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经典笔记.docx
《国际贸易实务经典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实务经典笔记.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按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分为十大类:63章 、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其具体分类为: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类;2类: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指那
2、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一般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一般把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一国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es,简称GATS)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1、跨
3、境提供(cross-bordersupply),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移动);2、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服务消费者过境移动);3、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t),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服务的提供者将自己的生产要素移动到一缔约国内,通过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取得收入);4、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的过境移动在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的
4、贸易)。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的分类:1、商业性服务2、通讯服务3、建筑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及社会服务9、旅游及相关服务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11、交通运输服务;12、其他服务。关于服务贸易的内容分类的另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1.把世界服务贸易项目按其与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分为:A.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传统国际服务项目;B.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项目;C.相对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2.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法:A.生产前服务;B.生产服务,即生产过程的服务;C.生产后的服务。3.以服务贸易中生
5、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进行划分:A.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B.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C.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1.早期的国际贸易a.早期的贸易由于沟通困难,运费昂贵,主要是地区性贸易;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贸易的品种、数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2.运输、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a.一五世纪晚期和16世纪地理在发
6、现之后,西欧海上强国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地域范围;b.一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的科技革命使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运输革命,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c.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和保护主义的升级使国际贸易出现衰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1.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2.从奴隶社会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奴隶,一类是提供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品;3.由于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具有哪些特点:1.封建社会仍是
7、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国际贸易的规模不大;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商品仍以奢侈消费品为主,但手工业品比重明显上升。3.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封建社会中国对外贸易状况:1.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2.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开辟丝绸之路;3.汉武帝时代开辟了中印海上航线;4.明朝时代,郑和七次下西洋,遍及印度半岛、马来半岛,最远到达了非洲东部海岸。一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国际贸易额空前增加;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机器和运输工具的贸易,纺织
8、品的贸易迅速增加,粮食也成为大宗的贸易商品;3.贸易方式有了进步;4.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日益专业化,出现了很多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专业化的公司;5.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贸易协定广泛发展;6.由于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凭借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大国,在国际贸易处于垄断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贸易额继续增加,但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增长速度有所降低;2.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稳定;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发生变化,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其他西欧国家、北美、非洲、拉丁美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战后国际分工水
9、平不断提高,世界贸易持续增长的背后有许多原因:1.二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日益成熟;2.重要的超国家的经济组织逐渐建立,这些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各国政府对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事务的干预不断加强。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向服务业偏移;2.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的带动;3.新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4.社会生活国际化的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物贸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慌。国际贸易结构:1.二战后国际货物贸易的结构发生了
10、重大变化。食品和原材料的比例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提高,现在约占73%强。2.金融、保险、通讯和信息等服务贸易增长较快。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3.中国进出口货物结构不断优化;4.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从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变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再转变为以发达国家为主,全方位的对外贸易。为什么工业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而初级产品的比重持续下降呢?1.科学技术的影响;2.发达国家在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实行了农业保护政策,人为减少了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3.消费结构变化;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
11、国际贸易地理分布:1.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德、日、英、法、加、意大利等,不管作为出口商还是进口商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世界出口贸易的前十名。考生应该熟悉并能够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统计数据。第五章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从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参加国获利。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与内容:1.假设:a.人类只有两个国家;b.每个国
12、家只生产两种产品,第一种商品高于另一国家同种商品价格,第二种商品价格低于另一个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2.内容:A.每个国家应当只生产它最擅长的商品;B.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比较优势的主要内容:各国应该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增加世界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交换的国家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比较优势也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这些假定包括: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2.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3.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4.
13、没有运输费用;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行自由贸易;7.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8.不存在技术进步。赫俄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2.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3.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4.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5.没有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7.两国的贸
14、易是平衡的,每个国家的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相等。如何评价要素禀赋理论?1.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人力、土地、资本)出发,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客观实际情况;2.将价格理论引入国际交换领域,以货币作单位,对商品的货币价格(成本)进行分析,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更接近国际贸易实际;3.赫俄模型的某些假设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排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商品价格在国内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
15、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1.劳动力不同质(劳动效率学说);2.存在人力资本;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4.自然资源稀缺;5.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及其验证说明的了什么?1.要素禀赋理论不能完
16、全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2.里昂惕夫之谜与要素禀赋理论不是理论上的对立,而是理论与实际的矛盾;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理论前提(假设条件)的修正。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具有何种特点?1.产品创新阶段,产品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2.产品成熟阶段,最初创新国的企业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后来则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来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份额;3.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在产
17、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的密集程度会发生哪些变化?1.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2.在产品创新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3.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4.产品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可以弥补资本的短缺。这时,产品由资本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优势如何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移?1.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优势不同。2.美国工业先进、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在开发产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3.其他发达国家拥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力量和较强的
18、科技实力,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这些国家一方面可以把处于产品生命早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欠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出口到比他们发达的国家;4.发展中国家半熟练劳动资源丰富,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大批量生产某种产品而实现单位成本的下降。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贸易理论认为,在那些较大规模经济存在意味着世界市场只能支持少数公司赢利的产业里,一个国家可能会因其有一个公司是该产业中的先行者而在某些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新贸易理论如何看待专业化生产的收益?1.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理论学家对专业化生产的收益递减的假设提出了疑问;2.他们认为,在很多行
19、业,由于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生产的收益是递增的。专业化生产促使产量增加,生产的单位成本下降,规模经济效益提高。3.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固定成本被分摊到了大规模的产量上。先发优势:是指能最终促使一个公司成为某一个产业先行者的经济和战略优势。获得先发优势的企业为什么能够获取规模经济的收益?1.新贸易理论学家认为由于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在许多产业世界需求只能支持少数几家公司赢利;2.而获得先发优势的企业首先进入市场,取得规模经济,并能封锁住世界市场,阻止后来者进入。即,先行者获得规模经济的能力对于后来者进入市场形成了一种障碍。为什么说新贸易理论说明了比较优势确立的一个重要来源?1.
20、新贸易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比较优势是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规模经济是独立于比较优势之外的又一引发对外贸易的决定因素;2.从本质上讲,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无分歧,因为规模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率,所以新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比较优势确立的一个重要来源。哪些基本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1.要素禀赋。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参与某一产业竞争所必须的熟练劳动力或基础设施等;2.需求状况。国内市场对该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3.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国内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4.公
21、司战略、结构和竞争。有关公司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与特点以及国内竞争状况。政府在增强一国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1.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下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基本变量。2.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中起着个别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有利环境。3.政府政策主要是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格局,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政府应当:1.关注特殊要素创造,加强教育、科研文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2.避免干预要素和货币市场,由市场引导资源流动;3.实施严格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迫使企业改善质量、升级技术;4.鼓励持续投资于人力技能、创新和物质资本的目标;5.放松管制,限制垄断,
22、鼓励竞争,实施把垄断法;6.拒绝管理贸易政策和手段,开放市场,鼓励内外竞争,促进企业创新。第六章 国际贸易的环境因素国际贸易的环境因素:1、治环境因素;2、经济环境因素;3、会文化环境因素;4、技术环境因素。政治环境:是指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活动的政治因素的集合。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A、从全球层面考察国际政治环境;B、从国别或地区层面考察当事国或地区政治环境。当事国或地区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当事国或地区的社会性质和政治制度;2.当事国或地区的政治稳定性;3.当事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制度;4.当事国或地区的主要外贸政策与措施;5.当事国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实务 经典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