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柜二次布线工艺ppt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使用范围,组装流程,工艺要求要点,压接端头,行线槽,号码管,CONTENTS,目 录,成套电气二次布线工艺简介,二次布线与配线,照片欣赏,使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及三箱(控制箱、配电箱、动力箱)类配电设备的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和检验。,二次接线工艺流程,看图备料核对元器件名称、型号及规格打印元器件符号牌打印号码管标号下线行线剥线压线接线包扎整理按图检查、校对卫生清洁,根据设计二次图纸标注使用,导线选择,工艺要求要点,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穿管八折温九折。 说明: 本节口诀对
2、 (铜线多股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铜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
3、5。即50、70mm导线的载 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压接位置,端头压接,工艺要求要点,(a) 预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筒中央的两边均匀压接,一端使端头与导线压接,另一端使绝缘管与导线绝缘层相吻合。(见图1)(b) 管形预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端头的管部均匀压接。(见图2)(c) 裸端头压痕在筒中央处,且在端头管部的焊接缝上。(见图3),端头压接,工艺要求要点,(a) 预绝缘端头的使用,除裸端头、管形预绝缘端头和特殊端头以外的接线,均应采用预绝缘端头。(b) 裸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接线端子排稳定之处。端子排之间的电气间隙隔离不会因为设备运输、操作
4、等而改变其状态。(c) 管形预绝缘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端子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端头的适应选择,圆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突出端子孔的接线,以及非突出式端子孔的接线螺钉但可能对导线产生一定拉应力的导线。,插鞘式母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为插片或两针式插入端子,片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管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为圆形,或非圆形插入口但接线端子压扳为碗形的接线端子彩,叉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凹陷于端子孔的接线。,要点1,要点2,要点3,要点4,预绝缘端头压接后,绝缘部分不能出现破损或开裂。,导线芯插入冷压接端头后,不能有末插入的线芯
5、或线芯露出端子管外部以及绞线的现象,更不能剪断线芯。,冷压接端头的规格必须与所接入的导线直径相吻合,针形端头、片形端头和管形端头长度,应根据所接入的端子情况,接触长度应与端子相一致或至少长出压线螺钉;二个压线螺钉时(如电度表),其端头长度应保证二个螺钉均接触固定。,工艺要点,要点5,要点7,通常不允许二根导线接入一个冷压接端头,因接线端子限制必须采用时,宜先采用二根导线压接的专用端头,否则宜选用大一级或大二级的冷压接端头。,一个接线端子接入二个冷压接端头时,应根据不同的端子接线形式,选择适合的冷压接端头。 螺钉串插式平板连接宜采用圆形和叉形端头允许两种不同的端头同时使用,且允许不同大小线径的冷
6、压接端头接线,此时大线径在下面,小线径在上面。连接时两端头采用背靠背的形式,相叠或张开相互夹角不小于30o 螺钉串插式弧形板连接宜采用针形端头或管形端头,也可采用圆形端头。采用两个针形或管形端头时,线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平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片形端头;弧形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针形和管形端头。但线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工艺要点,要点6,接线端子或端子排,在固定安装式开关设备内,为便于更换和接线,端子安装高度与开关设备底板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在发电厂、变电所采用的开关设备内其端子高度应不小于350mm,并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连接电缆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端子排供用户接线的一端应放置在便于接
7、线、维修的一侧,一般情况下垂直安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朝外;水平安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朝下,每排接线端子(端子排)的两端应用固定件固定;在端子排的始端和未端应装有联接端子和终端端子或端板。端子排的最后一只如果是开放的,则必须用端板封闭;不同外型尺寸的接线端子之间应用端子隔板隔开。,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部10mm以上。,要点1,要点2,要点3,要点4,线槽连接,04,行线槽和穿线管,线槽敷设,行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0,且全长最大不得超过20mm。,01,线槽固定,每节线槽的固定点
8、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02,固定螺钉,行线槽固定螺钉不小于M5,在槽内一侧要有平垫圈;螺钉头位于槽板内。,03,行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断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行线槽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距离不小于20mm)。盖板应尽量采用完整条板。,行线槽和穿线管,线槽转角,在90o转角处,底板和盖板均应制成45o斜口相互衔接;分支处应形成丁字形衔接。盖板应平整、无翘角,接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05,线槽扣合,槽盖板与槽底板扣合应严密,不会因操作等振动或槽底板承受导线的重量弯曲变形而脱扣。,06,号码管文字视读方向,号码管文字视读方向,号码管文字
9、视读方向,号码管,号码管水平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左右两侧时,文字方向即从左至右读字,号码管不同角度方向时,文字方向视所在相位角而定:当套管方向在第1、3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当套管方向在第2、4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上至下读字。,号码管垂直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上下方向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不一致,排列参差不齐时,号码管应相互对齐成行排列。,号码管的位置与排列,导线在电器端子单个独立接线时,号码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一侧;导线在端子排或电器元件上成排列接线时:端子排或电器元件大小一致,号码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侧;,标示,标示的文字采用电脑打印,不允许书写。字迹清晰、正确,文
10、字所表示的项目序号和元件代号与接线图一致无误。,按接线图粘贴电器元件标示,标示的粘贴位置应清楚地指示元器件的所在位置。通常标示应粘在元器件左上角的金属构件上,个别情况左上角不能粘贴时,可粘在元器件正上方或就近适当的位置。,标示粘贴应牢固,文字端正,不能有明显的倾斜,标示不得粘贴在元器件外壳或导线上,装配完工后标示仍易观察;标示的粘贴应考虑维修方便,在拆去某一元器件后仍然明确地指示该元器件所在的装配位置。,放线,敷设,敷设,放线,敷设,敷设,一般情况下,量取导线两接点间的长度时应留有150200余量,以便接线时留出导线弧长,导线的敷设应横平竖直,布线时应选择最短和最佳的配线途径,避免不必要的绕道
11、或走弯路,不允许走之字形;布线平直、清晰、整齐、美观。,二次绝缘导线不能直接贴于裸露导电部件上和直接在带有尖角的金属边缘上敷设。穿过金属构件的穿线孔时,为防止导线绝缘层被损伤,必须在穿线孔上加嵌橡皮圈或其它光滑的绝缘衬套。,剪线时应采用专用剪线钳,剪刀与导线成90o,断口平直整齐,线芯没有钝头和弯曲。,二次导线敷设在配线和维修方便的情况下应尽量隐蔽;二次导线敷设应避开发热元件,遇发热元件时,应在其下方布置,并距离发热元件不小于50,二次绝缘导线不允许直接搭在裸露带电导体上敷设,绝缘导线与裸露带电导体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二次导线布置,敷设,敷设,敷设,敷设,敷设,应尽量避免二次绝缘导线
12、从两裸露母线中间穿过,导线不能悬空布置,不能承受外在的机械应力;导线敷设应有适当的固定,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10处开始。,过活门时,应将导线束一端固定在柜架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两端固定支架应错开,便于移动。导线长度应留有一定的裕量,其长度以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架距离的1.21.4倍;导线束在跨过活门处形成U字形,并套上波纹管,以便在活门开启过程不损伤导线。,二次导线不允许从隔板、立柱等安装孔中穿过,行线槽内导线的敷设,导线应理顺平直,不允许有扭结和损伤现象。导线总截面积应不大于行线槽截面积的75%。导线不允许有接头。,二次导线布置,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
13、扎要求,导线总线束、各分支线束(包括横向和纵向敷设),其扎带间距为5060。,导线不能悬空布置,不能承受外在的机械应力;导线敷设应有适当的固定,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10处开始。,缠绕应紧密不松散,缠绕带环环相连,相邻两带间距应不大于3;从始至终应尽量采用整根缠绕带,也可采用多根缠绕带,搭接处带头应尽量隐藏;导线束弯曲圆弧上不允许有断带搭接。,剪去过长的扎带并与扎带头基本平齐,扎带头方向一致,并应尽可能隐藏或朝向内侧,导线束的弯曲处或分支导线的弯曲处,应在紧靠弯曲的直线段分别用扎带扎住。,二次导线布置,端子排的配线,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圆弧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
14、而定。,当端子排大小一致,其导线弧形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当端子排大小不一致,且大小交错安装时,导线弧形跨度长应一致,导线接入端子排前的分线:导线从上往下接入端子排。导线从下往上接入端子排。导线从端子排中间分别向上、下方向接入端子排。,二次导线配线,端子排的配线,扎带捆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分线前应捆扎,一次最多分3根导线或分出接入3只端子排距离的导线,卷式结束保护带包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应按接入端子排的导线顺序,相对于接线端子位置,逐渐分出。,线槽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行线槽与端子排的安装距离应为40mm60mm之间,导线相对于接线端子位置从行线槽出线孔逐渐分出;行线槽孔距应选择与端子
15、板厚度相同,导线分出平直,高度一致,二次导线配线,电器元件端子的配线,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部10mm以上,因装配限制接线端头必需弯曲时,只允许弯曲一次,且折弯角度不得大于45o。,二次导线配线,常见仪表的配线,LW12型转换开关配线见图所示,导线跨度不应大于120mm。,42L6仪表配线见图所示,导线弯曲跨度不应超过仪表边缘。,6L2仪表配线见图60所示,导线超出仪表上部边缘不大于6mm,左右与边缘平齐,电器接线端子位于并突出于电
16、器中间段的配线见图所示,导线与电器面的角度不大于30o。,二次导线配线,电器元件端子的配线,仪表门的配线(见图所示)各电器元件配线方向应从导线束敷设相反的方向弯绕。各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端正,导线敷设应尽量采用集中线束的方法,二次导线配线,成套电气安装二次布线工艺守则,电气安装二次布线工艺,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成套开关设备产品中的二次配线。2、使用材料 BV.单股铜线、BVR多股铜线、绝缘套管、标记号、线夹、尼龙扎扣、塑料线、垫圈、TO(TU、TI)铜接头、绝缘塑料带、异形套管、号码印、标签、缠绕管。3、工具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头钳)、扁嘴钳、剪刀、螺丝刀、扳手、塑料圈、冷压钳、万用
17、表。,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4、工艺准备4.1 按图样要求检查所有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合格元件。4.2 按施工接线图布线顺序打印导线号线号码管(导线控制回路一般采用1.5mm2,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截面当图纸有规定时,应按图纸所规定配线,特殊情况另与技术部、品质部议定。4.3 必须看清图样要求和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和走法。4.4 按照图样要求,导线两端套上编号塑料管,数字和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4.5将导线套上“标号套”打一个扣固定套管,然后比量第一个器
18、件接头布线至第2个器件接头的导线长度,并加20cm的余量长度后,剪断导线并套上“标号套”后打扣固定套管(标号套长度控制在130.5mm),特殊标号较长规格以整台柜内容定。,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5、工艺过程及要求5.1.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晰美观,且应考虑到施工和维修方便,且不准占用供用户接入电缆的途径与装置来布置盘内二次接线。5.2.每根导线配线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导线两头必须剥去绝缘层,不得损伤导线,剥去长度应以接点联接后不超过垫圈1毫米为准。也不许将绝缘层接入接点。5.3.对于易受干扰的连接线,应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DXN9系列户内高压
19、带电显示装置,显示器的布线应单独敷设,不能与其它回路混合;强制闭锁装置的220V电源线要与a、b、c三个输入线分开敷设,防止可能由此引起的干扰影响显示器正常工作。5.4.过门线束还应采用固定线束的措施,过门线束1.5mm2不超过30根,1mm2不超过45根,若导线超出规定数量,可将线束分成2束或更多,以免因线束过大,影响门的开、关不自如,过门接地线低压柜不小于2.5mm2,高压柜不小于4mm2(指门与骨架之间)。 5.5.连接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每一个端子不允许有二个以上的导线端 头,并应确保连接可靠,元件本身引出线不够长,应用端子过渡,不允许悬空连接。,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6、端子排
20、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6.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6.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 于350mm。 6.3、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6.4、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6.5、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6.6、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6.6、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6.7、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6.8、小
21、端子配大截面导线,在施工中时有发生,安装困难且接触不良,故建议可用两根小截面的导线代替大截面的导线,作为目前的过渡措施。 6.9、.端子排的始末必须装以挡板,同一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之间也要装以挡 板,以示隔开。 6.10、.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7.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7.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牢固可靠。 7.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7.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7.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
22、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7.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7.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7.8、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9、平面排或圆形排的导线采用尼龙扎
23、丝或尼龙扎带捆扎牢固,每节相距30-50毫米,在线束始末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均必须扎牢,并在适当位置用线夹固定,一般情况下,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0毫米,纵向不超过600毫米,线束不得晃动,应与骨架垂直或平等,层次分明,整齐美观。7.10、行线时,可按具体情况做到平面排或扎成圆形排,上、下、左、右笔直的线路放在前面,(以屏前为准)有曲折的放在后面,然后再分路。7.11、分路部分导线束的弯头处,应弯成圆角,每根导线到各种电器元件接线端均应略带圆势裕度连接,同一屏(柜)内圆势应力求一致。,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9、平面排或圆形排的导线采用尼龙扎丝或尼龙扎带捆扎牢固,每节相距30-50
24、毫米,在线束始末端弯曲及分线前后均必须扎牢,并在适当位置用线夹固定,一般情况下,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0毫米,纵向不超过600毫米,线束不得晃动,应与骨架垂直或平等,层次分明,整齐美观。7.10、行线时,可按具体情况做到平面排或扎成圆形排,上、下、左、右笔直的线路放在前面,(以屏前为准)有曲折的放在后面,然后再分路。7.11、分路部分导线束的弯头处,应弯成圆角,每根导线到各种电器元件接线端均应略带圆势裕度连接,同一屏(柜)内圆势应力求一致。,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12、分路部分到各电器元件的接线应在考虑节省材料、检修方便前提下行走,其行线形式可参考如下:7.12.1.到继电器
25、或接线端子处,原则上以圆势连接,尽量避免直接接入。7.12.2.分路部分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从中间分线的布置方法。7.12.3.分路部分到单仪表的线束布置,应考虑到行线方向一致,导线与元件接点之间应留有一定的余量。7.12.4.分路部分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布置,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线,但如受到位置上限制,允许直向对称行线。7.12.5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7.13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 米。7.14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7.15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12、分路部
26、分到各电器元件的接线应在考虑节省材料、检修方便前提下行走,其行线形式可参考如下:7.12.1.到继电器或接线端子处,原则上以圆势连接,尽量避免直接接入。7.12.2.分路部分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从中间分线的布置方法。7.12.3.分路部分到单仪表的线束布置,应考虑到行线方向一致,导线与元件接点之间应留有一定的余量。7.12.4.分路部分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布置,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线,但如受到位置上限制,允许直向对称行线。7.12.5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7.13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 米。7.14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
27、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7.15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7.16、所有电器元件名称及母线、序号标记、相序符号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行线图标上清晰正确的元件代号和编号,一般可直接牢固地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上方或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不可直接贴在元件上,标签粘贴应力求整齐一致,位置要易于观察,不得被线束盖住或档住。 7.17、柜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 7.18、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拧紧后螺纹露出螺帽1-5牙,以2-3牙为宜,所有螺钉不得有滑牙。 7.19、装有电
28、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一般性要求: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模拟母线的标志颜色 电压(kV)颜色电压(kV)颜色电压(kV)颜色交流0.23深灰交流13.820浅绿交流220交流0.40黄褐交流35浅黄交流330白交 流 3 深绿交流60橙黄交流500淡黄交 流 6 深蓝交流110朱红直流褐交流 10绛红交流154天蓝直流500深紫 注: 模拟母线的宽度宜为612mm。 设备模拟的涂色应与相同电压等级的母线颜色一致。 不适用于弱电屏以及流程模拟的屏台。,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二次接线与高低
29、压导体之间的电气绝缘距离见表:,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布线工艺欣赏,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线号管示意,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电缆芯线拉直,排列整齐,1、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2、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整齐划一:,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成套辅助回路配
30、线工艺守则,整齐划一:,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仪表门布线:,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仪表室二次总布局:,板前明线布线:手工布线时应符合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端子排示意,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端子排示意,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进线铜排,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进线铜排,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进线铜排,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压互感器外壳未接地。,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
31、及连线上。,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2、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或者破坏绝缘层。,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或电流小于等于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 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 接地母排与接地端子:,2、螺栓连接端子,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
32、过2根,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 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螺栓紧固标识 :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螺栓紧固标识 :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2、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3、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4、电流大于800A时接触面必须均匀涂导电胶。,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铜排加工时未能横平竖直、边缘毛刺未修,镀层未修复:,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符
33、合国家标准125mm、行线没做到“平”、“齐”、“牢” 。,成套辅助回路配线工艺守则,1、 配线时,所有导线与金属板应保持6毫米以上的间隙,如遇有障碍处则应弯曲越过脱空5-10毫米,导线的弯曲内径不小于3倍线径,线束或导线弯曲,不得使用尖口钳,只允许用手指或弯线钳进行,以保证导线的绝缘不受损坏。,2、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嵌放橡皮圈或齿形保护带,当嵌放橡皮圈有困难时,应在穿越部分套上大小适宜和长度适宜的塑料套。,电缆芯线拉直,排列整齐,线号管示意,端子排示意,安装时地线留得过长影响美观,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错误接法,正确接法,错误接法,正确接法,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确保电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控制设备(比如一台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用扁平导体(例如金属网),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线缆在电柜底部堆积,线路安装时留得过长!,线路安装有多少问题?,问题?,问题?,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导线,问题?,问题?,问题?,谢谢大家!,THANK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