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全媒体发展报告---国内外全媒体理论实践概览.docx
《国内外全媒体发展报告---国内外全媒体理论实践概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全媒体发展报告---国内外全媒体理论实践概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媒體發展情況報告目录一、BBC全媒體化發展情況1二、國內傳媒業全媒體化發展情況151、全球進入全媒體時代 互聯網商業模式正發生轉型152、傳媒向全媒體演進態勢明朗化163、南方報業引入TOGAF打造全媒體企業架構174、湖南衛視在全媒體時代的台網融合策略185、解讀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模式20四、全媒體理論研究221、全媒體背景下媒體的經營與傳播轉型222、重構全媒體運營模式25一、BBC全媒體化發展情況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于1922年成立,是英國的一家政府資助但卻獨立運作的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相
2、當長的一段時間內BBC一直壟斷著英國的電視、電臺。BBC在英國國內有兩個電視頻道和五個全國性的廣播電臺。此外,還有五個地方電視臺和三十多個地方電臺,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網新聞服務。 BBC算得上多媒體融合變革中的翹楚。在數字廣播和數字電視這兩個領域,BBC佔據著全球最新傳播科技的制高點;在新媒體業務方面,BBC更是成為電視臺模仿的對象。本期專題我們從“發展戰略”、“機構重組”、“運營理念”等幾個方面透析網絡化、數字化背景下的BBC全媒體戰略。 (一)創意未來,向全媒體戰略轉型 2005年,英國廣播公司10
3、個不同部門的成員聯合開展了一項為期一年的受眾研究。該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未來世界傳播格局、受眾的需要以及BBC該如何滿足受眾的需求?根據研究小組的建議,2006年BBC推出了它未來的發展藍圖“創造性的未來計劃”。 “創造性的未來計劃”的五大主題 1.馬提尼媒介 (Martini Media) 這一概念是一種跨平臺的傳播策略, 其目標是“讓受眾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獲得信息,並且要快、准、精”。BBC希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公眾都可以通過MP3播放器、3G視頻移動電話、互動電視和網絡等不同接收設備和平臺方便地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這就意味著BBC必須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BBC擁有世界上最好的
4、網站,但它是建立在世界第一波數字化浪潮基礎之上的。因此,BBC總裁湯普森希望:“今後BBC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要在BBC web2.0的背景下工作。”他要求BBC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BBC廣播台和電視臺的製作人員都要有媒介融合的意識,在製作本平臺節目的同時為BBC在線提供素材,以循環開發利用BBC的媒介資源。 BBC的廣播台、電視臺以及BBC在線之間都建立了跨平臺的節目製作和共享機制。現在,BBC在線和大多數BBC電視的記者,包括政治、商業方面等都建立了聯繫。上鏡記者同時出現在網站上,這就讓BBC在線同樣顯得很重要。記者們也開始意識到,很大一部分受眾已經開始通過網絡來尋找信息,甚至超過對電視的依賴。
5、隨著BBC在線的發展,擁有越來越多的視頻和音頻素材提供者,與記者間互動增多, BBC在世界各地,例如中國香港、柏林的BBC電視或廣播部門記者都同時給BBC在線提供內容。 2認真對待娛樂 (Serious About Entertainment) 2006年3月14日,英國政府公佈了一份有關英國廣播公司(BBC)未來發展方向的白皮書。英國政府建議BBC以“信息傳播、教育和娛樂”為主要任務,反映英國民眾多元化的生活以及英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白皮書首次肯定這個歷史悠久、一向以新聞事實節目著稱的公共廣播電視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於“娛樂性”。英國文化、新聞和體育大臣特莎喬韋爾也在聲明中強調:“BBC必
6、須持續認真地看待樂趣,將娛樂結合到它所有的服務當中。”在未來10年內,BBC應進一步增強可信度,吸引新一代觀眾和聽眾群。喬韋爾還說,只要BBC還認為自己有“服務公眾”的認知,就應該從每年30億英鎊的公眾收視費中多拿出一部分,用於購買很受公眾歡迎的運動比賽轉播權。英國政府也將鼓勵這種行動。 3年輕受眾 (The young) 5年前,BBC就收到媒介專家關於年輕受眾在流失的警告,今天,這種形勢不僅在持續,而且還在加劇。2005年,BBC所做的一個調查顯示,如今1624歲的青少年中有1/4的人一周內不會收看任何BBC節目。針對這一情況,BBC表示,今後將給予其兩個兒童頻道和青少年網站更多關注,同時
7、在青少年受眾的自製節目和委託製作節目中投入更多精力。此外,BBC還針對青少年受眾的特點,在該公司的節目製作和經營上做了大量調整。 4易於查找 (Findability) BBC在2007年投入使用一個新的、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下一代搜索引擎。利用新的搜索引擎,用戶通過輸入聲音和圖像就能查找到相關的音頻和視頻資料。相應地,BBC的技術部門也將根據新搜索引擎的特點對BBC所有節目內容的元數據進行更好的組織。元數據是描述內容的信息,BBC對其節目內容進行元數據編排,實際上就是對BBC節目進行數字化歸檔。在對BBC所有節目內容進行元數據描述後,BBC的節目創作人員將能更方便地找到他們需要的資料,以便根據他
8、們各自的需要循環再用和重新包裝歷史資料,以製作不同類型的節目。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節目製作效率、節省製作成本,使媒體資產得以循環再用,幫助BBC逐步開展節目自動播出、節目點播、互聯網節目發送、節目交易、視音頻資料提供、交互電視等新業務。另一方面,還為用戶從海量的網絡信息中更方便快捷地查找和使用BBC的內容創造了可能。此外,它還能使系統方便地瞭解用戶的偏好,以便讓用戶方便地定制信息。 在未來,BBC的目標就是在Google裡搜索任何一個詞,結果都有BBC。元數據的重新編排將不僅能使BBC網絡資源的管理更加有序,還能讓用戶確切地知道自己使用的資料的所有權信息,從而進一步提升BBC品牌的聲譽。 5積
9、極主動的受眾 (The Active Audience) BBC舉辦的主頁設計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這個大賽,網民可以參與到BBC主頁的改版中去。此外,BBC在線將上馬一個新的同受眾互動的系統,使網絡用戶與健康、自然、歷史等頻道發生互動。在這個平臺上,讀者無論通過手機、電子郵件,還是電話對BBC信息進行反饋,都能立即整合到網絡上去。BBC還有一個在線節目目擊(Eyewitness),該節目將為過去100年的每一天製作一份國家檔案。任何就某一個特殊的日子有故事要講的人都將被邀請來做錄音,並與其他人分享記憶。 “創造性的未來計劃”的三大理念 在對外公佈這個創造性未來計劃的同時,BBC也傳達了
10、這樣三個新理念:導航、點播、共享。 1導航(find) “導航”理念的提出旨在進一步開發BBC在線的檢索功能,為用戶提供人性化的搜索代理服務,以抗衡像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網站。新的數據庫和搜索引擎起用後,用戶定制信息也將成為可能。 2點播( play ) 點播( play )理念的核心是用BBC iPlayer軟件,用戶可以下載和觀看BBC電視臺和廣播台的所有節目。在BBC節目首播一周後的任何時間用戶都能下載到BBC 8個頻道的所有節目,然後用電腦、電視機或者手機觀看。今後BBC將大力發展其“按需播送新聞服務”。 3共享(share) 據BBC稱,今後BBC將會減少自己的內容,採用更多來
11、自觀眾和讀者的內容,要扮演“聚合器和可信任的導航”的功能來聚合用戶創造的內容。為了方便用戶創造內容,BBC還在其網站backstage.bbc.co.uk提供了BBC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大部分廣播、電視節目的素材,用戶可以自由使用該網站的創作素材,創造出新的作品。 如今,BBC將把獨立的電視、廣播和網絡新聞運營平臺整合為一個世界最先進的跨平臺多媒體新聞中心。BBC網站bbc.co.uk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BBC新聞網站是全球訪問率第六高的新聞網站,緊隨Google新聞之後。今年1月,有820萬人次在其在線廣播播放器上收聽了1700萬小時直播和點播節目,幾乎比2005年1月收聽的900萬小時翻了
12、一倍。 (二)重建全媒體組織運營結構傳統媒體的組織結構中業務部門之間涇渭分明、職務固定、工作內容單一。媒介相融之後,這種結構方式很容易在部門之間搭建壁壘,造成企業內部信息交流不暢、高投入低效率、人浮於事的局面。當前BBC的大體運營結構如圖1: BBC目前有四大團隊和節目內容生產直接相關:視覺、音頻與音樂、新聞和北部中心團隊,這些團隊打破了過去按頻道和類型劃分結構的方式,其中新聞團隊的重組是相當成功的個案之一。新聞團隊將原先獨立的電視、廣播和網絡新聞運營平臺整合成一個世界最先進的跨平臺多媒體新聞中心,它可以將某一新聞資源按照受眾不同需求與傳播途徑的差異進行調整,使其適合在電視、廣播、網絡、手機、
13、互動電視等多個平臺上播發,節約了新聞成本。2006年,BBC將娛樂、喜劇、戲劇、兒童節目等部門融合成一個新機構“視覺(Vision)”團隊,2007年更名為BBC Vision Production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內容生產團隊,擁有4000多名員工和自由創作者。這個團隊提供的視頻節目內容同樣可以在手機、互聯網、互動電視、數字廣播等全媒體平臺播出。 2007 後,BBC 廣播新聞、網絡新聞和電視新聞這三大部門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編輯系統。三大部門的功能被重組為兩個部門:一是多媒體新聞部,負責BBC 新聞網、廣播新聞(Radio1 除外)、BBC 國際新聞服務、BBC 新聞24 小時
14、、BBC 國際等內容;二是多媒體節目部,它包含第五實況(Five Live)、今日、全球一體化、新聞時分、晚間新聞等內容。BBC 編輯部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人力資源共享:一方面,處於新聞現場的記者,可以同時完成兩種以上媒介形式的稿件,從而可能帶來 “敘事形式”變化;另一方面,編輯部可以將前方記者發回的稿件進行綜合或分發,供兩種以上媒介採用。現在需要記者同時帶著筆記本電腦甚至攝像機,以方便向網絡和電視臺供稿。一個偶發事件能同時被多種媒體記者捕捉到的概率很低,屆時有幸到達現場的記者必須擔負起更大責任。另一方面,整合後可以精簡採編隊伍,一人多用。 (三)台網一體化運營 BBC的傳統媒體業務與新媒體業
15、務是一體化的OneBBC計劃,因為BBC的網絡結構與頁面設計,是由BBC的新媒體技術部門來搭建框架,而裡邊的內容,則由電視、廣播相關的業務部門來填充,所以不存在台網之間的捆綁問題。 以BBC新聞中心為例,所有信息全部發送到新聞集成平臺上,新聞集成平臺打破了過去按頻道類型分類的方式,把原來獨立的電視、廣播和網絡新聞運營平臺整合成一個多媒體新聞中心,再分電視新聞、網絡新聞和廣播新聞三個編輯區域,每個新聞編輯區根據各自需求從新聞採集平臺獲得新聞源,然後按受眾的不同需求與傳播途徑的差異進行編輯,使其適合在電視、廣播、網絡、手機、互動電視等多個終端上播發。電視新聞演播室和電視、網絡、廣播編輯區高度集中在
16、一個大的工作區域。 BBC新聞中心統一調度、協調英國國內及全球新聞的採集與電視、廣播與網絡24小時的節目內容編發,而且不同媒體平臺不斷相互進行內容推介,比如,電視主播會說,關於此事更多資訊請到我們網站去查看一下,還有什麼什麼,或聽BBC廣播節目,或看BBC的整點電視新聞等等,以整合立體傳播擴大影響力。 (四)新聞報道網絡優先 BBC新聞中心負責BBC所有新聞的採集與製作,雖然同時給電視、廣播和網絡提供資訊,但網絡報道優先,以搶佔新聞時效制高點,滿足受眾第一時間瞭解新聞的需求。因此,BBC要求所有一線記者,首先想到的是給BBC網站提供資訊和圖片,其次才是為BBC電視和廣播採集信息。 (五)強調新
17、媒體中受眾的高度參與性 BBC前新媒體技術部總監海菲爾德(Ashley Highfield)曾指出:未來BBC所有數字內容和服務的提供,都將緊密圍繞三大主題展開:分享(Share)、導航(Find)和點播(Play)。這三大主題實際上都強調了新媒體中受眾的高度參與性。 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BBC在新媒介技術的研發、平臺的打造上非常注重受眾的感受,比如:播客、博客、微博、討論區、社交區等內容的設立,特別是用戶生成內容(UGC),Web 2.0的特點就是網民能夠將自己製作的節目內容上傳或下載。這樣就使傳統媒介單向傳播的特性轉變成雙向、互動傳播模式,受眾不再是單一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內容的提供者和合作
18、夥伴。 BBCi(即BBC互動)包括所有BBC的互動服務,包括數字電視和互聯網。 BBCi網絡服務(原名BBC在線)包含了新聞和節目檔案。BBC的許多節目都可以在BBC網站上找到,用戶可以自由下載收看、收聽。目前BBCi是訪問量最大的英語網站之一。 現在的BBCi可以顯示全彩照片和影片,並且允許用戶與節目的互動,比如互動性很強的英超聯賽和橄欖球賽轉播。 向多終端推出的流媒體服務(iPlayer),改變了人們的收視習慣。 BBC的網站這兩年不斷升級,目前是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之一,2009年的ALEXA世界排名是第47位。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BBC在線經歷了若干次變換,最大的成就是2007
19、年12月推出的流媒體服務:iPlayer。用戶通過這項服務,可以免費下載7天之內的電視節目,BBC的所有節目逐步都將納入其中。這項計劃受到觀眾追捧,正在改變了人們的收視習慣。 據說iPlayer推出之前,BBC預測iPlayer使用人數大概會在6個月內達到50萬,實際情況則是,在推出的頭三個星期,下載量便達到350萬人次,到了2008年12月,訪問和下載量累計突破1.8億人次。與此同時,iPlayer與傳統的電視、電腦,以及新興的iPod、iPhone等智能手機的整合都已經完成。數據分析顯示,iPlayer在這些終端中的發展勢頭迅猛,與其他媒體相比,BBC已經走在了前頭。 通過iPlayer收
20、看收聽BBC節目不用繳納費用,除非你是在同步收看節目。此外,由於BBC向英國民眾收繳了費用,因此iPlayer免費服務僅限於英國本土的IP地址,國外觀眾無法享受這項服務。 (六)通過新媒體吸引並留住年輕觀眾 數據顯示,1624歲的觀眾是全英國觀 眾中收看電視最少的群體,而65歲以上的人是收看電視最多的群體,1624歲和2534歲的觀眾群收聽收看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比例呈下降趨勢。長期以來BBC受眾的整體年齡層偏大,對吸引1334歲這個年齡段的觀眾收聽收看也存在障礙。 除了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改版、開設專業頻道以年輕化觀眾群之外,“BBC在線”成為BBC吸引年輕人、延伸廣電服務到各年齡段的重鎮,其中
21、iPlayer平臺(互聯網、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的作用不容小覷。 根據英國通信委員會2008年一季度到2009年二季度的調查,以BBC為代表的傳統廣播電視媒介1524歲受眾所占比例為16%,2544歲受眾所占比例為19%,65歲以上受眾占39%;而iPlayer登陸之後,“BBC在線”的追看觀眾群主要集中在1554歲,1534歲和3554歲兩檔觀眾群的比例相當接近,分別占總人數的41%和43%。 (七)積極探索新媒體的商業模式 BBC作為公共廣播服務機構,資金主要來自每年收取的執照費、部分商業性收入與極少部分政府資助。近二十年來市場壓力加大,競爭日漸白熱化,BBC不得不學著更多地用兩條腿走路。
22、上世紀九十年代BBC環球公司的創建和改組標誌著商業運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成功滲透;最近新媒體平臺的搭建又有效地將BBC新穎的媒介服務轉化為商業經營收入,增加了資金來源,同時為BBC未來數字經營建立了良好開端。 BBC環球公司是負責BBC商業運營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數字媒體領域的資金收入都劃歸環球公司所有。2010財政年(2009年4月1日到2010年3月31日),BBC數字媒體領域的收入為3000萬英鎊,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9%,其中國際網站吸引了來自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很多廣告投資商,年收入達到了1450萬英鎊,比上個財政年提高了41.7%。而來自網站和手機方面的收入已經占到了環球公司年收入的5.
23、5%(上一年為4.6%),到2012年來自數字媒介市場的收入將會達到10%。 目前,BBC環球公司的互聯網廣告收入只占整體收入的15%,BBC iPlayer的部門電視節目是由廣告商付費讓網友免費收看,2008年僅娛樂、新聞、資訊、體育節目產生的利潤中就有46%來自互聯網廣告,隨著全媒體平臺逐步運營,這個比例將會大幅增加 BBC致力於為網站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培養收費播客市場,即聽眾可以借助軟件及時地從網絡上下載所訂的廣播節目數據信息,然後把節目下載到iPod等MP3播放器。在節目儲備方面,BBC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它的節目庫包括了逾40萬小時的電視節目內容。同時,BBC與法國維旺迪環球(Vi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外 媒体 发展 报告 理论 实践 概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