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ppt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坚硬结构致密,玄武岩疏松多孔,一、三大类岩石,常见的沉积岩,沉积岩中的“化石”,岩石形成时间早晚的判读,1、沉积岩形成早晚规律:从下往上,岩层越来越新,3、岩浆岩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4、与岩浆交界处往往会因为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切穿关系:被切穿的老,切入的新(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补充,2、根据化石:生物越简单形成时间越早,越复杂形成时间越新,三叶虫、鱼类、恐龙,6、若为褶皱,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5、海底岩层:距大洋中脊(海岭)越近,岩层越新; 距海沟越近,岩层越老(参照的必须
2、是同一个海岭或海沟),新,老,老,新,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2017江苏地理卷】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B,B,变质岩,片麻岩,相互转化,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地表形态塑造过程存在的基础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_,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过程:岩浆岩石新岩浆 (2)意义: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_之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循环转化,3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山系和盆地,以及流水、冰川、风成地貌等。,2.理解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不可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而来。 (2)岩浆岩、沉积岩可转化为变质岩,变质岩也可能重新变质。 (3)岩浆岩、变质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在低处沉积后固结成岩可重新成为新的沉积岩。 (4)各类岩石均可重熔成为岩浆。,例3读图125,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B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C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 D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
4、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26中,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2)题。,(1)图(a)所示的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b)中的() ABCD,A,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26中,图(a)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2)题。,(2)根据图(b)推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
5、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生物化石 C丙类岩石能形成岩浆岩 D属于内力作用,D,应用提升读图,其中左图表示岩石圈循环,右图表示水循环,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e为岩石循环与水循环相互作用的环节。据此回答(1)(2)题。,(1)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陆间循环与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C,应 用 提 升读图,其中左图表示岩石圈循环,右图表示水循环,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e为岩石循环与水循环
6、相互作用的环节。据此回答(1)(2)题。,(2)若丙为海水蒸发,则a、b、d、e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Aa四川盆地多夜雨Bb沙丘的形成 Ce水滴石穿 Dd珠江三角洲的形成,C,考点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_,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_和_两种类型 (2)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一般发生在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内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地壳深处,3结果: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
7、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高低不平,崩解和破碎,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1、物理风化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2、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例如 岩石中含铁的矿物受到水和化学风化空气作用,氧化成红褐色的氧化铁.,“丹霞地貌”,3、生物风化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乐山大佛,崩解和破碎,侵蚀地貌,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 _。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对岩石
8、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岩石经过风化就容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地表的岩石接受风化提供条件。,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风力侵蚀,主要是距一定高度的气流含沙量少,磨蚀作用弱,而近地面处的气流含沙量多,磨蚀作用强,因此下部就被磨蚀的越来越细小,从而形成蘑菇石。,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指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雨蚀而成,地表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翕、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和风蚀洼地、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雅丹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的风蚀地貌最为典型而得名。,流水侵蚀地貌,桂林山水-流水
9、溶蚀,喀斯特地貌,云南路南石林-流水溶蚀,地下溶洞,冰 川 侵 蚀,挪威峡湾风光-U型谷,波浪侵蚀地貌,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侵蚀:雅丹地貌流水侵蚀:瀑布 峡谷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侵蚀:角峰 U型谷 冰斗 峡湾波浪侵蚀: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洞 海蚀穴 海蚀阶地,崩解和破碎,侵蚀地貌,风、流水、冰川,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 _。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波浪等把风化、侵蚀的产物运离原始的位置,就是搬运作用。它是外力作用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重要环节,通过它把风化、侵蚀和堆积作用连接在一起。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搬运
10、作用占优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则是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搬运作用与速度关系非常密切。,泾渭分明,崩解和破碎,侵蚀地貌,风、流水、冰川,堆积,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 _。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包括沉积和堆积两种方式。比如当流水和风力速度降低时,就会有一部分物质沉积下来;而冰川搬运的物质,一般是在冰川融化的区域直接地堆积下来。,沉积作用,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破坏交通。,戈壁 沙漠 黄土,风,单个的流动沙丘迎风的一面形成较缓的斜坡,背风的一面较陡
11、,背风面的投影有些像一弯新月,所以称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 可以判别风向。,崩解和破碎,侵蚀地貌,风、流水、冰川,堆积,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_ _。 2主要表现形式,太阳辐射能,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平缓,外力作用的联系,侵蚀和堆积作用是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作用形式。,4内、外力作用关系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华山绝壁,探究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例1图122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图
12、中、四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B、 C、D、,解析 D为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为断层,岩体发生了破裂,且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探究点二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台湾野柳地质公园,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北部沿海,蕈(xun)状石(即状如蘑菇的石头)是该景区最具代 表性的景观,尤其是“女王头”(图10)雍容尊贵的形态,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如今,“女王头”,修长的脖颈最细处只剩100厘米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越来越小,随时有“断颈
13、”的危险。分析“女王头”脖颈变细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原因:该景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濒临海洋,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浪打的(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脖颈”处质地酥软的岩体逐渐脱离母体,变得越来越细。建议:在景点设立警示牌和护栏,禁止游客靠近和触摸;研究新型涂料对女王头颈部进行防护和加固;模拟实景建造人工“女王头”景观等。,【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
14、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C,【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B,【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
15、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B,例2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D,(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B C D,C,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
16、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D,C,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列小题。,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
17、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 灌溉面积减少,D,B,考点二 山脉的形成与分类,喜马拉雅山,富士山,褶皱山,断块山,火山,1、褶皱山 (1)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 _,产生一系列的 _,叫作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_,即褶皱的一个弯曲。,弯曲变形,波状弯曲,褶曲,(2)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褶曲分为_(图中的A、C)和_(图中的B、D)。,背斜,向斜,向上拱起,老,新,向下弯曲,新,老,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则比较准确:,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例如图中A、C为背斜,而B、D为向斜,
18、(3)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 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A_、B_、C_、D_、E_和F_)和若干小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裂谷、海洋、海岭,褶皱山系,海沟,板块运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2.断块山 (1)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_。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与地表形态,破裂,位移,断层 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岩体相对下降,地堑,岩体相对上升,地垒,形态,类型,断层面,断层线,地堑:裂谷或低地: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渭河平原、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表 形态 塑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