你的身体并在深部产生剂量,自然存在于土壤和宇宙辐射中,被密实的屏蔽或大量普通物质屏蔽,医疗、工业、放射源,铅、铀,30,射线和X射线:自然存在于被密实的屏蔽医疗、铅、铀30,类似于射线,X射线也是一种既无质量也不带电的电磁辐射。射线的产生是伴随核跃迁从原子核内发出的,而X射线的产生一是伴随核外电子的跃迁;二是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原子产生的韧致辐射。实际工作中使用的X射线更多是由X线机或加速器
17、人工产生。,6.4 X射线,31,类似于射线,X射线也是一种既无质量也不带电的电磁辐射。6.,X射线机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的产生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 (1)电子源:高速电子由X射线管的灯丝提供 管电流mA (2)强电场:X射线管的电压由高压电源线路供给。管电压kVp (3)靶材料:使高速电子的动能部分转变为韧致辐射。约1%,X射线机 工作电压400keV,32,X射线机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机 工作电,高速电子撞击金属靶时产生X射线。X射线机可产生2种不同的X射线,韧致辐射和特征X射线。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突然遭受靶物质阻止后产生的,韧致辐射的能量是连续的。85%
18、 特征X射线:是靶材料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产生的,能量是不连续的。钨靶材料发出的X射线主要是韧致辐射; 钼靶材料发出的X射线主要是特征X射线。,X射线的成分,33,特征X射线,韧致辐射,高速电子撞击金属靶时产生X射线。X射线的成分33特征X射线韧,34,X射线的输出量,准确的输出量应通过实际测量得出;亦可援用输出量图 X射线量D由下面经验公式估算: D=kVnIt/R2即:X射线输出量与靶材料的原子序数Z、管电压V的n次方、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诊断时n取值1.52) 与测量点到管焦点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34X射线的输出量准确的输出量应通过实际测量得出;,267 = 214MBq原
19、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即放射源时无法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GBZ264-20151eV= 1.A = A0/2n = 800/21.T与的换算关系:指任何类型的辐射在任何介质中的能量沉积。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本质上与电子相同,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时产生的。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本质上与电子相同,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时产生的。远距离放射治疗使用的治疗机:(续)治疗类放射性核素: 131I、 32P 等5MeV,产生10万离子对,路径2个厘米近乎一条直线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放射性药物:产生的、射线等。质量很小,
20、且带1个负电荷。(3)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1896年通常是由某些重核元素如铀、镭等发射的。,35,267 = 214MBq35,中子存在于原子核内,不带电,比质子略重。中子辐射通常与核反应堆的产物或人工生产的中子源有关,很少与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有关。锎-252中子具有高度穿透性。,6.5 中子射线,36,中子存在于原子核内,不带电,比质子略重。6.5 中子射线3,中子:穿透力很强; 因此可以影响所有器官,37,中子:穿透力很强;眼睛是最易反应堆、遇到含氢的物质少数天然3,内照射的危害:外照射的危害:,射线 射线 射线,中子射线 射线 射线 射线,38,射线 射
21、线 射线中子射线,常见射线的性质,39,常见射线的性质射线组成质量电荷空气中射 程在生物组织中氦的,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射线穿透人体皮肤情况,、射线穿透人体皮肤情况,7.1 放射性衰变原子核结构发生自发地改变使其更加稳定的过程。衰变过程中产生带电粒子和射线。每一种特定核素的衰变方式是不一样的,表现在产生的粒子不同和射线能量不同。,7. 放射性衰变,23892U 23490Th钍42He,23490Th 23491Pa镤 e,42,7.1 放射性衰变7. 放射性衰变23892U,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衰变。粒子能量在4 8
22、MeV;通常是由某些重核元素如铀、镭等发射的。衰变图: 4.78MeV、 4.60MeV /0.186MeV,22688Ra,22286Rn,基态,激发态,94.6%,5.4%,7.2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43,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素,衰变模式示意图,44,22688Ra 22286Rn42 HeQ,衰变模式示意图4422688Ra 2228,DSA(数字化X射线透视装置,类)粒子能量在4 8MeV;粒子、裂变碎片、重核物理意义:描述X射线和射线辐射场的量。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放射出粒子的过程称为衰变。放射性药物:产生的、射线等。待积吸收剂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离辐射 防护 安全 基础知识 医疗 班第期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