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ppt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ppt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31,中医诊断学,第五章 切 诊,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目的要求】1.掌握脉诊的临床意义。2.熟悉脉象形成的原理。3.掌握正常脉象及其生理变异。 4.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及其主病。5.了解真藏脉与各种怪脉。,2022/12/31,中医诊断学,第一节 脉诊概述,一、脉诊原理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脏搏动脉象形成的动力 脉管舒缩脉搏形成的重要因素 心阴心阳维持正常脉搏的基本条件,2022/12/31,中医诊断学,a:心主血脉心与脉通,搏动行血 肺朝百脉宣发百脉,助心行血 脾生血统血营气养血,摄血于脉中 肝藏血调血供调血量 肾藏
2、精化血精为化血之本,合营以生血,2022/12/31,中医诊断学,二、诊脉部位与方法(一)三部九候诊法 天(两颞动脉)候头额、颞部 上(头) 人(耳前动脉)候目、耳 地(两颊动脉)候口、齿 天(手太阴肺经动脉处)候肺气 中(手) 人(手少阴心经动脉处)候心气 地(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处)候胸中之气 天(足厥阴肝经动脉)候肝气 下(足) 人(足太阴脾经动脉)候脾、胃之气 地(足少阴肾经动脉)候肾气,2022/12/31,中医诊断学,(二)人迎寸口诊法 即通过诊人迎(颈总动脉)、寸口两部脉象并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诊法,较之遍诊法简单。(三)仲景三部诊 诊寸口脉候脏腑 多运用于寸口无脉 诊趺阳脉候胃
3、气 或危重病人。 诊太蹊脉候肾气,2022/12/31,中医诊断学,(四)寸口诊法含义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2.寸口取穴的原理一是由于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所以,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二是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反映于寸口脉象。,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
4、2/31,中医诊断学,诊脉方法(一)时间 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进食时最佳。(二)体位 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三)指法:,1、取脉: 选指目指端敏感处 平贴脉脊 指力垂直脉心,2022/12/31,中医诊断学,2、定位 (定关布指、三指定(1)标准定位同身寸法 。 (2) 简便定位高骨定关法 掌后高骨定关 前后等距布指,2022/12/31,中医诊断学,1.首先将中指置於关部,2022/12/31,中医诊断学,2.食指置于寸部,無名指置于尺部,2022/12/31,中医诊断学,3.三指指尖保持水平,2022/12/31,中医诊断学,
5、4.手指做弓形弯曲,以指腹触脉,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3、运指,定义:轻力上举谓之举,举至皮肤谓之浮取重力下按谓之按,按至筋骨谓之沉取微举微按委曲求之,谓之寻,2022/12/31,中医诊断学,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2022/12/31,中医诊断学,(四)平息 指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以便以息计数;一指利于医生思想集中,专注指下,评辨脉象。(五)五十动 诊脉时间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2022/12/31,中医
6、诊断学,四、脉象要素:(位、数、形、势),1、脉位脉搏跳动显现部位的深浅,如浮/沉。2、至数脉搏的频率,如迟/数。3、脉长脉动应指轴向范围的长短,如长/短。4、脉宽脉动应指径向范围的大小(粗细),如洪/细。,2022/12/31,中医诊断学,5、流利度脉搏来势的流利程度,如滑/涩。6、紧张度脉管的劲急或弛缓程度,如弦、紧/缓。7、脉力脉搏的强弱,脉搏应指的力量,如虚/实。8、均匀度指脉动节律是否均匀。指脉力是否均匀。,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三、正常脉象,(一)正常脉象(平脉)的特点: 1.有胃:指脉象从容和缓流利,具体表现为:(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位)(2)脉率调匀,不快不慢(
7、数)(3)脉道适中,不大不小(形)(4)脉力充盈,不强不弱(势)(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2022/12/31,中医诊断学,2.有神指脉象有力柔和,节律整齐(势)。3.有根指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反映肾气之充足。尺脉候肾,一是尺脉有力,一是沉取不绝。,2022/12/31,中医诊断学,(二) 脉象的生理变异1.季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2.情绪:激动时其脉必快(数),抑郁时其脉沉缓或迟。3.年龄:儿童脉小数;青年脉平滑;老人多弦硬。4.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5.反关脉:脉象出现于寸口背侧。,2022/12/31,中医诊断学,四、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脉象种类繁多,为便于掌
8、握,历来都曾把它进行分类。内经、伤寒论分阴阳两类。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统领诸脉。徐灵胎回溪脉学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领,较为实用。 而本教材则根据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和八个要素的变化和相兼,归类为八。,2022/12/31,中医诊断学,(1)浮脉:,脉象特征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理解:脉位浅表,1.按脉位分类:浮脉、沉脉,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脉理分析: 邪袭肌表,卫阳抗之,脉气鼓搏于外,应指而浮。 久病内伤,虚阳外越,则浮而无力。,2022/12/31,中医诊断学,(2)沉脉,脉象特征 轻取不应,
9、重按使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理解: 脉位较深),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临床意义 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 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脉。 脉理分析 邪实气血内困或阳虚气乏升举无力 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2022/12/31,中医诊断学,(1)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不足 四至。理解:60次/分以下,2.按脉率分类,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临床意义 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脉理分析 寒盛而阳失宣通或阳虚而失于温运,则脉来怠慢。 然
10、而热结而气机不通,脉亦见迟。,2022/12/31,中医诊断学,(2)缓脉脉象特征 缓脉有两种意义: 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次),可见于正常人。亦称为平缓脉,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周学霆曰:“缓即为有神也”,即指平脉缓和之象。 二是脉势纵缓,缓怠无力。王冰曰:缓谓纵缓,非动之迟缓也。临床意义 多由脾虚,气血不足,血脉失充,鼓动无力,或为湿邪困阻,阳气受遏,血行缓怠所致。,2022/12/31,中医诊断学,(3)数脉,脉象特征 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理解: 90130次/分,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临床意义 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亦可见于里虚证
11、。脉理分析 邪热亢盛,或阴虚内热,均可使血流加速而见数脉。,2022/12/31,中医诊断学,2022/12/31,中医诊断学,(4)结脉,脉象特征 脉来缓慢, 时有中止, 止无定数。,2022/12/31,中医诊断学,临床意义 多见于阴寒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脉理分析 气血痰食,滞而不散,或寒邪过盛,心阳受阻,均可致脉气不通,故见迟缓中止。,2022/12/31,中医诊断学,附:相类脉比较1、相同点: 迟脉、缓脉、涩脉、结脉四者脉率均小于一息五至。 2、不同点: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 缓脉一息四至(稍快于迟); 涩脉脉势艰难,往来不利; 结脉脉缓而有中止。,2022/12/31,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第五 章脉诊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