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docx
《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l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了解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了解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的不同解释和看法,了解对外贸易给国民带来的利益。l 教学计划共4课时导入第一节 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第二节 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利益第四节 案例分析l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课堂教授课后复习题l 本章重点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对外贸易给国民带来的利益l 本章难点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国际贸易动因理论l 本章要点l 复习思考题兴趣导入综观古往今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
2、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有着极其不同的解释和看法,而首先对国际贸易进行系统性论述的莫过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位经济学家,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最初的出色论述才有了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国际贸易理论,因此,我们将这两位经济学家称作国家贸易的鼻祖。第一节 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一、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继续(一)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和“媒介要素”地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而交换又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费乙方之间的媒介要素”
3、。马克思不仅仅把交换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和“媒介要素”,而且还把交换当作“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也就是说,一般来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二)恩格斯强调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其名著反杜林论中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正因为它一开始的交换便不能发生。”由此可见,恩格斯把交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看作几乎与生产同等重要。二、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世界各国社会生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而社会总产品
4、各个部分之间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在生的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流通过程。(一)对外贸易与社会两大部类的平衡在世界各国社会生产提条件下,两大部类经常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一部类中的社会产品超过(或少于)两大部类中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而第二大部类中创造的社会产品不能满足(或超过)过剩(或不足)的第一部类社会产品的替换,进口(或出口)必要的消费资料,以解决两大部类的不平衡发展。(二)对外贸易与产品的实现1、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实现问题。例如: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产品大大超过国内市场的容量。到19世纪中期,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
5、80%要输往国外。例如: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主要是为国外市场而进行生产。日本造船、化肥、缝纫机和纺织机械的产品一半以上靠出口;汽车、电视机、人造合成纤维成品三分之一靠出口。美国农产品对出口以来很大,每亩耕地中有一亩是为出口而生产的。2、对外贸易有助于实物形态的补偿:(1)初级产品实物形态的补偿。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使初级产品实物形态的补偿跨越了过境。随着欧美各国产业革命的成功,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实物形态的补偿出现了以下趋势:第一,补偿的实物形态越来越多。从19世纪的金属扩充到20世纪的有色金属、石油,又扩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稀有金属。就连资源比较丰裕的美国也日益感到匮乏,需
6、要通过对外贸易进行补偿。在一三种现代经济所必需的矿产资源中,美国依靠进口的数目从1950年4种扩大到1970年的6种,1985年扩大到9种。制造一架喷气式飞机所需的最重要的6种原料,除铜外,都要靠进口。第二,补偿量在不断增长。第三,补偿来源遍及全球各国。(2)工业制成品实物形态上的补偿。随着国际分工的广化和深化,生产国际化的加强,工业制成品实物形态上的补偿也在加强。在国际贸易上出现的趋势是:第一,制成品在世界各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二,制成品贸易中作为中间性商品的比重在提高;第三,新产品大量出现。三、求得成本降低的效益(一)降低绝对成本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降低绝对成本。这是英国古
7、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最先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他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例如:苏格兰气候寒冷,尽管可以采用建造温室的办法自己生产葡萄酒,并酿造葡萄酒,但其成本是向国外购买葡萄酒成本的30倍。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生于1723年。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专攻数学和自然哲学。1740年,被授予硕士学位,并获得聂尔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学习。1751年,就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教授伦理学、道德哲学等课程,颇受学生好评,一时成为群众崇拜的偶像。1759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1776年,出版国富论。1787年,
8、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与世长辞,享年67岁。资料来源:陈冬野.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0(二)运用比较成本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所耗费劳动都比他国多,该国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呢?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运用比较成本优势。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大卫李嘉图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成本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比较其他国家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因此而获得比较利益。李嘉图以英国毛呢换葡萄酒为例,阐释了他的理论,见下表:葡萄牙英国单位葡萄酒所耗费劳
9、动80120单位毛呢所耗费劳动90100英国生产葡萄酒的绝对成本:120(高); 英国生产毛呢的绝对成本:100(高)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绝对成本:100(高); 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绝对成本:90(高)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的劳动成本=100/90=1.1 英国生产毛呢的相对优势较低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的劳动成本=120/80=1.5 英国生产葡萄酒的相对优势较高葡萄牙生产一单位毛呢的劳动成本=90/100=0.9 葡萄牙生产毛呢的相对优势较高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的劳动成本=80/120=0.67 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相对优势较低交换前:葡萄牙英国投入劳动量170220生产所得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
10、酒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酒交换后:葡萄牙英国投入劳动量160200生产所得2单位葡萄酒2单位毛呢交换后所得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酒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酒通过交换,英国和葡萄牙分别获得了1单位毛呢和1单位葡萄酒,但分别节省了10个和20个劳动力,降低了成本。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177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4岁在商业学校读了两年书后,其父把他带到了股票交易所从事。后自己经营交易所。25岁便成为大富翁。他首先研究自然科学,不仅认真地研究过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地质学,还从事过电器学和光学的试验。之后,他转而研究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并在这基础上参加政治活动,使他的理论和实际得以结合。一八
11、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八19年,他在众议院中谋求到一个职位,并很快成为国会中备受瞩目的财政专家。他主张议会改革,自由贸易,取消谷物法。一八23年,李嘉图逝世。资料来源:陈其人. 大卫李嘉图.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7-7(三)追求机会成本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每个国家因该完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是,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非完全性专业化生产国之间的贸易现象。如果两个国家同时生产同种商品向对方出口,那么李嘉图就无法解释他们个自出口的动机。一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追求机会成本。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哈伯勒和维纳所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新古典经济学家运用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即生
12、产可能性边界及其几何曲线,说明机会成本变动不同情形下的国际贸易动机。机会成本:指增加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必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机会成本递增: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机会成本递减: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机会成本不变: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固定不变。生产可能性辩解:指一个国家充分而有效地使用全部资源能够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用几何曲线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其具体形状在不同的机会成本情形下, 是有差异的。假设某国全部资源只生产两种商品麦和布,见下图:机会成本变动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麦 麦 麦 机
13、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a a a b b b c c c0 x 布 0 x 布 0 x 布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任一点处的机会成本就等于过改点做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导数dy/dx(d麦/d布)。 麦 A p 80 S1 A 增加30单位麦 50 So E E 放弃20单位布 20 40 p 布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与贸易(1)国际贸易发生前,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形下,该国将生产商品的数量组合确定在So点,即以全部资源用于生产50单位麦和40单位布;(2)假设AE切线斜率为-2,则1单位麦的机会成本为0.5单位布,亦即国内交换比例为2单位麦换1单位布;(3)如果别国或国际市场
14、价格为1单位麦交换1单位布,那么该国自然愿意放弃布的生产,而将资源转移去生产麦,以便用1单位麦换取比国内多1倍的布;(4)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形下,用于生产麦的资源,其机会成本越高,当机会成本递增到一定点S1时,用增产的小麦交换别国的布反而变得不合算了。(过S1点所作与pp曲线相切的AE的斜率为-1,它决定了该国增产麦的机会成本只能上升到1单位布,亦即与国际市场上1单位麦:1单位布的交换比例相一致);(5)该国只能放弃20单位布的生产,以便增产30单位麦,其商品数量组合为80单位麦和20单位布。根据新古典理论,在机会成本递增情形下,该国只能实行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即用大部分资源生产麦,同时还需用
15、小部分资源生产布。四、利用生产要素优势加转化要素种类(一)利用资源禀赋一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是为了充分利用本国所拥有的充裕资源。这是瑞典经济学家和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诺贝尔经济学得主伯尔蒂尔俄林所揭示的国际贸易动因理论。“H-O”理论可以简略地归纳为资源丰歉程度决定资源相对价格的竞争优势。A国:较多的资本、较少的劳动力 运用资本生产商品的成本相对于B国较低 资本密集型商品B国:较少的资本、较多的劳动力 运用劳动力生产商品的成本相对于国A较低 劳动密集型商品(二)生产要素互补作用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国际贸易,
16、可以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形成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1、有利于解决资本不足的瓶颈钱纳里等提出“两缺口模型”(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国内储蓄不足和外汇不足,即IS和MX两缺口)。他们认为,经济发展需要投资(I)和进口资本品(M),投资的来源是国内的储蓄(S),进口所需的外汇来源是出口创汇(X)。如何解决资本不足?一是引进外资,二是扩大出口。2、有利于解决技术落后的状况(1)国际贸易推进了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分工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2)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创汇,通过进口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设备,节省了研究与开发费用,加快了技术进步
17、速度,培养了将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新市场、新组织等组合起来的企业家,训练了科技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五、接受国际经济“传递”(一)国际经济中对外贸易“传递”的含义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传递”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如何对另一个国家产生影响。国际经济中,对外贸易“传递”,是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一国经济盛衰对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二)各国经济变动通过对外贸易“传递”过程一般说来,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传递”,是通过产品价格变动对产量、就业和整个经济变动的影响进行的,其“传递”过程如下:1、世界市场价格变动 国内经营对外贸易部门的价格变动 与对外贸易相关部门的价格变动2、
18、国内价格变动 产量与就业变动3、产量与就业变动 整个经济部门价格的变动(结果是,通过前后向连锁和群体的连锁作用带动与出口部门相关产业的发展)前向连锁:指某个产业引起为出口产业部门供货产业部门的发展。如汽车工业的前向连锁效应是带动钢铁工业、玻璃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橡胶工业、纺织工业、塑料工业等的发展。后向连锁:指出口产业的扩大,产品数量的增加,会加大以其产品为投入物产部门的发展。如汽车工业的后向连锁效应是带动运输业、旅游业及所有用车行业的发展。群体连锁:指某个产业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汽车工业的群体连锁效应是带动广告业、旅游业、商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的发展。(三)影响对外贸易的“传递”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进行 对外贸易 利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