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银行服务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docx
《x银行服务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银行服务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学 位 论 文 X 银行服务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X 银行服务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摘 要X银行服务系统改造方案是根据当前X银行服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存问题,参考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系统改造建设的相关经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通过此方案的实施有望解决现有X银行逐渐落伍的业务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在设计中针对X银行的主业务处理系统建立起刀片群集处理系统,对一般业务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升级改造,改造原有DAS网络存储,根据最新的技术建立起一个SAN存储环境并建立相对应的容灾备份环境和备份策略。通过以刀片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和软硬件的技术支持以及
2、相对应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使整个银行服务系统在性能、效率和管理上均处于同类银行服务系统的前列。让系统能满足现阶段高业务量、高数据量、快速响应、安全备份和便捷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能准确的对数据进行响应处理和安全保护。通过对新型管理软件的应用以及策略的实施,让整个系统的备份与容灾恢复更加安全可靠,简便快捷。以满足现代化银行服务系统管理的需要,为银行以后业务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关键字:刀片技术;存储技术;容灾备份;灾难恢复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Plan Design of X-Bank Service SystemAbstractTrans
3、formation plan of X-bank system was designed that wa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 of X-bank in the course of operation, made a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example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his program was expecte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business processing system unable to meet th
4、e growing busines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eed. In the plan, the general business system established blade cluster system. The other system was upgraded. Network storage system was trans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DAS to the latest technology SAN. Disaster Recovery Backup and Backup Strategy sys
5、tem was established. As the core application, technical support and the modern means of management and science, blade technology made the entire bank system improved in th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The system caught meet the high volume and high volume of data, rapid response, securit
6、y backup, conveni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quest, accurate data on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security. Adoption of new management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makes the whole system backup and disaster recovery resume more secure, simple and fast. To mee
7、t modern banking system management needs. After the business for the banks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powerful guarantee Key words: Blade Technology; Storage Technology; Disaster Backup; Disaster Recovery目 录论文总页数:25页1 引言11.1课题背景11.2X银行的现状11.3X银行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2 现行银行系统分析32.1 现行银行系统总体框架32.2 X银行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4
8、2.3 系统改造目的43 X银行系统改造设计53.1设计原则53.2 设计思路63.2.1服务处理系统63.2.2数据存储中心63.2.3灾难备份体系73.3 X银行系统的改造方案73.3.1 改造方案的制定73.3.2服务处理系统的改造与设计83.3.2.1 设备的选用83.3.2.2采用的技术103.3.3 数据存储中心的改造与设计123.3.3.1 SAN网络的建立123.3.3.2 技术及性能对比133.3.4 灾难与容灾的解决153.3.4.1 容灾系统的建立153.3.4.2灾备份技术的选用153.3.5系统的安装及数据的迁移183.3.6采用的软件技术184 改造总结22结 论2
9、2参考文献23致 谢24声 明251 引言1.1 课题背景目前,商业银行间业务的竞争、市场份额的竞争、客户群体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依附于高技术电子产品的业务竞争。高科技在银行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已成为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成为广大客户选择主办银行的关键条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商业银行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银行传统的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建立跨区域的全国性联机业务系统,其业务处理、业务管理的优势已逐渐显露。由于X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大部分开发于3-5年以前,受当时的银行管理方式、业务范围和软件开发水平的局限,应用系统基本上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导致应用系统的数据无法有效共享
10、,在功能和性能上已逐渐不能适应现在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通过改造现行系统来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以适应未来业务快速发展是当前银行系统发展建设的主要趋势,也是这次改造设计的主要目的。1.2 X银行的现状 从银行系统内部来看,主要表现在:管理强度大:现阶段的银行系统都是以单个系统独立的形式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集成化,每个独立的系统设备都需要专人去进行管理操作,管理强度相应增大,还增加了维护开支、降低了工作效率,经常一出现故障就需要多人花费较长时间在多个节点的检查后才能确定并排除故障。响应时间长:由于系统之间比较分割集成度不高,相互之间繁杂的交叉通信延长了系统业务处理的时间。往往
11、一次服务要在多个系统之间进行串行处理,非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系统降低了整个业务处理系统的效率。数据安全低:现阶段的数据保存主要是用每个系统自带的存储系统(即DAS直接附加存储)的存储结构来完成的,老式的存储设备及不完善的存储技术使得在整个数据的存储过程中因系统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的风险增大.且存在着诸多的系统安全漏洞。系统不稳定:由于现行的系统主要是采用双机热备形式甚至是单机系统为主,一旦出现因为硬件原因导致的系统崩溃,很难及时进行系统以及数据恢复操作,从而增大了整个服务处理系统的风险。 从银行系统外部来看,主要表现在:业务量迅猛增加:随着金融活动越来越频繁,现金交易逐渐转变成银行与银行之间
12、的交易,使得银行的业务数量与日俱增,因此需要一个高效安全的系统提供保障.高品质的服务:现阶段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较量就是一种服务质量的较量,提供更为快捷、方便、安全的服务,是现在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信息安全保障:储户最看重的就是银行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保密性,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是用户选择银行的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标准。1.3 X银行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目前X银行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基于HP的小机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以及DAS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采用的是单节点式的数据管理方式。由于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用户数量的增加,使得整个业务处理系统所处理的交易量和信息量逐渐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显示:02
13、年X银行每天处理业务30-50万笔,每次交易平均写磁盘数据量为0.5Kbytes。每笔交易平均数据通讯量为0.9Kbytes,而到06年底X银行每天处理业务达到了80-110万笔,每次交易平均写磁盘数据量为0.8 Kbytes,每笔交易平均数据通讯量为1.3 Kbytes。由于处理业务量的高峰时间为 上午:9:00-10:30 下午2.:30-4.:00,业务高峰时的业务量占整个业务量的60%甚至于更高。因此,以前的技术以及存储结构在出现业务高峰的时候就出现超负荷运转,使得数据的安全存储存在了隐患。再者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响应时间的增长,使得顾客的满意度也在不断的降低。如何升级改造现行银行业
14、务处理系统是X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开设更多新业务,增长客户数量,提高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现行综合系统的基本核算功能和相关的服务功能是各项业务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是不断扩张市场份额的基本保障。而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的服务手段则是在银行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全面体现以客户为主体的市场服务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讲,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各类结算手段应使客户体会到所接受的服务是高效快捷、灵活多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另一方面,银行自身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和抗意外事件的能力体现了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这就意味着客户对银行提供服务的依赖和信任。现有的商业银行都
15、渴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逐渐完善和建立更多的应用系统,如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而所有这些系统都要以核心业务系统为技术和数据的支撑,在基石不稳的情况下其它系统的建立显得力不从心,在参照国外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情况及所使用的技术并结合国内的银行业务系统的改造和建设的经验,根据现行X银行的发展情况和所具有的问题,在结合新兴的系统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之上通过改造和建设新型系统的方式让X银行的业务处理系统的性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且在此后的几年的时间里为X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后盾。2 现行银行系统分析2.1 现行银
16、行系统总体框架图1 X银行现行系统结构图X银行的现行系统如图1所示,整个银行业务服务系统分服务器,存储备份,控制台三大部分,其详细结构如下: 1 在大型的服务器组中有银行卡交换系统、业务资料检索系统、银行核算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和房改核算系统5大系统,均采用的是HP Compaq ProLiant DL380 G2服务器作为其运算处理服务器,每个独立系统采用4组服务器,采用的是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版,所有的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做了负载均衡,每个服务器均采用的是Intel Pentium III FC-PGA2 1.40 GHz 的服务器2颗,内存为PC-13
17、3 SDRAM 1G,硬盘均为146G 10K SCSI 。2 在小型系统中共有证券处理核算、中间业务处理和对外联机系统系统等5块采用的都是Compaq ProLiant 8500的小型服务器,安装的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NT 4.0的操作系统,每个系统均采用双服务器进行双机热备的形式。 3 存储与数据均采用的是DAS的存储结构,每个独立系统均有一个自带的存储设备,而在存储设备没有独立运行的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均靠主机系统来进行处理,在存储设备中做了RAID-5的磁盘阵列形式。4 数据的安全与容灾方面主要是采用磁带机对每日的数据进行增量备份的方法,每天从夜里12时到4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增量
18、备份。2.2 X银行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整个系统中,随着银行的发展出现诸多的问题,总结如下:1 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现在的服务器的数量较为庞大,且不同的系统拥有自己的服务器组,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很难排除。在设备与系统维护上,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现有机房里平均每8台服务器,就需要配备一名维护人员,每位工作人员每工作日将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故障的预防上,工作效率始终很低。而在整个存储的系统中采用的也是分散式数据存储模式。网络管理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奔波到不同服务器下分别管理各自的数据,维护成本相应增加。2 处理速度慢 由于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服务器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由于性能和综合处理能力的原因
19、,使得先有的服务器在数据的处理上已达到最大限度,一旦有服务器出现宕机的情况,将会使整个处理系统陷于无法正常应对的状况中。3 安全度低 在现行的整个系统中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管理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三大模块,由于系统和设备的原因,整个系统的安全系系数都比较低,由于在大型系统中的数据一般都保存在自己独立的数据存储服务器上,一旦网络存储器和磁盘阵列柜出现宕机现象而导致的数据丢失,将会花费很长时间恢复,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4 较高的支出 由于现行的所有设备均为机架式和塔式计算机,在整个系统中再加上UPS等设备,使得机房每年在能源的供给等方面开销巨大,从而增加了维护的成本。2.3 系统改造目的为了
20、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系统的改造设计,X银行要求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系统以满足当前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的需要,其设计的系统需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 较高的集成化管理。2 较低的能源损耗。3 较强的处理运算能力。4 较为安全的数据存储。5 快捷简便的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6 较强的冗余于抗灾能力。3 X银行系统改造设计3.1设计原则在进行X银行系统改造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高可靠的体系结构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整个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设计中的各个部分符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既有先进技术又发展成熟,并
21、且是各个领域公认的领先且成熟的产品,包括高可靠性处理结构、高可靠数据存储、高可靠容灾策略等。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高处理能力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即满足当前的需求,又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其主要特征包括:高处理和运算能力,足够大的系统带宽 ,较强的扩展能力,具有高可靠性和检测管理能力,服务效率高和响
22、应及时。 可扩充性在发展迅速的信息领域,应用环境、系统的硬件或软件都会不断地加以更新,因此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前后兼容一致性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本设计的硬件与软件是建立在广泛的可升级基础上。另外,计算机群集技术及多层体系结构可以灵活方便地构建和扩充新系统,以达成性能最佳的“数据集中,处理分布”的模式。拟采用三层结构即客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 高可用性系统的高可用性是企业信誉与成功的关键。惠普公司作为业界认可的高可用系统厂商,除了提供给用户高可靠、高可用的硬件、软件产品和技术(如内存重分页、进程资源管理、RAID技术等),还通过周密计划实施整套带冗余性的高可用计算机群集设计,保证了系统
23、的高可用性。 开放性各种设计规格、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工业标准,并可提供多厂家产品的支持能力。系统中所采用的所有产品都要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是开放的可兼容系统,能与不同厂商的产品兼容,可以有效保护投资。经济性及投资保护性能价格比是在本设计中充分考虑的因素。而投资保护的思想正是开放式技术和产品的初衷。投资保护不仅仅是对设备产品等,更应该是对人和知识的保护。由于整个系统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集中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服务 系统 技术改造 方案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