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相关资料.docx
《国际贸易相关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相关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李嘉图模型名词解释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生产1套服装,美国需要1个劳动力,而中国需要2个劳动力。美国在服装生产上对中国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美国服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2倍,美国饮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10倍。美国在服装业和饮料业上相对中国都存在绝对优势,但其饮料业优势更大,因此美国在饮料业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服装业和饮料业上相对美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服装业的劣势相对较小,因此中国在服装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判断-PPT中的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钱,价值 用价格
2、指数调整,更真实 贸易量规模,剔除价格因素国家贸易额与世界贸易额国家贸易额 = 该国进口额 + 出口额世界贸易额 = (所有国家的进口额 + 出口额) 2选择1. 李嘉图模型表明每个国家中的每个人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解释:在李嘉图模型中工人、企业家和消费者为同一个(群)人,因此一个国家获得贸易收益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2. 李嘉图模型否定了绝对优势作为贸易基础的理论()解释:李嘉图模型揭示了国际贸易类型取决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3. 在李嘉图模型中。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国家之间劳动力的数量的差异()解释:是由于国际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4. 比较优势理论只能应用于两个
3、国家,而不能应用与多个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形()解释:李嘉图模型可以推广到多个国家多种商品的情形。5. 李嘉图模型说明,贸易最终会导致不完全专业化生产()解释:自由贸易将导致生产的完全专业化6. 比较优势理论中,一国从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7. 一国从封闭经济转向自由贸易时,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外移()解释:由于短期内一国不可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因此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移动,转向自由贸易时,变化的将是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及消费者的效用简答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答:绝对优势比较的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而比较优势比较的是劳动生产率
4、的相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相对差别,就会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领域可以是绝对优势较大的领域,也可以是绝对劣势较小的领域。第二章 特定要素模型选择&判断1. 李嘉图模型和特定要素模型都表明贸易开放使所有国家都获利()2. 特定要素模型表明贸易会影响收入分配,使特定要素受损,流动要素获益() 解释:特定要素模型告诉我们,贸易会使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获益,进口部门的特定要素受损,而对于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3. 特定要素模型假设某一类生产要素只能投入到特定生产部门,是永久性不能流动的() 解释:特定生产要素不是永
5、久性不能流动,而是短时期不能流动的。4. 特定要素模型中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基于他们在两种商品生产时各自所用的特定要素在生产率上存在差异()解释:比较优势源于要素丰裕程度,而不是特定要素在生产率上的差异。5. 对于流动要素而言,参加贸易后以实物衡量的实际收入是增加的()解释:贸易对于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三章 赫克歇尔-欧林模型(上)名词解释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商品。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
6、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选择&判断1. 在HO模型中,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部门间自由流动,并且生产要素最终在各个部门的使用密度会是相等的() 解释:生产要素的使用密度在不同部门是不同的,且HO模型假设两个生产要素使用密度的大小关系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出现“要素密集反转”。2. 赫克歇尔-欧林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国家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所带来的贸易联系()3. 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存量,所以一般而言大国通常是生产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 解释:绝对丰裕程度比较的是两国的生产要素存量,相对丰裕程度比较的是人均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丰裕程度指的是相对
7、丰裕程度,而不是绝对丰裕程度。 因此存在两处错误: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丰裕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居生产要素,即相对丰裕程度;一般而言打过通常是生产要素绝对丰裕的国家。4. 在HO模型中,各国的技术能力被假定为完全相同,比较优势完全来源于各国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5. 在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会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 解释:由于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HO 模型中的两个国家实现不完全专业化生产。6. 根据SS定理,贸易开放会提高出口部门的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而降低进口部门的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解释:根据SS 定理,贸易会提高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
8、有者的实际收入,这和要素所有者所处的生产部门没有关系。7. 在HO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李嘉图模型是相同的,都是直线() 解释:考虑了产品生产中要素密集度的不同,通过对生产要素比例的选择,实现对资源最有效率的利用,HO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外凸的。8. 在HO模型中,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丰裕度() 解释:由于HO模型假定两国技术水平无差异,因此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无差异,比较优势的来源只有劳动力丰裕度和资本丰裕度。简答1. 简述HO模型和李嘉图模型的联系和区别。答:和李嘉图模型一样,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HO 模型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从贸易开放中获益。和李嘉图模型不同的是,在HO 模
9、型中一个国家所获得的贸易收益不会分摊到每个人头上。贸易开放必然使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受损。(答案不完全?)2. 简要说明在HO模型的框架下,贸易开放对于实际工资的影响。答:同概念题SS定理3. 贸易开放以后,为什么劳动丰裕国的两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都提高了?答:对于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来说,贸易开放后劳动密集型部门扩张,资本密集型部门缩小,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扩张需要大量劳动力,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缩小不能提供这么多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价格(工资)必然上升。当劳动力价格相对于资本价格上升时,企业会选择资本替代劳动的生产工艺,这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都会发生,因此资本劳动比率都会提高。
10、第四章 赫克歇尔-欧林模型(下)名词解释罗布津斯基定理在给定商品价格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禀赋量的增加,会导致该国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行业的产量增加,而使该国密集使用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行业的产量减少。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自由贸易使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生产要素价格。选择&判断1. 当一个开放小国的某种生产要素的国内供给增加时,其价格会下降() 解释:在HO 模型中,开放小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决定的,与国内要素市场的供需状况无关。2. 当一国的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时,该国所有产业都会扩张,只是扩张的程度不同() 解释: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当一国的某
11、种生产要素禀赋数量增加时,它不会使该国所有产业都扩张,而必然会使一个产业萎缩。3. 一体化HO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生产要素可以在世界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解释:一体化的HO 模型假设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不能自由流动。4. 只有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之间实现了自由流动,世界经济才能实现一体化() 解释:一体化HO 模型的结论是:只要各国之间开展自由贸易,那么各国经济的运行结果和在一体化条件下世界经济的运行结果是完全一样的。5. “天使寓言”中,不论天使如何行为,只要各国展开自由贸易,世界经济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解释:“天使寓言”存在前提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相对均匀简答1. 简述罗布津斯
12、基定理和HO定理的联系。答:根据罗布津斯基定理,在给定的商品价格下,资本丰裕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较大,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较小。假定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相同,那么资本丰裕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必定大于该国消费者的需求量,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必定小于该国消费者的需求量,因此资本丰裕国必定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正是HO 定理。2. 萨缪尔森的“天使寓言”表明自由贸易能够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却是各国的要素价格相差甚远。请讨论其中的原因。答:在萨缪尔森的“天使寓言”中,如果这个天使对于世界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的划分不是很极端,那么只要各
13、国之间开展自由贸易,各国经济的运行结果和在一体化条件下世界经济的运行结果是完全一样的。这个寓言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只需要商品的自由贸易就可以带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并不需要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理论的成立是存在条件的,即这个天使对于世界生产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的划分必须是相对均匀的,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就无法说明各国可通过贸易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较大的,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天使寓言”的理论相悖。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贸易模型名词解释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因而增加
14、1单位的资源投入所产生的增加的价值(也就是投入资源的边际报酬)是逐渐提高的。选择&判断1.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类型是由各国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解释: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的类型具有不可预测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因素和偶然事件。2. 在克鲁格曼模型中,贸易收益表现为消费者福利的增加,而生产者福利是减少的() 解释:克鲁格曼模型中假设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因此贸易收益既表现为消费者福利的增加,也表现为生产者(工人)福利的增加。3. 克鲁格曼模型和梅勒兹模型都假设企业之间是对称的,没有差异性() 解释:梅勒兹模型中企业之间是不对称的,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差异。4. 在克鲁格曼模型中,贸易开放产生
15、了规模效应和选择效应() 解释:选择效应指的是贸易开放使一些企业选择退出市场5. 规模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 解释:应为内凹,因为具有规模经济时,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单位要素的产出越大6. 在克鲁格曼模型中,由于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因而不存在收入分配问题()7在克鲁格曼模型中,由于产品是差异化的,因而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需求是不同的() 解释:克鲁格曼模型假定所有产品都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有差异性,但在需求和成本等方面是相同的8. 在克鲁格曼模型中,行业内贸易的类型是不确定的()p121.49. 行业内贸易更多地发生在技术和资源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 解释:行业间贸易因为发生在
16、技术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所以它带来的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效应会比较强烈;行业内贸易因为发生在技术和资源禀赋相类似的国家之间,所以它带来的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效应会比较弱。简答1. 克鲁格曼模型中的贸易收益表现为什么形式?为什么在该模型中没有收入分配效应?答:在克鲁格曼模型中,贸易开放带来的贸易收益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下降和商品品种的增加上,这些贸易开放的好处为所有公民所享受。虽然由于贸易开放有些企业会关闭,但那些继续经营的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吸收那些关闭企业解雇的工人,因此工人不会面临失业的压力。相反,由于贸易开放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工人的实际工资会上升,而且还会从更多消费品种的选择中获得更高效用。
17、和李嘉图模型一样,克鲁格曼模型假定一种生产要素,因此不存在收入分配效应。2. 简述行业间贸易和行业内贸易之间的差异答:行业间贸易发生在不同行业之间,因为其发生在技术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所以它带来的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效应会比较强烈;行业内贸易发生在同一行业内,因为发生在技术和资源禀赋相类似的国家之间,所以它带来的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效应会比较弱。3. 在梅勒兹模型中,行业生产率与国际贸易开放度有何联系?答:在梅勒兹模型中,当国际贸易变得更开放时,出口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导致更多企业从事出口业务。而出口企业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行业的竞争水平,因而提高了在这个行业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生产率门槛。由于整
18、个行业的生产率门槛提高了,该行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也随之提高了。第六章 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名词解释-涉及到,不一定是名词HOV定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劳动要素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是净资本要素出口国。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发现,作为资本丰裕国的美国,它所出口的商品的平均资本密集度低于它所进口的商品的平均资本密度,这个赫克歇尔-欧林定理的预测正好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丢失的贸易量之谜特里夫勒发现,经过生产率调整后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尽管和该国净出口中所含生产要素在方向性上变得一致了,但是生产要素丰裕程度所预测的净要素贸易量要比实际观察到的净要素贸易量大得
19、多。大量的贸易量“丢失了”。这个发现被称为“丢失的贸易量之谜”。行业内贸易指数(格鲁伯-劳埃德指数)定义X为给定行业的出口值,M为给定行业的进口值。行业内贸易指数(IIT)的公式是:上式中是进出口差额的绝对值,可以将其理解为出口和进口不重叠的部分。由式可知IIT衡量的是一个行业进出口重叠部分占总贸易量的比重。IIT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指数。当IIT为零时,该行业没有行业内贸易,所有贸易都被认为是行业间贸易;当IIT为1时,该行业的贸易全部是行业内贸易,没有行业间贸易。IIT越高,行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行业内贸易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产品差异化的程度。IIT较高的产品,其差异化程度比较高。国际贸易的
20、引力公式引力公式描述的是两个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决定。用T代表贸易量,代表A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代表B国的国民生产总值,D代表A国和B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引力公式可以写成: 引力公式中,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和这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函数成反比。两个国家之间的引力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越高。选择&判断1. 李嘉图模型关于要素生产率差异会影响贸易类型的预测得到了实证的支持()2. 当商品数目和生产要素数目均超过两个时,HO模型仍能预测商品的贸易类型()解释:在高维HO 模型中,建立在商品分类基础上的贸易类型的预测不再成立;但素含量基础上的贸易类型预测HOV定理仍然成立。3.
21、HO模型不能解释现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不同()解释:主要原因在于HO模型抽象掉了国际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4. 国际贸易的引力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5. 在考虑了国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之后,HOV模型的预测在实证中得到了支持()解释:应为“在控制了国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之后”6. 贸易开放的选择效应比规模效应在实证中得到了较多的支持()7. 引力公式对于贸易类型和贸易流量的预测和现实相吻合()解释;引力公式并没有涉及对于贸易类型的预测。8. HOV模型把HO模型拓展到了多余两种商品的情形()9. 在将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量用生产率作调整从而得到“世界等量”
22、的生产要素禀赋量后,HOV定理的预测能力提高了()10. 即使经过生产率的调整,HOV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贸易流量()11. 行业内贸易指数IIT越高,行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同质化程度越低;行业内贸易指数在发达国家较高,发展中国家较低()12. 引力公式可以被应用于对国际贸易边界效应的研究()简答1. 请从要素生产率的国际差异角度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答:里昂惕夫从数据中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的商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度相对较高的商品,这和HO 定理的预测正好相反。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一个解释是:HO 模型抽象掉了要素生产率的国际差异,而在现实世界中国际间要素生产率的
23、差异非常显著,因此HO 定理不能预测现实中的贸易类型应在预料之中。2. 为什么行业内贸易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产品差异化程度?答:行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是一个行业进出口重叠部分占总贸易量的比重,而一个行业进出口的重叠部分被认为是相类似的差异化产品的贸易。因此行业内贸易指数的高低反映了这个行业中产品的差异化程度。3. 引力公式是如何揭示国际贸易的边界效应的?答:在国际贸易的引力公式中,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和这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函数成反比。边界效应指的是国家边界阻碍贸易的进行。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例,在美加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定后,虽然贸易开放促进了贸易量的提高,但即使对于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相关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