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买利益观点探讨网路行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之研究.docx
《从购买利益观点探讨网路行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购买利益观点探讨网路行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之研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從購買利益觀點探討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臺灣網路書店為例劉祥熹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陳昱君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生摘要近年來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使得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透過網際網路來進行電子商務,而這種趨勢也促使網路書店逐漸盛行。因此,對傳統的行銷理論與實務上的行銷手法來說,己不在適用於現今動態的競爭環境中,無疑是一大衝擊;要如何善用此新興行銷通路,更是行銷人員將要面臨的一大挑戰。網際網路發展的初期,網路行銷以較顯著的特性有低成本、高速度、無國界限制、共享資源、傳遞豐富大量的資訊等。隨後因為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更進一步發現網路行銷在資訊提供上有下列特點:能便宜且快
2、速的蒐集資訊、便宜儲存大量資訊、整合及傳播資訊、依使用者需求提供互動式資訊,此外,透過網路能夠提供消費者更多的知覺經驗,並可以以網路作為媒介進行交易。圖書出版業原本是歷史悠久,象徵文化與知識傳承的產業,如今卻成為網路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前瞻性產業。本研究主要是以網路書店為研究的主體,進而從購買利益觀點來探討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的議題,進而發現消費者在進行網路購書時所重視的面向,了解網路書店經營所需的發展重點。之前的研究紛紛顯示出,只要實行網路行銷勢必會帶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但發現不然,是否會產生購買意願,將視消費者所認知的購買利益構面來加以探討。因此,將從購買利益觀點來探討網路行銷對消
3、費者購買意願做為本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是採問卷的方式,且針對下列三構面來進行人口統計變數、信度與效度檢測、重要度滿意度交叉分析、因素分析、LISREL等相關計量方法進行實證分析,依據本文結果所獲資訊,確能提供網路書店制定銷售策略以及消費者購買策略之擬定。關鍵字:網路書店、網路行銷、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壹、緒論1.1背景與動機網際網的興起對企業與消費者間的溝通型態,帶相當大的變革,同時也對企業經營者帶莫大的機會與衝擊。對於企業而言,網平台提供一個可以執廣告、銷、直銷物品、資訊服務之低成本及快速的通道,會因為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受到阻礙或干擾;對於消費者而言,網購物亦在生活方式上帶許
4、多改變。一般而言,消費者在網上能夠輕地在各家商店間比較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而買到較為低價的商品,又能享受必出門能享受購物的性,且消費者也能夠毫費地轉換於各網商店之間。B2C電子商務的發展,網路書店是起步較早的,著名的有亞馬()成功塑造網路書店品牌的例子,加上網路市場正在急速發展中,使得台灣一些公司認為網路書店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紛紛加入網路書店經營的行列。以臺灣而言,現今經營虛擬網路書店的廠商,較具規模如:博客來網路書店、新絲路網路書店、soidea搜主義網路複合書店等,而隨著台灣上網人數不斷地突破,原有實體書店經營者認為必須藉由網路通路,提供消費者不同的服務方式,以加強競爭力,因而出現天下文化書坊
5、、金石堂網路書店、新學友書香生活網等傳統書店加入經營虛擬商店的現象,短短幾年內,台灣的網路書店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為進一步了解網路書店採用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本文將對網路行銷、購買利益、購買意願三大構面加以探討。根據一項由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機構ipsos調查台灣上網行為基礎調查,當中詢問民眾過去一個月的上網經驗,發現台灣10歲以上的上網人口,已在2005年突破5成,衝破千萬大關;2006年高達1185.6萬,上網率接近6成59.1%。顯示網路媒體的使用已漸漸深入台灣民眾的生活當中。另外根據acnielsen的調查,網路已經佔據媒體消費約20%的市場,遠超過報紙(5
6、%)與雜誌(3%),故而掌握成功的網路策略以及行銷手法,即成為吸引網友瀏覽網站的關鍵。如何讓網站內容與廣告環環相扣,激發網友興趣一路追蹤產品或事件的發展;或以投稿、票選或討論的方式強調議題性,使得網路效益能透過網路社群、個人部落格、以及網友串聯連署等方式發酵,則成為網路行銷的新課題。此亦是本研究擬以臺灣網路書店為例,分析其網路行銷、購買利益、購買意願,以做為提供網路書店制定銷售策略以及消費者購買策略之擬定。1.2研究目的依前所述,由於網路技術發達,近年來網路書店數目成長快速,對於經營網路書店的公司而言,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才是決勝關鍵。然而,先前的研究紛紛隱含著,只要實行網路行銷勢必會帶來消費者
7、的購買意願。但發現不然,是否會產生購買意願,將視消費者所認知的購買利益構面來加以探討,並進而發現消費者在進行網路購書時所重視的面向,了解網路書店經營所需的發展重點。其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1. 瞭解網路書店消費者購物形態:針對目前網路書店使用者作問卷上的詢問,可以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以及對於目前網路書店的喜愛性。本研究第一個研究目的即為瞭解網路書店使用者的現況模式。2. 從購買利益觀點探討網路書店所採用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效果。3. 依影響網路書店購買者購書意願之特性因素,進一步暸解網路書店購買者重視網路書店的何種服務,可提供給網路書店改善之處。1.3本文架構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是以網
8、路書店為研究的主體,從購買利益觀點來探討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的議題,共分為陸節,文章架構如下所述。第壹節,緒論:包含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及章節架構。第貳節,台灣網路書店之發展情勢與市場特性:簡述網路書店業的源起與臺灣網路書店的發展情勢。第參節,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針對本研究探討之主題,回顧國內外與電子商務、網路行銷、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之理論研究與文獻,引導本研究之方向。第肆節,基本模式建構:於本章建立研究模式,並針對各構面加以分析。第伍節,台灣網路書店網路行銷、購買利益與購買意願之應用。第陸節,結論與建議:根據研究所得到之結果,確能提供網路書店制定銷售策略以及消費者購買
9、策略之擬定。貳、台灣網路書店之發展情勢與市場特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網路書店為主體,加以探討從購買利益觀點來研究網路行銷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分析。因此有必要先瞭解當前臺灣地區網路書店產業運作之概況,以提供第肆節基本模式建構與第伍節應用在臺灣網路書店。本節第一部份先行說明網路書店之簡介與特色,第二部份說明臺灣網路書店之發展情勢。2.1網路書店之簡介與特色 研究分析之前,本節首先就簡介網路書店與其特色,並討探出網路書店優於傳統書店之競爭優勢。1.網路書店之簡介網路書店有別於傳統書店的優勢在於網路書店更具有彈性促銷作用。這指的是以往實體書店從配貨、協調、到陳列上架所需的時間既長且耗費成本,但是網路書店
10、只要在網上提供書籍內容,等到顧客有下訂單時,再開始執行物流動作,所以具有控制進貨成本、避免補貨空窗期的利基,擁有彈性低價策略的優勢。此外,網路書店又可以嘗試各種新的貨源組合,在銷售型式的創新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第二個優勢是網路書店節省了消費者的搜尋成本,除了資料庫提供書籍檢索的功能外,在價格及快速的運送服務上,也為消費者節省了大量貨幣成本和時間成本。第三個優勢在於網路書店不僅是提供書籍的販售,更聚集了廣大的書籍愛好者,對於出版社而言是發掘新的人才,對於上游的創作者而言,提供了與讀者對話及讀者反餽的空間,對於讀者而言,則是一個自由的發言區,可以藉由對話創造出知識的分享與激盪新思維。其他優勢如:
11、網路書店創造了更多的閱讀形式,例如無版印刷或電子書的問世,對於某些小眾市場的書籍,可以以更經濟的方式到達有需求的讀者身上,並有利於創作者創作上的自主性及方便性,甚至帶動個人出版的風氣。2.網路書店之特色根據林素儀(1998)指出書籍本身具備某些特質適合在網路上販售。書籍之產品品質差異性不大,書籍之規格性也不會因人而異。配銷方面,書籍易於運送,也不需要繁複的包裝,運送過程中無須擔心腐敗、摔破等問題。甚至可以數位化檔案的方式傳遞,由這些特性可以發現書籍成為網路購物熱門商品的原因。林素儀也將網路書店特性可分為以下三點:(1)陳列空間無限延伸,包容多元化書籍類型與實體書店相較之下,網路書店只要業者願意
12、擴充主機容量、製作書籍型錄、改善網路傳輸頻寬,原則上網站陳列空間可以無限延伸,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消費者可以在網路書店找到題材冷僻的書籍、作家完整的系列作品,也可以有更多選購參考資訊,包括書評、簡介、內容摘要及其他讀者的心得分享。(2)檢索功能由於書籍種類眾多,消費者不易在書目繁雜的實體書店迅速找到自己要的書籍。但資料庫導向的網路書店卻可以提供多項準則同時進行的檢索服務,如同時輸入書名、作者、出版時間查詢;或是逆向檢索,利用關鍵字的排列組合找到相似主題的書籍,讓消費者找到真正想要的書籍。(3)高度依賴網路人口成長狀況因使用者必須先上網才有可能在線上購物,故網路書店是否會成氣候端看未來網路
13、人口的成長情況。2.2台灣網路書店之發展情勢博客來是台灣第一家專業網路書店,2006年營業額2億元,較前年增加一倍,今年業績目標4.8億元,再較去年成長一倍以上,營運將由虧轉盈。博客來目前的會員數已達到15萬名,且以每個月800人的數量穩定增加,每天上網瀏覽人數達到8萬名以上,再加上統一超商投資後,大力推動實體與虛擬的結合,充分滿足消費者透過網路書店買書的方便性,交易金額逐月增加。台灣目前的網路書店依經營型態可分為三種:傳統書店上網、出版社上網及純粹型線上網路書店(林國偉,1998)。傳統書店上網如金石堂;出版社上網則有時報悅讀網;純粹型線上網路書店則以博客來最具代表性。雖然目前台灣之網路書店
14、規模與市場皆有限,但基於華語閱讀市場人數近14億,網路書店的發展仍有相當的契機。再加上網路書店的興起對消費者而言提供了一個新的購書途徑,但是以台灣面積狹小且實體書店密集的現況看來,網路書店勢必要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才能吸引消費者上網購書。 由上述可知,網路書店這幾年競爭激勢,若網路書店要在網路上佔有一大優勢,採取網路行銷策略是必然的趨勢。 參、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本節將對論文主題進行相關文獻與研究探討。在研究前期對主題做文獻上的相關討論,其主要目的在於文獻上整理以及了解;在研究方法前對研究主題有統整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包含電子商務、網路行銷、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茲說明如下:3.1電子
15、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一般是指:利用internet 所進行的商業活動,包括商品交易、廣告、服務、資訊提供、金融匯兌、市場情報、與育樂節目販售等。Kalakota and Whinston(1997):從通訊的角度來看,電子商務是利用電話線、電腦網路來傳遞資訊、產品或服務。;美商甲骨文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何經華認為:電子商務簡而言之,就是在網路上做生意,等到離開網路後,一切結束。;從企業流程的角度而論,電子商務是商業交易及工作流程自動化的技術應用;從服務的角度而言,電子商務是企業管理階層想要降低成本,又要提高產品的品質及加速
16、服務傳遞速度的一種工具。總而言之,電子商務提供了網際網路上的購買與銷售產品的資訊能力,對電子商務來說,網際網路(internet)算是一種傳播的媒介,一種銷售管道與通路;對電子商業(e-business)來說,網路則成了一個智慧型網路,協助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源分享與商業交流;從電子化服務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internet)變成了一種人們擷取資訊的共用資源。可將電子商務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B2B)的商業行為、企業對一般消費(Business-to-Consumer;B2C)及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C2C)的商業行為三大
17、類,主要特性如表1。表1 電子商務的類型類型主要特性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B2B)B2B主要是指企業間的整合運作,如電子訂單採購、投標下單、客戶服務、技術支援等。企業對一般消費(Business-to-Consumer;B2C)B2C是指企業透過網際網路對消費者所提供的商業行為或服務,包括線上購物、證券下單、線上資料庫等應用。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C2C)C2C 主要是為消費者之間自發性的商品交易行為,如一般個人式的拍賣網站或二手跳蚤市場等應用。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B2B重視的是一種網路之間的關係建立,而B2C及C2C則是一視
18、同仁,不需顧慮交易對象是誰,反倒是交易安全及身分驗證比較重要。而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預估,2006年台灣電子商務(B2C)市場規模約有新台幣39.5億元,未來3年將以81%的年複合成長率,持續向上攀升,以此推估2007年b2c市場約有75.4億元的規模。3.2網路行銷 行銷(marketing)是一整體之企業活動系統,用於計劃、定價、推廣、和分配可滿足欲求的產品和服務給現存及潛在的顧客。Kotler(1994):行銷是透過交易過程以滿足人們需要及欲求的活動。行銷是一個社會與管理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個人及團體透過創造與和別人交換(exchange)產品(product)和價值(val
19、ue)來滿足(satisfaction)他們的需要(needs)與慾望(wants)。美國行銷學會(American M arketing Association; AMA)提出的行銷定義如下:行銷是計劃與執行理念、產品與服務與理念(conception)的具體化、訂價、促銷與配送,以創造交易來滿足個體與組織目標的流程。 Janal (1995)將網銷(internet marketing)定義為對於使用網及商業線上服務的使用者進產品銷售及服務,並配合公司的整體銷企劃,吸引顧客用網獲取資訊及購買產品。Chaffey, Richard, Kevin and Chadwick (2000)定義網銷
20、為應用網際網及其相關科技以達到銷的目的。俊毅 (1997)則定義網銷為企業以網際網為通,並以其為傳播媒介,提供大商品資訊,使顧客能進整個購買決策的過程,並滿足最低成本、最短時效的需求。由於網際網具有高的即時性與互動性,同時兼能以相當低的成本進跨國界且個人化的銷活動,因此,許多學者認為,網銷相對於傳統銷功能而言,是一項革命性的發展。然而,亦有學者抱持較為中的態,認為網銷並非完全推翻傳統銷之概,其最基本的之特點乃在於銷概、為、策之網化或位化,是一種與傳統銷相加相乘的概(吳奕軍,1998);者之比較關係整如表2。表2 傳統銷與網銷比較之彙整比較項目傳統行銷網路行銷商品本質(products)消費性商
21、品為市場主1.增加soft goods 如資訊性、軟體性、服務性、媒體型、非實體性產品之銷售機會2.變質、規格化商品為想的網商品3.國內網廣告以服務性商品為最大宗廣告源,融商品容忽視,資訊商品可望成為明日之星價格(price)價格受到中間商及關稅相當影響無關稅、低中間商成本、低銷成本、價格彈性高銷空間及通(place)空間成本高,包括租、通費用、空間取得費用虛擬化、無空間、無租、成本低、全球化、虛擬通、無倉儲、無庫存宣傳活動(promotion)偏重單向銷傳播成本極高1.可提高充分銷售資訊、兼顧迅速及資訊完整性、24 小時多向互動服務2.全球性及跨國性活動成本極低市場區隔(segmentati
22、on)區隔複雜網族群區隔明確。目標(targeting)目標複雜 1.對於基市場強化互動性與社區性2.有助實現一對一銷之想產品及市場定位(positioning)定位複雜1.產品定位為清楚,回饋也明確2.有助發展大定製商品3.適合個人化服務性產品品牌價值(branding)品牌價值普遍已普遍受到重視,但仍因產品種而有差1.虛擬世界之非實體性及安因素大幅強化品牌價值之重要性2.網介面之設計水準與品牌形象息息相關整合銷傳播(IMC)所有銷組合要素應傳達一致的訊息1.IMC 概必須考慮網化並以網作為統合銷訊息之介面2.低IMC 之成本資源:吳奕軍 (1998)3.3服務品質1.服務的定義服務相對於有
23、形的產品,是一種無形的活動,它可能伴隨著實體產品而產生,也可以獨立存在。許多專家對於服務下了不同的定義:Juran (1986)認為服務是為他人而完成的工作。Kotler (1996)則定義服務為由一個組織提供給另一群組織的任何活動或利益,其在本質上是無形的,且不能擁有該物,亦不能產生任何物權之移轉。服務品質管制研究委員會 (BMS)認為服務是以獲取適合需要者的滿足為前提,並為達成企業目標、確保利潤所採取的活動。美國行銷協會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定義服務純粹是銷售或伴隨貨品銷售,所提供的活動效益或滿足感。2.服務的特性 學者Parasurama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购买 利益 观点 探讨 网路 行销 消费者 意愿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