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宏观地产市场走势分析.docx
《天津宏观地产市场走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宏观地产市场走势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一八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一三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一、 2006天津宏观地产市场走势分析(一)天津宏观经济分析2005年天津财政收入实现725.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6.8
2、%,“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实现2360亿元,年均递增24.3%,收入增长幅度和增收数额创历史最好水平。1. GDP近几年来,天津的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是国内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为稳健的区域之一。2000-2005年天津GDP增长情况2005年天津市实现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663.9.9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发展势头良好。2. 固定资产投资额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五16.8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长幅度连续3年保持在20%,固定资产实现连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反映一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热度的重要指标,天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持续快速上升,表明房地产处在良好的上
3、升通道中,仍有进一步稳定发展的潜力。3. 天津产业结构特征从天津GDP构成情况上看,天津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三产业,而以各类工业所代表的第二产业,给天津贡献超过50%的GDP。目前天津市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第二、三产业“32”的5大板块: 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 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装置型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 以汽车、造船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板块; 以物流、社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 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二)天津市微观经济环境1. 人均GDP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增加到3500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折合4351美元,比上
4、年增长一三.8%,标志着天津市人均GDP进入高速增长期。1994-2004年天津人均GDP增长情况2.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到2005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3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53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22%和9.7%,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上升。2000-2005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统计二、城市发展规划分析(一)“十一五”城市建设目标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在06年3月,天津2006年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天津“十一五”城市建设的目标,并对2006年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十一五”期间,本市城建工作将重点拓
5、展对外交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创建生态宜居城市。预计五年间,本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将达到1一八0亿元,房地产投资将达到2760亿元。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一三0公里;海河上游基建面积480万平方米;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达到766条;新建各类公建设施120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天津市和建设部关于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审查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在审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时指出,这次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城市性质定位,把滨海新区的发展作为重点,符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和发
6、展要求。会议指出,要突出天津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增强和完善滨海新区为区域服务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天津在环渤海区域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二)滨海新区定位成为天津市副中心在全市的总体规划中,滨海新区核心区上升为天津市的副中心,构成全市“武清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发展主轴,以及“宁河汉沽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东部沿海发展带。未来天津城区将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体,结合东部沿海发展带,构筑“T”型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在外围发展居住就业综合型城市组团,利用河流、
7、湿地等自然生态条件,构筑网络状绿地及开敞空间系统。(三) “新家园”建设推动城市边缘发展 根据天津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天津市将实施“新家园”建设。按照“在城市发展轴区域内、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距外环线10公里”的原则,规划建设10个居住新区,集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每个新区的用地规模都在300公顷以上。预计五年内,全市近郊将至少增加30平方公里(3000公顷)的居住用地。按1.5的容积率计算,可形成4500万建筑平方米的住宅,按人均30建筑平方米计算,至少可吸纳一五0万人口在郊外定居。未来主要承担居住功能的,将是西青城区、海河新城以及“双街”、“双口-青光”、“小淀”、“新立”、“双
8、港”、“大寺”、“小站”、“葛沽”、“东丽湖”等10个组团这些区域将成为日后住宅开发的重点地区,而城市中心区将不再负担主要的居住功能。将城市中心区定位“区域性管理、服务和商贸中心”为主要职能,居住将逐步淡出。(四)海河改造促进海河沿线开发提速海河开发是天津市政府工作的重点。2002年,天津市政府公布了海河沿线的投资、改造计划: 由三岔河口到外环线为海河的上游段,主要体现亲水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建设以现代化公共设施为核心内容的滨河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截至2010年,计划投资520亿元; 由外环线到二道闸为中游段,规划为生态的海河风景旅游区和生态能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田园式的研究
9、发展区,截至2010年,计划投资一八0亿元; 由二道闸至入海口为下游段,规划为以内河港口物流、贸易、加工区和滨海城市中心景观为内容的特色区域,截至2010年,计划投资350亿元。根据建设计划,05年下半年开工柳林桥、国泰桥、吉兆桥,改造光华桥和大光明桥。临河道路拓宽改造和堤岸建设也将继续实施, 2007年底将基本完成上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条件。海河改造计划到2008年初,全面完成海河上游规划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中游区域建设。创造条件,加快商贸和文化设施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古文化街商贸区、凤凰商贸城、水上运动世界、和平商贸广场等一批商业设施,建成近代
10、工业博物馆、新文化中心、少儿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合计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未来海河沿线将涌现大量公建产品,对市场形成短期压力。(五)交通体系建设日渐完善天津市的交通道路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为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2000-2010),另一个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00-2020)。 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为环形放射式(简称为三环十四射):由外环线和中环线的大部分路段、西北半环、东南半环组成两个快速环线,与京津路、普济河道、金钟河大街、卫国道、张贵庄路、津塘路、大沽南路、解放南路、卫津南路、复康路、西青道等14条放射线共同组成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天津市快速路系统建设工程将建成全长145
11、公里,宽百米左右、双向8车道的快速路,设计时速60至80公里。由位于外环线与中环线之间的“两个半环”、“两横两纵”和“三条联络线”组成,总投资达173亿元。快速路网建设分三期进行,计划于2007年完工。中心市区道路骨架系统图 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系统:采用地上高架和地下涵洞相结合的方式,向南北两侧延伸现有的一号地铁线位,同时新增六条以放射式线网结构建设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线路总长度达到一五4公里,线网密度为0.47公里/平方公里,承担中心城区客运总量的50以上。天津市新的城市轨道线网远期规划为9条线路,其中地铁8条,轻轨1条。地铁1号线工程将于2005年12月竣工并投入运营,全长26.一八
12、8公里,共设车站22座。轻轨中山门至开发区段已投入运营,2期将于2006年投入运营。地铁2、3号线工程计划2007年竣工。天津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示意图(六)城市特点与优劣势分析综合以上资料及分析,天津市城市发展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GDP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房地产业增长速度略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 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出现大幅度提高,在GDP中占有较大比例,城市化进程显著。 人均GDP快速增长,至2003年已超过3000美元,标志天津市房地产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十一五”规划目标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000美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13、逐年增长,居民置业观念不断与市场接轨,个人住房贷款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长,势头良好,可预见的未来将稳中有升。 海河开发带动了海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并且缩小了海河两岸的区域性差异。 十一五规划为天津整体城市布局确立了方向,在天津的整体城市格局中,从大的城市规划发展上看,未来主要将是东部滨海新区的崛起,成为与天津传统市区双城并立的双核心发展格局。 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的建设将拉动天津市经济发展,并进一步缩小天津市区地域性差异。城市发展的劣势在于: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不大。 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城市,城市化水平不高。 人均收入虽然在快速上涨中,但目前水
14、平仍较低,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城市吸引力较弱,天津人口总数相比同级别大城市偏少,尤其是外来人口总数及所占人口比例较少,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大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天津市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发达,发展中心偏向南部,从政府制定的发展策略来看,天津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将向东部及南部移动。 三、天津市住宅市场06、07年发展走势(一)市场供应量变化趋势按照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未来五年内,天津市公用设施投资将达到1一八0亿元,房地产投资将达到2760亿元。新建各类公建设施1200万平方米,住宅7000万平方米,预计2010年达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按天津建委规划,06年房地
15、产新开工项目计划比05年增长25%,其中新开工面积2000万平米,其中住宅1600万平方米,加上05年的留转施工项目,06年在施住宅面积将比05年增加400万平方米左右,创历史最高。竣工面积上,06年,天津市计划竣工面积一五00万平米。可以确定,06、07年,天津市的市场整体供应量将有显著提升,在需求增长相对平缓的状态下,市场供应的放量无疑将对整体销售形势造成压力,但主要将集中在外环沿线区域,中环内供应将保持平稳。(二)区域分布与产品形态变化趋势伴随供应的放量,06、07年,市场供应结构将做出较大的调整,区域分布与产品形态也将出现变化。1、市场供应分布变化趋势城市版图扩张,主要向东、西、南发展
16、天津城市发展战略逐步东移,滨海新区纳入城区范围,轻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快速路、地铁二号线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河东、东丽成为市区连接滨海新区及北京的重要一环,区域地产市场也将因此获得广阔发展前景。 天津东部地区目前整体地产市场偏于中档、实用,产品面积控制较为适宜。由于河东地区为传统的工业区,可开发用地较多,土地成本较低,因此区域项目多为多层和小高层,容积率偏低,适合于纯居住产品开发。而同时地产市场处于发展中,也使区域土地稀缺性较弱,开发强度低,具备开发中大规模,舒适居住项目的条件。城市向西扩张主要指天津西部西青区中北镇正在建设的区域。规划中为建成占地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宏观 地产 市场走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