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入射平面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2学时)ppt课件.ppt
《垂直入射平面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2学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直入射平面波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2学时)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6 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均匀介质 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第三章 理想流体介质中小振幅波的基本规律,1、声学边界条件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3、平面波倾斜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4、平面波在界面反射和折射时分界面上能量关系,声波在传播路径上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后者对前一种介质中所传播的声波来讲就是一种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透射的现象。平面声波在无限、均匀分界面上的反射是最简单的一例。,前言,声波的反射、折射及透射都是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的,因而首先必须讨论在分界面存在些什么声学特性和规律,即声学边界条件是什么?,1、声学边界条件,设想在分
2、界面上割出一块面积为S、厚度足够薄的质量元,其左右分界面分别位于两种介质里,其质量为 。 按牛顿第二定律,其运动方程为,1、声学边界条件,设有两种都延伸到无限远的理想流体,其特性阻抗分别为 和 ,如图所示那样互相接触。,当有声波存在时,,1、声学边界条件,加速度不可能无限大,无声波存在时,两介质中的静压强在分界面处是连续的。,声学边界条件1:声压的连续性,两种介质中的声压在分界面处是连续的。,两种介质保持恒定接触,所以两种介质在分界面处的法向振速相等。,声学边界条件2:垂直振速的连续性,两种介质在分界面处的法向振速连续,1、声学边界条件,平面波沿x方向入射,x=0为两介质的分界面,箭头所指为声
3、传播方向。,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两介质中声压满足波动方程,声压的通解为,利用尤拉方程,可得两介质中的质点振速,(1)波动方程的解,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其中:,第一介质中的正向波和反向波振幅; 第二介质中的正向波和反向波振幅;,半空间为无限大,没有反射波,,(1)波动方程的解,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为了方便,入射波声压振幅,反射波声压振幅,透射波声压振幅,入射波振速振幅,反射波振速振幅,透射波振速振幅,那么,(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所以,有,(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通过声学边界条件来研
4、究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大小,分界面上满足两个声学边界条件:,声压连续,垂直振速连续,得到,(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定义:,声压反射系数,声压折射系数,声压反射系数:谐和平面波入射到分界面上,在分界面处复反射声压与复入射声压的比值。,声压折射系数:谐和平面波入射到分界面上,在分界面处复透射声压与复入射声压的比值。,(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定义:,振速反射系数,振速折射系数,振速反射系数:谐和平面波入射到分界面上,在分界面处复反射振速与复入射振速的比值。,振速折射系数:谐和平面波入射到分界面上,在分界面处复透射振速与复入射振速的比
5、值。,(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则有:,振速反射系数,振速折射系数,声压折射系数,声压反射系数,(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式中:,可见,平面声波在分界面上反射与透射的大小仅决定于介质的特性阻抗,说明介质的特性阻抗对声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介质的特性阻抗,介质的特性阻抗,(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讨论:,(1)介质的特性阻抗相等,界面上声波没有反射,即全部透射,就是说即使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介质分界面,但只要两种介质的特性阻抗相等,那么对声的传播来讲,分界面就好像不存在一样。,(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
6、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讨论:,(2)硬边界,声波有反射,也有透射;反射波质点振速和入射波质点振速幅度符号相反;反射波声压和入射波声压幅度符号相同。,(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讨论:,(3)软边界,声波有反射,也有透射;反射波质点振速和入射波质点振速幅度符号相同;反射波声压和入射波声压幅度符号相反。,(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讨论:,(4) “绝对硬”边界,声波全部反射;反射波声压幅度和入射波声压幅度相等,在界面处的声压是入射波的两倍;反射波质点振速和入射波质点振速幅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在分界面上合成质点振速为
7、零;,(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发生了全反射,在介质中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了驻波,分界面处恰是振速波节和声压波腹;介质中没有声波传播,介质的质点并没有因介质质点的冲击而运动,介质中存在的压强也只是分界面处的压强的静态传递,并不是疏密交替的声压。,讨论:,(4) “绝对硬”边界,(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讨论:,(5) “绝对软”边界,声波全部反射;在介质中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也形成了驻波, 不过这时分界面处是质点振速波腹和声压波节。,(2)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2、平面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3)声波通过分界面时的能量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垂直 入射 平面波 分界 面上 反射 折射 学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