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社会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社会学讲义.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l 一、相关概念的厘清及其学术构建l 1、概念厘清 l 2、对传媒社会学学术的构架l 二、 传媒社会学发端及与社会学的学科关系幻灯片3一、相关概念及学科关系的厘清l 1、概念厘清l 传播(communication) l 媒介(media)l 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也称“大众媒介”或“大众传媒”。幻灯片4传媒无处不在l 列举:身边的传媒幻灯片51、概念厘清l 社会学l 社会学的各种表述,比较其中异同l 社会学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实际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各种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
2、各种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为人们积累认识社会和安排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的学科。幻灯片6社会学l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l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使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批判分析以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会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目标。幻灯片7附 关于社会学l 社会学学派l 历史社会学派 l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 l 社会统计学派 l 芝加哥学派 幻灯片8附 关于社会学l 研究方法 定量 定性 计算 民族志l 社会学学派l 历史社会学
3、派 l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 l 社会统计学派 l 芝加哥学派 幻灯片9附 关于社会学l 主题和分支l 城市 阶层 犯罪 文化 越轨人口 教育 经济 环境 家庭性别 健康 工业 医疗 流动知识 法律 政治 民族 种族宗教 科学 军事 互联网传播理性化 世俗化 社会分层社会性网络 社会心理学幻灯片10附 关于社会学l 相关学科l 文化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社会生物学媒体研究 文化研究l 统计学 系统科学幻灯片11附 关于社会学l 社会学理论l 古典社会学理论大致可被归纳为四个理论框架l 结构功能主义l 社会被看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被看作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宗教和文化的遵奉者
4、,没有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就难以生存。l 冲突论,也称批判理论l 马克思的批判结构主义是这一方面的集大成者。人和社会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具体历史社会情境中的产物 幻灯片12社会学理论l 交换理论l 社会现象被还原为始终处于理性利益计算之中的个人 。l 建构理论l 将人看作是能动的社会建构者,人有资格,也有能力积极主动地创造或建构着社会,而人类的理性始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幻灯片13传媒社会学释义l 社会学是着眼于社会群体的一门社会科学 l 传媒社会学释义传媒社会学是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l 传媒社会学的关注点显然不是物理形态的传播媒介,而是广大受众共享的大
5、众传媒。围绕大众传媒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包括媒介的各种社会影响、传媒与政治、传媒与经济、传媒与文化等,是传媒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幻灯片142、对传媒社会学学术的构架l 徐文胜l 传媒社会学:立足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传媒与外界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在社会系统中传媒内部运行的规律。l 。它分为三个层面的研究:一是宏观层面的社会与传媒,即社会现实环境下的传媒;二是传媒群体内部及自身;三是微观层面的传媒人研究。 幻灯片15对传媒社会学学术的构架l 具体说来: 1、传媒在社会中的定位:传媒的社会角色 2、传媒的声音:谁再说 3、传媒的信源及选择:说什么 4
6、、传媒的传播:说给谁 5、传媒的接受:谁再听 6、传媒与社会的互动考量:有效传播、信息衰减和舆论反动 7、传媒技术与社会传播 8、身在社会中的传媒人-(1)传媒人的生态和心态 (2)传媒人的转型 9、传媒的社会良心 10、传媒手段的多样化选择 11、传媒创新与社会等等等等,还可以有很多课题。 幻灯片16补充 思考:传媒与社会的关系l 社会是传媒的生存空间和服务目标,传媒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和发展向导。l 几个问题:1传媒怎样反映社会?2传媒怎样影响社会?引导社会? 正面及危害幻灯片17二、传媒社会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1、传媒社会学的发端l 1)、传媒社会学的孕育l 大众传播的初兴阶段,从19世纪
7、末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 。l 欧洲:法兰克福学派;l 美国芝加哥大学:帕克,米徳,布鲁默 幻灯片18二、传播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2)、传播学的诞生和传媒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开拓。l 本世纪40-60年代是传媒社会学开始产生阶段。l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卡尔I. 霍夫兰(Carl Iver Hovland)和保罗F. 拉扎斯菲尔德(Paul F. Lazarsfeld) 幻灯片19四大奠基人物:l 拉斯韦尔l 美国政治学家,1926年发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
8、程研究。l 1948年提出传播过程及五个要素(5W经典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幻灯片20四大奠基人物:l 卢因l 美籍社会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l 拉扎斯菲尔德l 美籍应用社会学家。提出了“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结束了“枪弹论”,进入了“有限效果论”,推动了传播学研究。幻灯片21四大奠基人物:l 霍夫兰l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是“个体差异论”的提出者,代表作是传播与说服,它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幻灯片22传媒社会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3)、大众传播学理论框架的确立与传媒社会学的产生l 威尔伯.施拉姆
9、l 传播学之父。传播学集大成者。l 麦奎尔l 威廉斯幻灯片23学科关系l 从学科基础来看,社会学作为母体之一,和许多其它学科一起,共同滋生了传播学,社会学是传播学的“哺育者”。l 传播学自孕育形成起,融合了许多学科的思维与方法,并逐渐发展出独立的概念体系、研究框架。l 但是,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母体对它的影响一直存在,“哺育”的过程从未中断;与此同时,它从其他学科吸收来的营养以及它自身的学科特色也“反哺”了社会学。l 就在这“哺育”和“反哺”的过程中,传媒社会学日渐形成。幻灯片24传媒社会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2、传媒社会学的理论l 传统学派(美国学派)l 批判学派(欧洲学派)l 发展
10、学派幻灯片252、传媒社会学的理论l 1)、传统学派(美国学派、实证学派、行政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l 特点:主张“传播本体论”、“传播中心论” l 作用:大多强调结构的稳定性,从传播机构的利益出发,维护社会稳定。 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现行传播制度辩护的作用。幻灯片26传统学派在当代的发展l 媒介系统依赖论 (美)桑德拉 鲍尔- 洛基奇、梅尔文 德弗勒l 传媒整合论 (英) 丹尼斯 麦奎尔 l 情境论 (美)梅罗维茨 l 型塑论 (美)乔治 格伯纳 l 模式化理论 (美)班杜拉 l 意义论幻灯片27媒介系统依赖论l 目的:试图解释大众传播复杂的影响力问题l 提出的三个关键问题:l 1、
11、一个社会是怎样影响其大众传媒的?l 2、大众传媒是如何发生的?l 3、接触大众传媒对人们有何作用?l 解决途径:将大众传播过程置于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之下,了解它是怎样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发挥作用的。幻灯片28媒介系统依赖论l 结论:媒介受众社会l 依赖的双向性(互为依赖); l 从合作与冲突的角度去认识这种依赖性; l 依赖关系越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l 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引入系统科学观察,兼容既有多方思想观点,在描述传播活动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幻灯片292、传媒社会学的理论l 2)、批判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洲)l 背景:对美国
12、传统学派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二战后欧洲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度兴起。 l 特点:更加侧重于整体、系统、宏观层面的研究。幻灯片30批判学派的主要传媒社会学理论l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l 政治经济学的传播理论 (英)奥立弗鲍伊德-巴里特“媒介帝国主义”l 社会文化理论 (英)“伯明翰学派”l 社会科学学派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学派”l “思想统治权”理论 (意)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l 多伦多学派理论:(加)哈罗德英尼斯、麦克卢汉幻灯片31大众文化批判理论l 学派简介:l 1923年,“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立。 马克斯霍克海默创办社会研究杂志。被迫迁徙日内瓦、巴黎和美国,二战结束后迁回德国,形
13、成法兰克福学派。l 研究对象:文化l 研究精神:批判l 主要观点:文化工业理论被视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点l 关键词:异化 解放 整体的革命幻灯片32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l (德)阿多诺 文化工业l 文化工业骗局l (美)马尔库塞 单面人l “虚假的需要” l (德)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l 反思文化工业理论 幻灯片332、传媒社会学的理论l 3)、发展学派l 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体系的重大变化;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l 研究对象:大众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l 研究目的:加速发展中国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l 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l 不足:西方
14、中心论色彩。 幻灯片34发展学派代表人物:l (美)勒纳的基本理论模式l 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l (美)施拉姆的传播发展战略l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l (美)罗杰斯的“创新推广”模式l 批判学派的发展传播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抗争幻灯片35二、传播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4、传播学研究的传统 l 实证主义传统 l 始于二战时期 ,有三种常用方法: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 。拉斯韦尔、霍夫兰 都遵循这一路径。l 人文主义传统 l 一般采用民族志、案例分析法与新闻话语分析等方法。幻灯片36二、传播学发端及其研究传统l 批判主义传统l 批判学派主要着力于政治、经济和
15、文化三个方面,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始终紧扣“控制”的命题 。l 意识形态批判工具理性批判文化工业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 幻灯片37技术学派:从媒介出发 l 1)、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代表作帝国与传播(Empire and 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偏倚性(Communication Bias) 传媒的性质会对社会的形塑产生很大的影响 。l 2)、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理解媒介(1964)、媒介即讯息(1967) 幻灯片38第一章 对传播者的社会学分析l 第一节 传播者与社会信息把关l 1、传播中的信息把关现象l 2、信息把关中的媒介
16、从业人员l 3、信息把关中的媒介组织幻灯片39第一节 传播者与社会信息把关1、传播中的信息把关现象为什么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 传播者的把关过程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信息、受众、媒介的差异性幻灯片40第一节 传播者与社会信息把关l 2、信息把关中的媒介从业人员 l 影响信息把关现象有五个层次:l 1)、个人层次;l 2)、媒介工作常规层次;l 3)、组织层次;l 4)、媒介外社会团体层次;l 5)、社会系统层次。 l 其中主要从媒介人员和组织方面讨论信息把关 幻灯片41影响把关的因素l 个性、教育、背景、经历、态度、信仰、价值观、职业角色和职业道德等都会影响把关行为。l 态
17、度、信仰、价值观; l 职业和道德倾向 幻灯片42第一节 传播者与社会信息把关l 3、信息把关中的媒介组织l 媒介组织在信息把关中起决定作用。l 媒介组织对媒介从业人员进行角色分配并且协调各自的任务 。l 但媒介组织的信息把关方针逃不出整个社会系统大背景的影响,也受到一系列媒介外团体的影响。 幻灯片43政府机构 受众群体 广告商广告公司 相关利益团体 其它媒介机构 公关机构 信息源 媒介组织与媒介组织相关的社会群体,团体及机构 幻灯片44影响把关的关键因素:传播制度 l 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l 1、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l 2、自由主义传播制度l 3、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l 4、社会主义传播
18、制度 幻灯片45l 结论:媒介组织及其人员的把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处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中 进行的。l 影响传者把关的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信息自身因素、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传播者个人因素 幻灯片46第二节 传者的社会角色l 1 传播的社会功能 l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四功能说” 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 l 检测环境,提供信息;l 协调社会,提供指导;l 传递文化,建设道德规范;l 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l 各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 ,运用不当会产生负功能 幻灯片47l 2、传者的社会使命l 充当雷达,发现值得向全社会传递的信息,并将之传递出去;l
19、充当传递文化遗产的教育者;l 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作品,倡导精神文明;l 做客观公正报道,将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幻灯片48l 3、传者的社会地位l 国外:第四权力阶层;无冕之王。 l 社会现实的描述和解释者。l 各阶层都试图对传者施加影响 。l 4、传者的角色失调 幻灯片49第二章 对受众的社会学分析l 第一节 受众形貌及其社会特征l 一、受众是谁?l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l 具体而言,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网络的浏览者等等。 幻灯片50l 受众的分类(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2)根
20、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l (3)按照社会群体类别人口统计的不同因素可分为不同的群体。幻灯片51l 二、受众的特点:多、杂、散、匿l 三、几种主要的受众观l a、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l b、作为“市场”的受众l c、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幻灯片52a、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l 1、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l 2、IPP指数分析 l 3、选择性接触假说 l 4、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幻灯片53b、作为“市场”的受众l 1、受众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l 麦奎尔,受众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
21、费者的集合体 l 2、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幻灯片54“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几个问题 l 1、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l 2、只着眼于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不能反映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l 3、重视收视率或发行量,忽视社会效益。 l 4、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幻灯片55c、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l 受众是社会成员和公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l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l 1、传播权 l 2、知晓权 l 3、传媒接近权 幻灯片56第二节、受众与媒介信息接收行为 l 一、受众接触媒介讯息的动机 l 获取信息,认识外部世界
22、 l 获取知识l 娱乐消遣,满足精神、情感需求l 此外还有满足特殊心理需要,增加共同语言,寻找认同感等 幻灯片57二、媒介信息接收行为l 1、受众的选择(1)选择性接触(2)选择性注意(3)选择性理解(4)选择性记忆l 2、受众选择所受的影响l 1)、个人差异论;2)、社会分化论;3)、社会关系论;4)、文化规范论;5)、社会参与论幻灯片581)、个人差异论l 霍夫兰首先提出,德弗勒作修正后形成 。l 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在受者之间之所以产生不同效果,是由于受众的个人条件、社会关系不同,而其中个人差异最为重要。l 个人差异论最大的发现在于“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理解”。 幻灯片592、社会分化论 l
23、 由赖利夫妇首先提出 。l 也叫社会类型论或社会范畴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强调个人的社会群体差异 。l 不同社会类型的成员趋向于选择不同的媒介内容,并以和其他社会类型成员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同一信息,并采取不同的行动。 幻灯片603、社会关系论 l 强调群体关系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认为受众所属团体的压力对于受众接受信息时的态度及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媒介通常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信念。 l 最早来源于拉扎斯费尔德的伊里县调查。 幻灯片614、文化规范论 l 传播内容可以促使对象发生改变,媒介为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 。l 文化规范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对受众所造成的影响,并认为如果此影响增强,会造成社会“一体化 幻
24、灯片625、社会参与论l 美国学者巴伦最早提出。 l 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受众希望能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希望能与传播者共同分享信息 幻灯片63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理论l 一、受众的动机与目的:使用与满足理论l 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l 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l 1、赫尔塔赫措格 l a、1944年,对广播知识问答节目的研究 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识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b、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 “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幻
25、灯片64l 2贝雷尔森a、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实用动机夸耀动机休憩动机逃避动机b、1949年,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 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幻灯片65l 3麦奎尔和布卢姆勒1964年开始,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 心绪转换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环境监测 l 4布卢姆勒和卡茨1974年,五种可能的社会情况导致对媒介的需要和使用 社会局势产生各种紧张关系和冲突。 社会局势造成对问题的发觉,要求注意并从媒介寻求可能得到的有关情报。幻灯片66l 社会局势提供了可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少有的真实的机会,导致向大众媒介取得辅助性的、补充的或替
26、代性的服务。 社会局势使某些价值提高,而利用媒介中合适的材料是有助于确认和增强这些价值的。 社会局势提供一种要求熟悉某些媒介材料的有希望领域,而这些材料必须记录下来以便维持其继续作为有地位的社会团体的成员。幻灯片67l 二、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l 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l 卡茨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素,包括:1受众是主动的,对于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标的。2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3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 幻灯片68日本 竹内郁郁 “使用与满足” 基本模式。 l 1、人们
27、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l 2、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l 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l 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l 5、无论满足与否,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改变对媒及的期待。幻灯片69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l A.意义: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l B.局限性:l 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对受众所受
28、到的更广泛社会影响缺乏充分的考察 l 2、仅仅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媒介的生产过程不能完整解释整个传播过程。l 3、缺乏规范的定义,分析模式混乱,研究方法过于简单而导致失真 。幻灯片70第三章 对传播过程的社会透视 l 把大众传播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的理论 l 1、赖利夫妇传媒社会学模式l 2、加拿大 达拉斯.史麦斯 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l 3、英国雷蒙威廉斯 文化社会学理论l 4、马莱茨克模式l 5、德弗勒模式幻灯片711、赖利夫妇传媒社会学模式幻灯片722、加拿大 达拉斯.史麦斯 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l 通向依赖之路: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和加拿大主要观点: l 1)生产不仅指
29、原料加工,还包括社会生产和消费中把人们真正联系在一起的过程。l 2)大众传媒为管理产品需求服务。受众接受传媒内容的能力被出卖给登广告的商人。 l 3)大众传媒是经济基础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属于上层建筑。幻灯片73l 沙特.加利 比尔.里温特:l 受众将观看力出卖给媒介所有者,传媒出售受众观看的时间。l 观看即工作论 受众商品论幻灯片743、英国雷蒙威廉斯 文化社会学理论l 文化与社会:文化是和所有社会实践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l 长期的革命:研究媒介产品不应仅作孤立的文本分析,而应把文本分析同对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制度惯例及社会结构的考察联系起来。l 幻灯片75l 传播学文化社会学理论:l 1)强调社
30、会过程的复杂性及文化与传播的重要性。l 2)强调传播与社会制度机构之间关系密切,传播过程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历史地演变的过程。l 3)大众传播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传播的模式。l 4)要以历史和动态的观点看待受众兴趣。l 5)文化是个复杂的现象,不能简单的划分。幻灯片764、马莱茨克模式 幻灯片775、德弗勒模式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幻灯片78第四章对传播效果的社会学研究 l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类型与普遍结论 l 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那些含义?l 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l 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微观过程分析 l 指大众传播媒介的
31、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宏观过程考察 幻灯片79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类型与普遍结论l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l 认知层面 l 心理和态度层面 l 行动层面 l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l 环境认知效果l 价值形成与维持效果l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幻灯片80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类型与普遍结论l 传播效果类型:l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可以包括诸多分类 l (1)微观与宏观 l (2)变化与稳定 l (3)累积与非累积 l (4)短期与长期 l (5)态度、认知、行为 l (6)离散一般型与内容具体型 l (7)直接效果与条件性效果 幻灯片81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类
32、型与普遍结论l 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 :l 1、大众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2、大众传播影响了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文化,并促进各种群体的融合。3、大众传播能促进社会变革和产生新文化形式。它帮助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并形成了大众文化。 幻灯片82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类型与普遍结论l 宏观传播效果研究的课题l 传播与人的社会化l 传播对社会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导向作用l 传播与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关系幻灯片83二、传播与人的社会化l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 l 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变成社
33、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l 社会学习者:自然人 l l 社会参与者:社会人 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幻灯片84二、传播与人的社会化l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l 社会人:是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成为社会化的人。l J.E.辛格狼孩和野人 幻灯片85l 社会化核心问题:l 社会化核心问题:人是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 l 社会学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
34、境所塑造。 l 理解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l 文化的角度l 人格发展的角度l 社会结构的角度幻灯片86 文化的角度l 把社会化看作是文化的延续和传递的过程,提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l 受文化人类学影响,属于社会化研究中的文化学派l 代表性解释: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 幻灯片87人格发展的角度 l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l 受心理学中社会化研究影响,属社会心理学派立场l 这一学派研究社会化的历史最为悠久l 认为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
35、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幻灯片88 社会结构的角度 l 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l 代表性观点: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了解自己的地位,领悟并遵从角色期待,学会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T帕森斯)幻灯片89 社会化的类型 儿童 青年专业学习 继续教育 “反哺” 劳教l 初始社会化l 预期社会化l 发展社会化l 逆社会化l 再社会化 例子 幻灯片90社会化的主体 l 家庭 l 学校 l 同辈朋友 l 工作场所 l 大众媒体l 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
36、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l 实际社会生活中,各个主体对人的社会化过程很多时候是共同作用的。l幻灯片91 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l 库利:“镜中我” l “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l 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l A 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l B 作出行动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l C 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想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作出下一步反应。 l 例子:父母的期望,子女的行为; 幻灯片92米德:“角色扮演” “主我”和“客我”l
37、 人出生之初没有自我意识,随着预言的学习和符号的理解,自我概念开始发展。 l “主我”(I):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的”特征; l “客我”(me):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这些要求的自我意识 l “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 l A,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 l B,嬉戏阶段(play stage);“过家家” l C,群体游戏阶段(game stage)“足球”幻灯片93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 l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l 本我:最原始,最隐秘,基本成分是人类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 l 自我:从本我中
38、分化出来,服从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 l 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处于人格结构中的管制地位,遵循完美原则。幻灯片94l 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幻灯片952、传播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l 1)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传播活动与媒介形式 l 传播活动:人际传播l 组织传播l 大众传播l 媒介形式:人体媒介、言语媒介、l 书写媒介、印刷媒介、l 电子媒介、互联网媒介幻灯片962、传播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l 2)传播媒介影响人的社会化的特点
39、l 渗透性 开放性与无强制性 形象性与易感染性l 3)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化作用 l 影响途径 传播对人的社会认知的影响l 传播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l 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经过传播实现。l 传播形成人的“信息”环境l 传播帮助人格的形成l 传播形成人的社会关系幻灯片97l 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l 1.高度、瞬态化的影像信息突增,影响青少年与社会的直接感知和互动l 2.节目内容的轻松性、刺激性,易引发青少年的惰性和其他技能的缺乏。l 3.影响青少年性别及审美的社会化l 4.暴力和色情的泛滥,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幻灯片98例:伪娘现象l幻灯片99三、媒介效
40、果理论l 使用与满足理论 l “讯息依赖”模式 l 使用与满足:劝服性讯息-改变受众心理结构-导致态度行为改变讯息依赖:劝服性讯息-社会文化形成的过程-接受讯息,按社会准则作出解释-导致受众态度行为改变幻灯片100三、媒介效果理论l 创新与扩散理论 l 罗杰斯于60年代提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l 知晓l 劝服l 决定l 确定幻灯片101媒介效果理论l 议程设置理论 l 教养理论 l 伯格纳提出 l 电视暴力的效果 l 有三种:净化作用假说 l 模仿假说 l 免除抑制假说 幻灯片102媒介效果理论l 信息沟和知识沟理论 l 应用于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l 其他
41、效果研究及相关研究 l 麦克卢汉媒介决定论 l 第三者效果 l 媒介霸权论 l 社会学习理论 幻灯片103思考并完成论述:l 1、传播与人的现代化l 2、传播与社会现代化l 3、传播与社会变迁幻灯片104传播与人的现代化l 勒纳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 l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l 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 幻灯片105传播与社会现代化l 科技信息的传播l 教育的普及l 城市化 l 人的现代化l 观念的更新l 社会规范的确立幻灯片106第四章 对传媒的社会学分析l 媒介分析分为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微观分析主要分析媒介本体的特征、效用等,着重分析个体媒介的构成、要素、手段等具体问题。l 宏观分析关注媒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角色和作用,媒介要素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媒介现象与形态及其价值幻灯片107第一节 媒介的本体特征 思考并填写以下媒体的本体特征l 报纸 l 广播 l 电视 幻灯片108l 传播途径的比较和选择 l 或然律公式幻灯片109l 选择或然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