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媒体村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docx
《奥运媒体村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运媒体村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奥运媒体村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1.编制依据: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62-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 96:9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 22:9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86-200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0-9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建筑变形观测规程 (JGJ/T 8-97) 2. 监测目的本基坑为一级基坑,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因此,基坑变形监控值,按一级基坑的有关规定执行。保证基坑、周边地下管线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设施等
2、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3.监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位移两部分。4.监测控制4.1使用仪器及精度要求:4.1.1使用仪器:1) 索佳SDL30M精密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及BIS20铟钢条码尺 2)索佳SET510全站仪、J6经纬仪3)配套设备4.1.2精度要求:变形监测的观测中误差取允许变形量的1/10。4.2监测的方法4.2.1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1)方向线法:用经纬仪监测直线上每个点的变形量。 2)经纬仪小角度法:根据监测点到基准点的距离及夹角求出点位的位移量。3)收敛法:用钢尺或收敛仪对观测点与(设在非变形区的)基准点的间距进行量距观测,以确定出点位的位移量。4.2.2竖
3、向(沉降)变形的观测:当监测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附和或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当精度要求较低时可在一个站点对多个监测点进行监测。4.2.3倾斜监测:对水平面的倾斜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对竖直面的倾斜监测一般采用经纬仪垂准线法或铅直仪法进行。4.2.2基准点的设置设置原则:在便于观测、受基坑变形影响小、不易扰动的地方设置基准点,并将城市导点的标高引至基准点。4.2.3观测频率基坑支护施工前,对设置的观测点进行二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做为观测的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7天后,每3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15天后,每7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槽底30天后,每15天观测一次直至回填至
4、0.00。4.2.4位移观测点的布置在护坡坡面埋设两排观测点,间距约30米,上下两排观测点三角形布置。观测点的做法如图所示。在基坑四边角设置位移观测的基准点,保证两个基准点的通视连线通过所有的观测点。4.4监测规定及要求4.4.1变形值报警的确定:当变形值邻近最大允许变形值时,本工程基坑边坡的沉降值或坡顶位移超过35H(H为基坑深度)时,即45mm,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当变形的速度、趋势明显异常时,连续两次以上的变形值大于2mm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4.4.2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施工期间每天应检查基坑周围有无裂缝发生;每次观测边坡位移记录详细记入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运 媒体 二期工程 基坑 支护 变形 监测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2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