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作业之关于OEM的探讨.docx
《国际贸易作业之关于OEM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作业之关于OEM的探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作业关于OEM的探讨班级:文专贸0922班 姓名:桑志恒 王凤芹董行行 蔡敬敬 彭慧茹 冯莉莉崔明娟 葛香鲁目 录一、代工生产的相关概念2 1、OEM的概念2 2、代工生产(OEM生产的概念)2 3、OEM的渊源和发展2二、代工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为和作用4三、代工生产在亚太地区6四、代工生产在中国7 1、OEM对中国制造业正反两方面影响分析72、代工贸易在中国的地位及相关分析10五、OEM案例分析一三1、深圳富士康经营战略一三2、“做工厂”和“做品牌”并不矛盾163、贴牌生产有利于走出去174、代工模式引发的富士康危机17六、我们对国内代工生产的看法211、借鉴日韩台在70年代进行产业链
2、升级的经验212、发展自主研发,制造业从OEM向ODM转化21七、参考文献23一、代工生产的相关概念:1、OEM的概念: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的缩写,它是指一种代工生产方式,其含义是品牌拥有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仅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电子产业大量发展起来以后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生成的一种普遍现象,戴尔、惠普、IBM等国际上的主要大企业均采用这种方式。2、代工生产(OEM生产)的概念: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
3、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简称OEM,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被称为OEM产品。可见,定点生产属于加工贸易中的“代工生产”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3、OEM的渊源和发展:OEM是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趋势下的一种必由之路,也是资源合理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结果。在欧洲,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建立有OEM性质的行业协会,1998年OEM生
4、产贸易已达到3500亿欧元,占欧洲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OEM生产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加快,OEM需求商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挑选OEM供应商,特别是向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OEM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的马狮公司,这是一家零售公司。它发现制造商的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公司进来的货一方面买不出去,压在公司里,另一方面,消费者想要的产品在公司的店里找不到。公司发现自己比生产者更了解消费者,于是就决定自己开发和设计产品,然后再寻找合适的产品制造商。此举固然效果很好,马狮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同时制造商的产品销售问题也
5、得到了解决,从此定牌生产和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得以确立。实行OEM后,马狮一直保持着优异的业绩,目前是英国最著名的公司,也是英国最有名的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达国家的生产制造成本不断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的制造成本劣势日益明显。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商开始逐渐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合适的生产制造基地,同时减少其国内的产品生产量,有些企业甚至全部停止了国内的产品生产,把全部生产任务委托给了它方。如美国的耐克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公司虽拥有7800名员工,但生产一线的制造工人一个也没有,公司不拥有一家自己的工厂,不购置生产设备,产品全部由分布于发展中国家的,由耐克公司精心挑选的制造商承担。现在OE
6、M的产品类别从早期的一般性商品,发展为各种产品,从家用产品到产业用品,由硬件发展到软件,由有形产品到无形的服务。在我国,目前OEM的产量最大的是服装和电器,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许多跨国公司拆了生产线,搬到我们国内来生产。微波炉是个最著名的例子。在OEM的经营方式中,产品(这里产品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营销方处于主导地位。已有研究表明,OEM的产品设计和经销方(通常是品牌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利润丰厚,而OEM的制造方相对处于不利的地位,利润有限,有时非常微薄。在亚洲,日本企业为迅速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最早采用国际OEM的生产贸易形式。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亦与OEM有密不可分
7、的关联。其中,台湾早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OEM基地,印度亦是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在IT业,从技术到零部件到软件的功能模块,谁是全能?康柏总裁菲费尔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用最直接的方式赚钱!,并公开表示要省去那些所谓的资产(厂房、设备、办公楼等)带来的负担。甚至有人称: OEM造就整个IT产业!美国耐克公司,其年销售收入高达20亿美元,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研究、设计及行销,产品全部采用OEM方式,成为目前世界上OEM经营的成功典范。二、代工生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为和作用:代工生产的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
8、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这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简称OEM,承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被称为OEM产品。可见,OEM在国际贸易中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企业的竞争战略正从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中心的生产型方式,向注重新技术应用、迅速推出新产品为中心的市场经营方式转化。据IDC的数据显示,在5060年代,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平均1012年,而进入90年代,这一数值下降为6一八个月。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电子信息时代,企业经
9、营者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竟相加大了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为了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占领市场,许多大企业将关键性部件自己生产,而将辅件以OEM方式承包出去,让其他企业生产。这样既可以保证缩短生产周期,又可以将节省下的用于购置生产设备的大量资金用于研究开发,使企业在时常响应速度方面保持了一个良性循环,企业还可根据市场态势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生产规模,从而有可能保持一个适应市场发展动态的、灵活的弹性生产机制。OEM的存在必须有两方。一方是OEM的委托方,另一方是OEM的制造方。OEM的委托方往往拥有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的优势,但在生产制造方面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而OEM的制造方则刚好相反,
10、在产品的设计和品牌营销上不具有相对的优势,但在产品的制造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且能生产制造出设计方期望的产品品质。出于优势互补的需要,OEM的经营模式就产生了。其实,OEM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著名的品牌商品制造商,常常因为自己的厂房不能达到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向其他厂商求助。 这些伸出援手的厂商就被称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生产商)。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度身订造的,生产后也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生产者自己的名称再进行生产。在工业社会中,OEM可谓司空见惯。因为出于制造成本、运输方便性、
11、节省开发时间等方面的考虑,知名品牌企业一般都愿意找其他厂商OEM。在找别的企业进行OEM时,知名品牌企业也要承担不少责任。毕竟产品冠的是自己的牌子,如果产品质量不佳的话,少则有顾客找上门投诉,重则可能要上法庭。所以,品牌企业在委托加工期间肯定会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代工产品的质量与品牌拥有者的研发实力以及代工企业的加工实力都有着必然的关系。三、代工生产在亚太地区:“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这些奢侈品品牌产自海外,拥有原产地的标签。但实际上已有许多奢侈品品牌选择把生产工厂迁至亚太地区甚至中国。”环球奢侈品报告中文版执行出版人欧阳坤透露,由于成本和运输上的压力,中国制造国际奢侈品已是一个必然现象。在亚洲
12、,日本企业为迅速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最早采用国际OEM的生产贸易形式。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亦与OEM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台湾早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OEM基地,印度亦是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据IT数据公司iSuppli称全世界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有86%来自中国(2006年8月数据),但主要却是以Dell,惠普等代工名义生产。OEM生产“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是看重这些地区低廉的生产成本”。据有关机构报道,发达国家工人每小时工资约为20美元,而且工作时间固定;而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工资很低,劳动力成本只是发达国家的1/20,而且还可以经常加班。
13、与国内授权生产商的合作,同时也节省了奢侈品商在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时所需要的巨大的固定资产投入。从而这些企业可以一心做企业研究和市场拓展以及营销渠道的建立。四、代工生产在中国:在全球经济扩张形成的强劲需求的环境下,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规模生产优势逐步得到体现。近几年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始终占据50%以上,成为贸易顺差最重的贡献力量,在短期内这种势头还会愈演愈烈。但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主要以OEM贴牌生产为主。据IT数据公司iSuppli称全世界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有86%来自中国(2006年8月数据),但主要却是以Dell,惠普等代工名义生产。1、OEM对中国制
14、造业正反两方面影响分析1)、正面影响,完善工业体系结构,培养人才,解决就业中国多数制造企业不具备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OEM战略以其风险小、渠道开发成本低,只需进行生产投入。OEM能快速改造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线的优越性而倍受青睐。具体表现在: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 第一,有利于消化企业过剩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降低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损失;国内的许多企业由于过度追求市场,盲目上马项目,而当项目完工时却发现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了,此时为外资企业从事贴牌
15、生产可以保证企业充分开工,解决了设备闲置和员工就业问题,为企业带来了利润。第二,有利于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 国内企业可以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学习效应获得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同时利用外包方的市场优势和研发优势, 指导国内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国内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没有能力同国外的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同场竞技,成为他们的OEM后,就成为他们的供应商,避免与国外大企业过早展开竞争,为企业生存争取到时间和精力。企业刚成立时就要求它背负起民族工业的重担是不切实际的,会加重企业决策的艰巨性,给一定的时间让它在市场上磨练是企业尽快成长的捷径。第三,有利于企业摆脱技术和市场风险,利用他人的技
16、术和营销渠道,有效地绕开贸易壁垒,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壁垒,实现规模扩张。规避市场风险:企业主要从事OEM生产,设计和销售都由外方负责,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力,使企业有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为企业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同时,成为外方的OEM使企业接触到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促进了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规范化。2)、反面影响,缺少自主产权,处于国际产业链末端 企业从事多年的OEM生产之后,有可能对市场失去了应有的敏锐性:设计和销售都与自己无关。而市场始终是企业经营的风向标,一个忽视了市场的企业必将受到市场的淘汰。品牌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也是企业存在价值在软性指标上的最高体现。一个长期
17、从事OEM生产的企业,如果满足于现状,就会失去了开发自己品牌的驱动力。供应链的一般形式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供应商对生产商有较高的制约力;而在有OEM的供应链中,虽然,国内企业是处于供应商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竞争成为供应商的企业众多,另一方面供应商的设计由外资厂商提供,供应链条就变成了外资企业(提供设计图纸)OEM(生产)外资企业生产销售的模式,身为OEM一方的企业的产、供、销三个决定产品利润的关键环节基本上控制在对方手中,使我们的企业失去了经营的自主权。由于技术这一关键生产要素控制在对方手中,使得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生产,利润中的70%-80%被跨国公司收入囊中。国内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时失去
18、了争取有利地位的资本,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的实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而言,即使有较大的利润,也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跨国公司选择我国制造企业进行OEM生产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劳动力成本会逐渐上升,这样必然逐渐失去相对优势,未来跨国企业的OEM业务就可能转向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代工贸易在中国的地为及相关分析: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大致有三种: | 外贸企业买断出口 |企业自营出口 |接受加工定单出口 从这三种所占比重来看,外贸企业买断出口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自
19、营出口略有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前者转化而来),而加工贸易则飞速发展,迄今已稳居五成以上。在现代企业经营中,资源的有限性是摆在每个企业经营者面前的客观实际,利用有限的内部资源去带动相对无限的外部资源,是决定经营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OEM方式则提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也给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几点启示。1)、适应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在企业经营中要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把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放到首要位置,而充分利用OEM方式将企业的生产结构转化成能对市场态势发展作出快速反映的弹性结构,这样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又有利于资产的合理化配置,避免固定资产的盲目投资。从宏观全局来讲,可盘活现有资产,为实现资产优化优化重
20、组提供新途径。“大而全”,“小而全”的投资模式只能降低投资的效能,而很难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 2)、提供品牌经营机会 企业出口普遍采取买断出口形式,外销的是生产企业的品牌,市场开拓费用大部分都转化为品牌价值。自营权企业的脱离,即断绝了外贸型企业的货源,又不利于外销的规模经营,容易造成多头对外,杀价竞争的局面。外贸经营权放开以后,生产企业完全可以以原有品牌,原有渠道外销,完全可以饶过外贸企业这一中间环节。企业做OEM出口,走品牌经营之路。即出口企业根据生产动向,向生产企业提出产品制造要求,由生产企业设计,开发制造,再由出口企业以自己的品牌向外出口。出口企业的销售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和生产企业的研究
21、开发制造优势,一起构成了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双方结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3)、积极参与OEM代理 从OEM交易运做程序来看,购买企业能找到合适交易是交易达成的前提条件。然而,在这一寻找过程中,双方都要付出一定的搜寻成本,而且,由于国际范围内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找到的伙伴也不一定是合适的。市场的不完善性给出口贸易企业留下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出口贸易企业即可以作为OEM进口代理,也可以作为OEM出口代理,以卖方代表的身份与购买企业进行谈判、签约。在以上两种代理方式中,出口贸易企业纯粹是以代理人的角色出现的,仅作为 OEM交易的中介人收取代理费,而与交易双方的交易风险无关。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作业 关于 OEM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