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软件开发业务需求.docx
《[生产管理]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软件开发业务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软件开发业务需求.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软件开发业务需求国家邮政局41目 次1引言12范围13规范性引用文件24术语和定义25总体需求26系统描述76.1用户情况76.2运行环境86.2.1硬件环境86.2.2软件环境97功能需求971规范生产操作972计划一体化10721计划一体化11722计划调整127223汽车邮路流水号控制147224统一维护系统参数、控制数据、计划数据1473质量管理15721查单处理15722验单处理17723质量管理19724时限管理1973统计分析20731固定格式报表20732数据统计分析2174跟踪查询30741内部跟踪查询30742外部跟踪查询3175动态监控31751
2、全国中心数据监控31752生产信息动态监控3376运费结算34761系统功能需求34762功能模块35763数据统计方法35764结算价格38765 结算软件的输出结果3877数据接口4078系统运维4178系统运行状态监控4178系统参数配置一致性42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软件开发业务需求1 引言目前,全国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一期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国201个邮区中心局全部上线运行,中心局内部各生产环节之间、生产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各邮区中心局之间散件信息、总包信息已实现网络传输。截止2004年底,邮政实物网分拣运输环节,实现了信息与实物同步传输,总包信息一次生成,全网共享,两子
3、系统一期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综合研究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运行情况,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邮政实物网与信息网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两子系统一期建设本着简单、实用、统一的原则,主要解决了中心局生产层面的问题,实现了实物网分拣、运输信息全部上网传输。两子系统二期建设要突出先进性和超前性,在生产层面,进一步完善扩充系统功能,规范信息的网上发送与接收;在管理层面,正确加工、分析和利用生产作业环节积累下来的大量第一手、真实全面的生产数据,科学合理地实施全网运费核算与网间结算,为邮政管理和经营决策服务。全网依托系统的数据监控、统计、分析功能,全面实施网路运行的动态指挥调
4、度,提高运能利用率,强化网路运行的快速反应能力。2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建设的工程范围。内容包括总体需求及规范生产操作、计划一体化、质量管理、跟踪查询、动态监控、统计分析、运费结算、数据接口、系统运维等模块的需求。本业务需求适用于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建设技术方案的制定,应用软件需求分析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业务需求的引用而成为本业务需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业务需求,然而,鼓励根据本业务需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5、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业务需求。国内邮件处理规则(2000年 国家邮政局)国际邮件处理规则(2000年 国家邮政局)普通邮件分拣封发-邮区中心局资料(2004年 国家邮政局)全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总体方案(摘要)。全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业务处理规范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一期)国家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和工程实施)技术规范书(一期)4 术语和定义本业务需求包括以下术语和定义。过渡期:在火车改点期间,我们将第一趟新点车始发前的一段时间起,到最后一趟旧点车终到后一段时间止,这段时间称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新旧两套计划同时
6、生效,都可以控制生产。5 总体需求【规范生产操作】:按信息化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功能。1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生产作业组织,严格班次交接,不同班次处理的信息要进行隔离。2. 全过程记录总包生成、运输、开拆等各环节的生产信息,利用系统控制违规中断信息、随意补录信息或将信息丢入垃圾车间等做法。巩固和深化总包交接无纸化,实现总包处理无纸化,逐步取消手工抄登,建立起以条码信息扫描为基本手段的生产操作方式。3. 优化总包配发功能。记录总包生成、进局时间,将邮件发运原则和发运次序纳入系统控制配发操作,确保先到总包优先发运,减少邮件滚存时间,加快邮件传递速度,提高邮件运输质量。4. 根据基层系统使用
7、情况,进一步优化系统,全面解决一期建设中系统遗留问题。【计划一体化】:全面实施计划控制生产,实现全网动态调度。1. 全面实施计划控制生产。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基础数据和业务控制数据。为实现火车、航空改点,邮运计划调整,并逐步过渡到实时动态调度,必须实现“国调省调中心局”之间的基础数据同步更新和计划数据同步更新机制。2. 实现火车改点过渡期两套计划并存。在过渡期内,新旧两套计划同时生效,都可以控制生产。系统正确执行新旧计划,正确选择交替周期的流水号,并保证邮运业务实物处理不混乱,信息发送与实物传递一致。3. 改革网运调度管理模式。全网按权限统一制定邮件发运计划,以计划为依据,系统自
8、动生成生产控制基础数据,生产控制基础数据控制生产作业,而规范的生产作业产生可靠的原始生产数据,从而使得各级网运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全网生产信息,科学合理地实时调整邮件发运计划,控制全网生产。4.统一规范、简化车间计划维护以及生产控制参数配置。将一期生产前台的计划控制数据维护和生产控制参数配置功能移植到调度系统中,由中心局调度部门通过图形界面进行统一维护,以规范、简化维护操作。【质量管理】:改革业务查验方式,开发网上发验系统。1. 改革验单处理模式。操作员执行扫描勾核、手工勾核操作,当出现散件、总包网上信息与实物不一致时,可通过系统实现网上自动发验。同时,来验的答复亦可实现网上传输。2.改革邮件
9、查单处理方式。实现通过网络进行局间查询信息的传递和查询结果的反馈,缩短邮件查询的处理时限,提高对用户查询要求的服务质量。实现辅助责任判定及质量统计。实现按省、按局对网上验单信息进行归类统计、汇总,实施全网运行质量监控考核。3. 修正网上数据。依据验单责任判定结果修正网上互联互通数据,正确实施邮运产品量统计,保证结算数据的准确性;【跟踪查询】:实现散件信息、总包邮件信息的跟踪查询。1. 开发散件、总包邮件跟踪查询系统。实现给据邮件在分拣、运输环节的跟踪查询,实现总包信息在整个网运环节的跟踪查询。2. 随着电子化支局的建设及其与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的信息联网,还可实现给据邮件全程跟踪查询。3. 更进
10、一步,通过与183、185等系统的信息共享,二期系统可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客户自助跟踪查询功能,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动态监控】:及时、准确掌握生产状况,实现生产信息动态监控和查询。1. 以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为主要数据源,对转运和分拣等生产作业环节的动态数据进行查询。2. 以全国中心的网上数据为数据源,对中心局间邮路运输信息进行预览,以便于生产调度人员提前掌握生产量,合理安排生产。3. 查询统计各局出口总包扫描勾核情况,提高总包条码与网上信息的一致性。4以时限、频次为标准对中心局及中心局所属车间滚存邮件进行监控,系统对超时限滚存的邮件自动报警,以利于生产调度人员及时组织疏运,并提高网运质量。【统计分
11、析】:开发统计分析系统,满足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和邮定报表统计的需要。1. 邮定报表统计。按照国家局邮定统计报表要求,自动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生成各类业务数据统计报表。2. 提供方便灵活的报表分析工具。通过这套报表分析工具,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可以按照自己定制的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得到所需的历史业务数据的统计结果,并以各种方式展现,以满足国家局、省局、中心局乃至生产车间的业务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及邮件流量流向调查的需要,为各级业务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持。【运费结算】分省统计一级干线邮运费,实现运费结算统计。1 以中心局间网上互联互通信息为基础,用网上验单信息对互联互通信息给予修正,正确计算各条邮
12、路邮运产品量信息。2 将一、二级邮区中心局承运的外省邮件分省、分产品、分邮路统计出来。按结算单价乘以运输距离(或袋数、重量、件数等)计算出结算金额,形成最终的分省结算表,为一级干线结算提供数据支持。3 根据两系统内件清单电子信息, 在省内进一步细分,将散件或总包按收寄局统计,满足省内结算的需要。4 结算数据分析功能。为各使用部门提供管理所需各种报表。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对历史数据数据重新测算,或进行预测,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数据接口】:实现中心局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随着中国邮政相关系统建设进度,逐步实现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与电子化支局、速递、报刊、国际、机要、投递等系统之间
13、,总包、散件邮件信息双向的互联互通,为邮件全程跟踪查询奠定基础。【系统运维】:加强运维手段,提升中心局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建立一套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机制,从技术层面上提供定期维护、自动检测升级、运行状态监控等运行维护功能,保证系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监控系统包括邮运数据交换全国中心,以及各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两个层面。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中心局系统主机与车间服务器配置参数的一致性,从而确保后台主机的正常互备以及车间服务器的通用性。6 系统描述6.1用户情况本系统的用户包括基层生产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其它相关系统(接口)等,如下图所示:类别描述关联用
14、户国家局网运部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运费结算国家局信息技术局数据接口、系统运维国家局计财部运费结算省局业务管理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运费结算省局调度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动态监控省信息技术局数据接口、系统运维中心局管理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中心局调度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跟踪查询、动态监控车间调度计划一体化、统计分析、质量管理、跟踪查询、动态监控生产班长计划一体化、质量管理、动态监控、生产系统生产工人生产系统中心局档案人员质量管理、跟踪查询接口速递局数据接口国际局数据接口电子化支局数据接口发报刊局数据接口183、185数据接口6.2运行环境本系
15、统运行环境与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运行环境基本相同。6.2.1硬件环境6.2.1.1系统物理网络拓扑结构6.2.2软件环境6.2.2.1软件体系结构7 功能需求71规范生产操作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一期以传统的邮运业务需求为依据进行开发,从而保留了很多手工作业方式下的生产操作功能,很多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处理规则中对于生产操作规范的要求。在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二期的建设内容中,需要对此进行规范,包括以下内容:1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生产作业组织,严格班次交接,不同班次处理的信息要进行隔离。2. 全过程记录总包生成、运输、开拆等各环节的生产信息,利用系统控制违规中断信息、随意补录信息或将信息丢入垃圾车间等
16、做法。巩固和深化总包交接无纸化,实现总包处理无纸化,逐步取消手工抄登,建立起以条码信息扫描为基本手段的生产操作方式。3. 优化总包配发功能。记录总包生成、进局时间,将邮件发运原则和发运次序纳入系统控制配发操作,确保先到总包优先发运,减少邮件滚存时间,提高邮件运输的全程时限。4. 根据基层系统使用情况,进一步优化系统,全面解决一期建设中系统遗留问题。72计划一体化随着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一期建设完成,数据开始互连互通,计划的完整性、统一性显得由为重要。不论是干线邮路还是省内邮路必须统一,计划控制数据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与实物的一致性。计划的一体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实现计划的上
17、下级同步机制。包括实现基础数据(机构代码、邮件种类、邮路信息、总包备注等)以及控制数据(总包经转关系、局计划、邮路站序)在国家局、省局、中心局之间的一致。二是在中心局层面实现多套计划并存,调度人员可以提前维护新计划,并可验证计划的准确性。系统可以根据生效时间自动适应多套计划,这样,对于计划大批量调整时就显得非常有用。特别体现在火车改点期间,生产上可以采用这些办法来实现对新旧计划变更前后的适应。避免出现由于火车大批量改点后,生产操作人员对于堆位计划的调整复杂,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发送的问题。三是对于汽车流水号的控制。现在系统没有像火车一样对汽车采用全程控制路单流水号的方式,这样就容易造成由于中途站装
18、车(多点装车)而系统不能将所有数据合并到一起的问题,而且调度也不容易处理临时加车的情况。系统要提供全国统一的流水号控制机制。四是将生产系统的数据维护功能移植到调度系统。在一期系统建设推广过程中,为了适应邮运生产传统作业方式,系统的车间生产控制数据维护和参数的维护部署在了前台车间终端业务操作界面上,由各班组、车间分散维护,例如堆位制单关系、堆位交接对象、车间参数维护等。为了保证中心局计划数据的统一管理,规范和简化车间计划维护以及生产控制参数的配置,最大限度的避免前台生产人员对计划控制的干扰,需要将一期生产前台的控制数据维护和生产控制参数配置功能移植到调度系统中,由中心局调度部门通过图形界面进行统
19、一的维护,从而规范、简化维护操作。721计划一体化计划一体化的使用者包括国家局调度、省局调度、中心局调度(含车间调度)和生产操作人员。各级使用人员所利用的功能如下所示。国家局调度:维护全国统一基础数据,并下发;维护全国一级干线邮路计划控制数据,并下发;各省上报计划的审批和修正。省局调度:维护省管基础数据;基础数据下发到中心局,并上报国家局;维护省内二级干线计划控制数据;计划控制数据下发到中心局,并上报国家局。中心局调度(车间调度):接收上级下发的基础数据和控制数据;维护本邮区内计划控制数据;计划控制数据上报;722计划调整在计划大批量调整期间(例如火车改点),各级使用人员所利用的功能如下所示。
20、国家局调度:将调整后的基础数据(一级干线邮路、站序)和控制数据(一级干线计划、总包经转关系)导入全国中心;将各省上报的二级干线邮路、站序导入全国中心;下发基础数据和控制数据;审批各省上报的局计划;设定计划调整的过渡期。省局调度:1、将调整后的省内基础数据(二级干线邮路、站序)和控制数据(二级干线计划)导入系统;2、下发省内基础数据和控制数据;3、审核省内各局上报的一级干线局计划,并上报国家局;4、审批省内各局上报的二级干线局计划。中心局调度(车间调度):火车改点前工作:从上级调度系统接收新基础数据和控制数据:邮路信息、站序信息、总包经转关系、局计划;根据本局实际,维护总包经转关系;根据本局实际
21、,维护局计划;将修改后的局计划上报,等待审批后进行后续的操作;按照本局维护过的总包经转关系,生成新的总包经转范围1和总包经转范围3;维护新的总包经转范围2;系统按照调度人员所选的车次,自动生成堆位;调度可以调整系统自动生成的堆位,使之符合生产实际;系统提供校验堆位等控制数据是否符合计划的功能;调度按车间维护堆位交接对象的对应关系,包括:新车与新堆位的对应关系;新车与旧堆位的对应关系;旧车与新堆位的对应关系。11、设置本中心局过渡期的具体时刻。【注:新计划以及相关数据的维护必须在一套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以免在计划调整前,新计划数据对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以上操作都是在计划维护环境中进行。】火
22、车改点开始后工作:从计划维护环境导入控制数据;系统判断过渡期开始,所有总包入堆按新计划进行;生产人员进行配发时,系统自动判别新旧邮路,并自动关联堆位数据完成配发;总包数据网上发送时,系统按照当前时刻新旧计划的时效,自动判断总包卸交站,保证信息与实物匹配;在过渡期,所有发交干线车次的出口路单,都按照卸交站打印详细总包节目。过渡期截止后,旧计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都将作废。【计划变更开始后,在计划维护环境维护的数据将导入生产库来控制生产。以上操作与生产库有关】7223汽车邮路流水号控制现在系统没有像火车一样对汽车邮路流水号采用全程控制的方式,这样就容易造成由于中途站装车(多点装车)而系统不能将所有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管理 邮区 中心 生产 作业 系统 软件 开发 业务 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