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
《厦门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厦门市房地产市场报告市场开发部 2009年2月2日目 录前 言 2第一部分 政策分析 4一、2008上半年宏观政策分析二、近期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三、厦门政策分析四、2009年宏观市场预测第二部分 一级土地市场分析 12一、2005年2008年厦门商住土地招挂拍情况二、2008年土地市场状况三、土地流拍让地价重回理性四、土地成交分析五、拿地企业分析第三部分 商品房销售情况分析 一五一、2004年2008年厦门商品房销售图表二、2008年厦门商品房销售情况三、2008年厦门商品房交易分析四、2008年厦门各区域交易分析五、营销方式分析第四部分 厦门岛内主要楼盘成交情况 33一、岛内成交量较
2、高的一八个楼盘成交情况二、岛内关注楼盘销售情况第五四部分 2009年走势预测 38前 言回首2008年,毫无疑问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多事之秋。降价、断供、退房、交易萎靡、救市新政等字眼屡屡见诸报端。客观地讲,这个冬天的确有点冷。受2007年以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总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2008年的厦门房市在经历数年的狂飙突进后急转直下 成交持续低迷、房价不断探低、土地近半流拍、退房风潮时起,市场信心更是陷入谷底。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厦门全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14333套,总成交面积205.53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148亿元。相比2007年,总成交面积同比下跌47%,总成交金额同比下跌5
3、9%。其中,商品住宅成交8902套,成交面积104.25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01.35亿元。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跌65%,总成交金额同比下跌65%。相对于供需两旺、火爆异常的2007年,厦门楼市在2008年遭遇了“滑铁卢”式的大溃败。综观全年商品住宅销售走势,基本上呈现出“静”、“冷”、“转”、“温”四季特征。数据显示,2008年厦门全年商品住宅销量在5月和12月达到高峰,刚刚过去的12月成为去年月销售冠军。随着岛内特价房的频繁推出以及年底一些项目的开盘,全市销量逐月攀升,在12月达到全年最高点。虽然年末在“新政”以及众开发商此起彼伏的 “抄底价”集中火力的攻势下,楼市交易出现了间歇式的强力反弹
4、,带来2008楼市寒冬的第一抹“暖阳”,但成交量的“阴晴”不定、“降价风”的持续蔓延,仍然无一不预示着交易双方市场信心以及楼市短时“回暖”的未可预知性,“低压”或仍将长时间笼罩市场。今天的寒冬换个角度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练好体质,冷冬过后,春天还会远吗?八大关键词关键词1:成交低迷冷清的房产交易大厅,折射全年交易之冷淡:据统计,2008年厦门楼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比2007年下跌47%,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跌65%,楼市之冷可见一斑。关键词2:持续观望购房者的观望写在脸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后市和持续下滑的房价,何时才能收复陷入低谷的入市信心?关键词3:人气冷清门可罗雀的售楼处不复往日人气:低迷的楼市
5、使得购房人谨慎观望,就连看房的人流都失去了走进售楼处的动力。关键词4:土地流拍楼市低迷波及土地拍卖:2008年的厦门土地市场遭遇 “滑铁卢”,近半挂牌出让的地块流拍,多数成交地块也都是以底价成交,与去年的火爆不可同日而语。关键词5:二手遇冷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挫:往日人流如织的二手房门店变得无人问津,走过路过就是懒得进去。关键词:救市由抑制到扶持,政策转向助市场信心回升:下半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刺激购房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购房税费明显降低,促进市场信心回归。关键词6:成交回暖房产交易量日渐提升:进入11月,在政策和降价刺激下,厦门楼市成交量回升显著,到12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关键词7:房博会作为
6、厦门楼市年度盛会,本报房博会重现昔日火爆人气,充分说明购房需求仍很可观,关键要看有没有合适的平台和项目。关键词8:人气回归在新政和降价的双重利好刺激下,久违的购房热情再度被点燃。第一部分 政策分析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2008年可以说是政策年,是中国楼市进行深度调整的一年,政府从年初的打压到年末救市政策的频繁出台,表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控制转为促进。一、2008上半年宏观政策分析(一)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3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3月12日,建设部发布的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
7、导意见中提出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3、3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强廉租住房质量管理的通知。4、6月开始至12月,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5、6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下达了20亿元中央补助投资计划,支持新建廉租住房建设。评:建立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成为政府调控的重中之重,甚至提高到政治高度来看待。(二)金融政策的调整与实施1、4月16日,央行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5月12日,央行
8、宣布自2008年月20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6月7日,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到17.5的历史高位。评:2008上半年,宏观调控逐步落实“货币从紧政策”,防止通胀。(三)2008上半年宏观调控总结1、2008上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过热、防通胀”。2、上半年央行连续加息,调整利息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政府“抑制投资、打击投机、平抑房价”的决心。3、上半年出台的政策见效很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开发商获取银行资金的门槛;频繁加息提高了消费者购房门槛;对多次置业客户加大限制力度,有效抑制了投资和投机行为。4、货币从紧政策,二套房
9、贷政策的从严执行,使得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和不理性的投资行为受到极大抑制,商品房销售速度放缓,消费者购房意愿下降,部分刚性置业需求后延,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的同时,观望情绪也日益浓厚。二、近期宏观调控政策分析(一)宏观政策调控方向1、国内宏观经济 放宽货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主要表现为: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个人存款利息税等。2、房地产领域 控制土地供应,降低购房门槛,放宽购房限制,支持购房,主要表现为: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印花税、2年二手房免征营业税、首购90平米房契税1%等(二)宏观调控转向,步入降息通道 1、宏观调控转向我国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已由上半年
10、的“防过热、防通胀”调整为下半年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再调整为当前的“扭转经济增速下滑”。2、 步入降息通道:央行百日内5次降息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0月9日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10月30日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1月27日大幅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12月23日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三)近期宏观政策回顾12月23日 央行第5次降息0.27个百分点12月17日 政府出台“国3条”刺激楼市,放松二套房贷12月3日 政府出台“国9条”刺激经济11月27日 央行
11、大幅降息1.08个百分点 11月12日 国务院核准审批2059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月5日 政府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总投资达4万亿元10月30日 央行两月内第3次降息 10月27日 暂免征收个人证券结算资金利息税 10月24日 2万亿铁路投资扩大内需 10月23日 首套房契税降至1%,首付款降至2成10月17日 国务院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转为“保增长”10月9日 央行双率齐降,再次降息0.27个百分点,同时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 9月一八日 单边征收印花税9月16日 央行4年来首次降息0.27个百分点(四)近期宏观政策分析1、金融杠杆的调整与实施(1)9月16日起,央行下调中小
1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2)10月一五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12月5日起,央行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4)12月3日,国务院出台“国九条”,明确提出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并决定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5)12月17日,国务院出台“国三条”支持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需求等。(6)12月25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银行资金2
13、312亿元。评:表明政府正在逐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银行存量资金,支持房企合理贷款需求2、财政杠杆的调整与实施(1)首付比例10月27日起,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原为30%)。(2)二套房贷12月17日,出台“国三条”明确放宽二套房贷,支持居民合理的改善型置业需求。(3)贷款利率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10月27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 倍(原为0.85 倍)。10月30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1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11月27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5次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累计下降216个基点,至5.31%;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下降一八9个基点,至2.25%。评:5次降息、降低首付、放宽二套房贷,表明政府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促进住房消费的决心。3、税收杠杆的调整与实施(1)契税11月1日起,个人首次购买90平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原1.5%) 。(2)其它税费10月9日起,对储蓄
15、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1月1日起,个人买卖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原为0.05%); 免土地增值税(原为1%)。12月17日,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评:降低税费相当于降低购房成本,有助于提升成交量,表明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决心(五)近期宏观政策总结1、新政出台的背景是为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本目的是挽救市场信心,刺激购房需求,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下滑,从而维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2、新政以保障民生为前提。历次政策均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放在首位,表明建设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及未来中国房地产住宅市场发展的大方向。3、新
16、政以降低购房者的置业成本为主要导向,通过减少消费者的购房交易成本、月供及税费等措施,减缓其购房压力,从而促进住房消费,提高房屋成交量。4、12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随后央行百日内第5次降息、第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凸显出政府“保增长”的决心。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在继续加深。5、近期政府的救市政策以“放松”(原先的紧缩政策)和“鼓励” (刺激购房需求)为主,主要针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住宅市场,因此,部分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将得到释放,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将起到一定积极影响。6、
17、出于对投机、炒房行为的担忧,政府对改善型置业需求的限制尚未完全放开,因此,新政对非普通类住宅市场的利好有限,加上政策执行的后滞性,新政见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日。7、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恶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郁的情况下,消费者的信心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而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宏观调控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期内不会对楼市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三、厦门政策分析1、8月1日,同安区翔安区通过“招挂拍”的土地,70-80平户型可办理不超过2 人的常住户口。2、8月12日,保障性商品房管理新规:厦门保障性商品房不设收入、资产限制,本市户籍无房户可申请;公务人员可申请保障性商品房;保障性商品
18、房以60平方米两房为主,并实行统一装修;保障性商品房岛内均价初定在7000元/平方米以内,岛外5000元/平方米以内;保障性商品房可办理最高70%的银行按揭贷款,可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3、11月14日,厦门新政十条:(1)自08年11月1日起,普通商品住宅标准调整为:小区容积率1.0以上,套建面积144平方米以下,成交价格低于市均价的1.44倍以下。(2)自08年11月1日起,购买90平以下普通住房契税从1.5%下调至1%。(3)自08年11月1日至09年12月31日,首次购买90平以下普通住房全额退还契税。首次购(4)买90-144平普通住房退还契税1%。(5)自08年11月1日起,住房交易
19、免征收印花税及土地增值税。(6)自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 日,转让满两年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转让自用满两年住房免征收个人所得税。(7)自08 年10 月27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下限利率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或改善型普通住房的贷款可享受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的优惠。(8)自08年10月27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9)自08年11月1日起,调整单职工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到25 万,双职工调整到50 万 ;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长期限为25年。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普通自住房,住房公积金最低首付款比例可调整为
20、20%。(10)11月23日,厦门规定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过程中的首次购房界定以个人为信息查询单位。评:为了刺激厦门房地产市场回暖,厦门政府积极发布相关政策“救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交量的上升。四、2009年宏观市场预测2009年,楼市能否回暖,不仅仅取决于政策的松动。国际金融环境、国内资本市场、 GDP等一切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都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一)2009年宏观政策调控方向预测宏观政策将采用“组合拳形式” ,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主要调控方向,如放松二套房限制、加强土地供应限制、放松房企开发贷限制、继续降低存贷款利率、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继续降低公积金存贷款利息、继续提高公积金贷
21、款最高限额等。(二)宏观市场形势预测1、房地产调控是有周期性的,货币政策的放宽并不能导致房地产价格立即上涨,房价继续下行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逆转,预计2009房价将持续下跌。2、目前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以“放松”和“鼓励”为主,政策见效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日,因此,全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复苏需要更长的时间。预计此轮调整周期将持续1-2年。3、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走势极不乐观。楼市仍将处于深度调整周期,继续下行的市场预期不会改变,但市场有望逐步走出观望、人气逐渐回暖、信心逐渐恢复。同时不排除市场可能出现局部回暖或政策性回暖。4、预计2009年全国房屋成交量同比2008年有一定回升,但成交价格同比
22、2008年出现负增长。5、2009年,房地产企业将迎来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和行业洗牌,大型开发商吞并中小型开发商将成为普遍现象。第二部分 一级土地市场分析一、2005年2008年厦门商住土地招挂拍情况从上图可看出,在经历2006年、2007年疯狂“抢购”之后,土地市场逐渐重新回归理性,2008年土地出让面积、出让金额均大幅下降。二、2008年土地市场状况2007年厦门土地市场的火爆仍存在很多人的记忆之中,最高峰时岛内外土地双双破万元,连续创下多项价格纪录,“面包贵过面粉”的不合理现象已成为市场常见现象。步入2008年上半年在土地价格回落之下,土地出让仍保持着较高的出让水平,同时呈现中心区、配套成熟
23、区域的土地受欢迎的格局,体现了开发商在未来市场预期看淡,追求稳健的开发策略,同时也表明部分开发商仍保持着较雄厚的资金。而步入2008下半年,无人竞拍、土地流拍成了土地市场的主要旋律,直至10月份之后取消了双月八日出让商住土地的惯例,采用了公开预告,开发商可以就地价、交款方式等进入建议;土地出让方与开发商之间关系发生彻底的改变,开发企业普遍资金紧张造成了土地由卖方市场变化成买方市场。三、土地流拍让地价重回理性2008年土地拍卖,共成功出让25幅,其中岛内成交一三幅,成交面积293179.36平方米,占比34%;岛外成交12幅,成交面积574197.23平方米,占比66%。受自身区域发展状况的局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 房地产市场 分析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