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建立(推荐doc99).docx
《TW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建立(推荐doc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W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建立(推荐doc99).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建立本论文系提交国立台湾大学信息管理研究所作为完成硕士学位所需条件之一部份研究生:邱璟明 撰致谢词古诗云:穿松卧绿青杉影,春风不觉沐五载,随着这本论文的完成,不知不觉的我也将离开这个生活了六载的地方,回首前尘,丝丝的感触涌上心头,这一路走来,如果没有许多人的协助,或许我现在不会是个即将毕业的硕士。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恩师翁崇雄博士。从大三的专题以来,恩师不断的在学业上、生活上给予我各方面的指导,在进行这本论文的期间,恩师不辞辛劳的指导以及鼓励,更是使我铭感五内,在恩师的耐心指导下,这篇论文才能顺利完成。另外还要感谢林东清老师及卢希鹏老师在口试期间的指导,以及谢清佳老
2、师及吴玲玲老师在Proposal期间的指教,几位老师精辟的意见使得这本论文的水准为之提升。在研究所两年辛苦的生活中,同学朋友是最大的精神支柱。感谢哥哥奕明二十余年来的提携,有他的经验传授让我在踏入研究领域的时候更能进入状况,感谢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哥哥奕明。还要感谢同门师兄东宜、瑞荣,两位师兄的照顾使我更能施展全力投入研究,这本论文的功劳簿上绝对少不了两位玉树临风、亲切可靠的师兄。学长家杰、学弟文良、学妹佳樱姐对我的关心也是令人感到温暖的事。情若兄弟的逸宽、认真负责的文鸿、聪明绝顶的杰文、博闻善辩的志豪、善解人意的妍希、稳健博学的志远、温柔婉约的锦霞、成熟幽默的孟昉、球名远播的亮全、活泼可爱的欣宜
3、、善良率直的奎隆、顽皮讨喜的芳芷、灵活爽朗的士杰、大方热情的慧娴、时发奇想的志峰、帅气用功的源茂,这些好同学是我研究所生活中最大的收获。也要感谢保中、文鹏、秀珠、春生、振琦以及林正立大哥、蔡坤佑大哥、学兰姐在实务经验、人生经验上的传授。当然实验室助教绍华、宗豪也给予我生活上极大的帮助,大学同学冠华、铱铃、志恭等人也使我在他们的关心当中尝到人世的温暖。另外陪伴我六年的火车社伙伴,最好的朋友梅凯、奕明、宝莹、廉一、纪融、祖平、艾谦、蕙光、景沂、易原、佑甄、怡和、森豪、境岚、嵩骏、如鹏、建祥,六年来让我进入了一个好社团,更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我永远记得我们在铁路旁的点点滴滴。曾经一同在场上奋战的资管系
4、棒球队队友、志同道合的日本音乐板板友,你们都是我六年生活中的好伙伴,我永远不会忘记。最后,谨将这本论文献给我的双亲,没有爸爸妈妈的生育、养育,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尤其在漫长求学过程中的鼓励、教诲、与支持,更是让我感激不已,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恩浩荡,今日的我尚无以为报,谨以此论文表达我万分之一的敬意与谢意。谨识于 台大资管所己卯年仲夏摘要 今日因特网快速的发展,使因特网的在线服务也呈现快速的成长,其信息的服务亦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而信息服务重点在于服务品质的观点近年来也渐受各界的重视。而传统信息服务的衡量是利用系统品质、信息品质两个大构面,但近年来学者认为服务品质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衡量
5、构面,因特网在线服务更使得信息服务对象由内部顾客转移至外部顾客,因此本研究尝试进行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探讨。 本研究整合了传统服务品质、系统品质、信息品质三个大构面,发展出衡量因特网在线服务整体服务品质的原始构面,并从这些构面发展出对应的问项且以因特网问卷的方式进行了问项的验证工作。 问卷的精简工作是依据PZB于1988年发展SERVQUAL量表的整个程序进行,经过此程序,原始问卷被精简成一份含有22道题目、三个构面的量表,再经过信度、效度的检验,证实这是一份适合用来衡量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的量表。关键词:因特网、服务品质、系统品质、信息品质Abstract Today, Int
6、ernet grows rapidly, and it also makes Internet online service representing great growth. Such information service has been emphasized much. In recent year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information service is service quality is emphasized by people. And there are two major dimensi
7、ons that traditional measuring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cludes,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considered service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and Internet online service transfers the cli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 from internal customer to extern
8、al customer. Thus this study tries to discuss measurement models of the service quality of Internet online service. This study integrates three major dimension, which are traditional service quality, system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develops original dimensions for measuring the service
9、quality of Internet online service. Besides, it develops corresponding items from original dimensions. And this study us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to perform the verification of item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ERVQUAL scale in service quality, which used by PZB in 1988, this study do th
10、e task of scale purification. After this process, it develops a scale including twenty-two items and three dimensions. Throu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it also proofs that the scale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Internet online service.Keyword : Internet , Service quality ,
11、 System quality , Information quality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1第二节 研究目的2第二章 文献探讨4第一节 因特网4第二节 因特网服务资源8第三节 服务品质的定义14第四节 服务品质的衡量方法SERVQUAL16第五节 对SERVQUAL的批评与修改22第六节 有关信息服务的服务品质28第七节 评量信息系统的相关讨论30第八节 网络问卷调查33第三章 研究设计37第一节 研究程序37第二节 问卷设计38第三节 研究对象41第四节 问卷进行方式44第五节 数据分析方法45第四章 研究结果46第一节 原始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46第二节 人口统计变量
12、分析47第三节 问卷精简过程51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分析61第五节 精简后量表探讨65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74第一节 研究结论74第二节 研究限制76第三节 后续建议77附录一 参考文献79附录二 问卷86表目录表2-1 因特网在学术研究的功能与利益9表2-2 因特网服务资源CRONIN ET AL.(1994)10表2-3 因特网服务资源PAWAR&SHARDA(1997)11表2-4 企业利用因特网资源可提供的功能12表2-5 因特网应用功能文献归纳整理13表2-6 学者对于服务的定义14表2-7 系统品质与信息品质的衡量指针32表3-1 衡量概念与衡量构面之关系41表3-2 原始问卷题目与所
13、属构面42表4-1 原始问卷各构面的CRONBACH ALPHA值47表4-2 第一次ITEM-TO-TOTAL CORRELATION结果52表4-3 第二次计算ITEM-TO-TOTAL CORRELATION结果54表4-4 第一次因素分析结果55表4-5 第二次因素分析结果57表4-6 第三次因素分析结果58表4-7 第四次因素分析结果59表4-8 第五次因素分析结果60表4-9 问卷量表精简后的三个构面与其所包含的题目62表4-10 各构面的CRONBACH ALPHA值62表4-11 内容效度分数63表4-12 内部凝聚性检验结果表63表4-13 各因素构面的累积变异解释程度64表
14、4-14 各研究因素解释变异程度比较65表4-15 相关系数表65表4-16 各构面期望服务平均分数68表4-17 期望服务分数69表4-18 认知服务分数70表4-19 差异分数分数72图目录图2-1 传统一对多行销型态6图2-2 因特网多对多行销型态7图2-3 服务品质模型(SERVICE QUALITY MODEL)17图2-4 认知服务品质决定因素19图2-5 PZB发展SERVQUAL量表中的递归程序21图2-6 SERVQUAL与SERVPERF在各方面的比较24图2-7 顾客满意与服务品质比较26图2-8 IS评估模型31图4-1 填答者年龄分布48图4-2 填答者性别分布49图
15、4-3 填答者婚姻状况分布49图4-4 填答者职业状况分布50图4-5 填答者教育程度分布50图4-6 填答者所得分布51图4-7 填答者所得分布(扣除学生)51图4-8 三构面认知服务与期望服务的差异67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因特网自近年以来,呈现快速的发展,使用因特网的人口正以极快的速度增加当中,也因此制造了因特网上无限的商机,各种透过因特网传递的服务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根据预测,电子商店的营业额,将从八亿成长到公元二千年的二百亿,可见因特网市场的庞大。在因特网上提供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而因特网在线服务其主要工作即在提供服务,因此服务品质对因特网在线服务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
16、件。而服务品质的衡量也因而成为一件相当重要的课题。就学术界来说,服务品质在IS领域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其可由学者的成果得知,从1994年开始就有几位学者陆续就IS领域的服务品质提出讨论(Kettinger, & Lee, 1994 ; Pitt, Watson, & Kavan, 1995),而到了1997年,MIS领域重要的期刊MIS Quarterly Summer号中,曾经在同时刊出三篇探讨IS服务品质的研究(Van Dyke, Kappleman, & Prybutok, 1997 ; Pitt, Watson, & Kavan, 1997 ; Kettinger, & Lee
17、, 1997),显示MIS领域越来越重视服务品质这项课题。而在DeLone与McLean(1992)的研究中曾经以系统品质与信息品质来衡量一个企业信息部门的信息服务,Pitt等人(1995)则将服务品质增加到这个模型,Myers等人(1997)的研究则又支持了这样的观点。由此明显可知,衡量一个信息服务除了要包含系统品质、信息品质外,还应包含服务品质,亦即信息服务不应该单独使用传统服务业的服务品质衡量模式,而应该使用服务品质、信息品质、系统品质三个概念来组成的一个整体的信息服务服务品质。这些对于信息服务的研究多是以公司的内部顾客为研究对象,但是因特网在线服务的兴起,可以说使得企业的信息部门服务对
18、象产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对内部顾客的服务转移到直接对外部顾客的接触,所以上述的研究尚不足以用来衡量因特网在线服务的服务品质,因此需要对因特网在线服务重新建构一种新的衡量方式。故本研究尝试以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衡量模式之建立为题,进行相关之研究探讨,以做为因特网在线服务业者之参考依据,进而提升因特网在线服务的服务品质水准,以促进人民生活的福祉。第二节 研究目的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与动机,本研究之目的是在于整合服务品质、系统品质、以及信息品质,并探讨相关领域之文献,尝试建构出一套适合于因特网在线服务之服务品质的评量模式与尺度。本研究将以此三大构面(服务品质、系统品质、信息品质)为基础架构,探讨相关的
19、文献,而建构出衡量因特网在线服务之服务品质的完整构面及由文献发展出对应的衡量尺度,并利用Parasuraman、Zeithaml、及Berry(以下简称PZB)(1988)建构SERVQUAL评量尺度的程序,尝试建构出一具有信度、效度之评量量表。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尝试由这份量表之中,发掘国内因特网在线服务服务品质的现况,并且从中提出相对应的实务管理策略。第二章 文献探讨目前服务品质的衡量方法大部份都是利用PZB在1988年提出来的SERVQUAL量表。不过有许多学者也对SERVQUAL提出批评,认为SERVQUAL在衡量上需要一些根本的修正。而有关信息系统服务的评量过去仅重视系统品质与信息品质
20、二大构面,近年来不仅增加服务品质构面,且重视的比重亦显著的增加,尤其传统的信息系统评量是针对使用系统的内部顾客来做为评量及研究对象,但是因特网的出现使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从内部顾客延伸至外部顾客,此现象由最近信息服务领域中对SERVQUAL的探讨与重视程度可明显获知。因此本研究于文献探讨中分别就因特网、服务品质、以及信息服务的文献做一探讨与整理,以做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因特网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因特网是指以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为基础的网络中的网络,位于因特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ip addre
21、ss,而且可以与任何一台拥有ip address的机器做沟通。Krol与Hoffman(1993)赋予因特网三种意义:1. 以TCP/IP为基础的网络中的网络。2. 一群使用及发展那些网络的人。3. 可由此网络所及的资源总称。因特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建造一个在战争时期仍然可以使用的通讯系统,因而发展出了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在1975年间,ARPAnet交由国防部通讯署(DCADefense Communication Agency)管理,此时ARPAnet从实验性质的网络逐渐变成操作性网络。到了1980年,DCA发展出了TCP/IP通讯协议,奠定了后来因特网快速
22、发展的基础(侯武诚、陈丽安,1995)。之后ARPAnet分成了Milnet与NSFnet,最后在1991年NSFnet与商业网络结合就成为了今天的因特网(Cockburn & Wilson,1996)。因特网在1995年之后开始在全世界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使用,根据Network Wizrds所发布的统计资料,在1994年10月时全球连上因特网的主机有3,864,000台,而到了1999年1月的统计,这个数字已经暴增至43,230,000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已经增加了十余倍 。而在使用人数的统计上,根据NUA Internet Surveys发布的统计资料,在1999年4
23、月,全球网络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六千多万人,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将近一半的因特网人口 http:/www.nua.ie/surveys/how_many_online/world.html。至于国内的因特网使用人数,根据资策会所公布的统计结果,在1998年10月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54万人,其中教育学术界有77万人,与1998年2月大致相同,而工商及个人用户则从119万人增加到177万人,呈现了大幅的成长 http:/www.psd.iii.org.tw/inews/usrall.htm。由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因特网的成长速度相当惊人,而在商业上的大幅应用更可以由工商用户的增加得到证明,这应该归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W 因特网 在线 服务 品质 衡量 模式 建立 推荐 doc9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2483.html