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论文—高校食堂应该停止对校外人员提供服务.docx
《公共经济学论文—高校食堂应该停止对校外人员提供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论文—高校食堂应该停止对校外人员提供服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教工食堂拥挤的经济学思考摘要华中科大东教工食堂是为了方便东校区教职工就餐而新修的一个食堂,就餐环境很好,价格很合理,又因其距离东校区生活门近,大量校外人员通过购买一次性饭卡到东教工食堂就餐,每逢就餐高峰,东教工食堂内极度拥挤,出现一座难求的局面,给师生的正常就餐造成极大的不方便。本文从食堂拥挤现象入手,剖析校外人员进入东教工食堂就餐的原因,并利用公共经济学工具深入分析,得出东教工食堂向校外人士提供饭菜会造成校内师生福利损失的结论,并由此提出了包括限制一次性饭卡销售的一系列相关对策。关键词食堂 补贴 校外人员 拥挤 对策1引言华中科技大学东教工食堂位于原城建学院的教职工宿舍,距离东校区生活门仅
2、约100米(而最近的教学楼东十二楼与其的距离有约600米)。该食堂定位并不是韵苑食堂、学一食堂之类的大众食堂,而类似于喻园餐厅、百景园二楼,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周围教职员工、以及部分学生的就餐需求。东教工食堂就餐环境较好,由于是学校后勤保障的一部分,受益于政策优惠和各种补贴,价格比校外营利性质的餐厅便宜很多,加之质量控制有保障,因此大量校外人员通过购买一次性饭卡的形式到东教工食堂就餐,由于人数众多、就餐时间集中,每逢就餐高峰时段,东教工食堂极度拥挤,校内师生就餐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2现状分析2.1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是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就餐的最主要动机动机S 为市场条件下的供给,也就是校外餐厅没有
3、任何税收和行政收费等负担,而校内食堂也没有任何补贴情况下的,两者共同的供给曲线。我们再假设消费者没有任何偏好,而且可以没有“门槛”地做出利于自己的选择,在此前提下,我们设,供给曲线S为P=c+dQ需求曲线D为P=a-bQ其中a、b、c、d均为正数,且由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所以bd,而且为了使模型有意义,ac在市场条件下,食堂和校外餐厅的生产目的均为最大限度获取生产者剩余,而校内师生和校外人员均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两者均衡价格均为P0和均衡产量均为Q0。Q0=(a-c)/(b+d)P0=(ad+bc)/(b+d)此时的消费者剩余的面积为b(a-c)/2(b+d)而现实情况是学校食堂作为公共
4、事业部门的后勤保障部分不但有免收税收的优惠政策,而且还有政策上的补贴,假设补贴为数量T,此时食堂的供给曲线下移,供给曲线变为P=c+dQ-T出现了新的均衡点,均衡产量变为Q1,均衡价格变为P1Q1=(a-c+T)/(b+d) P1 =(ad+bc-bT)/(b+d)消费者剩余在原来面积b(a-c)/2(b+d)的基础上得到增加,消费者剩余变为,b(a-c+T)/2(b+d)与此同时,校外餐厅不但没有补贴,反而有税收负担,假设税收的数量为U,餐厅的供给曲线上移,供给曲线变为,P=c+dQ+U出现了新的均衡点,均衡产量变为Q2,均衡价格变为P2,Q2=(a-c-U)/(b+d) P12=(ad+b
5、c+bU)/(b+d)消费者剩余在原来面积b(a-c)/2(b+d)的基础上有了减少,消费者剩余变为,b(a-c-U)/2(b+d)在ac的情况下,b(a-c+T)/2(b+d)b(a-c-U)/2(b+d)通过比较,食堂的消费者剩余多于校外餐厅的消费者剩余,在消费者没有个性偏好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校外、校内消费者均愿意到食堂进行消费,获取更多消费者剩余。2.2更多的生产者剩余是东教工食堂乐意校外人员进入就餐的原因东教工食堂一共有48张桌子,其中有一张为两个位子的小桌子,其余为四个位子,也就是说东教工食堂一共有191个位子,远远少于高峰期的就餐人数。如图,我们可以知道,单个厂商不影响价格
6、变动,东教工食堂的MB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MC与MB相交产生的均衡点在拥挤线右边,是、假如食堂只提供拥挤线这么多数量的商品,此时食堂的生产者剩余会损失阴影部分的面积,因此食堂并不会因为拥挤而停止供给,而会继续提供商品,以获取阴影部分的生产者剩余。2.3一次性饭卡的存在让校外人员进入食堂就餐成为可能校内校外就餐消费者剩余的差额让校外人员有了进入校内就餐的动机,另一方面,食堂为了获取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并不会顾及食堂的拥挤状况,此时双方达成了某种你情我愿的默契,但是有一个阻碍,就是食堂并不接受现金,而是只能使用饭卡,而正规意义上的饭卡是实名制,每个教师员工和学生均只有一张,这无疑形成了食堂和校外
7、人员交易的障碍。但是一次性饭卡的出现消灭了这种障碍,使得校外人员进入食堂就餐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一次性饭卡只需要在一元的工本费,这一元工本费对与抬高校外人员进入学校食堂就餐的消费成本几乎起不到作用,一元的附加成本并不会引起校外人员的需求产生大的变化,这一元的“门槛”起不了任何作用。3.福利缺失3.1拥挤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在拥挤之前,消费者的边际消费成本为0,但是当人数超过拥挤线,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急速增加,在E0 点时,拥挤带来的成本已经完全吞噬在食堂消费所带来的收益,此时消费人数由原Q0人减少为Q*人,将有(Q0 Q*)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消费者剩余将减少阴影部分面积,这是全社会因为拥挤而产
8、生的损失。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举个例子就可以是,有可能有部分师生买了饭菜却找不到位子,不能正常就餐,饭菜冷掉了,效用因此降低了。另一方面,拥挤的现状将改变消费者评价,是需求曲线由D变为D,将在产生下图阴影部分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现实生活中,部分师生因为知道东教工食堂会很拥挤,拥挤的负效用会出现在他们对东教工食堂的评价中,造成本来应该有的消费者剩余缺失,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3.2东教工食堂里福利的损失首先,我们做出如下假设:食堂的供给量能满足包括校外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的需求,而且食堂足够大,有足够能力容纳所有师生和校外人员,不会造成拥挤;另一方面,不会存在校外人员进入学校食堂就餐的门槛,校外人员可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经济学论文 高校 食堂 应该 停止 校外 人员 提供 服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