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
《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抗凝治疗适应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缺血性卒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反复发作的脑栓塞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术后心脏换瓣术后等,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2,抗凝治疗适应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抗凝治疗医,抗凝治疗禁忌症,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有血液病、出血倾向者;严重高血压(180/100mmHg);严重肝、肾疾患者;临床不能除外脑出血者。,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3,抗凝治疗禁忌症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抗凝治疗,凝血生理学,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确保血液循环正常运行。 维持凝血、抗凝血
2、之间平衡的基本要素: 1)血浆成分(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相关因子) 2)血细胞质和量 3)血管结构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4)血液流变学是否正常。 在以上相关因素中,任何一方面异常就会造成凝血与抗凝血以及纤溶之间平衡紊乱。但是,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核心是机体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之间的功能平衡,以及血管内皮对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4,凝血生理学 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凝血因子,组织因子 TF 维生素K依赖因子(FII , FVII , F IX , F X),这些凝血因子在合成后期需要维生素K参与。 接触活化因子(FXII, F XI, PK, HMWK) 血浆暴露在各种
3、带负电荷物质表面时,这些因子参与表面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其他因子(FI ,F V , F VIII , F XIII, vWF, F IV ),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5,凝血因子组织因子 TF抗凝治疗医学,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凝血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凝血因子便一个激活另一个,形成一个“瀑布”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1) 因子X激活成Xa ; 2) 因子II (凝血酶原)激活成II a(凝血酶); 3) 因子 I (纤维蛋白原)转变成 I a (纤维蛋白),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6,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凝血过程,
4、X Xa V + 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7,凝血过程 X,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9,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9,抗凝治疗药物,肝素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III和肝素辅助因子II 。 肝素+抗凝血酶III可使后者与凝血酶的亲合力增强100倍,使两者结合更快、更稳定,使凝血酶立即失活; 肝素+ 肝素辅助因子II后,激活后者,被激活后的肝素辅助因子II特异性的与凝血酶结合成复合物 ,使凝血酶失活,在肝素的作用下,三个辅助因子灭活凝血酶的速度可以加快1000倍。 特点:
5、作用快、维持时间短。 监测指标: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维持在 基础值的1.5-2倍。,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0,抗凝治疗药物肝素 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抗凝治疗药物,口服抗凝药物 华法令 、新抗凝片 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拮抗依赖VitK的凝血因子(II 、VII 、 IX 、X ),可阻碍血液中凝血酶原的形成,使其含量降低。其抗凝作用显效慢(通常在用药后24-48小时甚至72小时),持续时间长,单独应用仅适用于病情发展缓慢的病例或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 监测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及INR(维持在2.0-3.0)。,抗凝治疗医学知识专题讲座,11,抗凝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凝 治疗 医学知识 专题讲座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